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工程讴歌奉献担当
——《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宣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功案例解析

2016-02-14 05:10王庆郭应均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特刊系列报道江北

□王庆 郭应均

(十堰日报社,湖北十堰442000)

聚焦国家工程讴歌奉献担当
——《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宣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成功案例解析

□王庆 郭应均

(十堰日报社,湖北十堰44200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举世瞩目,作为调水源头的十堰,使命艰巨而光荣。聚焦报道好调水源头的国家工程建设,地方主流媒体十堰日报社义不容辞,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十堰日报社所属媒体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各展所长,从工程建设到移民搬迁,从“百日攻坚”保水质到正式通水,乃至通水后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展开了系统全面、声势浩大的宣传报道,讴歌了调水源头人民的无私奉献和责任担当精神。现撷取十堰日报系列报道“留住库区深处的记忆”、十堰晚报系列纪念特刊《大江北去》两个成功的宣传案例予以剖析,希望能给兄弟媒体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方面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十堰日报系列报道“留住库区深处的记忆”

背景介绍:

2014年8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在即,汉江河畔那些熟悉的故土、美丽的家园,即将化作深深的记忆,随一库清水奔涌北上而长眠库底。如何紧扣这一大主题,小视角、大视野地挖掘报道一组精品力作,给库区人的心灵故乡留下不朽的存照?调水前夕,十堰日报编委会精心策划,决定成立报道小组,由总编王清带队、由一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组成,专程环绕丹江口库区踏访,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一组即将沉没库底、富饶而美丽的村庄,以小见大地反映库区人民为国家工程建设而做出的奉献牺牲和体现出的责任担当精神,同时也留住库区人民深深的乡愁。

做法成效:

2014年8月中下旬,总编王清率记者彭飞、全正,历时两周多,环丹江口库区核心区域,先后走访了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洪家沟村,丁家营镇二道河村、铜架山村等13个库区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村,先后采写出《盛世再续关门岩》《彩虹映照洪家沟》《人间仙境二道河》《渔舟唱晚龙转湾》等13篇稿件,于2014年9月5日至29日在《十堰日报》陆续推出。细读这13篇报道,笔者认为有三大特点:

一是主题切时、立意高远。作者用镜头和文字行云流水般记录下一些即将长眠库底的村庄难忘而又珍贵的记忆,虔敬地为库区人的心灵故乡留下不朽的存照。这既巧妙地深刻诠释了库区人民为国家工程建设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奉献和责任担当精神,又很好地为库区人民留住了深深的乡愁。可谓主题重大、立意高远、抢抓时机适宜。

二是视角独特、情感浓郁。作者把目光投放到那些即将被淹没的特色村庄上面,带着老乡般浓郁的感情去报道那里的山水村居、特色产业和即将远去的一些人与传说……可谓另辟蹊径、以小见大,体现了新闻报道的“新、奇、特”,且每篇报道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库区人民的那种不舍、奉献和憧憬未来的真挚情感,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三是形式活泼、手法创新。作者尝试着用散文笔法去写新闻,每篇报道不是墨守成规地按新闻格式去写,而是把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用散文般的语言突出写意,如《楚风秦韵辽瓦店》中写道“一湾如画碧水,几座青石小桥,串起数处朴素民居……”这种散文写法贯穿该系列13篇稿件,让读者读来如进入诗化的意境。且每篇报道配以两张唯美的图片,或景物或人物,13篇报道标题制作工整划一,连起来读给人以如诗如画般的感觉。该系列报道获得2014年度湖北新闻奖二等奖。

启示思考:

系列报道“留住库区深处的记忆”为什么能够取得业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它的成功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带来一些什么启示和思考呢?笔者认为,有三点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是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大局意识和新闻敏感性。记者要时刻围绕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和重点工作,从大处着眼,增强新闻敏感性,去挖掘那些最佳反映中心大局和重点工作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无愧于时代的新闻精品。这组系列报道就是记者立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通水”这件国家大事,把敏锐的目光投向那些即将沉没库底的村庄,并深入实地采访而创作出的新闻精品。

二是新闻工作者唯有深入基层才能捕捉到“活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组系列报道的记者们,历时近三周,双脚沾泥,深入丹江口库区那些即将被淹没的村庄,深刻细致地看村貌、访民情、察产业,方能采写出一篇篇给库区人民留下心灵故乡存照的“三有作品”来。

三是新闻报道唯有创新才能出彩。这组报道大胆创新,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不拘泥于新闻五要素的格式,把看到的一个个景、物、人和听到的一些事或传说,用白描的手法串起来写,语言简洁清新,文章短小精悍,每篇配以两幅充满诗意的图片。正是由于作者大胆创新了新闻写作的理念、内容、体裁和形式,方使这组系列报道获得业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成为同类新闻题材报道中的精品力作。

案例二:十堰晚报系列纪念特刊《大江北去》

作品厚重:

2014年10月14日至24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调水前夕,十堰晚报连续11天推出共计92个版的系列纪念特刊《大江北去》。《大江北去》特刊设置“起”、“承”、“转”、“合”四大篇章,从调水起源、十堰担当、转型发展和南北合作双赢四个方面,全景式、多视角呈现世纪工程跨越60年的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以国家工程宏大叙事为背景,充分彰显了库区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

“起”篇,着笔南水北调的起源、起点、起步,全面回顾了南水北调工程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历时半个世纪工程设计的完成,见证了南水北调这一世界奇迹的每一个历史时刻。

“承”篇,以承接、承受、承担为主题,再现了库区人民远离故土、背井离乡的悲情奉献;讲述了工程建设者日夜劳作、用热血铸就一江清水北上之路,甚至牺牲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

“转”篇,聚焦转型、转向、转变,细致描述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十堰这座城市战略调整的阵痛及转型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五城联创”,到关停污染企业、全面治理城区河流、改善城市管网建设……因南水北调,十堰变得更加美好、宜居宜业。

“合”篇,则落墨合作、合意、合唱,回顾了在漫漫调水路上,受水地人民的浓浓情意、获得的众多对口支援和绿色福利。

做法创新:

十堰晚报作为本土媒体,如何在“通水”这一关键节点,在与全国大报大台大网共同参与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中有所作为,难度很大。为精心打造这一“年度工程”,十堰晚报先后召开十多次专题策划会议,特派多路记者,耗时近一个月,环丹江口水库水路、陆路并进,挖掘库区人民“为了一江清水北送”引发出的感人故事,见证库区转型发展之路,展望生态十堰美好明天。

记者四处搜罗,打捞了一大批珍贵历史照片和资料,《大江北去》特刊重现了十万大军肩挑背驮建设大坝这样极为震撼的历史场面,有了“起”篇推出的《1952年,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雄兵十万,土法上马腰斩汉江》等极具收藏价值的报道。

早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前一年的2013年11月,十堰晚报派出报道组沿着调水线路一路北上,全线踏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3天的实地采访,为《大江北去》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景呈现贡献了大量图文资料。

十堰此次移民18.2万人,2年基本完成,3年彻底扫尾,10名移民干部牺牲在移民一线,他们中有的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没能留下。十堰晚报极尽周折,首次集齐了英雄们的照片。这些照片,有的是从遗像中翻拍的,有的是从身份证上放大的。

10月24日,最后一期《大江北去》特刊出刊。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十堰晚报先后在城区人民广场、郧阳区郧阳广场举办了特刊巨报展,数万市民观展。

成效显著:

《大江北去》的推出,一下子打开了十堰这座城市的情感闸门。10月14日,纪念特刊见报当天,一时洛阳纸贵,特别加印的1.6万份报纸也销售一空,随后10天,报纸销售势头不减,日均零售量增加近2万份。《大江北去》荣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并入围中国新闻奖评选公示环节。

三点启示:

市民生活报如何进一步提高重大主题报道质量,摆脱呆板形式,让读者入脑入心?通过《大江北去》我们最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一是重大主题报道要找准视角。十堰晚报从民生视角做活重大主题新闻报道,从群众的视角和切身感受来切入重大主题,找准了党和政府工作与群众利益需求的结合点,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大江北去》足以佐证:重大题材面前,地方媒体完全可以展示“好声音”。

二是重大主题报道要精心策划。加强新闻创新策划,是重大主题报道成功的关键。从《大江北去》来看,时间长、采访点多(省内外)、参与记者多,这样围绕一项工程多层面、多角度来反映和深化,没有强有力的策划势必会成为一盘散沙。《大江北去》策划会开了十余次,采编力量投入巨大,确保了报道的质量。

三是重大主题报道要创新。《大江北去》特刊的编辑打破常规。四大篇章由四位总编分头把守,并担任板块责任编辑。特刊样式呈现,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将一本92个版的特刊分解为11期。11天的不间断推出,既充分考虑了读者对这一世纪工程报道的阅读连续性,更使这座为之付出巨大奉献与牺牲的城市民众保持足够的关注热度。

(本栏编辑:江水)

猜你喜欢
特刊系列报道江北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江南的水与江北的沙
湘江北去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