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校企“两接五共”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

2016-02-13 06:56梅荣娣
职教通讯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校企汽车

梅荣娣

五年制高职校企“两接五共”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研究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

梅荣娣

深入剖析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改革瓶颈。建立校企人才培养需求对接、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对接下的共建、共培、共育、共生、共融的校企“两接五共”合作机制。探讨了校企“两接五共”合作下课程体系的开发、课程教学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从而促进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价值实现。

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两接五共”合作;课程开发

校企合作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课程的建设,是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在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课程改革的现有成效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的改革方面不断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逐渐突出职教特色。随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不断深入,课程体系的改革越来越体现职业导向、工学结合、能力本位、学生主体、项目载体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等重要原则。

2.课程设置逐渐接近市场需求。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破除“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面向系统专业理论和系统知识学习的三段结构的课程体系,从实际岗位需求引出课题项目,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宽基础、多模块”课程体系。[2]

原有专业基础课中,机械类课程如“工程力学”“汽车材料”“机械制图”和“公差与测量技术”等安排过多,没有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基本涉及不到机械设计与加工的内容。为了有效和充分的利用教学时间,开设“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将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整合起来,以实用、适用为依据,将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重组,先后编写了多种版本的《汽车机械基础》教材。

3.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先学后做、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学改革中逐步形成了“做中学、边做边学”的新模式。在学习系统知识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让学生尽快进入实践操作,尽快体验工作效果。在项目任务的操作中训练能力,体验效果之后学习系统知识,使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紧密结合。在保证学生知识学习“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质”。

(二)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程改革的实践在各高职院校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围绕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根据学校专业委员会组织人员对本地区企业、院校、毕业生进行的大量调查和研究,认为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校企合作存在短板。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订单式合作、教学见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因受制度和企业参与热情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开发方面出现了短板,造成了企业人才标准和学校培养目标脱节,学校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脱节,理论与企业技术脱节,真正的技能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2.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够合理。课程体系中的几十门课程之间不是简单叠加的关系,它们应当具有合理的结构关系。目前,课程体系中典型的问题是:各课程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课程不是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彼此应有的衔接;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联系不紧密,没有达到理论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另外,近些年,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数量从事汽车及其零配件的销售、汽车维修及其附属设备的销售、汽车保险等工作,学生的就业面已从原来的汽车运输、汽车维修,拓展到汽车出厂后的所有需要汽车专门知识的领域,相对固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缺乏快速的应对措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3.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不足。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设备、模拟设备、检测仪器以及维修设备的不足,特别是用于拆装、诊断分析的实车训练设备缺少,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校企合作,深化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完善专业课程建设。

二、校企“两接五共”合作开发课程的概述

(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指导思想

校企合作的前提是满足院校和企业的共同需求,学校有三个层面需求:(1)基础育人的需求,如课程体系、教师培养;(2)社会服务需求,如设置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3)价值实现的需求,能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相应的企业的需求也有三个方面:(1)人才获取的基本需求;(2)企业发展需求,科研成果的转化等;(3)价值需求,企业文化、管理实践的输出共享,同时,能够培养企业的“粉丝”等。[3]38

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企业与职业院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必须从人才标准制定、专业共建、师资培养、教学设计、课程开发、实训开发和促进就业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实现行业与专业对接、岗位与课程对接,形成企业、院校、学生三赢的局面。

(二)校企“两接五共”合作

“校企两接五共”合作,所谓“两接”,[3]38就是校企人才培养需求对接、学校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对接。所谓“五共”,是指“共建、共培、共育、共生、共融”。

“共建”是指校企人才培养标准与培养模式共建。基于真实的岗位能力模型设置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搭建“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工业化教学平台,借鉴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如工作任务导向的情景学习,学中做、做中学的行动式学习,双导师制的项目化教学,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的机制等。

“共培”是指校企双师型师资的共同培养。在现有教师素质基础上增加新的能力和经验,如教学成果转化能力、企业文化导入分享与传播能力,在现有企业培训师素质基础上增加教育教学能力。校企制定配套的政策,以激发教师和员工培养自身双师能力的积极性。

“共育”是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学校实施通用项目专用课程,江苏宝尊集团、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同时,也实现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的各项技能认证。

“共生”是指校企工业化实训基地共生。企业与学校共建工业化的实训基地,让企业的业务入校、企业导师入校,将企业的生产、服务流程引入校园,同时,也让学校的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实践。

“共融”是指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共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和核心。让企业文化融入课程的建设中,满足企业价值需求,也进一步完善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

校企“两接五共”合作的运行如图1所示。校企“两接五共”合作能有效解决校企合作中的短板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图1 校企“两接五共”合作的运行

三、校企“两接五共”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

(一)两接共建开发课程体系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与江苏宝尊集团、上汽通用汽车达成了校企合作共建关系,依靠学校、江苏宝尊集团、上汽通用汽车的优势,通过校企三方对汽车行业、企业、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确定专业岗位能力需求与知识需求,基于真实的岗位能力模型设置了人才标准和培养方案。遵循课程体系开发的工作流程,提出初步的课程体系,将初步设计的课程体系与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对照方向、目标进行调整,最终确定课程的模块结构,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4]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了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又分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三大模块,如图2所示。

1.在职业基础课程模块中,安排了人文课程、素质教育活动。人文课程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毛邓”概论、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教会学生树立理想、知法守法,端正劳动态度,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语文、英语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围绕宝尊企业的“激情、感恩、责任、开心”文化,组织开展企业文化体验,弘扬企业艰苦创业精神;以学风、考风建设为龙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学习能力;在军训、秋冬季体育大活动中使学生强健体魄,培养坚韧意志和团队合作能力;以科技创新节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

图2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为了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落实学习者主体地位的精神,新的课程体系在职业基础课程中设置了汽车专业(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美容等)、人文类(音乐、武术等)、知识拓展类(化学、日语等)、其他特色类(舞龙舞狮、摄影等)共四类选修课程,提高了选修课程的比重,扩大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修8门课程。

2.由于现代轿车是机械、电子、液压一体化产品,因此,在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方面除开设汽车文化、汽车结构认知、汽车使用常识基础课程外,还设置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钳工基础、汽专业平台课中的核心课程。为充分发挥宝尊集团的优势和推广其知名度,将本地其集团旗下的各4S店均作为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汽车文化”课程结合本地区每年的车展,让学生成为车展上一支活力四射的服务队伍。

3.在专业核心能力的确定上,我们认为,本专业的核心技能应是汽车故障的诊断与分析,因此,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江苏宝尊集团、上汽通用汽车各项目经理的认证下,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传统的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进行整合。以行动为导向,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把原理、构造、检测、维修、故障诊断、新技术等内容有机整合到一起,确定“汽车发动机的检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整车维护技术”为本专业核心课程。同时,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全部采用项目课程教学法,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知识内容“难、旧、偏”等状况,增加与就业岗位直接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实践,从而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相一致。

此外,在第4学年,学校组织学生自主报名,参加通用班的选拔,由上汽通用汽车和宝尊集团各项目经理对报名学生进行面试考核,确立汽车通用班入选人员。对这部分学生将实施通用项目专用课程,并由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培训师对项目专用课程进行教学,以实现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的铜级入门认证。同时,所有学生都将就业于江苏宝尊集团下各子公司。

4.职业拓展课程设置了三个专门化方向:商务方向、机电维修方向、钣金喷涂。汽车商务方向设置了汽车营销与配件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旧车鉴定与评估三门课程,为学生从事汽车零配件的销售与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旧车鉴定与评估等汽车领域工作打下基础。汽车机电维修方向设置了汽车机电故障诊断、汽车空调故障诊断、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课程,为从事汽车维修进一步拓展知识与能力。钣金喷涂方向设置了汽车装饰技术、汽车钣金修复基础、汽车喷涂技术基础三门课程,主要为从事汽车美容、钣金修复、喷涂等工作领域拓展知识与能力。这些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均由两企业培训师和学校专任教师联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训。

(二)“校企五共”合作打造二大中心

学校紧紧围绕汽车教学工厂二期建设(2015年建设约17 000平方米的汽车教学大楼),依托校企各自的优势,合力打造体验中心、培训认证中心二大中心。培训认证中心主要用于江苏宝尊集团、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项目培训、认证考核,开展新实习生、新学徒、经销商正式员工、铜级认证员工等项目培训。体验中心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宝尊旗下的城市门店,这样,就将宝尊生产服务流程引入校园,学生进入体验中心实训实践,既解决了企业用人以及校园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技术技能。

(三)校企共育共融的教学实践

在“汽车发动机的检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气设备的检修”“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的检修”“整车维护”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探索以项目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等多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如图3所示。搭建“教学、实训、生产”一体化的工业化教学平台,借鉴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如工作任务导向的情景学习,学中做、做中学的行动式学习,双导师制的项目化教学,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的机制等。将企业文化融入课程中,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

(四)在课程实施中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共培

在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制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培养与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建立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建立教师到合作办学企业顶岗实践、参与应用技术研究、提高专任教师的综合职业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校企“两接五共合作”开发课程促进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价值实现,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实现了校企人才共育共享新格局。同时,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条件下,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和做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提升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知名度,为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3 “汽车发动机的检修”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1]戴士弘.职业院校整体课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3-133.

[2]王贵槐.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14 (1):62-65.

[3]王鲁.联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江苏教育,2016(2):37-38.

[4]庄西真.如何做职业教育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68-80.

[责任编辑盛艳]

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汽车专业校企四共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B-b/2015/03/069)

梅荣娣,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刘国钧分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G712

A

1674-7747(2016)36-0022-0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校企汽车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汽车的“出卖”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