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舢板孵出大舰队
地炼产能和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甚至不排除最终占据半壁江山的可能性,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会继续加重,两大央企市场份额都将受到挤压。
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成品油需求强劲增长,导致炼油行业吸纳大量投资,产能迅猛增长。2005年-2014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增长112%。虽然自2012年国民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一部分炼油项目被取消和延期,但受前期大量投资已然发生和炼油项目建设期较长影响,炼油加工能力依然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
经过近几年迅猛发展,如今的地炼早已不是国内炼油行业无足轻重的“小舢板”,而是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三足鼎立的新生力量。
2000年,国家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0万吨/年及以下炼油厂进行清理整顿,整顿后仅保留82家企业。2000年以来,保留下来的“小舢板”经过不断孵化,最终形成“大舰队”。根据《2016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数据,截至2015年底,国内年产能200万吨及以上的主要地炼企业145家,总炼油能力为23640亿吨/年,同比增长1550万吨,累计产能占地炼总产能的83.6%;年产能在200万吨以下的地炼企业42家,累计产能占总产能的16.4%。前40家地炼平均规模超过450万吨。
从炼油市场主体看,目前国内已形成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导,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国企、陕西延长等地方炼油企业及一些民企参加,道达尔、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外国大公司参股参与的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截至2015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化工、陕西延长集团、中国中化,以及中国兵器集团7大国企炼油能力分别达到29864万吨/年、18940万吨年、3840万吨/年、3045万吨/年、2250万吨年、1800万吨/年和840万吨/年,分别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39.8%、24.7%、5.9%、4.1%、3.0%、2.4%和1.1%;全国145家地方炼油企业炼油总能力占全国炼厂炼油能力32%。与1999年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强争霸相比,2015年国内炼油格局已演变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地炼三足鼎立,中国海油、中国化工等5大国企局部占优的形势,炼油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市场化程度更高,竞争更加激烈。从炼油布局看,我国炼能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华南和华东地区,2015年这4大地区炼油能力分别占31.7%、17.4%、16.1%和13.4%,合计占77.6%,形成了以东部为主,中、西部为辅的梯次分布。从炼油效率来看,2015年国内主营炼油企业与国外同行绩效进行对比,总占用资本回报率与亚太、北美地区领先者仍有较大差距。在产品质量方面,柴油质量标准偏低情况较为突出。在环保方面,企业废气排放问题急需解决。
“我国部分地方炼油企业受原料供应和二次加工装置匹配能力限制,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40%,这直接造成了我国炼油行业结构性过剩问题。”炼油工艺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承恩表示,“落后产能非但没有被及时淘汰,反而逾扩逾大,这种非理性产能扩建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表示:“过去10年,国内石化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受外部因素影响,每年增幅变化也很大。一旦增速过快与GDP增长幅度脱节,直接结果是形成过剩产能。”
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炼油企业240家,除藏黔滇晋渝外,其他各省市区均建有炼油厂,平均规模为330万吨。相比之下,全球炼油企业平均规模为742万吨。世界石化大国多以集聚发展模式发展石化工业,例如美国44%的炼油能力、95%的乙烯能力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日本85%的炼油和89%的乙烯能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地区。全球大型石化基地炼油规模普遍在4000万吨级以上。从欧洲看,荷兰鹿特丹基地炼油能力5000万吨/年、乙烯能力300万吨/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石化基地炼油能力3700万吨/年、乙烯能力250万吨/年。从亚洲地区看,韩国蔚山炼油能力4200万吨/年、乙烯能力340万吨/年、对二甲苯(PX)能力100万吨/年;新加坡裕廊则分别达到6300万吨/年、387万吨/年、87万吨/年。
杨启业表示称:“在全球炼油能力2000万吨/年以上的22家世界级炼厂中,我国内地仅镇海、大连和新扩建的茂名炼厂3家;虽然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所属炼厂平均规模已分别达757万吨和665万吨,超过和接近世界炼厂平均水平,但国内仍有几十家规模小于200万吨的小炼油企业,产能达9000多万吨。这使我国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和接近亚太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炼厂相对不多,而小炼油企业在资源利用效率、能耗、‘三废’等方面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则更为明显。”他举例说,以炼油综合能耗为例,中国石化青岛石化、镇海炼化、茂名石化、上海石化等已达40-50千克标油/吨油,接近世界和亚太较先进水平。但不少炼厂仍处于60-70千克标油/吨油的中流水平,小炼厂的这一数据甚至高达80-90千克标油/吨油,这很不利于我国炼油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的关于去产能政策令两大国有企业备感压力,也有了降低产能的紧迫感和具体行动,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为例,2010年至今,吉林石化公司共淘汰关停落后装置近百套,公司主体装置由最初155套,变成现在的60套。但这种压力并没有传递到地方炼油企业,相反,随着国家向地炼下放进口原油使用权、原油进口权和成品油出口权三项权利,加之低原料价格下炼油利润空间增大,给了地炼提高产量的冲动。2015年山东地炼因申请进口原油资质而被迫淘汰的产能,大多被以各种方式保留下来。地炼加快规模扩张既符合产业方向,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2014年山东省出台的《山东地方炼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支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到2020年将地炼企业的平均规模扩大到500万吨/年。低油价、炼油利润持续增长,加上原油进口问题的解决,必然会激发处于中等规模的地炼向千万吨级炼油厂扩能的热情,一批千万吨级的地炼企业将很快出现。
由此,地炼产能和市场份额将继续上升,甚至不排除最终占据半壁江山的可能性,国内炼油产能过剩会继续加重,两大央企市场份额都将受到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