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整体性特征
——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

2016-02-14 08:05杜秀娟李凤梅
镇江高专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

杜秀娟,李凤梅

(1. 鞍山师范学院 研究生处,辽宁 鞍山 114005; 2.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整体性特征
——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

杜秀娟1,李凤梅2

(1. 鞍山师范学院 研究生处,辽宁 鞍山114005; 2.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李明宇、李丽著)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系统建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这种整体性特征是通过3个方面展示出来的:以生态哲学发展史揭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整体性的历史生成逻辑,在人、自然、社会的系统动态和谐中展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实践模式的构建和贯彻中展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整体性等。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整体性特征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过程,即从自然中心的原始和谐到人类中心的异化发展再到批判反思后的系统和谐。这个过程体现了生态哲学的发展过程。工业革命以来,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也逐步深刻。当这种反思触及人与自然的深层次问题,并体现出普遍性意义时,就形成了生态哲学。生态哲学发展至今,其广度和深度已经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它的发展必须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已经达成共识。“在西方,一些理论生态学家研究生态学问题,通常处在人—生物—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层面,研究他(它)们相互依存关系,揭示地球生态系统机能整体性的规律。”[1]尤其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阈,生态哲学的这一特点更是毋庸置疑。在这种背景下,学界对旨在谋求人类更好发展的生态哲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化。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便是一部力作。这本书的作者李明宇、李丽在尊重中国生态实际的基础上,着眼于人的发展,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通过严谨的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

1通过生态哲学发展史揭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整体性的历史生成逻辑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经历一个历史与逻辑的演进过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的作者深知这一点,因此,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成为贯穿始终的研究方法。这本书首先表明新时期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所必需的文化资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生态伦理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试图在其中寻求可资借鉴的积极因素。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作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就是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协调发展关系及其行为准则的总的认识和基本观点。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专门、系统地讨论生态问题,但由于理论本身的内在演进逻辑,当他们在阐明其自然观和实践观时,以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进行批判性地考察时,已经包含着大量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可以说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他们的生态思想主要集中于一系列文本,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其主要理念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和统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人同自然走向和解等。其中人与外部自然的物质变换(新陈代谢)理论、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解理论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核心内容。”[2]23可以说,作者是从整体性视角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的,并且自始至终不遗余力地贯彻这一原则。对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文化资源,作者指出:“我们在构建当下合理的生态哲学理论体系时,必须根据当下的生态实际,依据生态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积极借鉴和汲取古今中外的生态哲学思想精髓,积极地为构建当今的生态哲学理论积累素材,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社会发展的现实链条中系统梳理一下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史。结合社会实际,从文化发展史的视角,挖掘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分别从逻辑与现实出发,梳理既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又符合现实发展趋势的生态哲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导向。”[2]59摆明了作者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基本态度,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生态伦理学,还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它们都是当今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谋求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素材”。

重要的是,在对这些素材的分析过程中,作者始终遵循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比如,作者在引证和论证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时,从人是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人与自然走向和解这4个方面加以阐述,展示了一个视角不同,却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逻辑链。这里,不仅指出了人与自然的静态依赖,还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动态依赖。以体现社会性的“实践”为平台和媒介走向彼此,相互作用,最终走向“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并以历史与逻辑的视阈把这两个和解视为人类的两大重要历史使命。在此,作者强调,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键是人,是人的积极能动性创造,是人与人构成的社会关系。可以肯定,作者明确以马克思、恩格斯提供的原则为本书构建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基本原则。

作者非常看重中国传统文化。“任何文化都具有历史传承性。华夏文化发展至今,从来都有流动的链条,那么我们在以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梦为目标构建适合当前社会建设的生态哲学体系时,一定不能忽视中国本土的生态文化资源,返本开新,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生态智慧。甚至说,中国生态文化的资源更加珍贵。因此,我们把眼光聚焦到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智慧的考察上,努力挖掘那些对我们今天构建合理的生态哲学有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的思想光辉。”[2]59通过大量的文本梳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资源,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尊重生命的理念)”“寡欲节用(珍爱资源的传统美德)”“圣王之制(体现生态意识的政法理念)”“相辅天地之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就整体的高度而言 ,东方的智慧传统,明显地要优于西方近代科学的理性精神, 它在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关系下具有一些重要的生态洞察力,可以为面对现代环境危机的人类提供许多宝贵的启示。”[3]甚至有西方人把这些思想称为“奇迹般深刻的东方智慧”。这些思想深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对今天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作者非常积极地从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历史变迁中寻求借鉴。“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生态伦理发展至今经历了几度重心的转换。从人与自然的天然和谐到人性高扬背景下的人类中心主义,再到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陆续出现了动物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深生态学等。”[2]65在这里,我们看到人们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一直未停止,人类关心自身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在场。在深生态学中,已经超越了生态治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阶段,开始思考生态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思考的基础上,一些思想家借鉴马克思主义,创立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方法和批判精神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性是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重要制度缘由,指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正义导致了异化现象,包括科技异化、人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消除异化,建立一个生态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2]72这里有深刻的借鉴因素,作者也用分析的态度批判了它的浪漫主义情怀、实用主义和乌托邦色彩。

在分析这些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作者寻求生态文明建设策略时笃定和谐生态伦理的立场。借鉴已有相关理论,如学者李承宗认为:“所谓和谐生态伦理观,就是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的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生态平衡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4]。依此路径,作者把和谐生态伦理界定为“一种具有和谐意蕴的旨在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新生态伦理观,可以打破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迷误,能够兼顾和谐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从而成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指导原则”[2]292。

2在人、自然、社会的系统动态和谐中展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这本书布局合理,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在生态哲学的系统建构中始终贯彻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体现了高度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通过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观之间的多重统一体现出来。始终坚持人、自然、社会之间系统动态和谐的基本立场。特别强调,人、自然、社会的动态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这本书从生态维度解读科学发展观。诚如作者归纳的,“科学发展观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关于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人类实践基础上,重新评价自然的价值、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之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完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建构。同时,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明确以人为本的思想,探寻完成人与自然和解、人同自身和解的两大历史使命的现实途径,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理念的回归和超越”。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解释和说明新的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本质区别。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在和谐关系中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共荣共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爱护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说,科学发展观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进、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两大历史使命的本质要义,又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所在”[2]134。科学发展观是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回归与超越。

作者把生态文明视为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经济、社会、生态的互动统一,人与自然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即从分析性思维走向整体性思维的必然结果。生态文明要求和呼唤生态哲学与时俱进,贴近当前的历史条件,紧贴时代的主旋律,坚持新的思维方式,坚持促进人、自然、社会协同发展、共荣共生的生态价值观,加快人与自然和解的进程,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与和谐社会的现实结合点。

在此基础上,作者勾勒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总体图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的多重统一。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决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决定了社会的和谐与公正,和谐社会观是关于人、自然、社会多重和谐关系的架构,在本质上契合生态哲学的性质和科学发展观的取向。

这样,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在一种系统性的多重构建中完成了对人、自然、社会之间动态和谐的勾勒,展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3在实践模式的构建和贯彻中展示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整体性

理论建构只有对实践产生了切实的指导作用才算真正发挥了作用,体现了价值。这本书的作者认真考察了中国已有的生态建设实践模式,密切观照中国特色的现实状况,并以江苏省为案例阐述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模式。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为指导,以“和谐”为价值导向,以人文关怀为主旨,融通生产和生活生态化的绿色维度(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污染防控的蓝色维度(生态文明建设“安全保障之翼”)、生态意识培育的红色维度(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保障之翼”),谋求生态、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一体两翼三赢”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一体”指以生产和生活生态化为内容的绿色维度,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消费等4个方面。以党中央制定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针,营造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内在和谐。“两翼”是指以交融在绿色维度之中的以污染防控为主的蓝色维度为“安全保障之翼”,以生态教育、生态法制、生态管理为主并指向绿色维度和蓝色维度的红色调控维度为“社会保障之翼”。江苏省“在迈向‘两个率先’的进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最大的挑战与制约因素”[5]。因此,结合江苏省的实际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意义重大。

这种模式的架构展示了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展示了生态理性的科学理念。“生态理性既是建构美丽中国梦的哲学基础,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6]它要求我们结合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寻求内在契合度,在对人民良好的伦理培育的基础上,把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绿色制度体系、绿色技术保障体系等放入大的系统,使每个领域的发展成为其他领域发展的条件。这样,在全社会培育起合理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正义的基础上,将社会各个领域内在地关联在一起,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展现系统和谐的特质。以此为依据,针对当前的生态问题,把政策体制、科学技术、伦理培育、生活方式等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各个要素之间寻求合理的契合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 “三赢”。

中国生态建设的实践还是尚在途中的事业,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意义重大的工作要做。作者也在这本书中指出了这一点。在目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生态哲学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探索工作彰显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叶平,韩刚森.生态哲学理论的建构及其意义:兼评余谋昌著《生态学哲学》[J].学习与探索,1993(2):139-142.

[2] 李明宇,李丽.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 陈万求.自然之思: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77-81.

[4] 李承宗.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的三个理论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01-104.

[5] 耿步健,姚冬玮.在江苏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两个率先”[J].江苏社会科学,2016(1):249-254.

[6] 张云飞.生态理性: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2015(1):88-92.

〔责任编辑: 卢蕊〕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Ecological Philosophy shown in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mments on “Marxs Eclolgical Philosophy: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DU Xiujun1, LI Fengmei2

(1. Graduate Students’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shan Teachers’ College, Anshan 114005, China;2. Marxism Colleg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New book “Marxs Ecological Philosophy: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written by Li mingyu and Li li systematiouly established Marxs ecological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unity of theory practice in the new period. With Marxist theory as a guide, this book reflects the obvious overall acteristics. The overall acteristics include three aspects: realizing the logic of historical generation of Marxist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the history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showing the necessary means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the system dynamic harmony of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 displaying the unity of Marxs ecologial philosophy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nmentation of practice mode.

Key words:theory and practice; Marxs Ecological Philosophy;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简介:杜秀娟(1964—),女,辽宁海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研究;李凤梅(1989—),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8148(2016)02-0109-04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电子商务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探索
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探索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于本科生纳米概念教育的探讨
我国招标投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中职《电子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