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寿山
(渭南日报社,陕西渭南714000)
重视问题设计提高采访技能
□连寿山
(渭南日报社,陕西渭南714000)
看每年的两会和一些大型活动新闻的新闻发布会,在为很多新闻同行的精彩提问喝彩的同时,偶尔也会为一些同行蹩脚的提问感到难为情。类似情形,不管是两会、大型赛事还是普通采访,这样的尴尬总是挥之不去,使人难堪。表象看,是记者的提问不合时宜,不太科学。仔细思考一下,反映出来的问题是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这样的提问方式,直接影响了采访活动的能否顺利进行和稿件的最终效果。新闻采访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练就扎实的采访基本功,并且在日常新闻工作中时时注意学习新的采访技能。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笔者的体会是,作为新闻记者,任何时候都要俯下身子,把自己融入社会,融入群众,万万不可高昂着头到处去炫耀,“刷”自己的所谓存在感。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方式提出合适的问题,尊重采访对象,才能得到采访对象的理解和配合,最终取得采访的成功。
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下面几点。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做好采访的基础。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短兵相接的战斗”,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有些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采访某县人大一领导包庇下属机关一干部违纪问题,笔者在出发前,搜集了此次事件的所有资料和相关政策文件。采访中,相关领导先是打马虎眼,后来用政策做挡箭牌进行狡辩。但由于笔者出发前的精心准备,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用严密的逻辑和推理,问得对方哑口无言,不得不道出实情。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在很多年轻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不对相关信息进行搜寻,也没拟好问题,出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经常出现“冷场”和不得不返工的现象。写稿时,常常抄材料了事,结果是写出的稿件干瘪无味。
渭南市五里铺村的党支部书记雷仁义是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3月去北京开人代会,老汉在大会上有个发言。到家后的第一天,老汉和我们闲聊时说,大会是怎么样的严肃、认真,每个代表发言是什么样子,会议规定每个代表的发言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但他却在会上说了半个小时,而且是朱基副总理点名让他讲的。大家对他的发言评价很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老人本没想让我报道,只是“显摆”一下他参加人代会的情况。但我却有了兴趣。他到底讲了什么,引起了国务院副总理的注意?我想,如果大会规定每位代表发言不能超时,他能被允许讲半个小时,肯定有特别的地方。于是我开始了采访前的准备。
老人是个聪明人,见我这么问,一口气把他在人民大会堂的讲话重复了一遍。后来,我去他提到的几个人家里走访,进一步核实了稿件中涉及的内容,然后稍加整理,这篇专访就写成了。稿件发表于1994年4月14日渭南日报头条的通讯,《他把三秦父老的心里话捎到了北京》。
稿件见报后,反响非常强烈。这篇稿子采访比较顺利,除了被采访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外,采访过程中问题设计比较精准和巧妙是主要原因。
新闻作品生动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细节。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材料的堆砌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和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提问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2002年11月18日,得知白水苹果专家刘炳辉病危的信息后,我决定前往采访。由于主人公在西安抢救,我们不可能去采访他本人,即使去了也不一定能见到他。所以我决定还是去白水。
到了白水,采访如何展开?宣传部的同志只是说,刘炳辉是个好人,但刘炳辉怎么个好法,好到什么程度,却谁也说不清。总的来说,刘炳辉这个好人在大家的心目中还是相当的模糊和笼统。经过分析和思考后,我决定从外围调查开始。
在后来的采访中,我抓住每一个采访对象,让他讲这个人怎么个好法,给过他怎样具体的帮助。在非常紧张的三天采访中,我跑了十余个乡镇几十个村庄,接触了上百位干部群众,挖出了刘炳辉在白水18年中一件又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可以说,这篇通讯是若干细节织出的一件作品。
采访中,在和采访对象的交谈中,我问得非常细,他当年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我都试图挖掘出来,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和再现。因为我知道,主人公的事迹能不能感动人,他的形象能不能立得住,得靠故事情节,得靠细节。通讯塑造的人物能不能打动读者,不在记者给主人公戴的帽子有多高,光环描绘得有多光彩,而在于能否挖掘并还原出主人公真实的生动感人的瞬间。只要我们把这些细节挖出来,用哪怕是最简朴的语言表述出来,都会生发出感人的力量。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和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渭南日报》“群众评说”是个舆论监督栏目,在采访中,常常遇到采访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为了把稿子做扎实,让稿件无懈可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在如实描述、记录现场情况的同时,走访当地群众,拜会相关专家,让各个方面都发表意见和看法。这样一来,对同一个事实和生活现象,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人,同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是非曲直,读者在阅读中自然会了然于胸。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要注意与采访对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