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成
(平凉日报社,甘肃平凉744000)
欠发达地区党报打造人才的四个抓手
——以平凉日报社培养青年人才为例
□李玉成
(平凉日报社,甘肃平凉744000)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党报受经济条件制约,很难吸引外地的报业精英人才加盟,而报纸要发展又离不开人才支撑,平凉日报社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复刊时的周三对开黑白小报发展到现在的周七彩印大报,报纸不但告别了铅与黑,变成了激光照排与彩色印刷,也变成了大报和日报,其可读性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报社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报纸扩容增版,但人员却没有增加,尤其是一线的编采人员,至今还是30人左右,报纸靠什么发展?靠的就是轻装上阵,充分挖掘自有的人才资源,着重培养年轻记者,不断增加自我造血功能,为报社的发展提供强力的人才支撑。
平凉日报社实行编采分离后,其采访中心仅有十多名记者,如何在记者完成规定动作之余又有兴趣主动采写高质量的社会新闻?我们在专题上下功夫,通过为每个记者量身定做的专题培养他们的专长,根据每个记者的兴趣爱好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为他们形成专长铺路搭桥。
报社一名年轻女记者采写新闻的兴趣点在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于是我们便帮助她就弱势群体这个范围策划选题。2010年12月底,报社让她采访市儿童福利院的护理员,不等元旦假期结束,她便深入市儿童福利院展开始采访,连续几天和护理人员一同上下班,观察、谈心,了解她们工作的苦与乐。最终写成了《大爱无言自芬芳》的长篇通讯在本报头版头条编发,稿件被评为当年度甘肃新闻一等奖。央视12频道派记者到平凉市儿童福利院,拍摄专题节目《没有血缘的亲情》。在感兴趣的报道领域,这名女记者不断强化自己的专长,随后相继采写了《坚强女人心》《留守儿童:渴望温暖渴望爱》《一个人的37年长跑》等一批反映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稿件。
报社有一名年轻记者是转业军人,他最大的特点是爱管“闲事”,脚勤腿勤,而且能吃苦,他采写的稿件多半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哪里停水了,哪里断电了,哪条马路不平了,哪个井盖被偷了……他常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凡是报社热线电话提供的这方面的线索只要他顾得过来,都交由他处理,并通过手机报等方式公布他的电话为热线电话之一,为他掌握采访线索提供便利。他采写了许多专题报道,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2009年的一天,一名热心市民向他电话爆料:蔬菜市场出现了熏制硫磺姜。为了揭开“硫磺毒姜”的黑幕,他先后10多次暗访蔬菜批发市场,把出售硫磺毒姜的经营户一一拍照留证,并暗访了100多位商户、市民。围绕有毒生姜这个专题,他采访并刊发了十多篇系列报道,稿件见报后引起了本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里成立了专项治理小组,对全市的硫磺姜进行收缴销毁,并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活动。由于充分发挥了个人的兴趣爱好,这名记者也因此成为报社关注民生、专管百姓鸡毛蒜皮诸般“小事”的专长记者,2012年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评为全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先进个人。
地方党报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加之新闻资源有限,新闻的看点有限,如何提升报纸的影响力?我们将特刊作为突破口,利用特刊这个平台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资源,充分发挥纸媒的特长,提升年轻记者的业务水平。对特刊我们是这样定位的:突出“特”字,张扬个性,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
近年来,《平凉日报》的特刊读者反映有看头主要得力于“多点开花”,每一个特刊的主题都来自于每一个年轻记者不雷同于别人的策划和创意。这样,记者的成功感也由此得到了体现。每年的元旦、春节、记者节等重大节日,我们的特刊都成为年轻记者相互“比武”的大舞台。
2011年5月,我们相继刊发了《留守儿童渴望爱》和《留守妇女顶起家庭整个天》两期特刊,这两期特刊都是一名年轻女记者的“专刊”,这名女记者在跟随领导下乡时了解到这方面的线索,随后经过深入采访推出了两期特刊,稿件见报后“留守妇女和儿童”这个话题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反响,报纸又开设讨论专栏,为当地政府就如何解决留守妇女和儿童问题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2011年12月,一名热衷于写环保新闻的年轻记者接到了一个热线电话,称有不法分子大量捕杀泾河候鸟,这位记者采访归来后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必须以特刊对新闻事件做深度剖析。经过精心筹划,当期特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这一新闻呈现出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地方主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要求公安部门尽快破案,许多市民认为“大量侯鸟被捕杀是我们这座城市的耻辱!”后来,报纸又开设了“震惊泾河侯鸟案件追踪”专栏,以特刊的形式就这一新闻事件所发生的后续新闻配以消息、言论、通讯等,和读者互动,在当地引发保护侯鸟、保护环境的大讨论,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了。这名记者在特刊中采写的主打新闻《震惊:泾河侯鸟在哭泣》还获得了当年度甘肃环保好新闻特等奖。
很多经营得不错的媒体都有自己的名专栏、名记者,这些专栏和记者就是报纸的名片,不少人买一份报纸,就是为了看到这些专栏和记者的文章。有好的专栏和知名度高的记者,就能吸引一批稳定的读者。《平凉日报》在2005年相继推出了“凡眼看赛事”和“半瓶子”两档个人专栏,这两个专栏刊发的文章在当地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享有比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关注度。前者以“聚焦体坛表达心声”见长。专栏作者是个十足的体育迷,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乒乓高手”,对国内外体坛动态以及体坛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和理解,他的文章以一个“普通球迷”的视角,对国内外体坛现象进行了见解独到的分析,以散文化的笔法进行了哲理性的思考。文章见报后,常常有读者来信或短信互动交流,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读者群。后者以“乡谚俚语百姓话题”闻名,作者对当地民俗文化兴趣浓厚,特别对当地方言以及风土人情颇有研究,他以方言为“引子”,以当地群众耳熟能详的乡谚俚语,巧妙而生动的描述,讽刺或批判一些不良社会现象,专栏一些文章还被国内一些报刊、杂志转载或刊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常常将他的文章推荐至网站首页或头条。
平凉日报社注重挖掘年轻记者的潜力,激发年轻记者的活力和创造力,用专题、特刊、专栏培养名记者,名记者又使报纸增色,提升了平凉日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连续多年,平凉日报在全省地州市党报中排名前三甲,先后有10多名年轻记者获得了全国或省级新闻奖。
平凉日报社多年来坚持“增岗不增人”原则。报纸开设的“平凉周刊”只设置了两个人岗位,而且也是“兼职”,他们既是采访中心记者,也是周刊的编辑、记者。每周一期的周刊从策划、选题到版面编排,甚至采访都是他们两个人完成。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报社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相继创办的新兴媒体诸如平凉新闻网、平凉手机报、平凉日报微信公众平台、平凉日报新浪微博、平凉日报腾讯微博等,都是从采编中心轮流抽调编辑、记者开展工作。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逐渐实现“一人多岗”“复合转型”的目的。报社也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在报酬分配上向“一人多岗”倾斜,从考核制度上保证大家“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激励更多的编辑记者一个人踊跃承担几个岗位的角色。
在平凉日报社,编采一线几乎每个人都是几个角色,所有的记者既是报纸记者,也是新媒体记者,而编辑同样是报纸编辑和新媒体编辑,还有一部分人既是编辑也是记者。“一人多岗”的好处不仅仅体现在编采一线人员个人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报社没有人员增多的包袱,在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挑战的当下,可以轻装上阵,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媒体的人才资源,通过“一人多岗”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报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