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
(台州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快乐体育教学法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运用
郑俊
(台州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通过快乐体育教学法融入高校跆拳道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要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探讨了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快乐体育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对跆拳道学练的基本要求、教学模式、模拟实战和情境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练习跆拳道,并利于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快乐体育;教学法;跆拳道;运用
快乐体育教学法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在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的教学方法。将快乐体育教学法有效地引入跆拳道教学,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享受跆拳道运动的过程,获得不为训练的艰辛感到难以坚持的动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快乐体育教育方法最早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其在立足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着重于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创新性及终身学习体育、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能力及习惯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理解掌握体育运动的乐趣,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并获得深层的心理快感和成就感。快乐体育教学法的提出及运用顺应了新课改的发展要求,符合高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能够实现跆拳道教学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跆拳道的快乐和乐趣,促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学习体育的远大目标。
将快乐体育教学法应用在跆拳道教学中,其具备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体育自身快乐吸引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等教学特点,都将让学生在参与跆拳道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跆拳道的乐趣,并不断丰富学生对跆拳道的历史起源及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跆拳道、领悟到跆拳道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可见,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法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2.1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跆拳道实践中来,因此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等,将快乐带进课堂中去,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比如在跆拳道教学中,技术动作与发音(“ha”、“a-cei”等)结合,提高训练的激情,通过呐喊释放内心的压力,同时可以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2.2 改变呆板的固定教学模式
传统的跆拳道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为根本,在教学中过少涉及跆拳道理论的教授,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跆拳道之后仅仅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对于跆拳道的理论知识和精神都没有领悟到。因此在跆拳道教学中,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元素,如改变教学形式,在准备活动或专项辅助练习时,可让学生围成一个圈或者在行进间根据教师提示练习,用蛇形跑等代替传统枯燥跑圈的模式,加入跳山羊等内容,这样不仅达到了练习效果,还增加了趣味性,在实际操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跆拳道由于其专业特性,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可通过一些辅助器材和设备(如脚靶、橡皮条、护具等),以此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与动机,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跆拳道教学中,让学生用所学的腿法动作将脚靶踢响,从而达到心理满足;利用沙袋(尤其是人型沙袋、不倒翁等),让学生在踢打过程中仿佛亲临实战现场,激发继续练习的兴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采用实战演练、反应练习(如踩脚尖、对踢)等方式,不断的激发其学习,促使其形成自觉自愿练习的学习动机。
2.4 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的是,跆拳道注重礼仪,“以礼始、以礼终”是它的宗旨,礼仪是练习跆拳道技术动作的基本和前提。将快乐体育教学法融入跆拳道教学,和谐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而礼仪为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具体教学中,可通过一些特定的开始语和结束语来表达师生和谐平等的关系,如互相敬礼道一声“辛苦了”,在两人合作练习时互相敬礼并拥抱对方表示感谢等,教师也要用实际行动来与生为友,让和谐成为一种常态。
跆拳道教学中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首先要从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材上来着手,教师通过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来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跆拳道教材的选择上要坚持科学性、合理性、综合性及开放性,尽可能避免枯燥单一的知识讲解,可以将其它学科内容(舞蹈、音乐、游戏等)融入到跆拳道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跆拳道教学的乐趣。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坚持以下两个教学原则。
3.1 注重学生的需要
跆拳道教学是需要向学生传递跆拳道精神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就需要教师针对自身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和技能分析,要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基本动作学习,提高学生竞技技能来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将给知识学习与实践竞技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起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跆拳道精神的目的。此外,跆拳道本身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其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听、看、动、说等感知,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习跆拳道教学的表演,通过在课堂内举行跆拳道表演竞赛以及参与校内校外跆拳道表演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3.2 教师要因材施教
基于对学生个性化需求基础上来做到因材施教,既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确保学生竞技技能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和设备器材,通过小组合作、小课堂模式、举办竞赛、个人展示、观看比赛视频、参与校内外活动等方式来拓展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在学习竞技能力的过程中领悟到跆拳道的根本精神,真正做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高校跆拳道中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法,首先需要对跆拳道教学内容的难易深浅进行分类,在基础学练时巩固基础,在综合运用中融入教学乐趣,两者兼备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产生对跆拳道的热爱,又能获得技能,领悟到跆拳道的精神及真谛,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跆拳道的远大目标。
4.1 跆拳道学练的基本要求
对于跆拳道初学者而言,其主要分为WTF和ITF体系下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当前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学练基本要求,即在WTF体系下要求学生掌握站立式(左右实战式)、步法(前进步、后退步、交叉步等基本步法)、拳法(直拳、马步冲拳)、腿法(正踢、前踢、身体协调性好的可以尝试做横踢)、柔韧(基础的柔韧训练,包括正压腿、侧压腿、压胯、横叉、竖叉)、身体素质(卷腹、俯卧撑,训练课外可以辅助做一些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在ITF体系下的站立式(左右实战式、前屈立)、步法(与WTF体系大致相同)、拳法(直拳、左右直拳、跳直拳)、腿法(正踢、前踢、横踢)、柔韧(与WTF体系相同)、身体素质(与WTF相同)。这些基础训练要求学生吃苦耐劳、具备刻苦学习的恒心和信心,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小组互助学习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耐心和恒心,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来让学生感受到跆拳道的体育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艰苦的基础练习中做到持之以恒。此外,对于女学生较多的班级加入形体练习,也将起到良好的激发效果。
4.2 灵活的运用教学模式
在高校跆拳道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拥有良好快乐的教学合作环境,让教师乐于教授,学生乐于学习。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情感教学入手来体现跆拳道课程的乐趣。
目前大多高校开设跆拳道选修课,选修的学生有些是零基础,有些在入校前有过训练经历,面对水平不一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多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提出不同的要求,如针对“横踢”这一腿法技术,要求水平较好的学生能达到较高的踢腿高度,而对零基础的学生,要求其以掌握技术动作为首要,不用关注踢腿高度。在巩固技术动作时,采用分组教学和合作模式,有意识的将水平较好的学生分配在各组,协助教师进行步法、拳法和腿法等动作的指导和巩固,让学生之间互相配合,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在学生基本掌握步法、腿法等基本动作之后,利用竞赛教学模式,组织比赛、游戏(如踩脚尖、踢反应靶、实战演练等),增加趣味。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让原本枯燥的技术动作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自在中既掌握了技术动作,还能意犹未尽,体会学习跆拳道真正的乐趣。
4.3 巧妙的运用模拟实战
学习跆拳道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即:“跆拳道是否具有实战性?”从高校教学的角度来看,跆拳道只是作为培养体育兴趣、促使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再加上跆拳道本身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其具备的实战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在完成某一阶段学习后,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头盔、护具等),教师充当裁判的角色,在课堂中模拟实战比赛,在模拟实战中体会攻击术、防卫术,亲身感受跆拳道的对抗性,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在进攻得分和防守到位的情况下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观战的同学也都想着一展身手,将所学用于实战,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检测自身的学习水平并产生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4.4 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的融入教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模拟实战有着相同的效果,在跆拳道教学中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营造教学氛围,比如在课前观看比赛视频、设置个人展示时间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
跆拳道教学是融知识、情感、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方式教授学生基本的步法、拳法和腿法,在多数同学基本掌握后,构建相应的情境,如设置一个“警察与罪犯”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两两一组分成若干组,利用前进步、后退步、交叉步等步法,将所学的前踢、横踢、下劈、旋风踢等腿法动作用于攻击,处于下风的“警察”或“罪犯”将以加量的身体素质练习作为惩罚。如此既保证了跆拳道教学的严谨性,又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在其中。
快乐体育教学法在高校跆拳道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总结经验,以期推动我国快乐体育教学法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当前,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足以说明快乐体育在我国体育教学创新中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1]罗永义,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
[2]林海风.浅谈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2).
[3]杜放,郑洪才,罗彭,等.“建构主义”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02).
[4]李萍.高校跆拳道教学实施快乐体育的实践思路构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4).
[5]王彬.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如何贯彻“快乐体育”理念[J].当代体育科技,2015(02).
[6]王晓.浅谈高校跆拳道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的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4).
[7]张秀丽.张惠欣高校跆拳道课程的不同教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09).
[8]李雁.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快乐体育”[J].科学中国人,2015(02).
[9]杜志锋,王丽微.谈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探索,2013(10).
[10]李佳静.高校跆拳道“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方法研究[J].运动,2015(14).
The Application of Happy Sports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Taekwondo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ENG Ju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Taizhou University,Linhai 317000,Zhejiang,China)
In 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 im portance of integrating happy sports teaching into th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taekwondo,as w ell as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 ed in the process of im plementation,w e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implementation,the happy sports pedagogy,the basic requirements teaching mode,and simulated combat situ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Taekw ondo, and put forw ard the way for how to carry out happy sportsteaching under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w hich,to a certain extent,promotes students to practice taekw ondo actively,and cultivate the habit of lifelong sports.
happy sports;teaching method;Taekwondo;app lication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6.06.015
(责任编辑:耿继祥)
2016-03-21;
2016-06-13
郑俊(1987- )男,浙江临海人,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