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泱川 李可波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1199)
日本藏抄本《群书钞方》考略*
余泱川李可波
(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1199)
[摘要]《群书钞方》是明代名臣丘濬编著的一部中医方书,也是目前已知唯一存世的海南籍历史人物撰写的古医籍。该书存世量极少,一些重要的版本还流散海外,至今学界对其知之甚少。以该书的日本藏天保十年抄本为研究对象,在获得原文的基础上,对该书的著录情况,作者及序、跋者,成书历程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和考证;同时介绍并分析了该书在内容及体例方面的特色;最后对该书及此版本的文献学价值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丘濬群书钞方版本体例日本藏本
《群书钞方》是我国明代的一部中医方书,其作者是海南籍人士丘濬。丘濬(1421~1495年),字仲深,号深菴,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曾于景泰、弘治、成化、弘治四朝为官,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祭酒、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出仕之余,丘氏于理学、史学、经济、诗文、戏剧均有涉猎,与另一位海南名宦海瑞并称“海南双璧”,被国学大师钱穆誉为“不仅为琼岛一人物,乃中国史上之一第一流人物也”[1]。丘氏一生著作等身,著有《大学衍义补》《朱子学的》《世史正纲》《家礼仪节》《琼台诗话》《琼台会稿》《五伦全备记》《投笔记》等书。因出身世医之家,故对医药亦有研究,曾著《本草格式》《重刻明堂经络前后图》等书,但都已亡佚,目前仅余《群书钞方》一部医著存世。同时,该书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世的由海南籍历史名人编著的医学古籍,其于海南地方文献及海南地域医学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据笔者调研,《群书钞方》目前仅存3个版本,且均为孤本,分别是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明代刻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日本多纪元坚抄本以及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的天保十年佚名抄本。2015年,笔者在亲友的帮助下,获得了其中的日本藏本,后对其著录情况、作者、成书、版本沿革及内容、体例进行了初步考证,现详述如下。
1.1该书在古代书目的著录情况
《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正史及官修书目对《群书钞方》没有著录;历代广东、海南地区的地方志也未见关于它的记载,但明代至清初多部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对此书都有收录。现查明,最早著录该书的是1540年成书,高儒编纂的《百川书志》,其后《万卷堂书目》《宝文堂书目》《国史经籍志》《千顷堂书目》《古今图书集成》中的《理学汇编·经籍典》等明、清书目对该书都有著录。除此之外,该书之名还见于《本草纲目》中的“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和日本丹波元胤氏编纂的医学书目《医籍考》。其中大部分书目将该书之名录为“群书钞方”或“群书抄方”,也有一些录为“群书日抄”。该书之所以不见于正史及方志之文献目录,盖因医学在古代被视为“小道”“方技”而不受重视,对于丘濬这等名宦大儒,其医学著作并不被认为是其一生成就的体现(一个可为佐证的事实是,丘濬另外几部亡佚的医著,如《本草格式》《重刻明堂经络前后图》也都未曾见诸正史及方志);而此书于私修家藏书目屡有记载,一方面由于明代民间刊印、藏书、修目风气之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该书当时在民间的影响力。
1.2该书在当代书目的著录情况
《群书钞方》在当代的各类文献目录书中也多有著录,有别于古代疏于著录文献特征的“账目式”书目,当代书目对于该书的版本、形态、馆藏、题识著录得更为详细,为笔者进一步的文献调研提供了门径。目前著录本书的权威书目主要有《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藏中国古代科技文献简目(初稿)》《北京五大图书馆现存中医书简目》《岭南文献国外传播简目》《中医古籍书目提要》《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通过充分调研上述书目,笔者方得出了前文所述的该书“三个版本,三处馆藏”的研究结论。
该本只保留原书序、跋,再无能明确体现再版者或传抄者的序、跋或印记。在尾页的背面有朱笔手书的“己亥十月晦,杉原直友、木村蔚仝校”[2]字样,但“校”与抄录还是有区别的,不能确定二人与该本的传抄有关,不过这一题识中的“己亥十月晦”字样对于确定该书的成书时间非常重要,因为在同一页上有“天保□号”(中间字难以辨识,疑为“天保年号”)的朱印。查“天保”是日本仁孝天皇的年号,使用时间为1830年至1844年,这其中唯一的己亥年是天保十年,也就是1839年,故该抄本的成书时间当为此年十月的“晦日”,也就是农历1839年十月的最后一天。
至于丘濬编著的《群书钞方》如何流入日本并最终形成这一抄本,现在可供考证的证据不多,只能做粗略的推断。该本的封面和尾页背面都有“昌平坂学问所”的墨印,经查昌平坂学问所”原名“昌平黌”,是日本江户幕府直属的教育机构[3],同时亦有图书收藏及出版之职责,日本历史上多次有藏书家将藏书或刻板捐赠该机构的事迹[4]。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群书钞方》另一抄本系由日本医学文献学家丹波元坚氏于天保九年(1838)年抄录完成,该本由清末藏书家杨守敬从日本带回中国。经查影像资料发现其与日本藏本在版本形态上极为相似,但抄写字迹有歧,所以日本藏本有可能是由“昌平坂学问所”派人摹写多纪元坚抄本而成,后进入政府藏书系统最终收藏于今东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
该版本除正文外还收录书引、自序及跋各一篇,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考证《群书钞方》文献学方面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证据。通过初步考证,笔者推断得出关于该书的作者及序跋者的如下结论。
3.1抄本《群书钞方》为丘濬所作当不存疑
关于《群书钞方》的作者,虽然《明史》及明、清方志未记载丘氏著有此书,但所有收录该书的书目及其他文献都标注其为丘濬所作;同时该书自序中的一些细节也可与丘濬生平互为印证。例如,自序的结尾有“岁甲午琼山丘濬书于玉堂之署”的文字。所谓的“玉堂之署”是明、清两代对翰林院的别称[5];而“岁甲午”应为明成化十年(1474年)。根据《明史·列传》中的记载,是年丘氏的官职为翰林院侍讲学士[6],的确任职于“玉堂之署”。综上所述,丘濬作为《群书钞方》的作者这一事实当不存疑。
3.2《群书钞方引》的作者为丘氏门生,海瑞堂伯海澄
在丘濬自序外,该书的另一篇序文题为“群书钞方引”。该序结尾有“成化戊戌门生海澄拜手谨识”的落款,文中还有“澄以岁乙未登进士第,又明年拜为建阳县知县”的记述,以上两处文字对于考证该序作者非常重要。在丘濬为官时期出现的乙未年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而这一年会试的副总裁恰为丘濬,所以海澄才以“门生”自谓。根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的记载[7],成化乙未科的进士中只有一人名为“海澄”。对于海澄的生平,《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的记载为:“贯广东番禺县人,海南卫军籍,……曾祖达,祖福宁”[8];《正德琼台志》中“进士”一项的记载为:“左所人,(海)宽之堂侄,成化乙未谢迁榜。知建阳县,选试四川道御史。”[9]将上述记载与《群书钞方引》中的内容进行参照对比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这篇序文的作者是明代成化乙未科进士海澄,此人原籍为广东番禺,出生于海南,出身于明代驻防海南的卫所系统。海澄进士及第后曾被选为福建建阳的知县。而根据海澄曾祖、祖父、叔(伯)之名,旁参民国《琼山县志》中收录的《海氏族谱》[10],可以确定海澄是明代政治家海瑞的堂伯。
3.3抄本《群书钞方》的跋者是时任两广总督朱英
在日藏抄本《群书钞方》的正文之后有《跋群书钞方后》一篇,落款为“成化十八年壬寅八月中秋日,诚菴老人书于总制百粤堂后”[2]。有明一代,字、号为“诚菴”者所在多有,所以确定跋文的作者要从“总制百粤堂”这5个字入手。查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收录有明代首任两广总督韩雍所作的《总府开设记》,其中有记述:“两广同开总府于梧……府之正堂五楹,题曰‘总制百粤之堂’”[11],可见“总制百粤堂”指的是明代两广总督官署之名;而如果作跋之人不是此堂的“主人”,也就是两广总督的话,是不太可能落款“书于总制百粤堂后”的。根据《明会要》的记载,成化十八年时任两广总督的是朱英(1417~1485年)[12],而朱英的号确为“诚菴”。综上所述,这篇《跋群书钞方后》的作者是明成化年间的右都御史、两广总督朱英。
4.1抄本《群书钞方》的主要内容
《群书钞方》在体裁上属于古代医籍中的“方抄”,即搜罗抄录其他文献中的医方汇为一书。其内容上的特点,如海澄在序文中所言,乃“平日所读儒书中所得医方粹成一帙”而成。丘濬从36种前代书籍中,择取了103个医方汇集成书。而他摘录的书籍,除了《周礼注疏》外,大部分是唐、宋至元、明的文人笔记,甚至有一些志怪小说。丘氏择取的医方,有取材于日常之物的单方、简方,如载于《朱子大全集》,治疗乌喙(乌头)中毒的“新汲水”方;亦有组成庞杂、制备工艺繁复的复方,如载于《山谷刀笔》,由39味药物组成的“云母膏”。引用的内容为上述文献所载医方的药物组成、制备方法、服用方法以及体现其效验的轶闻故事(在中医文献中被称为验案”)。
4.2抄本《群书钞方》的体例特征
引用文史类文献中的医、药学内容,并非该书首创。北宋唐慎微所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已经开始大量引用经史传记、佛书道藏中的相关内容作为药物介绍的补充;南宋张杲所著的医史类著作《医说》也引用许多前代文史、杂著中的医学相关内容作为素材。这种写作方式到了明代更为普遍,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江瓘的《名医类案》、朱橚的《普济方》及《本草纲目》等医籍皆然。与这些“渔猎群书,搜罗百氏”的著作相比,《群书钞方》所引文献的范围称不上广博。丘濬的著作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的方书类文献中独树一帜,是其体例上的特色使然。
4.2.1以书为纲,以方为目。遍览历代方书,大部分都以疾病的种类组织医方,也有少部分以药物的功效或者创方的名医来组织内容。例如张介宾《古方八阵》便以药物的补、和、攻、散、寒、热、固、因来作为分类;施沛的《祖剂》则以张仲景方、李东垣方为纲领。《群书钞方》则与这两类方书完全不通,它是以记载医方的书籍作为挈领,每一书下再列诸方方名及相关内容。例如书中有“苏东坡《仇池笔记》”一节,书名后小字标注“方二”,之后列该书收载的“治内障眼”方和“治疮口久不合”方。
4.2.2年代为序,文类为次。前文已叙,《群书钞方》以其引用的来源书籍为纲领组织医方条文,而这些书籍的排列则是以时间为序。从成书最早的《周礼注疏》到最晚近的《辍耕录》,丘氏将其按照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的顺序排列。而对同一朝代的书籍,则严格按照作者生活的时代排序,例如唐代书的排列是贾公彦《周礼注疏》、李延寿《北史》、柳宗元《柳文》、叚成式《酉阳杂俎》,这也正是初唐至中唐的时序。而在占该书引文主要部分的宋代文献中,这一线索更为明显。例如同为北宋文人,欧阳修、梅尧臣生活的年代早于苏轼、黄庭坚,故二人的《欧阳文忠公集》《宛陵诗集》出现的顺序就先于苏、黄的《东坡尺牍》和《山谷刀笔》。但这一顺序似乎在《朱子大全集》后就被打破了,因为其后《野人闲话》的作者景焕和《杂志》的作者江休复都是宋初人,但他们的作品却排在南宋文人之后。其实这并不意味着丘濬放弃了组织引文的时间线,这一点从元、明书籍排列中明确的时序可以得到佐证,而是说明他在排序的时候还有一条辅线。虽然欧、苏、黄、朱的著作和其后景氏、江氏著作及《皇朝类苑》《墨客揮犀》《夷堅志》等书同属文人闲笔,但前者是大儒先贤修身养性的笔记,而后者则属于稗官野史、志怪小说。所以丘濬排列引文的顺序是以时间为主线,兼顾文类。
4.2.3提炼医方,保留原文。《群书钞方》中的医方原载于文史书籍,除少部分是转录自其他方书的成方外,大部分散在于文学记叙中。针对这一现象,丘濬一方面将医药内容从中提炼出来,按照方书的格式书写。他为不具方名的验方自拟方名,详录药物组成和每味药物的剂量,同时补充药材的炮制方法以及医方的服用方法。例如引自《野人闲话》的“食杏仁法”,原文只是一则故事,而丘濬则依照方书的体例为其补充了杏仁“去皮尖”的药物炮制要求。这类做法彰显了该书的医学性,使之成为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方剂学著作。同时,丘氏也没有对所引文献的其他内容弃之不用,而是将原文以小字的形式附在正文之后,使引书内容的原貌得以保存。在这种体例的基础上,《群书钞方》即是一部合格的医抄、方抄,也是一部具有文献价值的“书抄”。
《群书钞方》是名宦大儒丘濬所著医籍,在成书后曾经在士人阶层和医界产生过一定影响,屡屡见诸明至清初的藏书目录,并被一些重要的医书所引用。惜该书版本较少,流布不广,遂逐渐湮没于书海之中,少人问津。笔者经过对其日本藏抄本进行初步的研究后,认为该书的文献价值长期以来为学界所低估:①该书是丘濬唯一存世的医学著作,对于丘氏学术成就的再认识及研究领域的拓展很有意义。②该书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由海南人士撰著的医学古籍,而且过去从未有过在获取该书全书的基础上开展的文献研究,日本藏本的发现将为海南地域医学史研究及地方文献建设提供珍贵的史料文献。③该书属于流散海外的中医古籍,虽然日藏本中能够反映版本沿革的特征不多,但如果能与该书的另外两个版本进行对比研究,应该能获得线索从而进一步揭示《群书钞方》版本的源流、演变。④该书引用并著录诸家文献,涉及经史、笔记、小说等多个体裁,保存了不少唐代至明初文人著作的内容,对于这些文献的整理、探源和考辨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佐证。⑤该书体例独特,迥异于同类著作,对于对中医方书类文献的结构、体例研究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穆.明代大儒丘文庄公丛书序[N].中央日报,1978-07-04(11).
[2]丘濬.群书钞方[M].抄本.日本:出版者不详,1839(日本天保十年).
[3]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
[4]王水照.日本最大的汉籍中心[M]//王水照.鳞爪文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5]赵洛.明清玉堂之署——翰林院[J].文史知识,1982(6):57.
[6]张廷玉.二十五史全书·明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7]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陈文新.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9]唐胄.正德琼台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10]朱为潮,李熙,王国宪.民国琼山县志(第三册)[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
[11]韩雍.总府开设记[M]//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五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龙文彬.明会要(上)[M].北京:中华书局,1956.
余泱川男,1984年生。博士,馆员。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分类号]G256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古代医药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HNSK(QN)15-94);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历史名人丘濬医学著作《群书钞方》的收集与文献学研究”(项目编号HNKY2016-34)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28;责编: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