布鲁诺⁃姆纳里儿童绘本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2016-02-25 07:31唐晓刚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布鲁诺马戏团书籍

唐晓刚

布鲁诺⁃姆纳里儿童绘本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唐晓刚

布鲁诺⁃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将人的运动规律和视觉规律运用到书籍设计当中,让读者体验行走时所看到的情景,去感受书中传达的内容,书籍令阅读成为对内容的一种体验方式。这本书在书籍内容的传达方式、书籍形式语言创造性使用等方面,改变了我们对传统的书的概念和认识。好的设计表现就是准确和清晰的内容传达、惊奇与感叹的设计语言运用,让读者耳目一新。

绘本;体验式表达;布鲁诺⁃姆纳里;书籍形式;设计语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数字化、便捷化,纸媒 “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作为传统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之一,单一阅读功能的纸本书籍所受到的影响也是空前的。纸本书作为一种设计形式,依然会在现代生活中存在,书籍设计会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内容个性化、阅读人性化、设计多元化的特点,以不断变化的方式来适应信息社会人们对书的新要求、新定义。

当代的书籍出版物书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更变成了一个带有触感、质感和互动性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综合设计形式。“一本书更多是由其目的而非形式界定的,因此,书籍设计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内容加上他们自己的评判——确定形式,编辑或安排作者的材料,以强化阅读的体验。”[1]概念书、立体书、折叠书等,把很多现代工艺、生活习惯、五感体验、材料特点等,全方位的阅读体验融入到书籍设计中去,书籍成为更加贴近生活,增加趣味性,贴近现代人追求的综合设计形式。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这样的设计理念就已经被意大利设计师布鲁诺⁃姆纳里应用在他的儿童绘本作品中了。今天,当我们重拾姆纳里的那些精彩绘本作品时,依然可感知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一、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的创作特点及背景

(一)姆纳里的设计特点

布鲁诺⁃姆纳里 (Bruno Munari,1907—1998),意大利杰出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主要从事杂志、作绘本、画插画,广告设计等,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公认较有成就的艺术、设计大师。他用作品获得了对一个设计师最好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彻底改变人们对设计和出版界的概念与想法。[2]

姆纳里是一个不断探索的人,早期投身于未来主义,提倡几何抽象艺术,晚期开创 “抽象主义运动”,讲求纯粹的创造,运用几何形式创作出了简单、明了、和谐的艺术作品,常带有诗意与深奥的人生涵义。姆纳里的几何抽象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概括、一种态度、一种理解,面对复杂和丰富的现实生活,通过轻快纯粹的几何形式,简单明了的表现方法,以冷眼看世界的情怀,传达出对现实生活世界体现的顿悟,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实现对现实世界的高度归纳和概括。这位一生中带着幽默与创意的艺术家,是20世纪意大利设计史上重要的创造力来源。

(二)绘本 《雾中马戏团》的创作背景

布鲁诺·姆纳里对于教育的兴趣始于儿子的诞生,他开始设计许多漂亮的童书,以及色彩鲜艳的儿童用品。《雾中马戏团》[3]创作于1969年,他在寻找适合孩子阅读图书的时候,发现儿童书籍是以成人的判断和理解而并不是按照儿童接受信息的方式进行设计的,缺乏儿童认识事物的纯洁性和感知能力。于是对书籍设计进行了反思,并由此做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的儿童书籍。这个时期也是姆纳里艺术发展的成熟期,集中体现在他的理论观点的成熟明确。其中 《雾中马戏团》是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作品中几乎没有文字,都是通过图来体验空间,这改变了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重的书籍形式”的传统绘本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儿童接受信息的直观感受,提供了儿童识字前具有阅读能力的解决办法。因为 “图画在内容上比语言更加丰富。”[4]这是一部可以让人几经琢磨,每次翻阅都会有所收获,甚至说是颠覆人们对书籍认识的作品。书作为一个视觉整体设计形式,承载了传递和体验双重功能,《雾中马戏团》开启了阅读与想像的无限空间。

二、体验式是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的设计理念

“传统的书籍设计强调的是它的物质形式——将许多单页装订成册 (包括文字和插图),制作便于在书架上查找的书脊,还要加上版权页。而且,传统观念认为书籍设计师的角色就是运用专门和公认的书籍设计手法,忠实地将作者的观点传递给读者。”[1]书是文字信息的载体,借助纸张,通过图文组合的表现形式,把内容按照顺序传递给读者,这是我们习惯性对书的认识。

《雾中马戏团》不夸张的、内敛的设计表现,从书的概念、信息传递方式、读者的视觉、心理感受、书的形式语言、书的页与页衔接、材料特性使用,画面与表现的契合等多方面,都引人思考,给人启发。虽然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但作为“这样一种”书的设计形式,是很难超越的高峰。今天,我们重新思考、理解和解读这本书,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身临其境的体验式内容传达

通常的书籍内容主要是作者将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感受,借由书籍这个媒介单向传达给读者,但 《雾中马戏团》带给读者的是体验式交流。书中没有作者主观的文字描述,只是对客观场景氛围的再现,书中作者利用纸张特性和符号性的图形,客观呈现生活中行进规律,这种方式让读者改变了书是作者表达思想的概念化认识,让读者产生有如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

体验式是设计的出发点,生活中物体存在空间的大小、前后,完全客观地压缩呈现,没有主观表达。以往的书籍中,对需要表达的内容或物体,会根据作者感受和目的,需要以不同角度、不同大小,反复出现在画面中,多方位深入刻画和细致描写。这本书中描绘的事物均只出现一次,如同我们生活中的景象,路过之后需要 “回头”重看。按照人们生活中客观空间规律来组织内容,增加了书籍内容的体验性和真实感。画面中物体和环境的大小比例与生活现实中的一致,增强读者的代入感,突出自我感受,读者与书之间形成互动交流,翻阅图书的过程,不再只是简单的按照前后顺序接受信息的方式,而是融入行进与书中的世界互动。体验、互动、身临其境构成了本书传达方式的主要特点。(图1⁃2)

图1 布鲁诺⁃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第2、3页

(二)妙趣横生的再现式情景组织

书中关于马戏团表演部分是高度归纳的组织形式,以圆形为元素把画面与画面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进行有机的联系。《雾中的马戏团》中镂空工艺的手法,强化了前后页面的联系性,前页面可以透过镂空部分,看到后页面的色彩,这样把圆形元素贯穿整个故事的情节中,既有马戏节目的先后顺序,又能表现不同节目的氛围,这种通过材料本身色彩和工艺手段,把不同的节目组织到一起,既丰富有趣又轻松自然。不使用文字,只通过图形、材料、工艺、色彩等把一个剧团的演出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间顺序又有情节先后。这种内容的组织方式,是从读者的角度感受到剧场氛围而进行的设计。

生活中观看马戏团节目,期待的是多彩、灵活、精彩、欢快的表演。姆纳里用了简单的表现方法,把这种期待在书中做到了完美呈现。在翻阅书籍的时候,纸质和镂空的组合使得画面色彩丰富而统一,圆形元素既有变化又有联系,让读者根据自己对作品体验产生认识,而不是作者的感受强加给读者。设计调动了读者的兴趣,使读者乐于接受、愿意体会,一样的景色不同读者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达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艺术情感参与体验效果。(图3-5)

图2 布鲁诺⁃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第8、9页

图3 布鲁诺-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第30、31页

图4 布鲁诺-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第36、37页

图5 布鲁诺-姆纳里 《雾中马戏团》第40、41页

三、《雾中马戏团》形式语言的分析

普通的书有章节顺序变化。纸本是内容信息的载体,图画是内容信息的描述,章节顺序按照纸张先后而变化。页面按照内容的顺序排列,包括书的尺寸设计都是便于生产的纸张合理的使用尺寸。这些不成文的规律,有其形成的时代性和功能性特点,也成为我们通常意义书的形式规律。

(一)开本形式是根据视域的选择

《雾中的马戏团》开本形式采用方形的,这既是人的视域范围和书籍形式较好的配合,也能满足圆形视域景象的呈现,是适合体验式内容表达的形式。表达方式确定书籍开本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这本书的特点。

不同形状的图书有很多,长方形,方形,三角形、异形书等,开本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多,但人的视域和开本形式完美统一的很少。这需要设计师对内容有独特理解,对视觉规律有深刻认知,两者完美结合才可以达到的结果。书的形状可以改变,但不能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根据内容表达而变化,改变的标准是内容表达与开本形式的统一。开本形式与内容表达的一致性,是根据视域进行选择。

(二)材料成为书籍形式的一种表现语言

通常意义中,纸本在书籍中只是文字和图形载体,而这本书打破了人们对纸本功能的习惯性认识,利用硫酸纸半透明的特殊性,再现人在真实场景中的视觉感受。书中第一部分描写了去马戏团剧场的路上看到的场景,作者在硫酸纸上分别画了小鸟、信号、公交车、轿车、单车等,在不同的页面印着不同的物体,如同人走在马路上进入眼帘的场景,半透明的纸张,逐渐制造了由远至近、近实远虚的真实视觉体验效果,不仅仅增加了读者空间感,也会引起读者翻阅的兴趣,体验书中不断深入的空间感。这样读者随着翻页过程,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行进过程。布鲁诺拓展了书籍传统的用纸材料,这一大胆的突破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材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载体,还成为极为重要的表现语言。

每一种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特点,《雾中的马戏团》将这种特点与书籍内容巧妙结合,在表现丰富多彩的马戏表演部分,每一种纸的色彩用来体现一个节目的整体氛围,如同剧场灯光所营造现场的再现。利用纸张的颜色和质感,营造视觉体验、视觉氛围,更构成了所表达内容的重要部分。

(三)页面镂空设计使得情节叙述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

《雾中的马戏团》改变了概念中书页与页之间的衔接关系,它的页与页是在相互作用、支持、影响的一个空间顺序存在。这样的设计形式,页面不仅是简单文字和图片的载体,而是构成设计本身重要的组成部分。画面通过材料的镂空工艺、透明特点,产生内容的情节性和连贯性。

书籍设计是整体意识的综合设计,页面组织方法很多,如册页、折叠、渐变等,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才是衡量设计的原则。本书采用镂空工艺将页面与页面产生关联。让镂空贯穿7张纸,14个页面,就是说,设计师在设计一个页面的时候,要整体考虑14张页面的效果。我们表现一个画面容易,表现多个画面也不难,但表现一组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包涵的画面,则需要跳出单一画面之外来整体思考联系性、统一性,需要设计者有良好的整体设计观念。

(四)平面化处理使读者心理产生轻松感

平面化是一种高度归纳的表现形式。儿童绘画常常是简笔画,是对生活一个简单理解,是直观的表现,至真至简。通常的绘本是图与字的画面组合,画为字补充、说明,画面是内容情景的再现。而布鲁诺的 《雾中的马戏团》改变了人们意识中文字与画面的关系,从阅读者自我感受和儿童识字度的差异性出发,单纯靠平面化的画面语言进行表达。书中画面都是平面化的视觉表现,一是对空间的归纳,把生活中立体的存在,简化成符号性的存在;其次表现形式轻松、简洁、信息明确,读者不会有复杂和沉重的观感。姆纳里是抽象几何主义的代表人物,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几何形,平面化的绘画与几何形有动静结合、节奏对比、疏密对比,看起来简单但不失丰富的内容。《雾中马戏团》在内容、形式、表现方面做到了完美统一。

(五)独特的画面构图加强了 “身临其境”的感受

本书根据视觉规律,物体紧贴着画面底边,图中的物体,汽车、信号灯都在地面上一样,读者从心理上明确画面底边就是地面的空间视觉,让读者有强烈的空间感。虽然没有表现 “地”,但确确实实感受到地面的存在。具有空间感的构图与空间体验式的内容表现统一、与人的视觉规律一致,让读者有空间感、真实性,融入其中。

(六)“圆形”元素是对生活的归纳和简化

《雾中马戏团》中始终贯穿圆形元素,这是姆纳里几何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归纳、简化、提炼,代表了姆纳里的艺术观点。彩色的镂空全部采用圆形,且以同心圆为主,大小变化,彩纸使得同心圆既丰富又统一,局部位于画面边缘,有意使用半圆,元素又有所丰富。本书中的设计,相同元素求变化,不同元素求统一,堪称变化统一的设计经典。在这里,姆纳里使用元素是马戏节目中的所有桥段的共同点,是内容和表现的完美结合,也体现姆纳里的设计特点,对生活的归纳,对理想的向往。一本书是一个设计整体,元素统一是一种对生活的归纳能力,也体现了姆纳里未来主义的思想特点,对现实生活有高度认识,简化、理想化的几何抽象表现。

四、姆纳里 《雾中的马戏团》带来的设计理念思考

《雾中的马戏团》没有特殊的技巧、特别的方法和独一无二的材料,却令人爱不释手,引发思考。好的设计师一定具有整体意识,把控全局的每一个元素,使每一个普通元素成为书籍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本书的设计,向我们阐释出:“继承传统固然重要,建立新的设计思想体系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5]姆纳里在继承传统书籍设计同时,把对生活的感悟、体验、认识,借助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成为自己设计思想的载体,改变了我们对书籍认识的思维模式。

(一)养成自己的设计理念

姆纳里的体验式传达方式,让我们认识到,交流是书的价值所在,交流方式可以是体验式的。面对一个事物,首先要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方向和角度,书不仅是作者思想的表达,也是读者对一个思想的接受,读者的体验是设计师独特的思考方向。

设计的学习涉及多学科、多领域,需要了解设计中的诸多形式,还需要了解不同的设计理念。我们学的很多东西,常常都作为知识点,只是作为一种方法来面对具体设计,不能尝试改变已知的定式和规律。只有经过多领域知识相互融合,使知识点连成知识链,成为支撑自己独立思考的设计理念,才能有另辟蹊径的设计方向。

(二)寻找和发现自然规律

《雾中马戏团》的开本形式是按照与视域结合的方式来做的设计。视域是人的自然生理规律,书籍是通过视觉传达的一种设计形式,把握视觉规律,是设计发展一个很好的方向。

书籍作为视觉传达的手段之一,懂得视觉规律是书籍设计的重要的部分。人的视觉规律有很多种,视知觉、视错觉、视角、视距、视线等视觉生理和视觉经验,都是我们在视觉设计中可以借鉴和运用的部分。一个好的作品,不能仅凭视觉规律,人的动作规律、生活规律、文化规律等,都是设计师需要思考和权衡的条件,视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为方法进行设计,在作品中贴切准确的利用规律,会使人对设计的理解更加多元化内容。

(三)明确设计对象

布鲁诺 《雾中马戏团》,解决了儿童书籍按照成人思维方式设计的不足。这里面体现了设计为“谁”的根本问题。

我们在日常设计中运用已知的设计技巧和形式特点来进行设计,往往忽略了设计为 “谁”服务和设计的目的。今天的设计教育,都是以技能和方法为主,使得学生对设计的认识局限在技法和形式上,没有从设计的目的出发。设计应该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进行,达到什么目的来思考,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不局限在技术层面和形式层面,也是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要思考的内容之一。

(四)打破习惯性思维方式

《雾中的马戏团》把材料作为一种表现语言使用,打破了习惯性思维。我们在无意识中形成了很多的思维定式。科学证明很多定式不断在被改变,这是自然规律。在不同的学科中相互借鉴,寻找和发现事物本身存在却不被现代人了解的规律,是一种改变思维模式的方式。

面对具体设计,改变可以概念化思维,调整可以模式化表现,使事物概念性认识得以拓展,就是打破习惯性认识。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通过预见和预判设计发展方向,创造性理解和改变概念化认识事物的角度,例如手机可以是五角形 (诺基亚),电脑可以没有屏幕 (投影电脑),这才是设计存在的意义所在。我们现在对书籍的理解认识还在不断改变,把生活中方方面面领域的知识规律运用到设计中去,在已有的认识中不断进步和探索,一定会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向重新认识和理解设计。

(五)从事物的本质入手

书的本质是传递信息。布鲁诺在书籍信息接收方式上的尝试,让人们对书籍设计有了新的理解。以往单方面的输出式表达方式,没有考虑到信息接收者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书籍设计核心目的是读者的接受和理解,姆纳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没有人规定书籍是单向传播,没有人规定传播方式一定是叙述性,了解本质才好明确方向。

我们有很多设计,都是设计师所理解的 “应该”,都是以往设计经验的积累,如何改变这种模式化的思考方式,需要反思设计的核心目的,从事物本质思考,这种设计思考,是对事物社会作用的反思,是设计另辟蹊径的手段。社会作用有很多亟待我们发掘,避免模式化,概念化的思考是反思设计的第一步。

(六)技巧和材料都是整体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雾中马戏团》中,材料和工艺的使用,成为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纸张的半透明性,制造的空间感,综合前后页面的空间顺序,画面空间的连续性,故事情节的合理性等,综合运用于设计中。我们以往的设计过程中,习惯性的载体材料会有所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工艺变化也是随着主题需要而变化,但是很少想到材料作为设计语言来使用。

概念性理解是一般性的思维判断,概念性理解作为定式没有改变,设计只是局部的累加,不同部分的组合,那么设计永远不能发生 “骨子里”的改变。设计是整体的综合判断,是一种取舍。概念是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局部也要随着整体变化而变化,才会是整体意识的设计。综合材料、视觉、情节、内容、工艺、行动、形式等因素,综合所有技巧和材料的选择,平衡各元素的关系,为一本书籍服务,才是好的设计。

(七)局部设计与整体设计的协调和选择关系

姆纳里在设计时,对待每一张页面不是当作独立的画来做,而是调和视觉和内容的关系,兼顾前后画面的空间关系,兼顾人在阅读时的视域感受,把页面当作一个空间来处理每一个元素。一张页面的经营考虑到整体书籍的效果,体现了设计师设计中对整体的把控能力。

整体意识是一个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设计中有很多不同环节和不同部分组成,为了更好地达到一个目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就需要在设计每一个部分时,始终心怀全局,懂得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选择适合设计整体需求的表现部分、表现技法,更好地达到设计目的,满足设计功能。在一定意义上说,设计是一种选择和判断的过程。更广义的书籍整体设计,还包括出版、作者、发行商、书店以及读者等影响书籍设计的每一个方面。

(八)简化是一种归纳,是一种高度

大道至简。人站在一定高度,才会懂得归纳。我们生活中的万物,都由简单的形体组成,简化形体是一种高度的概括能力,寻找共同性是一种高度的理解能力。姆纳里的在艺术生涯中追求的未来主义,是积极的人生状态,对事物发展有极强的理解力。他提倡几何抽象的表现,寻找事物的普遍规律,寻找形体的必然联系,体现了对现象的高度概括能力。姆纳里的设计语言简化,生活场景的归纳,生活规律的总结,设计元素的提炼,无处不在地体现了姆纳里的生活态度,和对事物的深刻认识。我们面对复杂的现代设计,懂得一种归纳、懂得简化、是对设计有深刻认识后的轻松。

总 结

我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接受一些的事物观点,无意识中形成了固定的、概念化的思维模式,常常影响了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但在设计创新中,需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建立新观念。吕敬人说过:“书籍形态的塑造,并非书籍设计家的专利,它是著作者、出版者、编辑者、设计者、印刷装订者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6]绘本设计需要从前人的积累中总结经验,从现实生活中把握规律,从身边习以为常的认识中改变思维,从模式化的观念中打破定式,从其他行业的知识中寻找方法,探索我们未知的可能。由此可以懂得,创新是认识不断完善的过程,养成把生活中经验用到设计中去,把设计的知识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中去,才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优秀品质。

[1]ALICE TWOEMLOW.平面设计为什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04.

[2]设计大师Bruno munari[EB/OL].(2008⁃05⁃0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0f6523010096gb.html.

[3]Bruno⁃munari.THE CIRCUS IN THE MIST[M].CORRAINI EDITORE,1996.

[4]瓦尔特.舒里安.作为经验的艺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268.

[5]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03.

[6]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88.

(责任编辑:李 宁)

Thoughts and Inspirations from the Desig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 by Bruno Munari

TANG Xiaogang

A good design work,encompassing knowledge from a variety of fields,could enlighten people and chal⁃lenge readers’whole perceptions.The Circus in the Mist by Bruno Munari applied the motion and visual laws of hu⁃man to the design of the book so that readers could experience the scenes as if walking themselves and understand what the book illustrated.The book turns reading into a means to experience the contents.This picture book reinves⁃ted our traditional perceptions on books in terms of the communicating methods of contents and the forms of the book and language creativity.A good design entails a precise and clear communication of the contents as well as an amazing use of language creativity,providing a refreshing experience for readers.Therefore,it is worthwhile for us to learn the designers’way of thinking and draw salutary lessons on expression methodology.

picture book;experiential expression;Bruno Munari;the form of books;design language

J205

A

2016-10-29

唐晓刚 (1969— ),男,黑龙江牡丹江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理论、设计教育、VI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北京 100872)

猜你喜欢
布鲁诺马戏团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好儿马戏团
讲礼貌马戏团
布鲁诺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纪念玲玲马戏团
小布鲁诺的疑问:爷爷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