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6-02-13 18:32熊金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3期
关键词:川西生态旅游旅游

熊金银

(四川西昌学院,西昌 615013)



·休闲农业·

川西高原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熊金银

(四川西昌学院,西昌615013)

摘要川西地区处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带,地形十分复杂,有许多地区甚至处于地震带上,相对于我国东部、南部等地区川西人口密集程度低。川西地区以前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盲目照抄照搬其它省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未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了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仍旧止步不前,同时还使川西高原的传统产业也受到了影响。川西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两大难题,因此川西地区急需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来推动该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选择。川西高原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巨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势特点,稀有的动植物资源,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等条件,并且国家近几年加大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这些都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最宝贵资源。川西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符合客观现实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农业与生态旅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同步与协调发展,重新分配了农村资源、整合农村功能,实现了农村产业生态化与产业多功能化,最终将建立以生态农业旅游为主导,带动第三产业,如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关键词川西高原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

1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概况及其研究成果概述

1980年加拿大学者Claude Moulin在Hawkins等人编著的《旅游规划与开发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与生态学直接相关的旅游概念——生态性旅游,强调了对旅游资源与当地居民(或社区)的参与。2002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IES)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的多样性,并给与当地的原住民带来经济上的收入。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各国纷纷借鉴,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如美国、芬兰、日本、新加坡等,农业生态旅游很快就成为了以上各国支柱性的产业之一。

世界各国的农业生态旅游成功发展的经验,也推动了中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休闲农业游”的出现是农业生态旅游的起点。我国经过众多学者的讨论,最终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非大众化的特殊旅游相伴的文化; 生态旅游是旅游者在自然环境中选择对自然环境影响性小的活动,在欣赏、享受、学习、探究自然文化的同时,承担环境的保护责任; 在确保生态旅游者在大自然中获得非凡体验的同时,使自然环境的变化尽可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使社区经济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1]。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相当迅速且势头良好。

2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传统文明而言的,是对传统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改造与优化,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负担重,资源节约成为一种必须。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是现代社会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相互对应的。其表现为人类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与自然关系是否可以和谐相处,从而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农业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它通过各类植物的覆盖,能够有效保护土地、维持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气候状况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不止于带动经济增长与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

3川西地区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川西高原是由青藏高原东南缘及一部分的横断山脉所组成的,平均海拔4000~4500m,主要包括川西北高原与川西山地两部分。根据切割深浅可以分为高山原与高山峡谷区。川西高原与成都平原的分界线便是今雅安的邛崃山脉,分为高原山丘与高原平地。川西高原山丘特点突出: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长江的源头及主要支流在这里孕育古老与神秘的文明。其中大雪山主峰贡嘎山风景秀丽,它不仅是川西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的高峰。川西高原风景秀丽,景点的众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景点包括有闻名中外的九寨沟、卧龙自然保护区、九曲黄河十八弯等风景名胜。该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类型:河谷亚热带、山地寒温带、高山寒带等多种气候垂直分布带,当地的植被与自然景观亦呈垂直分布。川西高原,就是这么一片充满着神奇与古老文明的土地。

川西地区有着其独特与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奇特的地质、稀有的动植物、民族特色的文化都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可靠的资源基础。

3.1地质景观资源

数亿年的地质运动,造就了川西瑰丽险峻的地质风光,独特的人文地理,孕育出丰富的文化积淀。如黄龙寺、九寨沟等。除外,还有众多的著名河流湖泊,是开展观光、漂流、探险等生态旅游活动的最佳地方。是极具吸引力自然景观,同时也是广大游客回归大自然,享受自让风光的极佳选择。

3.2森林草原资源丰富

川西地区风景秀丽,森林资源十分的丰富。仅四川省的森林占地面积就有1172.35万hm2,森林覆盖率为24.23%,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四川是全国第五大牧区,西部地区有草地约1633.33万hm2,占四川土地面积约33.7%。该区高等植物有1万多种,树木超过3000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78种,为推广与实现生态草原旅游业提供了必要且珍贵的物质资源基础[3]。

3.3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且多为稀有物种

由于四川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从而使得这里成为动物们生活繁衍的最佳栖息地。该地区动物资源十分的丰富,以发现的脊椎动物有1100余种,属于稀有动物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55种,约占全国的50%。川西分布“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与“绿色环球21”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级桂冠风景区九寨沟自然生态旅游区。文明中外的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其中。川西总共拥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自然生态旅游区17处之多。如此众多且秀美的风景保护区集中在同一个地区,在世界上也是很罕见的[4]。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的生态旅游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4历史文化资源

川西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宗教、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以及拥有各种美丽传说的传统民族节日等。这些独具特色而又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成为了该地区开展生态旅游业的另外一座宝库[5]。一年一度的“马井元宵会”名满川西。另外,以母系社会文化与碉楼建筑为主要特征的东女国,感受母系文化,独特的人文资源有着深厚的吸引力。在甘孜藏族自治区,这里存在着被称为“全世界第二母系社会走婚习俗的地区”的奇特走婚制。这些文化传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川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4农业生态旅游对川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传统的农业耕作,农民专注于对土地本身的耕作。其生产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是较低的自然经济型农业。生态农业协调开发、促进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农业经济效益三者齐头并进,这将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最终使生态农业旅游带动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6]。

在川西高原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是因地制宜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对该地区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有助于川西地区旅游形象的树立,提高川西地区在国内外的国际知名度。

川西地区主要以美丽的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从而满足游客内心希望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开发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来树立川西地区的旅游形象,创建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扩大省内、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而实现这一目标[7]。

5川西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

要在农业生态旅游上创新,首先就要加强当地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对该地区农业资源进行调查与了解,如其数量、质量、分布、利用效率与利用结构、动态变化情况等基础数据,结合川西高原特点,可以有以下对策与措施:

5.1加强森林建设与管理,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在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也要让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者正常的演替。做到三分利用,七分保护这一开发原则。如今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势头强势,但必须结合当地实情,绝对不能盲目上马[8]。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做到统一布局。在布局时,不仅要以保护资源发展生产为目的,而且还不能破坏天然的自然景观。要建设具有川西高原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

5.2开展草原生态旅游,防止草原的过度利用

川西北大草原是我国第五大草原之一。最近几年来,由于过度放牧等一些不合理利用的原因,致使草场过度使用,自我调节能力大幅减弱,使得草场质量低下,环境逐渐恶化。开展草原生态旅游业可以避免草场进一步恶化,甚至能改善生态环境,使草原达到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目的。

5.3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做到旅游与农业相互配合、促进

四川西部地区适宜耕作的地区较少,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已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土壤水分流失,营养淋溶严重。随着川西生态旅游战略的实施,必须快速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的方式,大力发展旅游生态农业。一方面,配合生态旅游战略的实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在创新形式的同时要保护好自然景观的本质。应当注意的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为主,利用为辅,原汁原味的保持景观本来面目,切忌过度开发[9]。

5.4提高景区的知识性、趣味性,注意形象设计

处理好观赏性与参与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关系是开发景点必须注意的。观光旅游不仅要在观赏性与趣味性上苦下功夫,同时也要做好参与性与知识性项目的文章。农业生态旅游的形象设计、市场营销以及景点广告,这些都必不可少,此外用鲜活、生动的口号比如“城市上班族,假日做农夫”、“上山下乡”、“与自然紧密接触”等来宣传,也可不定期的举行采摘比赛、赏花品果等具有特色的比赛与节日,来吸引游客[10]。

5.5村民参与的风景名胜区经营模式

近年来旅游市场越来越受到各个地区的青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也出现了多种经营模式。而农业生态旅游作为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11],因此,只有尊重村民权益、加强村民参与的激励与引导、丰富参与内容才能实现风景区旅游经营与村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以特许经营的形式赋予村民平等参与经营的权利,通过加强政府、企业责任及引入第三方等制度建设来保障参与过程,建立联合经营、入股经营、村民主导等多元化参与模式,并依据川西地方特色推进经营内容的多样性[12]。

参考文献

[1]高峻, 孙瑞红.生态旅游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谷树忠, 谢美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农业资源与区划创新思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34(1): 5~11

[3]董锁成, 李斌,金贤锋,等.大旅游战略下川西民族地区旅游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5): 117~122

[4]蒋娟, 苏智先,冉琼,等.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资讯, 2008, 10: 157~158

[5]陈钊. 关于建设四川生态大省推动四川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资料综述, 1998,(4): 15~18

[6]严贤春. 生态农业旅游.中国农业区域与规划, 2004

[7]王尔康.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旅游学刊, 1998,(13): 14~16

[8]梁留科, 吴次芳,曹新向,等.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及对策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4): 63~67

[9]郭焕成, 刘军萍,王云才.农业观光发展研究.经济地理, 2000, 20(3): 119~124

[10]殷平, 葛岳静.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2, 23(4): 31~33

[11]冯建国, 陈奕捷.以休闲农业为核心,带动都市农业产业融合.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4): 61~65

[12]赵刚, 吕斌,张俐.基于村民参与的风景名胜区经营模式研究——以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34(6): 58~64

DEVELOPMENT AND US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IN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Xiong Jinyin

(Xichang College,Xichang, Sichuan 615013, China)

AbstractWestern Sichuan located in remote area in China, where the terrain is very complex and is in the earthquake zon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s lower than that in eastern, southern and other regions in China. Due to the extensiv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sui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blindly copying from other provinces, the western Sichuan area eventually suffered a serious loss of water and soil,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undeveloped economic level, and thus affected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refore, it needed to find a new way of development to promote sustained and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Combined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was considered as the best choice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plateau region in western Sichuan has advantages in rich tourism resources, unique terrain characteristics, rare flora and fauna, strong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sustainable support policy in recent years. Meanwhile,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is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resource-saving industry and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bjective reality and national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eco-tourism can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protection, social benefits, and redistribute the rural resources and integrate rural functions to achieve rural industrial ecology and multi-function. It will eventually establish a new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to drive the tertiary industry, such as the catering industry, transportation, etc. It'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estern area of real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West Sichuan Plateau;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338

收稿日期:2015-04-26

作者简介:熊金银(1977—),男,四川邻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Email:bearxjy@126.com *资助项目:四川省重点科研课题”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3SQS32)

中图分类号:F323.4; F327; 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21[2016]03-0217-04

猜你喜欢
川西生态旅游旅游
美丽的川西小环线
岁月尽川西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川西,那一抹如梦的秋色
旅游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川西秋色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