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比较研究

2016-02-13 20:04高霞
图书馆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馆用户

高霞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互联网环境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比较研究

高霞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通过在CNKI数据库中以关键词为检索式,检索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相关的文献,并根据文献梳理结果,查找、分类、对比互联网环境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实例。根据比较结果,反思当下国内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局限,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国情以及图书馆专业发展现状的信息服务管理建议。

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信息服务

1 引言

2000年以来,随着网络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过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重点也逐渐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在中国知网中以检索式“KY=‘网络’ANDKY=‘高校图书馆’ANDKY=‘信息服务’”进行检索,可获得2000年至今的相关文献184篇,其中尤以2002年至2006年间的论文数量居多,可见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相关研究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步伐。笔者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实例的对比研究,反思当下国内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局限,并根据国外高校图书馆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先进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国情和图书馆专业发展现状的信息服务管理建议。

2 互联网环境下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比较

信息服务是一项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信息的传播、交流、增值的活动[1]。当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资源开发与知识服务、图书馆宣传服务等。由于高校图书馆覆盖用户范围广泛,且基于较强的专业性,对信息服务的新模式和技术往往率先使用,因此笔者以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信息服务特点的对象。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进程迥异,因此信息服务水平有所差异。现结合以下实例研究具体分析这些差距。

2.1 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

2.1.1 基于科研与教学任务的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往往承担着国家社科科研和社科教学的任务,因此许多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通过开放存取平台为科研学者提供研究成果管理及共享途径服务。如耶鲁大学为新生设置的私人图书馆员项目(Personal Librarian Pro⁃gram),牛津大学社会科学图书馆为研究生开设的社科展台(Social Science Showcase),均为学生提供了培养研究思维能力、成果展示与交流的机会。此外,国外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还具有针对实证项目提供指导与协助服务的亮点。如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学图书馆,通过建立专门的数据服务网站Data and Statistical Services,为读者提供相关统计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在线培训课程以及在线统计咨询顾问服务[1]。

2.1.2 面向用户的集成化个性信息服务

多年来,国外高校图书馆逐渐形成了面向不同时期、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以信息服务内容与产品集成为目标,以功能与平台集成为基础,将分布的资源和分散的服务按照一定的知识管理规则和服务目的,构建成具有不同系统资源和服务的集成化个性信息服务模式。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发支持用户定制的信息门户系统,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数据、信息以及知识服务;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则将图书馆与非图书馆、有偿与无偿、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息资源集成到同一网站,开创了具有集成化个性的信息门户模式[2]。

2.1.3 侧重数字参考咨询的信息服务

数字参考咨询方面的信息服务一直以来为部分亚洲国家高校图书馆所重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Reference Services)具体指图书馆依托于互联网,基于本地馆藏和网络信息资源,通过网络通讯手段向用户提供突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3]。目前,韩国是亚洲国家中较早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和条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数字参考咨询运行机制的国家,其高校图书馆的咨询馆员和参考馆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提示版、网页及表格等模式解答读者的问题,以规范性管理和可选择性方式实现了信息交流与服务过程交互。

2.1.4 紧随开放存取热点的信息服务

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信息服务的实践工作中,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这一免费提供全文的形式越发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将开放存取定义为基于新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限制地通过网络渠道获取经同行评议过的各类文献全文,用于从事或支持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4]。目前,发达国家开放存取的成果数量以及该形式的影响力均首屈一指。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书馆的DScholarship数字计划为例,学校中的各院系和科研人员都可以与校图书馆签订协议,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料在D-Scholarship这一灵活、尖端的系统上进行自存档、管理和保存,从而节约成本;同时,该系统允许研究人员免费访问系统中收录的各种类型资料。这种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学术信息的服务方式,打破了价格和使用权限的局限,从而达到保障科学信息长期保存、推动科研成果网络化交流传播、提升科研公共利用程度等初衷。

2.2 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

2.2.1 依托于社会性网络服务的信息服务

在我国,Web2.0和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以下简称SNS)的出现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新的服务理念及方式[5]。如厦门大学图书馆通过新浪微博实现信息服务,即借助SNS网站的身份认证系统进入校图书馆的新浪微博,并通过良好的交互性、个性化信息定制等服务满足读者需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20余所高校图书馆则通过联合开发可接入豆瓣API的馆藏图书查询APP,将本地图书馆馆藏页面与豆瓣书评相连接,实现查询等信息服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更是基于SNS自建知识社区服务平台Ucenter-Home,通过逐步完善自建平台来整合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与用户[6]。

2.2.2 网上馆际互借形式的信息服务

由于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以纸质印刷资料为主,因此以前的馆际互借往往通过邮寄等方式进行文献传递。这种形式的馆际互借耗时较久,且出于邮寄途中的安全性考虑,图书馆的拒借率往往较高。在互联网时代,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电子化、多媒体化储存,通过E-mail等方式进行馆际互借,可以提高互借效率,实现传播范围更广、传递途径更迅捷的信息资源共享。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CALIS主要高校图书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等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交大图书馆用户可以从其他图书馆获取本校图书馆没有收藏的文献。

2.2.3 移动图书馆形式的信息服务

自2006年起关于移动图书馆相关研究的出现,更丰富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形式。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融合,移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低成本优势成为发展基于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基础[7]。移动图书馆服务是指读者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设备,可获取图书馆数字资源以及相关咨询服务[8]。移动图书馆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以往信息服务上的时间与空间局限,在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取馆藏资源同时,更可进一步与图书馆管理员进行实时沟通。如许多国内高校购买的专业移动阅读平台超星移动图书馆,不仅可以浏览图书馆网页的开放存取系统、动态消息、视频资源等,通过移动端APP下载图书、期刊、报纸等馆藏资源,还提供网页版和移动端APP皆可进行的馆内外学术资源一站式检索和文献传递等服务。此外,该平台还能够实现定制服务,如读者可以订阅所关注的应用模块或分类信息,馆藏资源和服务与自身关注的新闻时讯便可在同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无缝对接。

2.2.4 以MOOC教育为拓展的信息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多渠道实现共享,其中,MOOC的兴起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拓展了新的方向。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目前有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数10所高水平大学采用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学术志趣类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以及专业导论类课程,形成一套新型优质化教育资源共建共有共享的体系,将阶段教育变为融通教育,将流水生产变为因材施教,将地域教育变为共享教育[9]。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专业检索工具及设备,是高校提供MOOC服务的保障,MOOC教育的课程开发、信息导航等方面所具有的强大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更使其成为MOOC发展过程中的有力支撑。

3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反思

国外高校图书馆更重视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具体任务、以用户为中心,开展多渠道、紧跟热点的信息服务工作。而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近年来主要进行社会性、网络化、移动式以及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背景优势的信息服务探索。

虽然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成长迅速,但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通过以上实例对比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①在服务态度上,国内高校图书馆较为被动,缺乏自主创新和具有特色的服务,导致许多信息服务形式的用户认知度还比较低,参与使用以及互动交流的用户更是少之又少。②在服务方式及内容上,随着近年来网络的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始有意通过网络通讯、新媒体等途径进行信息服务,但由于国内高校图书馆目前尚且存在自建数据库数量较少、馆藏数字化程度有待加强等限制,因此出现馆藏资源与创新信息服务路径无法无缝衔接的情况。③在服务深度上,无论是始终存在的传统信息服务形式,还是目前基于互联网环境兴起的各种信息服务模式,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个性化、专业化、社会化以及用户参与度等方面与国外尚且存在一定差距。

4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建议

根据对当下国内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方面的局限反思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提出如下3个方面适用于我国国情以及图书馆专业发展现状的信息服务管理建议。

4.1 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根据用户需求细分群体,提供面向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市场营销领域,市场细分这一能够满足不同类别顾客的特定需求的营销策略被广泛采用。图书馆领域其实也存在多个用户群体,每个用户群都有相似的需求,因此将市场细分的概念引入图书馆领域,在互联网环境下普及我们常常提到的定制服务(Customized Service),是高校图书馆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可实现的创新模式。目前国外日趋流行的My Library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其做法值得国内借鉴: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可自主操作、收集、定制个性化组织数字资源的门户,用户可以从图书馆网站所提供的全部数字资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录入My Library,再次访问My Li⁃brary时即可获取相关的定制内容[10]。这种形式一方面可以减少信息超载,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信息服务工作中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和互动交流。

4.2 以特色馆藏资源扩大和深化传统信息服务内容

增加特色馆藏资源,从服务内容上扩大和深化传统信息服务。虽然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拥有自建数据库,如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拓片库、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钱学森特色数据库等,但这种特色文献数据库的覆盖程度十分有限,与全国各大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相比,其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程度尚且有限,即信息服务的内容还有待充实。因此,在今后的信息服务工作中,除了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服务方式的有用性、易用性和便捷性,更应针对高校学科优势和特色,从更重要的内容层面即数据库建设上加大力度,从而扩大和深化传统信息服务,真正实现实体和虚拟馆藏与创新信息服务路径的无缝衔接。

4.3 与各界合作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应有作用

与社会各界合作挖掘信息服务深度与广度,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应有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亟待挖掘深度与广度,提升除科研学者外的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例如,高校图书馆的常规信息服务采、编、流系统可以从手工或局域网形式向基于互联网工作形式转变,从而增强信息服务方式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同时,高校图书馆除了传统的学术性信息服务和为MOOC教育奠基,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商业数据库[11]。一方面可以拓展自身的信息服务种类,扩大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特色馆藏和学科优势,为企业搜集商业情报,整理商业数据,建立商业案例检索平台,从而使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更接近公众生活,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1]白超群,李桂华.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科学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5(4):110-115.

[2]温国华,等.基于服务科学视角的高校信息服务集成探析[J].今日科苑,2010(6):169-170.

[3]金圣爱.韩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运行机制及管理[J].现代情报,2005(11):155-157.

[4]温欣,刘兹恒.国内外图书馆界热点问题之一:开放存取篇 国外开放存取的实践与成果[J].中国教育网络,2015 (9):73-76.

[5]张世怡.基于SNS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6]何冰,刘红玉,罗南.基于虚拟知识社区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0):75-77.

[7]张会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04,(5):60-62,59.

[8]初景利.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服务的若干创新点[J].图书情报工作,2002(2):82-85.

[9]王红英.MOOC环境下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2):32-35.

[10]姚晓慧,龚晓林.近十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综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5):4-12.

[11]秦鸿.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综述[J].情报杂志,2002(1):95-96.

高 霞 女,1978年生。硕士,天津师范大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G258.6

2016-05-12;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馆用户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