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霞
(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223003)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
王明霞
(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 淮安223003)
受近年来市场经济变化以及“双创”活动的影响,各高校的大学生逐渐走进社会进行创业,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但创业的过程十分艰难,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力等都是创业成功所必须的心理品质。文章总结了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并对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途径
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双创”一词由此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在2015年6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双创”再度被提起,高校大学生的创业也备受重视。大学生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未来的重要责任,为此,大学生务必要具备优秀的品质、渊博的知识、强劲的能力以及健康的身体素质。在“双创”背景下,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教育,鼓励大学生创业。笔者认为,要重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使大学生能够从容应对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与考验。
(一)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实现了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在递减,市场中的供需矛盾愈发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就随之而来。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仅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要积极鼓励毕业生进行创业。现阶段政府部门也推出了一些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体制也日益完善。所谓“创业易,守业难”,即便政府给予支持或是白白送钱,但是大学生如果对社会一知半解,其创业之路便十分困难。同时,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一些大学生依然缺乏足够的勇气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缺乏主动创业的积极性。为此,在“双创”政策的支持下,政府部门及高校有必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内容的辅导,尤其是加强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贯彻落实“双创”活动的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的能力。
(二)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求
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决定其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步入正轨,为此,大学生也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但在实际创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情绪管理能力欠缺。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缺乏创业的主动性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创业目标不明确,不能对市场发展的动向进行掌控。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架构,加强其职业规划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创业中积极面对挑战,并成功进行创业。
(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
现阶段的大学生主要是独生子女,对于自身的定位较高,然而因为其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与经验,面对失败时心理变化幅度较大,同时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较强的自我观念,缺乏集体观念以及全局意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就业等各个方面面临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困难与冲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急需对大学生进行疏导与调节。为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综合发展的主要前提,同时也是大学生将来面对社会、发挥自身作用的主要基础。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当代社会中,人际交往是推动创业成功的关键,但是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形成的而是受大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成长环境等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为此,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体会在实际人际交往过程中语言表达等人际交往注意事项与原则。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具备合作交往的能力,利用语言与文字等形式和人们进行沟通,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动创业走向成功。
(二)坚强的意志力
大学生在创业的同时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挫折和困难中重新出发,突破自己走向成功,这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坚强的意志则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之一,同时也是大学生付诸行动的主要推动力。大学生本身具有坚强意志,可以及时调节自身的状态,并且能够战胜困难挫折,获得成功。为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帮助学生确定创业目标,关于创业目标的确定不只是作为教学文件使用,而是要合理地利用该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让其能够了解创业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意义。其次,学生要秉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观念意识,全面观察当前市场中的新形势,以此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才会迎面向前,解决困难迎接挑战。
(三)健康的心理适应能力
成长过程基本是对新环境进行适应的过程,在适应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自身的心理调节。在高校,主要运用心理辅导以及咨询的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具备极强的问题分析能力以及正确决策的能力,在面对环境变化的同时,可以快速地掌握环境变化的具体要求,确定新环境下新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评价,认识到自己不适应的原因以及差距,还要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并且能够树立积极的认知,充满信心;第三方面,大学生要培养坚韧、果决的精神,加强自身的自制力、竞争观念。此外,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能够在环境变化的同时及时做出决策,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为此,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务必要具备对于信息的敏感性以及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及时进行调整,适应环境的变化,以积极的观念面对创业所带来的压力,保持好的心态,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推动创业成功。
(一)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并设置心理健康课程
对大学生的创业引导教育要在大学生一进校时就开始,设置专门的创业类课程,安排专业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教学与指导,使大学生能够掌握学习和创业之间的联系,了解将来市场中激烈的创业竞争,让大学生及早建立良好的创业心态,形成好的心理品质。与此同时,要在学校中设置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是传授知识的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中主要包含了心理学、心理卫生以及大学生心理品质陶冶等课程。另外,可以开展有关的心理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并调控自己的心理。其二便是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课程。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将学生实践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进行心理辅导。在心理知识教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
(二)将创业辅导和心理咨询进行结合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双创”活动的精神进行辅导。一些学生需要创业政策的辅导,而一些学生需要创业心理的咨询,也有一些学生需要全面的辅导与咨询。将创业辅导和心理咨询进行结合,是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大学生创业指导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心中困惑,并改变学生的认知、态度与观念,进而对学生的思维与行为进行促进与维护,使学生能够在创业的过程中减轻自身的压力,将不合理的认知进行优化,以此明确科学性的思维形式,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对学生创业中的心理困惑等进行实际的分析与指导,并通过咨询的相关形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
(三)举办各级创新创业比赛,营造创业氛围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时,高校共青团组组织应充分发挥作用,可以在高校内组织举办各类创业计划竞赛、职业规划比赛等竞赛活动,进行创业设计,让大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创业的乐趣。在举办诸如此类的活动中,学校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个人或团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及时宣传报道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事迹,积极营造大学生创业的优良舆论氛围。这有利于大学生将创业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创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举办创新创业沙龙活动,给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
一方面,高校共青团可以举办创新创业沙龙活动,邀请各领域成功人士,到学校来向大学生讲述自己在创业之路上如何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取得今天的成就。这种亲身经历,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将创业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大学生,充分调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习得经验,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从事创业教育的专家、学者,举办创业知识相关的主题讲座,由浅入深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引导和就业培训,促进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唐海波,王瑜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56-58.
[2]张晓旭.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118-120.
[3]刘兆平.关于培养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6):156-158.
[4]唐烈琼.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内容和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2(8):78-79.
[5]陈小娟,赵力明.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培养[J].社科纵横,2008(2):163-164.
[6]王瑞霞.大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217.
[7]温磊.简述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J].商,2015 (46):25.
G64
A
1673-0046(2016)9-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