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秀猛
(肇庆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祖宗”这一概念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落叶归根”“认祖归宗”,诸如此类的情感深深地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代代相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历史的演化中,中国人认祖归宗的情结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对祖先的崇拜从对神明的向往与敬畏之情,进而转化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情结,发展到现如今这种情感对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等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认祖归宗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目前学术界对其社会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从祭祖文化、寻根文化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宗族祭祀活动是中国社会秩序维持的一种力量[1]23。对寻根文化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42。以上成果在认祖归宗情结的社会学研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费孝通是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特点的集大成者,笔者将运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中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作为参考,分析探讨中国人认祖归宗情结的表现、特点以及社会功能。
“树有根、水有源”,中国人认祖归宗情结的形成并非偶然。传统中国的乡土性特征,形成了社会的差序格局,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3]34。换言之,中国传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是社会成员关系具有“能放能收、能伸能缩”动态性的社会。以己为中心,像把石子投入水中,如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3]30。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关系的网络格局依靠某种标准来排序,其中这种标准又是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的,而血缘作为标准最合适。宗亲,原则上是指同出于一个祖先、具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同姓之人[4]247。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祖宗即代表血缘的根本,因此,中国人对祖宗便有了强烈的情感意识。
“祖宗”也称祖先,对中国人而言,本宗族史上从有记忆开始那个点上的人,称之为祖宗。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祖宗”并非特指,一般情况下,凡是后人对于本宗族史上有识记的先辈,包括已故且与在世的人之间相隔一定辈数的人都可以称之为“祖宗”。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古老传说,大部分人耳熟能详,或有人认为盘古、女娲就是我们的祖先。在此,盘古、女娲到底是不是我们的祖先姑且不论,但从神话传颂之久远来看可以判断中国人对祖先存在的观念意识由来已久,再到后来的三皇五帝,今天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炎帝和皇帝被默认成为了中国人的共同始祖,这是从整个民族的起源方面来说。在古代社会将祖先神话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常常也是封建统治者实现统治的一种方式。本文从普通人对祖先心怀敬意而产生一般性认祖归宗情结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微观具体的方面来说,社会生活中的成员都各有自己的祖先,尤为明显的就是家族,每个家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共祖。家族的共祖曾经是比较真实的存在,它不像神话里的祖先那般神乎其神,更不是凭空捏造,它是一个家族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实体,因其存在,所以族人才得以存在,才得以枝繁叶茂,这些功劳毋庸置疑是祖先所赐。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都认为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是不是又可以说人类的祖先是猿类,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可能如此,然而本文所说的祖先是以有意识且称之为人类的祖先为分析对象。
从古至今,家族与家族之间是有着明显分界线的,即一宗一族。祖宗不同,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倾向、行为准则、情感价值等也不相同。在群体社会生活中,同一宗族内部成员应该互帮互助、团结一致,以便于防灾减害、解难解疑,甚至抵御与其他宗族在利益上的冲突。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长辈总是乐此不疲地给其子女传输祖宗这一情感意识,认为人若不出人头地,不仅你自己,还有你的父母长辈们同样会因为你的无所作为而愧对于祖宗,于是“光宗耀祖”便成了后人对人生归依、生存价值的定位。是否同一祖宗不仅是社会群体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分界线,也是个体身份情感的归宿。中国人喜欢人多、热闹的地方,是一个群体意识非常明显的民族。西方人大都喜欢乡村的别墅,房子之间的距离比较远,从这家到那家经常要开一段长时间的车。中国人大都喜欢比邻而居,住大厦胜于小楼。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和历史等的不同都可能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人和西方人思想上的差别。西方人的思想一般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思想的自由,而中国人注重的是精神的依托、思想的统一,“家”便是中国人精神依托、思想统一最基本的单位,所以在中国的家庭里“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的家庭组织结构是比较常见的,而在西方国家里就很难看到。
由于传统中国的乡土特性,人们的宗族观念意识强烈,形成了认祖归宗的这一社会行为,认祖归宗情感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潜意识下的普遍情感共识。从古老神话传颂之久远来看,中国人对于祖先的观念认识由来已久。随着传统社会进程的发展,祖宗这一意识形态深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层,祖宗不仅是社群家族分类的标准,而且还是社群个体身份情感的归宿所在。传统的乡土性特征形成了中国人认祖归宗的这一社会行为,在此条件和背景下,便有了中国人认祖归宗的情结。
中国人有对祖先崇拜的情感传统,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当代社会,祖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至高无上的。这种高无上的地位对于母系来说又是不公平的,自父系社会以来,直至今日,中国人的认祖归宗归的都是父系这一宗,而在认祖归宗这一过程中姓氏便成了最为“官方”的根据与方向。当然,中国人认祖归宗的情结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漫长的岁月里受诸多传统因素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祖宗”以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存在,已深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层。祖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以用“敬畏”两个字高能概括,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它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所以,用“敬畏”来形容祖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最合适不过了。敬畏一词其中包含了两层情感:敬,即尊敬,这是一种由衷的尊敬;畏,即谨慎,祖宗既已成为神明,一种信仰,因此必须谨慎、不可懈怠。举两则例子,其一,中国人骂人一般喜欢把被骂者的祖宗折腾出来,觉得把“仇人”祖宗十八代骂遍了才够爽快,因为骂与被骂者彼此之间清楚明白自己的祖宗先辈是不容亵渎的,祖宗先辈在后人心目中是理应受人尊重和敬仰的,这是骂人者与被骂者之间的默契。其二,中国人喜欢把生活中的功绩归功于祖宗,比如说在笔者生活的周边环境里,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或挣了大钱、或当了大官,就会说是他们家祖坟埋的好,是受祖宗的保佑,无形当中祖宗似乎“主宰”着其子孙的命运,被赋予了神明才具有能够影响世人命途的特性,从而对祖宗之神明需谨慎、不可懈怠。自从能识记开始,长辈总是热衷于讲述祖宗先辈的事迹与功勋对晚辈教化的问题。
“祖先崇拜”最先来源是后代人对逝去的先辈人的敬畏和期望[5]8。“祖先崇拜”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理解,即后人对祖宗先辈的尊崇奉拜。祖先崇拜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主要宗教形式[6]23。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后人对祖先的崇拜已不再是单纯对祖宗的尊重与敬奉,更是一种对祖宗先辈感恩戴德的情感表达。一般来说,若要成为世人崇拜的对象,首先其自身要有被人崇拜的资本。祖先在中国人心中已然包含了先祖和神明的双重身份,除了承认祖宗先辈是延续后代的先祖外,中国人还相信祖先或亲人逝世后的灵魂依然存在于某一空间,并且以某种超自然的能力影响着其子孙后代的生活或命途,上升为神明。在笔者所生活的坏境里,每逢年过节,四乡五邻都各自忙碌着张罗祭拜供奉神龛众神(包括天地宗师、祖宗先辈、各路菩萨等神明)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宰杀牲口、斟酒倒茶、燃香点烛、焚纸烧钱等,就算刚逝去不久后的亲人的待遇亦如此,用最好的食物来敬奉已逝去先辈的神明,特别是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里敬奉祭拜祖宗先辈的行为尤为隆重。因此,祖先凭借着自身传根接代中“传根”的功劳和庇佑子孙万代的职能成为了世人的崇拜对象。
单系偏重是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对社会继替进行分析得出社会结构上的一种普遍特征,笔者将要说到的父系偏重正是费孝通先生分析社会结构单系偏重的一个延伸。在《生育制度》中费孝通先生从财产、地位、身份等社会继替关系来分析说明中国社会是单系偏重继替的社会。那么,认祖归宗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对父亲方面的亲属记认得很广很远,母亲方面的亲属则很多就不认账了[7]192。对于先辈们的识记上,很少有人清楚母系一方家族的人和事,就算有的人能清楚,最多不过外祖父辈,再后估计就不清楚了,除非母系一族身份地位显赫,或有什么特殊的人或事。以笔者为例,对于外公外婆的识记上是陌生的,甚至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一直称呼外公外婆,稍微清楚并且能知道名字的也就只有我母亲的亲兄弟姐妹,至于母亲的堂兄弟姐妹也是不清楚的。此外,和笔者同一辈分的表兄弟,认识的也是屈指可数。但相反的,在父系这边的识记上,就清楚得很多。每逢年过节,我们会对祖宗先辈们的灵位磕头上香,逝去先辈们的挂列的遗像在神龛旁(在笔者生活的环境里习俗上对于遗像挂列一般有父、祖父和曾祖父三辈,更大辈分的很少),这是父系一族才有的现象,普遍来讲,母系一族先辈长者的遗像在父系的家庭里是看不到的。自父系社会以来,中国人所选择的生活社群一般是父系一族,对于他们的子孙来说有的是机会相处见面、称兄道弟。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诸如此类的认识在乡土社会尤为突出,这是传统以来形成“重男轻女”的陋习,也就是说在人们的观念意识里默认为女性地位是低于男性地位的。造成该现象最根本的一个原因是男女对家庭的贡献值不等,母系社会时期由于妇女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女性地位高于男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对于部落族人的贡献越来越大,慢慢地超过了女性,理所当然地就取代了女性的地位。无论是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地位的衡定一般是从对部落族人贡献的程度来定量。当今社会“女强人”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女性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的贡献都远远大于男性,但是这仍然改变不了“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认为女性就是不如男性,正是因为人们长时间普遍这样认为,即便是清楚这是一种错误的论断,但仍然坚持,所以该“共识”短时间内很难被消磨掉。或有人不认可这种说法,因为中国人强调“百善孝为先”,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无后”特指男性,所以认为造成父系偏重更应该是传宗接代上的原因,因此认为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其实不然,如果说传宗接代的功劳是属于男性,毋庸置疑,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女性男性依然可以传宗接代?在传宗接代上的功劳应该是对等的,这不是造成父系偏重的根本原因。
在乡村社会的娶嫁方面,很少有邻居之间联姻,一方面乡村这个社会群体本来就小,门当户对、年龄相当、彼此中意等条件若想在一个较小的群体里同时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小。另一方面,乡村社会的群体邻里之间比较熟悉,有着或多或少的亲属关系。就拿笔者原来居住的农村来说,全村二十几户人家几乎全是一个姓,像这样聚姓而居形成的村落不少见,比如马家寨、陈家村等等,人们认为这样联姻也不妥。这就造成了一般是某村的人娶了邻村的或更远村的人,便产生了距离,特别是乡村社会的交通本来就不便利,因此女儿与娘家的来往就会变得很少,自然而然地子女们对母亲方面的亲属就疏远了。
总之,中国人认祖归宗的“祖宗”一般指父系一宗,这是中国传统以来形成的体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诸多因素影响下,通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父系偏重的认祖归宗情结。在未来人类历史上不知道父系偏重还会走多远,但能肯定的是父系偏重这一事实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
姓氏包含着两层含义,即“姓”与“氏”。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8]46。随着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取代,直至今天,“姓”已然成为了父系的特有印记。“氏”是由“姓”所衍生的氏族分支[8]47。并且“氏”在后来的奴隶社会中成为贵族男子用以标志宗法身份的专称,其主要作用在于“分等级”,亦随着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升沉而变化[8]。而现如今,“氏”绝大部分是用来表示辈分、区分长幼的。姓氏是世界上各民族几乎都有的文化传承符号,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姓氏传承得像中国这样完整且有内涵[8]48。
“姓氏”是能够比较鲜明区别于其它氏族的特有基因烙印。中国人口之多,地缘之广,历史之久远,也不乏存在着同姓却不同源的事实,这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比如说易姓、封建社会赐姓、子女随母姓等,这相对于整个华夏姓氏文化长河来说,实属冰山一角,毕竟是少数,姑且不论。在中国的家庭里,“姓”便像遗传基因一样与生俱来。因此,“姓氏”便成了认祖归宗最基本的根据和方向。
中国人认祖归宗情结不是与生俱来。与生俱来一般讲的是先天的,而认祖归宗不是,它是一种后天的社会行为,可它似乎又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它是在一些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首先,回报祖恩。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讲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3]88。而这个“根”,就是祖先,祖先的存在,是每个个体存在之前的既存事实,也是每个个体存在的前提,这是不可否认的。毫无疑问这是祖先给予后人最大的恩惠,正所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更何况如此盛大恩情,怎可不报?于是乎,便有了铭记、敬奉、祭祀等诸多形式的报恩。在漫长的感恩路上,祖宗也就慢慢地被动强化了自身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这也使得后人无论身居何位、地处何处,都不能忘了祖宗的恩情。
其次,崇尚长者的权威。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长幼有序,长辈就是权威,而这种权威是大家所认可的,即便是有些人并不买账,权威也有失效的时候,但是会被扣上目无尊长、为人不孝、大逆不道的帽子。所以,一般情况下晚辈是不能违逆长辈的。长辈们会利用自己的权威,每当逢年过节需要祭祀敬奉祖先的时候就会让子女们叩头上香,祈求庇佑,以教化的形式捍卫祖宗的丰功伟绩和地位,世代如此。无形当中,由于晚辈须服从长辈亘古不变之训,长辈们就有机会让其子女们深刻铭记自己的祖宗先列了。
再次,尊崇孝道。如果一个人不尊崇孝道,那就更不用提回报祖恩和崇尚长者的权威了。作为中国人,都明白“百善孝为先”的道理,这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精髓,更是每个中国人应有的品质。有人认为,中国人对长辈的孝应该表现为实际行动,尽孝的对象应该是存在的实体,对于已过世不存在的对象进行不了孝的表达,所以“孝”怎么会牵扯到已经不存在的祖宗先列呢?其实不然,中国人的“孝”,涉及的不仅仅只是横向的,还有纵向的,它既包括活着的,也包括故去了的,这也正是中国人孝道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为深厚的一个原因。在中国传统道德孝道的要求下,出于对祖宗先辈的尊重与孝敬,首要任务就是铭记自己的的祖宗先辈,认清自己的根之所在。
中国人认祖归宗情结虽然不是与生俱来,却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产生,而是在深远而悠长的岁月里经过诸多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正是因为人们认祖归宗情结的观念意识强烈,所以回报祖恩、崇尚长者权威以及尊崇孝道等这些传统文化才得以完善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已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于祖先的识记不仅仅是记忆这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了后人崇拜的对象,心存敬畏之情,把祖先当作神明一样看待,形成了一种宗教式的民间信仰。由于时间、空间的跨度和一些传统以来的原因造成了中国人认祖归宗是父系偏重的认祖归宗,包括生活社群的选择、交通来往不便、“重男轻女”之陋习等诸多因素,并注定了父系偏重的认祖归宗情结体系在宗族文化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很难被改变。姓氏作为中国人认祖归宗特有的“遗传基因”烙印,在认祖归宗这一过程中成为了最基本的根据与方向。中国人认祖归宗情结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感激祖宗先辈的恩德、崇尚长者的权威以及尊崇传统美德的孝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慢慢形成的,并且承载着这些传统文化要素共同发展。
中华民族是一个伦理道德、宗族情感观念强烈的民族,通过漫长岁月的积淀,认祖归宗情结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成为了民族情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认祖归宗情结自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深深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容忽视。
从传统中国到现代社会,民间信仰始终渗透于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1。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不仅是单纯对先辈的敬奉,在这一过程中还会祈求祖宗先辈的在天之灵对全家乃至整个家族的庇佑,以保富贵平安。所以,祖先除了有传根接代中“传根”的功能外,还具有庇佑其子孙万代的功能。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民族虽然也广泛地存在着祖先崇拜,但都没有像中国把祖先崇拜发展得那样完善、自成体系,马克斯·韦伯将之称为“俗世宗教”——乃是一种对祖灵神力的信仰和崇拜[10]22。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其实已经像基督徒信仰耶稣为救世主,穆斯林相信顺从真主就能实现和平,佛教徒相信释迦牟尼能普度众生一样。换言之,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已上升为一种宗教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很广泛,不像世界其他国家人民那样主要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除此之外中国还有自己的儒教、道教等,所以,在中国人里除了可以找到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或佛教徒外,还可以找到信仰儒教、道教和信仰其它教的教徒。国外各宗教的信仰“救世主”或“上帝”大多只有一个,而传统中国社会里中国人更愿意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山有“山神”,地有“土地公”,水有“河神”,钱有“财神”,就连生火做饭的灶台也有“灶神”等。中国人所信仰的神明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谓各司其职,种地的人若想庄稼有好的收成可以祈求“土地公”保佑,人若缺钱的时候可以向“财神”请愿,就连生孩子这一人类本能都与“送子观音”有关。所以,中国人的信仰多而泛,多,在于信仰的种类之多;泛,在于信仰的职能广泛。祖先崇拜便是中国人众多信仰中的重要一个,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祖先不仅是根之所在,也是精神的依托和身份情感的归宿,它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祖先崇拜衍生成为宗教信仰具体是从哪个时间点开始或许我们无从考证,但是中国人崇拜祖先这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流传至今。作为一种民间信仰,祖先崇拜和祖神信仰可以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慰藉民众的心理,服务于民众生活[5]1。它既满足了人们寻亲思故的精神需要,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认祖归宗自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一种精神的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与其它文化要素一样,“认祖归宗”同样带动了与其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认祖归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粘合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体现了中国人“自私”的一面,可换一个角度来说,却又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意识。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则体现了中国人团结互助的优秀品质。无论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式的“自私”,还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品质,可以说是中国人认祖归宗情感意识粘合作用的结果。如某企业老板回乡修桥铺路,为百姓谋福利谋发展等事例不乏少见,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炒作的情况,但大部分为了自己家乡的建设还是愿意奉献出一份力量。在这些人将要行善的时候为什么会首先选择自己的家乡呢?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的“根”之所在。正是如此,中国经济将有利于由点到面的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全面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其次,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多元的国家,有很多种语言和文化,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视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潜藏着认祖归宗的情结,并逐渐演化成为一块极具强大向心牵引力作用的磁石,既提升了各族人民和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族的团结统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旅居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兴起了寻根热,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慰藉了他们远走他乡的漂流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引进外资和国家团结统一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人为人处事讲究的是近亲原则,这是中国人的特性,由于这种特性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很多外来灾难的时候表现得格外团结与坚强。
首先,认祖归宗是乡土社会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对宗族观念相关规矩的认同与遵循,使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得到礼法的约束,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伦理特性:重家族、重血统、重伦理。长者为尊、遵循祖训等这些都是中国人祖宗情结的价值体现,长辈具有诫教晚辈的权力和责任,长者的话往往都被视为权威,在乡土社会的家庭或家族内部若是起了纠纷,或有人犯了错误,这时候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让威望较高的长辈出来调解和说教,而不是一味走法律程序。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对于晚辈如何为人处世来说,长辈要以身作责,在晚辈面前,长辈还起到了模范的作用。传统社会里中国人很注重伦理道德,在婚姻方面,近亲之间严禁结婚,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率,有利于优生优育。乡土社会的礼法并不是依靠外在的权力强制推行,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传统产生敬畏进而主动服膺,形成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伦理特性,这些,无疑减少了社会的管理成本。
中国人认祖归宗文化除了对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外,同时因为自身具有重家族、重血统的特性,可能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第一,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3]62。由于对家族血统的重视,造成了很多人不愿背井离乡,再加上乡土社会普遍认为人丁兴旺是每一代人的职责,造成区域人口快速增长,这无疑对当地自然坏境和社会坏境都造成了巨大威胁。第二,祖宗的认可毕竟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慰藉,但都常常被附上了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使得很多人在面对灾难疾病之时不采取科学的补救措施,一味祭祖祈福,耽误了最佳补救时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第三,认祖归宗讲究的是近亲原则,正因为如此,有的人一旦掌握了实权,往往会给其亲戚开“后门”,以谋私利,容易滋生小集体主义和地方主义的贪污腐败现象。
总之,中国人的认祖归宗情结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化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中国人是一个注重家族、注重血统和注重伦理的民族,对社会除了表现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积极作用外,同时因为自身存在某些传统因素的缺陷也会表现出一些阻碍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作为乡土社会群体分类标准和个体身份情感归宿所在的“祖宗”,已经深入中国人的意识深层。中国人喜欢将自己的命途与祖宗联系在一起,祖宗不仅是自己根之所在,而且还以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影响着世世代代,为此,对祖宗具有一种敬畏之情。加上长辈热衷于对晚辈进行祖宗观念意识的后天教化,形成了中国人认祖归宗的这一社会行为,进而有了认祖归宗的情结。认祖归宗情结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态度,它已成为中国人潜意识下的普遍情感共识。在传统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中国人认祖归宗情结表现出祖先崇拜、父系偏重和姓氏作为认祖归宗符号标识等特征,并且具有回报祖恩、崇尚长者权威和尊崇孝道的深厚文化意涵,认祖归宗情结承载着这些传统文化共同发展。中国人对祖先的敬畏之情已悄然演化成为一种宗教信仰,认祖归宗便是这种信仰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体现,对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认祖归宗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它既增强了各族人民和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又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族的团结统一。中国人认祖归宗的情感相对于其他国家是浓厚的,作为中国人理应弘扬与传承。在当代中国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缺乏的形势下,挖掘认祖归宗潜在的社会功能,将认祖归宗的情感态度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一种力量,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具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端,李桂平.宗族祭祖活动——乡土社会秩序建构的一种力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裴娟.洪洞大槐树寻根文化的民族情感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孙先伟.“宗亲会”的性质及历史渊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8).
[5]段亚蓉.改革开放以来晋南的祖先崇拜和祖神信仰调查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13.
[6]刘莉,星灿.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种族神话[J].南方文物,2006(03).
[7]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8]崔景明.华夏民族的姓氏及其现代价值——兼论河洛文化为主的姓氏寻根[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06).
[9]石菊红.信仰、仪式与象征—基于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荆云波.历史的神话化:谈祖先崇拜的原型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