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误区

2016-02-14 10:24江苏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误区个性化文本

江苏 张 辉



浅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误区

江苏张辉

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基于“ 师传生受”,师生双方关注的大都是作品中确定的结论。其教学过程大致如下:文本→教参→教师→学生。这就造成,在许多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能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便面带赞许之色,甚是满意。如果得到的回答是“七嘴八舌”,那老师就会眉头紧锁,很不满意。于是,就有很多教师“预备”好标准答案,“预设”好教学进程,步步引导,环环相扣,直到解决问题,最后“异口同声”才肯“鸣金收兵”。在教师设好的陷阱面前,学生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往里跳了。正是鉴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新“课标”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一时间,个性化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它使课堂热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出乎寻常的张扬。然而,在这看似繁华的“七嘴八舌”背后,我们也觉察到了一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浮躁和浅薄,令人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发展深感忧虑。

误区一:轻视价值取向,漫无边际的个性化的理解

一位老师在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学完了课文后,老师让学生讨论: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说的?于是,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我觉得狐狸很贪吃。” 有的说:“我觉得狐狸很狡猾。”……老师一一给予了肯定,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它能用计谋骗取乌鸦嘴里的肉。”老师激动地表扬了他,夸他“能干,观点独特,与众不同”。这种理解与课文本身的寓意已经相距甚远了。

一位老师上《麻雀》一课,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谈谈读后感。学生在发言中除了敬佩老麻雀不畏强暴的精神外,也有的唱了反调:“老麻雀你太冒险了,它可以用别的办法吓退猎狗。再说,保存了自己还可以孵出另一窝小麻雀呀!”老师顺着学生的发言补充说:“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们反思这些课的教学,一方面觉得这样的课堂讨论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了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抒发内心情感、阐明不同见解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感到学生的这种理解与作者的本意已经相距甚远了。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仍是“哈姆雷特”,他绝不是张三或李四。我们决不能舍弃其本真而求其次。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为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人文内涵有一个准确地把握和界定。切不可为了“生成精彩”而导致文本的失落。

误区二:忽视文本对话,浅尝辄止的个性化的理解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因此,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体验不管有多么独特,都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只有首先整体把握文本,了解文本的内容和表达,然后通过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联系自己的体验、经历,才能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所以,要想超越文本,必先进入文本;要“出书”,必先“入书”,这是阅读规律使然。可惜的是我们有不少老师仍然忽视这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造成了许多“无根”、“无心”的“浅阅读”。

如学生在读《船长》一课时,提出:“文中‘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个伟大的灵魂应该指的是船长哈尔威,为什么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称为灵魂呢?而且是伟大的灵魂呢?”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老师显然没有防备,因此匆匆的回复学生,这个灵魂就是指的一种精神。其实,这样的疑问正是学生在走向文本的过程中闪现的朦胧火花,这时候,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思考:“是啊,你从哈尔威的言行中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船长?”一个自然的追问,就是为学生搭设了一座走向文本的桥梁,既化解了理解的难点,又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意义。

又如在《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中,一位学生觉得哲学家的三位学生提出的铲子铲、火烧、撒石灰的除草方法也是可以的,为什么课文中却说:“要想根除旷野中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这是学生未及深思才造成的困惑,教师没有置之不理,回避问题,也没有仓促应对,草草了事,而是抓住学生看似矛盾的地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三位学生的方法与哲学家的方法作比较,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生成文本意义。

误区三:错估学生实际,拔苗助长的个性化的理解

由于我们的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们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许多课文的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因此学生对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常常处于浅尝辄止或朦朦胧胧的“浅阅读”状态。教师源于应试等方面的压力往往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深入”解读后的感悟告诉学生,这样表面上看是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却是犯了一个古老的“拔苗助长”的错误。

《小猴子下山》一课,讲小猴子先掰玉米,继而弃玉米而摘桃子,弃桃子而摘西瓜,弃西瓜而追小兔,终于双手空空,一事无成。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做事要有恒心,方能成功,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对此,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有的教师偏偏要让学生从所谓“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谈对这件事的看法,于是学生就顺着老师的意思想,玉米、桃子、西瓜、小兔不是一个比一个值钱吗,因而小猴子这样做就成了有经济头脑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这样去解读教材真得有意义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为了显示对教材解读的多元与“深度”,在学生一致认为洪教头“无礼、傲慢”之后,突然抛出“有没有人发现了洪教头的优点?”有许多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心理,也为了不使课堂太尴尬,居然说,洪教头“敢说敢做,勇于与别人比试。”这位老师得寸进尺又问道:“有没有人发现林冲的缺点?”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马上引经据典从“武侠”的角度重新阐释了人物的性格。全班学生估计仅有数人可以理解,其他学生都迷茫着直到下课。

以上的例子看似“深刻”的解读,实际上是越俎代庖,教师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但是忽视了对学生的“解读”。我们的一切教学手段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做文章。漠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需求,一味地以自己的解读“深度”诱导学生,这样的个性化要不得。

从传统的“异口同声”到如今的“七嘴八舌”。正印证了我们的课改新呼唤“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笔者以为学生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多元”的。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是符合这个目标的。至于出现的一些误区和偏差,很多是教师指导方面出现的谬误。不管怎样,“多元”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形成学生现代人格的必由之路。真心希望“个性化阅读”在广大教师的引领下早日走出误区,真正把“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新课程理念落在实处,真正处理好课文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这两者的关系,让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理解尊重的目光中,在教师智慧性的引导下,学会认真读书,学会交流对话,学会倾听接纳,学会建构和提升自己的认识。走出误区,让个性化阅读的旗帜真正在课堂上飘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误区个性化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冬季洗澡的误区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