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

2016-02-13 19:59
关键词:公平正义原理人类

叶 峻

(烟台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5)



【社会学】

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讨

叶峻

(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综合学科,社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规律和学科体系等,都正在逐步形成、建构与完善之中。探讨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基本原理,如社会生态的系统性原理、和谐性原理、能动性原理、自组织原理、循环转换原理、公平正义原理、波浪式前进原理、文化多样性原理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原理;系统性;和谐性;能动性;自组织;循环转换;波浪式前进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原理,并构成该学科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部分之一。社会生态学同样也有其基本原理,由此而成为它最重要的学科内容和结构成分之一。

一、社会生态系统性原理

社会生态系统也具有一般系统基本的性质与特点、原理与规律。例如,其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1]91-95等等。

1.整体性原理。社会生态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子系统及其生态环境子系统所构成的复杂整体大系统,它的各组成子系或要素,按其相依共存的原则和方式,构建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而不是各组成子系或要素简单地或机械地加和。正因为如此,所以其有机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等,既不同于各组成子系或要素孤立状态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于它们简单或机械加和的性质和功能,而是具有了其全新的整体性质、整体功能,体现了“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这个古老的亚里士多德命题,并且符合“1+1>2”这条现代系统科学的非加和性原理。

2.开放性原理。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与其外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本能即开放性机制。正是由于同外界环境保持着从不间断的输入与输出即交换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缘故,社会生态系统才能维持其生存,并且持续发展下去。根据其开放的性质和程度之差异,现实世界即有了孤立型社会生态系统(如闭关锁国的旧中国)、封闭型社会生态系统(如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开放型社会生态系统(如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等的相互区别和实际存在。

3.动态性原理。社会生态系统也要经历发生→发展→成熟→衰退→消亡的动态过程,所以它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或者向上进化发展,或者向下退化衰亡。开放的社会生态系统,能从外界环境输入抵消熵增的负熵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能由无序走向有序,并向着进化的方向持续不断地动态发展下去。

4.层次性原理。社会生态系统具有向下和向上两个方面的层次性:任一系统都是由低层次的要素所组成的;同时它又是高层次大系统的组成子系统。除了这种纵向有序的层次结构外,社会生态系统还可以构成横向的平行层次,以及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型交叉层次。

二、社会生态和谐性原理

与万物共生的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社会生态系统也具有和谐有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理,同时还存在着维持其和谐有序结构与功能的自平衡机制。人类社会数千年所积淀起来的和谐文化,例如“天地人和”、“和为贵”、“和生财”、“家和兴”、“族和旺”、“国和昌”,民事双方的“和解”、“和好”、“和睦”,战事双方的“和谈”、“和约”、“和亲”,等等,已成为社会生态和谐性原理的历史形态,并且至今盛行不衰,依然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当前,一系列有关“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社会友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发展”等等新概念的提出与创设,正成为社会生态和谐性原理的现代形态。千百年来,社会生态系统本能地拒斥混乱、争战与分裂,总是趋向于有序、和谐与统一。这是因为,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和谐有序是社会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实世界中,社会生态系统往往是有序与无序、和谐与非和谐(斗争)的对立统一。当社会生态系统出现了无序、对立和斗争的时候,其自平衡机制便开始运作起来,通过适当的调节控制程序和过程,将使社会生态系统重新复归到有序、和谐与平和状态,由此达致新的社会生态平衡即和谐有序的新层次,从而使斗争对立重回和谐统一,并进入新的对立统一阶段。这些实践表明,和谐正义法则是维持与实现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状态的自平衡机制,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法规和社会规范,都是其强有力的机制手段。自1978年开始,我国由斗争无序的文革阶段,逐步走向和谐有序的发展阶段,不正是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自平衡机制,持续调节控制的最佳结果吗?!

三、社会生态能动性原理

社会生态系统具有能动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由此而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自从由自然生态系统进化提升起来之后,社会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人化自然”,即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动性,而且也具有“人创社会”,即设计与创建社会的能动性。这是任何自然生态系统所没有的,而是社会生态系统所独具的本能和基本原理之一。正是“人化自然”和“人创社会”这两大能动性的有机结合与不断完善,才使得无数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被认识与改造、设计与创建成为许多社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将无数粗野低级的社会生态系统类型,逐步地创建与完善成为一系列文明高级的社会生态系统类型。正是这两种能动性的协同作用,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态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持续进化与良性发展。

人类社会由原始共产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等生产方式类型的历时性进化,其实质也就是由原始社会生态→奴隶社会生态→封建社会生态→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等的持续演变过程。无论是人类生产方式类型的历时性进化,还是社会生态类型的实质性演变,它们统统都是由于社会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能动性原理和机制起作用的结果,无一例外。从事原始猎采生产的古人,如果他们所在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能动的创造性的话,当他们将周围的鱼类和动植物等全部猎采吃尽之后,等待他们的就只能是六千万年前恐龙绝迹的厄运了。然而,正是社会生态系统的能动性原理和机制,才使古人类逃过了灭绝的厄运。当今人类也一样,只有充分发挥社会生态系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方能度过当代的生态危机,并顺利抵达生态文明的彼岸。如果还是一味地沉湎于追求经济繁荣和物欲享乐的话,在人类耗尽了地球资源和毁坏了生态环境之后,等待人类的必然是饿死、渴死和热死在地球上的命运。

四、社会生态自组织原理

自组织与按照外部指令或作用进行的他组织过程根本不同,它并不接受外部指令或作用,而是自我组织或自行组织起来的组织过程。社会生态系统也是自组织系统,即无须按照外部指令或作用,就能自我或自行组织起来的具有能动作用的社会大系统。

古代人类首先是为了生存,然后又为了发展,他们便自行组织起来,或狩猎,或采集,或游牧,或园艺,由此在自组织起来的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着,从而经历了从狩猎、采集到游牧、园艺等一系列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和进化。所有这些历时性生存与发展方式的演进,都是依照或通过自组织过程来达到和实现的。近现代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也是依靠与通过自组织过程,自行组建起了农社、工厂、矿山、交通、银行、医院、学校等社会组织的近现代社会生态系统,并且分别从事近现代的农牧业、工矿业、交运业、金融业、医药业、教育业等社会生产活动,由此不仅确保了近现代人类的生存,而且还推动着社会生态由农业社会或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或工业文明,再向信息社会或信息文明不断地演进与发展;现在又经历着从信息社会向生态社会,或从信息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进一步演进与发展。如果各种不同层次或类型的社会生态系统,都要依靠或等待外部的指令或作用,而不是自我或自行组织起来的话,那么社会生态系统哪怕是最低级的层次和最原始的类型都根本无从产生出来,也更是无从演变与进化了。

五、社会生态循环转换原理

自然生态系统始终保持无废料与无污染的自洁本能,它被生态学家赞誉为大自然的“智慧”。这种凭借循环转换保持生态活力的机制,并非自然界所独有,人类社会通过循环经济链(自然界是通过食物链)进行清洁生产,也能达成无废料与无污染的环境保护效果和持续发展目标。

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运行和循环经济链条,就是这种生态资源循环转换的自洁过程。每一次的循环转换,不仅产生了主产品即可供社会直接消费的生产品,而且还产生了副产品即不能供社会直接消费的废弃物。然后通过生态工艺流程,将这些副产品分层分级地进行循环转换处理之后再利用起来:先将首次副产品废物加工处理,使其循环转换为二级资源;再对二次副产品废弃物加工处理,使其又循环转换为三级资源……如此不断地循环转换下去,就形成了一个多层级重复使用生态资源,以便进行清洁生产的循环转换渠道,由此促进社会生产的经济过程,能够在无废料与无污染的自洁过程中持续进行下去。

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循环转换,划分为产品物能流循环转换和商品物能流循环转换两个部分:前者按照生产者→管理者→消费者→败坏者→生产者的序列和方向不断地循环转换;后者按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的序列和方向不断地循环转换。[1]137两者相互依存并互为补充,由此构成了社会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流动循环转换的统一过程。

六、社会生态公平正义原理

公平正义原理亦称公平性原理或原则,意即社会生态系统实现公平、平等和正义,有利于它的稳定与发展,否则不利于甚至破坏其稳定与发展。公正性与私、邪相对,追求公正、平等和正义。在人类社会中,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人人都能享有相同或同等的社会权利。正因为如此,所以封建社会的农民革命提出过“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马克思主义强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质内容,就是要消灭一切阶级及其差别。

当今社会公正性原理的突出表现和主要内容,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努力和追求上:一是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其中包括维保公民的生存权、居住权、休闲权、教育权、发展权、知情权、隐私权、自由权、民主权等公民权利的公平正义。然而,无论就各个民族国家来说还是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社会公民基本人权公平正义目标的实现,显然都还任重而道远。二是维护和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正义,这包括代内公平正义和代际公平正义两个层面。代内的公平正义,强调同一代人之间,实现社会权益和责任的公平分配与正义体现。然而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阶级压迫与歧视、民族或种族压迫与歧视、性别歧视或偏见、政治压迫与独裁、经济压迫与剥削等等,正导致人类社会在权利分配、资源分配、财富分配等方面的差距或鸿沟日益扩大,并已到了社会难以容忍与承受的地步。代际的公平正义,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也要实现公平正义,即必须“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然而,当今世界人类的代际资源争夺战及其全球化表现的国际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同时,世界各国还普遍存在着“资源盲点”,即对可再生资源视而不见的短期行为。凡此种种都充分表明,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人类社会也同样是任重而道远啊!

七、社会生态波浪式前进原理

自然界和人世间各种事物的运动,都不是直线前进或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迂回曲折的。这是因为,事物在运动过程中都会与环境发生摩擦与碰撞,由此导致事物的运动受到制约或阻碍,诸如机械振动受制于阻尼,电磁运动受制于阻抗,生命运动受制于阻遏,社会运动受制于阻击,等等即是。正是各种不同的事物受到了环境中各不相同的制约或阻碍,才导致了不同事物的运动过程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波浪式前进状态。

现在就以人类社会中的战争为例,试作简要的讨论与分析。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孪生子,它们始终伴随着人类形影不离地持续存在于社会生态系统中,战争将社会运动不断地推向高潮、再高潮,以至于疯狂无比;直到人、财、物几乎耗尽之时,战争停止,和平降临,社会运动才开始滑入低潮、再低潮,以至于平静无比。若以社会生态的变化发展来考量的话,战争中的高潮与疯狂即社会生态系统运动的波峰期,显示人类社会正在遭受到巨大的破坏与蹂躏;而和平降临后的低潮与平静即社会生态系统运动的波谷期,则显示人类社会正在逐步地恢复与重建。

回顾一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便会发现,这场中国近代革命的过程,就依次经历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波谷)→国民党叛变导致大革命失败(波峰)→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次波谷)→国民党撕毁和平协定导致内战全面爆发(二次波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催生了新中国成立(新的波谷)这样的波浪式前进历程。再回顾1949年到2009年新中国建设的六十年,也是经历了前三十年缓慢发展与后三十年快速发展的波浪式前进过程。而前三十年间,更是经历了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年“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等左倾浮夸的高潮→1960年开始全国范围困难时期的低潮→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高潮→1976年前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低潮,等等大起大落且甚是典型的波浪式发展历程。

八、社会生态文化多样性原理

文化既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也是人类社会有别于各种生物群落的本质特征,这就是说,文化及其发展构成了社会生态系统最本质的特征和原理。正因为如此,所以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和特征相对应,社会生态系统也必须内含着文化多样性的原理与特征了。这是因为,在自然生态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及其数量众多,方能产生或形成多种多样的食物链、食物网等等适者生存的诸多生物网络,由此也就更有利于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及其可持续发展。而在社会生态系统里,文化种类及数量的多样性,则能产生与形成多种多样的社会族群、种族、民族、社团等等和谐共存的社会组织(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卫生、服务等),由此更有利于保持社会生态平衡及其可持续发展。

以下我们结合社会生态现实,具体讨论一下文化多样性的几种情况。

1.当代中国和衷共济的社会繁荣,植根于今日的文化多样性。自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逐步实现了主文化与亚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人文等多种多样文化之间的融会贯通、借鉴互补与兼融并蓄,以及相关政策规范(诸如全面发展科学技术、大力繁荣文化市场、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三个代表重要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等)的配套实施,终于使得我国现有的族群、种族、民族、社团等,都能各得其所与协同发展。由此,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服务、救助、整合等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事业,都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空前的兴盛,迎来了当代中国和衷共济的繁荣局面。显然,社会生态得以平衡发展,的确来自于文化的多样性。

2.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斗争的社会乱象,根源于昔日的文化单一性。自1957年至1977年,我国进入了政治斗争的频发期,无论是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和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还是自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动乱,都是在极左思潮和左倾路线主导下所发生的文化单一性社会运动。由此,百花齐放变成了一花单放,百家争鸣变成了一家孤鸣,等等。其结果必然是,知识精英惨遭迫害,社会基础日益衰败,社会生态严重失衡,经济崩溃民生凋零,不言而喻,社会生态的失衡与凋敝,的确来自于文化的单一性。

3.世界范围政治纷争的持续动荡,归根于其时的文化独霸性。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近代历史上,还是当代社会中,某些政治军事集团往往都以一己的文化模式,去主宰或取代别人的文化模式,以图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例如,从德国法西斯为争夺“生存空间”和推销“国家社会主义”,而大肆屠杀欧洲和非洲各国人民,到日本军国主义为经营“大东亚共荣圈”,而野蛮屠杀亚洲和太平洋各国人民。再如,从近年发生在南欧、北非、东南亚等地惨绝人寰的种族大灭绝,到当今某些发达国家正向中东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兜售“人权”、“民主”和“价值观”等等,都是对社会生态文化多样性原理和规律的直接背离与对抗。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们非但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反倒是对社会生态系统的蹂躏和践踏。

[参考文献]

[1]叶峻,等.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冯自变】

[文章编号]1672-2035(2016)01-0054-04

[中图分类号]C922;Q988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叶峻(1939-),男,四川渠县人,烟台大学教授。

[收稿日期]2015-10-18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原理人类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