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芹
(黑龙江省同江市前卫乡卫生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6413)
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
徐桂芹
(黑龙江省同江市前卫乡卫生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6413)
目的研究分析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单纯洁阴康洗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而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洁阴康洗液;硝酸咪康唑栓;霉菌性阴道炎;疗效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因为患者受到白色念珠菌感染,出现的炎症反应,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外阴瘙痒、白带异常、坐卧不安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联合治疗。因此,本文就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展开进一步讨论。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对照组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1.2±6.3)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5.2±1.8)个月;观察组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2.3±5.3)岁,病程3~10个月,平均病程(5.4±1.8)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洁阴康洗液治疗,具体方法为:待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天,取10-15mL药液用温水稀释后,冲洗阴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用洁阴康洗液冲洗后,将1粒硝酸咪康唑栓塞入阴道内,1次/晚,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对比[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疗效。临床症状:白带增多、阴道灼热、阴道瘙痒、阴道壁红肿。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各项指标均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各项指标逐渐趋于正常;无效:各种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s,d)
组别白带增多阴道灼热阴道瘙痒阴道壁红肿观察组4.2±0.43.3±0.93.9±0.34.1±0.8对照组5.6±0.54.5±0.74.7±0.45.2±1.1 t 12.9356.2269.4654.784 P<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造成的,其中白色念珠菌的传染具有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传染指的是体外霉菌大部分为间接传染的,内源性传染是指白色念珠菌长期寄居在阴道内,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繁殖导致的,妊娠、糖尿病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也属于多发群体,对患者对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2]。硝酸咪康唑栓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对杀灭念珠菌具有良好的效果,而洁阴康洗液主要是由具有杀菌止痒、清热解毒功效的苦参、丁香、百部、黄柏等中药组成,起到了良好的杀菌、止痒、抗感染作用,对患者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大量的研究显示,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对患者的疾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女性的健康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御措施,注意日常卫生,例如: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要滥用阴道洗涤剂,勤换贴身衣物,重视对贴身衣物的清洗,要具有健康的性生活等,从而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率[3]。
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1] 辛宇红,邓春霞.洁阴康洗液配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03):461-464.
[2] 康丽宏,陈均伟.硝酸咪康唑栓联合中药妇科外用洗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07):1480-1481.
[3] 邓明才.阴道冲洗联合硝酸咪康唑栓对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31-132.
R711.31
B
ISSN.2095-8803.2016.1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