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机制

2016-02-14 04:20湖北李龙星易东成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试点文化遗产办学

湖北 李龙星 易东成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机制

湖北 李龙星 易东成

课题:《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阶段研究成果

阐述了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的重要作用,构想设计了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机制,完善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非遗 培育 价值

一、“非遗”传习人培育的重要性

“非遗”传习人培育是文化遗产传承与学院教育体系的交流。据了解,部分传承人群少有、甚至没有在百人教室中学习的经历,只是操练于几人的工作作坊中,穿针引线是他们的拿手绝活,羞于表达却成为这份光鲜背后的无奈。单纯技艺上的专业知识,难以成为经济腾飞的助推力,生活的困乏再次导致教育的缺乏。文化遗产的民间传承自然风光无限、魅力非凡,但多数传承人的生活现状又着实令人担忧,却也昭示着传承体系中的问题所在。在过去的日子里,大部分传承人接受着基础的教育,承袭着专门的技艺,但鲜有专业的艺术知识,他们的美是祖传,仅停留于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在学院环境中,精品课程的讲授正可补传承人群文化修养之缺、设计意识之缺,亦可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增收经济效益。而高校学子勤于书本,淡于操练的劣习,更使两者相得益彰、各得其益。文化部门在搭桥传承人和高校教师之间,双方都需备好教学相长的特殊必要性,相互尊重,通过高校教育提高传承人对地方文化的自信心,让传承人更多地在讲台上展现自我,交流创作体验。魅力迷人的民间文化传承,进入高校课堂,势必会讲述一番故事,学术、严谨而又风趣的高校教育模式借“非遗”培训之契机,幸于对话民间文化之传承。手工艺人在培训期间通过课上交流,提高自身对民族文化的全面认识,自信于传统,自信于中华文化,自信于表达,自信于创作,开阔视野,融合时代美学;高校将民间手工艺引入课堂,呈现于校园,让学子见识到真实的传统,活态的传承,实为幸事。

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办学

试点项目新创的“送教入企、传承非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致力于解决“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制度”创设问题,是在当代文化生态与产业发展条件下“官——产——学”协同创新的一个地域小样本,同时结合了职业教育改革中“招生招工一体化”的实践方向,探索文化产业领域“现代学徒制”的实现模式。这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验尚未有定则,主要是通过量体裁衣式的订制方式,以人才培养项目为载体,理顺政府、学校、企业、“非遗”传人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一)基本要素分析

1.企业与“非遗”传人;企业是试点项目的载体,“非遗”传人是试点的核心要素。与学校试点合作的企业都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其一,合作企业都具有较大的产值规模,在各自的专项领域里,产值水平均属于佼佼者。由于合作企业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所以对人才有更大数量和更高质量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具备培养与储备人才的实力。其二,企业主同时也是“非遗”传人。企业主利用自己 “非遗”绝活办起小作坊,然后逐步发展壮大,因此这些“非遗”也是各个企业在行业内竞争的看家本领。是否愿意将“非遗” 绝活传授给他人,涉及企业的根本利益,更涉及“非遗”传人的意愿。如果“非遗”传人同时也是企业主,这就化解了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矛盾,也化解了传授“非遗” 与保守企业秘密之间的矛盾。其三,“非遗”传人对培养传承人才具有自觉意识。每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区域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但由于近三十年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迅速变迁,许多“非遗”项目都陷入濒危边缘,后继乏人成为普遍现象。当“非遗”项目被一些传承人开发成文化产品,并由此发家致富时,就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技术秘密,从而进一步阻碍了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人才上的培养。

2.政府部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建省文化厅、莆田市政府为该试点项目搭建了理想的平台。从试点项目的酝酿筹划、操作落地,政府部门都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密切关注试点项目的进展。如果没有提供创新的土壤,没有外部的保障条件,这种跨行业的合作试点项目是难以开展的。政府职能部门为试点项目提供服务保障,而不是增加限制条件,这是创新活动必要的外部孵化条件。

3.合作学校;合作高校是“送教入企”的主导要素,有推进与落实合作办学的积极愿望,是实现产学合作的主要动力。该学校近年来将培养本地域“非遗”传承人才设定为办学目标之一,将传承区域传统文化作为主要的办学特色。同时,学校正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送教入企、传承非遗”试点项目不仅与其办学目标契合,也是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块实验田。

(二)操作路径分析

1.准确的政策定位;“送教入企、传承非遗” 试点项目跨越了文化、教育与经济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多方协同。如果政策定位不准确,就容易产生来自不同行政主管部门管理上的扯皮。由于项目的立足点定位于文化建设,以“非遗传承”为核心内容,而不是定位为单纯的教育行为,更不是经济行为,这使得“送教入企”行动,能够紧紧依靠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包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取得文化政策上的支持,享受政府文化资源的便利,获得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的日常服务,同时避免落入多个行政主管部门相互扯皮的境地。

2.就学与就业、教室与车间无缝对接;其一,“就学衔接就业、免学费发补贴、从艺大师”——这不仅是招生广告语, 也充分落到了实处。学生免交学费,吃、住、基本生活费则由企业承担,毕业之后,只要学生愿意,大部分将被企业聘用。;其二,教室与车间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实训, 并大幅提高专业课中实训课时。其三,企业创设学生奖励制度。各企业可为学生专门创设专业学习奖励制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掌握的技能水平给予有差异的经济激励。这种学习激励机制与员工绩效考核机制相类似,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也充分体验所在企业的管理文化。

3.校企分工明确;试点项目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企业也成为办学主要实体,提供办学场地与学生食宿费用,学校派出管理教师进驻企业。学校负责通识课程与艺术基础课程、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而核心技能课程与综合实训则由企业承担。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规范;学校不过多干涉核心技能课程与综合实训的教学与考查过程,不干涉企业为学生安排的专项技能主修方向,实行对课程和教学任务落实的检查,以及对最终的教学成果的验收。在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过程中,只有学校更多地承担起服务的角色,充分尊重企业在核心技能课程与专业实训方面的教学自主权,才能保证合作的顺畅。企业也才能由此自主、有效地储备与定向培养人才。

二、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模式设计

(一)培养模式

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传统 技术传承专业,创造性地形成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是适应现代传统工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传统的以师带徒培养方式和现代学院校教学的优势,将师徒传承和师生教学相融合,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以院校教学为依托,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以校师合作、“双核”相融、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校师合作是通过引师入校、引企入校,将行业大师、名师及其工作室及教学方式引入学院,开展专业建设;“双核”相融是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人才素质标准;工学结合是将工作场景和学院学习任务有机结合融为一体,通过校内外多形式的实训,将教师— 大师、学生—徒弟—设计者的角色复合,推进、完善“现代学徒制”。

(二)教学模式

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中,探索教学模式中的主要途径有:(1)开发特色教材:突破传统 传承中述而不著的传统,针对技艺关键技术,首开行业先河,编写校本教材,为系统、规范化的学院教学提供教学依据。(2)建设双师队伍:以专兼职多样灵活的形式,组建一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有教师身份,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的优秀双师型教师团队,开展专业建设。(3)实施“一体化”教学:突破传统师徒制教学中,口述为主,缺乏理论的缺陷,学习和文化学习相融合,传统课堂传授和工作现场教学并重,实现理论、实践教学 “一体化”。

(三)评价模式

坚持“强化质量意识、重视过程监控、实施有效评价”原则,构建适应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为实现教学质量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以学生作品为主的 教学考评模式,开发 职业资格鉴定方案,将职业能力教育融入学历教育中,建设开放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以开放性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四)学制模式

大师传承与院校教学相融合培养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学制模式,有全日制学历教育,也有面向社会的各类短期培训,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更充分地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还根据社会需求,面向其他学院、社区,提供各种形式培训服务,发挥学院资源优势,普及 文化,培养 专业人才,让传统文化 更深入地走向民间,促进文化建设。

[1] 宋闽旺. 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及启示[J]. 人民政坛,2015.

[2] 罗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李龙星,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职业教育和企业管理。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猜你喜欢
试点文化遗产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