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 颖
“互联网+”下的期刊创新
■文/关 颖
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迅猛发展的现阶段,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彻底的颠覆,而期刊出版工作也正在逐渐被互联网所改变,从传统期刊论文的提交、审稿,到最后的发行等环节中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且由互联网所催生的移动传媒对于期刊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围绕“互联网+”对期刊出版的影响进行了简述,之后对“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旨在推动期刊行业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期刊出版;影响;创新发展
“互联网+”是近几年当中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以往只是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形态和新业态,在现阶段中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在“互联网+”的背景当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对于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期刊出版工作而言,其在论文提交、审稿、编辑和发行等环节中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来优化期刊出版中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和集成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主要是在期刊出版的过程当中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将其作为依据,对期刊出版的市场、用户、出版物产品、出版物价值链以及整个出版生态进行的一种重新审视和重构。从“互联网+”的内涵来看,其中包括了以下几个关键点:①“互联网+”并不是单纯地指互联网和期刊出版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深入融合的过程;②“互联网+”属于一种新业态;③“互联网+”的关键之处在于创新;④“互联网+”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期刊出版行业发展的生命力。
2.1 增加了出版过程的开放性,打破信息生产封闭格局
“互联网+”对期刊出版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增加了出版过程的开放性,打破了信息生产的封闭格局。对于以往的期刊出版而言,其最大的弊端就体现在信息的不对称性上,且选题、用稿、编辑出版和受众传播等过程都处于相对封闭的模式,使得受众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互联网+”使得受众全程参与到了期刊的出版当中,期刊的话语权发生了弱化,而所出现的C2B全新出版模式则体现出了柔性化的期刊出版状态。
2.2 增加出版过程的智能性,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互联网+”对期刊出版的影响还体现在和用户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使得出版过程的智能性实现了极大程度的增加,“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期刊的出版和传播过程当中,用户实现了全程参与,对用户的相关信息和行为特征,例如喜好、阅读方式以及需求等予以了解,并利用云计算进行针对性的群体分析,从而为期刊的出版策划提供依据;也可以借助各种技术和硬件设备等获取期刊出版的实时动态和传播情况,进而实现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出版。
2.3 提高期刊出版的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互联网+”还提高了期刊出版的效率,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其一,使得期刊出版的信息交流渠道得以拓宽,对于以往信息交互的模式实现了改变,从根本上对于期刊出版中的各种关系实现了重构,使得信息传播和交互的速度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二,通过新媒体,期刊获取了更多的优质资源,使得资源获取的成本得以降低;其三,新技术的应用还使得期刊出版的周期实现了极大的缩短,切实提升了出版效率。
2.4 注重用户体验,提高期刊出版的针对性
以往的期刊出版工作,用户的体验环节常常被忽略,而“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工作则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高了期刊出版的针对性。首先,由于用户的阅读体验对于期刊出版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迅速地找到所针对的用户,并对用户的阅读需求实现及时的了解;其次,期刊的品牌在“互联网+”下得到了重新的定义,用户对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更加重视,而信息的来源被弱化;再次,期刊无法再利用公关对用户进行诱导。
3.1 构建柔性化的期刊出版生产方式
“互联网+”下的期刊出版创新发展首先应该构建柔性化的期刊出版生产方式。和传统期刊固定化的出版模式相比较而言,柔性化的期刊出版生产方式,实际上是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以此为根据对出版物的内容实现针对性的选择、编辑、生产和传播,在保证信息质量的基础之上使得期刊出版的周期和成本实现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其实质上属于一种按需出版。一方面,需要对期刊出版的目标用户、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等实现精准的定位,即对固定的群体、单位和个人来制定期刊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期刊的印刷,从而实现零库存。
3.2 形成社交化的信息传播体系
“互联网+”下期刊出版的创新发展还应该形成社交化的信息传播体系,这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期刊出版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化属性,原有的社交关系得到了较大程度上的深化和延伸。其一,期刊的品牌实现了延伸,在网络时代当中,要求使用互联网思维实现期刊品牌拓展,从而树立独特的互联网品牌形象;其二,期刊的内容得到了延伸,为了满足不同作者和读者群体的实际阅读需求,还需要在出版内容和形式上予以创新,从而满足社交化传播的要求;其三,服务层面上的延伸,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对期刊的功能予以扩大,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从而提升期刊信息的附加价值。
3.3 选择合适的内容分发渠道
选择合适的内容分发渠道,这是“互联网+”背景下期刊出版实现创新发展的另一必然之路。首先,应该搭建属于自身的网络平台,将期刊的营销从线下拓展至线上,将网络平台作为宣传平台,对期刊的内容进行介绍,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其次,需要借助于专业的分发渠道,也就是依托专业的期刊分发网站或者是APP,例如龙源期刊网、知网、超星等;再次,期刊还应该进入自媒体领域实现营销,特别是在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实现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其自身通常会聚集大量的用户,期刊可以依靠新浪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平台,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和优质的内容,并开展一些用户喜闻乐见的活动等,从而实现利润和影响力的双赢。
3.4 优化完善期刊出版管理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期刊出版创新发展,除了以上几点路径之外,还需要对自身的出版管理模式予以优化和完善,主要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加以着手:一是要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对期刊出版过程的管理以及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得互联网成为期刊实现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构建“平台+内容”的出版模式,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从而提升期刊的竞争能力;二是打造全方位的出版生态系统,可以采取战略联盟和跨界合作等方式,积极寻找新的业务领域和业务增长点,从而实现价值链的反向延伸;三是对于期刊读者群体的建设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借助大数据分析,对受众群体实现精准营销,并注重用户的个人体验,最终实现社会化营销。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其对于期刊出版工作的发展也提供了较大的优势,且由互联网所催生出来的移动传媒的发展,同样对期刊出版工作提供了明显的机遇和方向。虽然互联网的发展为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互联网+”下期刊出版的创新发展还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期刊的发展方向予以明确,针对于现存的弊端还要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形成独特的期刊品牌文化,如搭建自身的网络平台、开通期刊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大数据的精准营销等,以此来开辟科学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我国期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谢文亮,梁洁,郑添尹. “互联网+”下学术期刊的管理与经营机制创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15):29-30.
[2] 谭涛. “互联网+”形势下的医学期刊创新发展——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为例[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2):17-19.
[3] 范维,刘玉邦,陶清玉等.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及实现[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15):106-107.
[4] 陈呈超,朱宝象,谢骏等.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5):21-22.
[5] 施业家.数字时代下期刊编辑工作的再认识[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28-129.
[6] 张晓,黄雪梅.开放的同行评议新模式分析与研究——以The Winnower平台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09):816-817.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G237.5
A
1671-0134(2016)12-068-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