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杰,王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北京 100050
从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角度谈《中医诊断学》教学
齐文杰,王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北京 100050
摘要: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重要部分,《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和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注重中西医结合诊断思维的建立,使学生认识《中医诊断学》的独特性,重视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配备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师资,教学方法多样化,并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这对于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
【引文格式】齐文杰,王超.从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角度谈《中医诊断学》教学[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3):57-59.
第一作者:齐文杰,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感染性疾病。E-maiI: qwj02@126.com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学习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对中医临床医师正确的辨证论治、确定诊法治则关系重大。对于经过系统西医培训的“西学中”人员,学习及掌握《中医诊断学》,对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思维的建立及临床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在《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启发对学习效果至关重要,笔者现从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角度对《中医诊断学》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1.1注重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思维
中西医结合人才是指掌握中西医2种专业知识,并能够应用中西医结合思维进行科研和诊疗工作,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劳动者[1]。他们往往已具备扎实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用西医思维去理解中医,所以在中西医结合的学习中,临床思维转换很关键。一些有西医基础的专业人士会认为中医缺乏科学性,主观性很强,而实际上,中医是在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反映的是自然科学的属性,需要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来理解中医学。
中医诊断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以西医诊断来一一对应,比如学习到中医的“脾”,中西医结合人员常联想到现代医学的脾脏。这时教师就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二者的不同:中医的“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使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西医的脾脏则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富含血窦。由此看来,中医“脾”的功能并不是单纯的脾脏。中西医结合人员可以结合西医的临床经验,从中医角度学习疾病的特点,理解中医系统理论和哲学思想,重视中医辨证施治。充分认识中西医是不同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二者融合,并不是所有的中医理论都能用西医来解释。
1.2认识中西医诊断学的本质差异
中医诊断注重望、闻、问、切,关注患者的客观情况,以八纲辨证为总纲领,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等辨证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西医诊断包括问诊,即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中的视、触、叩、听,较之中医诊断,西医缺乏切诊,二者在体格检查中关注的内容及方向,各有侧重。在临床教学中,要注意教授学生认识中医诊断的特点,病情资料采集、整理、分析时要明确目的,据此选用辨证方法,得出辨病、辨证的结论。比如西医遇到发热患者,问诊时常会问及相应伴随症状,如畏寒、寒战,以及有无咳嗽、咯痰、尿频、尿急等,据此大致判断发热的原因,可能的感染部位及致病菌等,结合实验室等结果,做出临床诊断并指导用药。中医问诊则要注意发热畏寒孰轻孰重,有无口渴、汗出等,还要望舌苔颜色、厚薄程度,脉诊特点,据此判断表证或里证,是外感表寒证亦或外感表热证。若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无汗,查脉浮紧、苔薄白,病性则为表证、寒证、实证,治疗以辛温解表法即麻黄汤或桂枝汤主之;若表现为恶寒轻、发热重、口渴、汗出,查脉浮数、苔薄黄,病性则为表证、热证、实证,治疗以辛凉解表法银花、连翘主之。通过阐释实例,逐渐使中西医结合人员将中医的思维模式运用到中医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辨证论治是中医精华所在。
1.3重视辨病和辨证论治
中医学把疾病和证候看作一种状态,重视辨证论治。因此在临床中重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自我感受,重视反映内在状态的舌象与脉象,检测指标往往作为观察疗效的参考[2]。西医则重视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给予相应的疾病诊断及治疗,诊断正确与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故常认为西医为辨病论治。
从中医角度看,辨病和辨证同样重要。在临床思维分析中,如果通过辨病而确定病种,则可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当疾病的本质反映不充分难以辨病时,则可先辨证,再进一步根据证的变化进行辨病。中医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更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优于西医的辨病论治。中西医结合人员在学习时要注重辨病与辨证临床思维的培养,要强调“病”与“证”反映疾病本质的侧重面不同。在教学中应强调全面采集患者病史,除症状外,还应包括舌苔、舌质、脉诊等情况,综合分析病情资料,认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本质,从而概括出正确的证名。
1.4配备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的教师队伍
在中西医结合人员的培养过程中,掌握深厚的中西医基础知识、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师资力量尤为重要。《中医诊断学》不仅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内容,还包括辨证、病性和病位的判断等。如八纲辨证即包含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个纲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在《中医诊断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中西医结合人员来说,尤其“西学中”人员,初涉中医诊断学,往往会找不到头绪,又常常以西医理论去理解,在此情况下,一个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的教师尤为重要,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西医的异同,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中医。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中医痰饮与西医的“痰”,含义是否相同,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心血虚证与西医“贫血”临床表现的相似性,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通过这种比较的学习,可以大大提高中西医结合人员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更好地理解中医知识。
1.5教学方法多样化
现代教学中,合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常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中医诊断中舌象、脉象等教学非常抽象,如果没有图片的演示和身临其境的触摸,单纯用文字描述很难收到良好效果。这时就需要多媒体的参与以及临床实践的结合。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系王天芳教授主讲的中国大学慕课教学《中医诊断学》,对于中西医结合人员来说就是个很好的学习途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在设计和讲授时,除了直观、形象、通俗外,还考虑了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科等课程相关内容和知识的衔接,并邀请该校全国知名教授一同参与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和研讨。在整个课程中,通过定期推出每章节内容,配以相应图片、小情景视频、医患交流场景、相关问题解答及章节考试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医诊断知识,通过分享观点、完成作业、参加考试,最终拿到中国大学慕课课程结业证书,学生完成学习全过程,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1.6密切结合临床实践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和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中医诊法往往缺乏客观的指标,仅用语言描述很难表达出确切的特征,所以学习过程中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非常重要。以舌诊为例,舌诊历来为中医所重视,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中西医结合人员认识到舌诊与西医观察内容的不同。西医查体时对于舌的检查主要注意伸舌是否居中,有无偏移,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意义重大;而中医注意观察舌质、舌苔等变化,认为舌质变化主要反映脏腑虚实和气血盛衰,舌苔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盛衰。中医理论认为,望舌能够了解疾病本质、指导辨证论治、判断预后。脏腑经络与舌有密切关系,脏腑的病变可从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反映出来。对于中西医结合人员及西学中的临床医师来说,如何掌握舌象的诊断并能正确应用于临床非常有意义。在教学中,学生认识各种舌象很重要,课堂中可以配合舌象的图片,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舌质和舌苔的不同状态,可以结合不同疾病,说明舌诊的诊断特点和临床意义。如结合外感温热病,根据病位的深浅可划分为卫、气、营、血4个层次。邪在卫分,则舌苔薄白;邪在气分,舌苔白厚而干或见黄苔,舌质色红;邪入营分,则见舌绛;邪入血分,舌色光红、紫绛或紫黯,舌枯少苔或无苔[4]。不同的舌象能够提示病位深浅不同,舌苔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苔腻则主要反应中焦湿浊、痰饮、湿温,苔色的变化也提示病变的不同。为了加强学生的认识,可以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观察不同患者的舌象。中医本身是一门实践医学,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尽快提高临床技能并最终服务于患者,体现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优势所在。
在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中,除了掌握中医诊断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还应具备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病案书写的能力,重视基本技能训练,为今后学习中医临床相关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临床诊疗中,中西医能各取所长,融会贯通,发挥各自优势,才会更好地造福患者,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中下功夫。在《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建立中西医结合诊断思维,认识到《中医诊断学》的独特性,在临床中重视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应配备优秀的中西医结合师资,教学方法多样化,并注重结合临床实践,这样才能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如娇,吴英杰,孙杰.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5,36(2A):95-97.
[2] 吴承玉,袁肇凯,王天芳,等.中医诊断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49.
[3] 李志民.“慕课”的兴起应引起中国大学的觉醒[J].中国高等教育,2014(7):30-33.
[4] 赵进喜,张金保,吴书君.温病学与中医现代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3-24.
(修回日期:2016-05-03;编辑:季巍巍)
Discussion on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 Wen-jie, WANG Chao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undertak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foundation for TCM science and and bridge course which links up with TCM and clinical work. In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is thinking of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students should be made to realize the uniqueness of this course;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disease with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excellent teachers for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should be equippe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linked to clinical practice closely. All the above are vital for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2;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3-0057-03
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6.03.015
收稿日期:(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