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会·教堂·村落
——基于一个天主教村落的调查分析

2016-02-13 18:28简思玮
珠江教育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天主教教堂村落

简思玮

(肇庆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引言

民间信仰是一种具有弥散性、非制度化的信仰体系[1]1。存在民间信仰的村落社会中,伴随历史的变迁、社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民间信仰的地位在村民生活中发生着变化,其与村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活动有紧密的联系,宗教信仰的象征、仪式、组织等也影响着村落社会中村民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政治行为和社会关系等[2]30。

上清湾村位于高要市的南岸镇,因“全村信教”和中西交融的历史文化而富有特色。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的研究方法,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反映天主教村落历史和信仰现状的资料,了解我国天主教乡村的现实情况、管理方式、活动内容等。笔者根据考查地特殊情况,从村民生活、村庄管理等角度出发,以普通村民与村干部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天主宗教信仰对村落发展以及村民生活的影响,探析其中的村庄管理与宗教的关系,通过案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促成和谐村庄的条件,从而增进天主教村落变迁的理解,阐释宗教信仰和村庄管理的作用对村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79。

一、上清湾村概述

(一)上清湾村的由来

相传,上清湾村曾经是一个麻风病村,尽管文献中并无记载。据闻清代时这里曾是强制隔绝麻风病患者的地方,后来传教士发现此地并在医疗和生活上给予村民帮助,村民也因此逐渐接受和皈依天主教。从时间及村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狭小的特点进行判断,此传说可能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医疗传教也是传统天主教传教的方式之一,这和当地传说中的传教方式一致[4]157。

上清湾村正式作为村庄列于志书,最早见于1938年(民国27年)出版的宣统《高要县志》卷二的“村镇”,于南岸围外有“河旁青湾”之名,即为现今上清湾教堂所在地。1947年(民国36年)编制出版的《高要县志》卷二记载,1937年(民国26年),县政府调查村数村名时,首次出现“上青湾”的村名。解放初期属新桥区广塘乡,人民公社化后属新桥公社科德大队。文革时因破“四旧”而改用“上清湾”村名。在80年代前,上清湾生产队属新桥公社南岸大队,1982年归属南岸镇。西区居委会成立后,上清湾属其管理[5]。

上清湾村位于西江之南,西江大桥之西,背山而面水。东邻上南岸村,西至大鼎峡口,南隔山与科德村相接,北临西江。今属南岸街道西区社区管辖,约有一百多户居民,主要姓氏有何、罗、黄、梁、陆、李等,各姓人口相当,是一个没有主导大姓的杂姓村,民风纯朴文明和谐[5]。

(二)天主教信仰的形成

相传,在距今一百多年前,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近现代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玛窦初次踏上中国大地,也就是到达肇庆的登岸点。当时他的小船就在上清湾畔的码头停靠。利玛窦带着日晷、自鸣钟和世界地图等代表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到来,从此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新篇章[6]。上青湾天主教堂于1865年建成。这个早期的天主教堂为晚清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楼房,坐东向西,教堂内附设一图书馆,即现村内48号、49号房舍。1872年,黎神父在村东筹建中西结合教堂,坐东南,向西北。该天主教堂五进深,三开门,头进为两层,二层为唱经楼,三进左右各一横门,每进均有圆拱,教堂侧西边有圣母亭[5]。

建国前上清湾天主教堂属澳门教区,由澳门主教派神父管理教务。建国初,属肇庆天主教传教区,选康应年任主教。1964年,上清湾天主堂停止开放。1984年恢复天主教堂的活动,由马思魂神父管理教务,属江门天主教区。2000年因长期受洪水冲击而停止使用。直至2010年举行修复感恩庆典,重新开始投入使用[5]。上清湾天主教教堂作为肇庆市的重点教堂,2010年被评为“全国和谐寺观教堂”达标场所,在全省市乃至全国宗教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渊源以及今后的发展来看,对宗教文化有重要影响。

二、上清湾村的信仰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天主教村,笔者所在的班级在学院老师的组织下来到上清湾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面对面访谈和派发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村民是如何把天主教信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因信仰天主教信仰又形成了哪些生活习惯,以及天主教信仰如何影响着他们的身心。

(一)信仰的特点

存在信仰文化的古村,其所蕴含的历史古韵是中西文化间通过碰撞冲突与相互融合后,在村落社会里产生的一个缩影[7]10。上清湾村是个充满神秘感的古村,天主教的嵌入,使其信仰的延续有着独特而漫长的文化融合发展之路。

村落的信仰具有传承性。大部分受访的村民表示,他们世居于此地,信仰天主教主要是因为受上清湾村世代相传的天主教文化氛围影响,年纪小的村民是跟随父母信教,所以自他们有意识以来就信奉天主教,并且跟家人到教堂做礼拜,颂读圣经。从村外嫁进村内的人有一部分也是跟随村落信仰文化而信奉天主教,可见血缘和姻缘关系是信仰传承的主要渠道。晚清历史上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中国农村的大规模植入正是依托了宗族这个载体,上清湾村也不例外。天主教信仰也正是因为依靠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进行继承和传播而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维系,这也体现出信仰天主教具有一定的传承性,使得天主教在这个古村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8]44。

上清湾村的村民绝大部分信仰天主教,访谈过后我们发现,宗教信仰并没有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过多的束缚,与老一辈村民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信仰天主教对他们来说很自由,不是一直念在嘴边,而是放在内心。如受访的陆婆婆所说“有心则灵”,老人家信仰天主教的态度让笔者感受到他们有信仰但并非传统愚昧地去相信,恰恰相反,他们自由而虔诚的态度体现了他们与宗教间多年建立起来的一种情谊以及对信仰由衷的敬意。

村落的信仰具有包容性。村民对于异教徒基本上都是持接受的态度,对一些外来的异教徒并没有带着一种抗拒的心理,他们认为信仰应是发自内心、遵从个人需要,无论有无信仰,无论信仰什么宗教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天主教信仰在村民的心目中不仅是祈求平安幸福的精神寄托,更是凝聚村民力量的某种象征。对待笔者这种无信仰的陌生外来者,村民们并没有逃避和排斥,自然的交谈和随和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教徒的“以爱待人”。他们乐于以善心待人处事,正是在这种宽容的环境中,上清湾村的天主教信仰得以保存、发展和传播开来。

(二)宗教信仰对村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据老年村民所说,“做瞻”是信仰天主教最注重和最隆重的活动。而“做瞻”主要包括四大节日,简称“四瞻”,分别是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和圣母蒙召升天节。

在上清湾村,每逢周六的晚上都会在教堂举行弥撒活动。笔者于2015年6月在上清湾村天主教堂参加了弥撒活动。晚上7点50分,到场做弥撒的大概有二三十人,以女性老年者居多。天主教弥撒主要分为五个环节:开始仪式、圣道仪式、圣祭仪式、领圣体仪式和礼成仪式。整个弥撒过程持续约1小时,悠扬而庄严的圣歌以及教徒们的虔诚用心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仪式进行过程中,非教徒者并没有被排斥和孤立,教徒村民热情地给非教徒者递歌谱送祝福,让大家更容易地融入他们的仪式活动。神父布道提醒教徒们生活中要自律,他们懂得尊重他人与以爱待人,懂得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和感化身边的人。弥撒主要包括了诵读《圣经》和神父讲道,即神父给村民“讲道理”。神父会联系新闻事实和村民实际生活情况讲和《圣经》有联系的话语,例如:如何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与社会相处;如何处理婚姻家庭生活;如何处人处事等等,帮助教徒处理心灵上的苦闷和困惑,使他们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除此之外,村民们通过每周的礼拜活动以及天主教的一些重大节日相聚一起,在仪式中进行沟通互动,这不仅仅是对于信仰的一种追随,更多的是通过共同信仰的追求使村民们彼此的情感得到召唤,有利于村民交往及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加强了村落的凝聚力。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天主教信仰对村民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方面。作为一名天主教信徒,必须承认天主教是“至高无上”的;禁止随便以天主的名义发誓甚至发出违背内心或者故意编造的虚假誓言;禁止有不清净的思想;严禁非正当的男女关系;懂得爱人;天主教是一个倡导人与人抛弃仇恨、彼此相爱的宗教。

2.饮食方面。教徒村民的饮食习惯与其他人的主要区别在于需要守大小斋,这是为了纪念和体验耶稣苦难,也是对耶稣救恩感谢的表达。村民表示,守小斋即每逢周五不能够吃肉,主要是指热血类的猪肉、牛肉、鸡肉等,而鱼、虾等冷血类的动物无需禁食,逢周五守小斋为的是纪念耶稣于周五为人类受难被钉死。有村民表示,周五不能吃肉对于他们来说没多大的困扰,他们既然是全村信教,在这方面也有着共识,如果这天有人邀请他们吃饭,刚好此人又并非天主教徒,不知道这一禁忌,他们便会拒绝邀请重择日子或者委婉地告诉对方做饭时不要出现有肉的菜,所以通过主动沟通这些事情都能很好地得到解决。而守大斋,即一天内只准吃一顿饱食,这样的日子常年中只有两天,分别于四旬期之首日和复活节前的周五耶稣受难日。

3.风俗习惯方面。上清湾村村民儿女嫁娶不会烧香拜佛,也不会建祠堂,从不烧红蜡烛,而是烧白蜡烛,在不信奉天主教的人看来,可能会认为白蜡烛带有不吉祥的意头,是专门用来祭祀死去的人才会点用,但村民们是信奉天主教的,所以一直坚持烧白蜡烛,并且成为一种习惯。村民的婚礼一般会选择在教堂举行,由神父担任主持。由于全村信教,所以基本每一户家里都摆有圣母像,当村民的的房子建成后,也会请神父撒圣水后再入住。礼仪方面,村民在重大节日里会穿宗教的衣服,佩戴上十字架,年长的村民也会给自家小孩戴上十字架,戴着也就是祈求天主保佑平安。遇到生病、厄运或者自然灾害时,村民还会请神父到家里来念经文和做祈祷,祈求平安多福。

4.人际交往方面。村民都表示天主教的信仰并没有影响他们日常正常的交往。在读的学生表示,虽然他们信仰天主教,但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只是偶尔会提及天主教,并不会刻意要求和拉拢同学信教,因为信不信教是以个人意愿为准的;婚姻方面,年长的村民表示,在中国还未鼓励实行一夫一妻制时,他们就已经自觉地形成了一夫一妻的观念,那是因为受到村里天主教文化的影响。村民之间的关系因为有着共同的信仰而存在更多的共同话题,尤其是参与宗教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村民间的友谊,也使村民们对于上清湾村有着更为强烈的归属感。

三、上清湾村信仰的淡化趋势及其原因

通过对不同年龄层的村民进行调查,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发现,村民对于天主教的信仰意识呈淡化趋势,这种淡化趋势主要体现在年轻的村民身上,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受经济水平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使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他们自然而然地对于生活的追求发生着变化。年老的村民大多都在村里以务农捕鱼为生,生活可以自给自足,追求温饱便可,以劳动维持生活和读经作为精神寄托。而如今,村里的耕地大部分被征用了,捕鱼为生的村民也越来越少,村中资源缺乏,加上温饱的生活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村民的需要,相对于在村内发展,村外其他县区及其他城市,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所以青年、中年的村民们大多想要到村外拼搏,追求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消遣生活。常年在外忙于打拼,早出晚归,停留村里的时间也不多,对于教会的活动和日常礼拜的参与减少,因此,较年轻的村民的天主教意识受到了由经济水平发展所带来的新事物的影响。

2.受村民文化水平的影响。年老的村民文化程度都不高,小学和初中的学历居多,更多的老村民甚至不识字,平时参加每周一次的弥撒诵读经文时,看不懂经文,只能跟着神父念出来;务农的他们以往都是“看天吃饭”,一旦遇到旱涝灾害,比起通过了解天气做出防御措施,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寄托天主的庇佑。新一代的村民文化水平有所提高,除了希望自己能够谋求理想的发展机会外,也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环境更舒适,下一代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这些愿望,使得较年轻的村民选择搬离上清湾村,到其他村镇和城市定居生活,基本上不回村参加宗教活动,他们的下一代便从小就脱离了天主教信仰的浓厚氛围,整个家庭也逐渐脱离了这个天主教文化古村落。

3.受思想观念转变的影响。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时代影响下,新村民对于事物的看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一种,他们更多的是以开放性的态度看待,对于信仰的依赖程度也相对减少。老年村民表示只要是村里有关于宗教的活动,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中壮年村民则表示以自己有无空闲时间来决定是否参加日常的宗教活动。据村民黄大哥表示,他信奉天主教是跟随他母亲学习,当笔者问到村里最隆重的宗教活动时,他回答不太清楚,并表示关于信教活动以及细节还是需要请教其母亲或者老一辈的亲戚。婚姻方面,年老的村民表示儿子娶媳妇一般是要求有天主教信仰的,过门前信仰如何他们不干涉,但过门后会坚持要求跟随村落信仰文化;同时也希望女儿能够嫁给有天主信仰的人。对于中年村民来说,则有所不同,无论是儿子娶媳妇还是女儿嫁人,他们并没有信仰限制,他们认为信仰应服从个人意愿没必要强制要求。年老一代的村民和年轻一代的村民对于信仰天主教有着不同的理解,前者更多的是坚定虔诚地信奉,后者更多的是跟随本心的信奉,后者比前者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尽管天主教信仰已成为两者生命中的一部分,但结合他们对村落天主教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参与关注度,可见较年轻一代的村民对于天主教信仰意识有淡化趋势。

4.村庄教堂内常驻神职人员缺失。上清湾的教徒村民们实际上正处于一个“半失牧”状态,神父只有在天主教的重大节日来教堂或隔若干个礼拜才到村内主持一次弥撒。村里没有常驻神父,缺乏神职人员的培养,在这个有历史的传统村落里,老一辈村民对过去的传教士有前瞻心理,并会与年轻一代传教者作比较,导致对新一代神父相对苛刻,如今神父到村内主持弥撒的次数减小,在村里停留的时间短,因此年轻神父与教徒村民间缺乏教堂外的话题交流,不利于村落信仰的长远发展,导致信仰氛围淡化[4]16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知识水平的提升、思想观念的转变、常驻神职人员缺失,村落文化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新观念的年轻村民与传统观念的年长村民在信仰文化认同方面产生了分歧。村中通往城区的道路四通八达,附近工厂、商业、企业逐渐兴起、大学生外出读书、中壮年外出谋求工作、自主创业、小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村庄成员的搬离等,使得村民分为差异较大的两个生活圈。个人意识的强化、村民身份多元化、需求和地位的差别化等导致价值理念的差异。缺少常驻神职人员带动信仰传播发展,村落的封闭性也逐渐受到侵蚀,村庄逐渐走向开放,天主教信仰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因此新一代的村民信仰呈淡化的趋势。

四、上清湾村宗教信仰和村庄日常生活管理

上清湾村的天主教与村庄管理难以清晰划分界限,它们共同扎根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

上清湾居委会主要有3个村干部,共20个左右的工作人员。上清湾村的村长是由村内年满18周岁的村民选举产生,任期通常为三年。居委会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管理村中日常事务、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给村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管理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负责管理和按时收取村内厂房租金、组织和实施上清湾村的建设规划,依法调解村民间的纠纷,协助维护村里的治安、向上一级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及提出的建议。近年来,上清湾村随着村民小组,村规民约的完善及天主教信仰在村落社会中的全面复苏与兴盛,宗教信仰与村庄政治的互动表现日益活跃[10]99。村干部的角色建立在地方文化基础之上,他们在扮演角色的时候必定遭遇习俗、道德、亲情、面子及其他地方性知识及自身利益诉求和情理的多重拷问[11]6。除此之外,村落社会相对于城市仍属于“熟人社会”①熟人社会是指:“小圈子”社会,是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概念。,因此村里的一些宗教习俗也会对村干部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得到村民的认可,村干部会在原有的角色基础上塑造出新形象,从而建立出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9]71。在上清湾村,村干部不仅是村中处理工作事务的带领者、宗教活动的参与者,也是与教徒村民友好互动的益友。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②马斯洛需求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来分析,村干部的角色扮演也是对自我实现层次的追求,使得个人与村落社会产生互动,通过信仰的介入更好地进行村落管理工作。村干部作为村中事务的管理者,他们不同于其他村民但又是村民[12]263。

上清湾村的村落行政管理与宗教和谐共存。天主教是罗马公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的一个名称,而罗马公教在进入中国后除了名称之外,其他许多方面也进行了适应性的改变,通过适应中国的国情而得以逐渐传播开来。上清湾村也不例外,其天主教信仰也是经过本土文化环境的“洗礼”。上清湾村这个拥有上百年天主教传承历史的村落,对于村民而言,天主教信仰文化早已不是外来的,而是祖传所得,是当地民俗信仰资源之一。黄村长表示,村里的历史文化不可改变,但是文化和活动的存在并没有影响到党的发展,这便是它生存下来的意义。宗教信仰力量与居委会的行政力量不存在冲突。上清湾的天主教传授教友的是祈祷、做礼拜等活动,而不是利用村落的宗教活动和力量进行一系列骚乱或闹事,居委会的成员也有一部分是教友,在上清湾跟普通村民一样过着有信仰的生活。居委会工作人员乐于到村里了解村民的生活情况,与村民融洽共处。宗教信仰与居委行政这两种力量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民对于村落管理的关注和参与。村长反映,村民们都能够自觉遵从村中的村约民规,村风文明和谐。对于年老的村民来说,他们普遍的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不太关注居委会的事情,而更多地偏向关注天主教的活动,但也表示对于目前居委的政务工作比较满意。对于村干部的选举,绝大部分只会考虑选择信仰天主教的人。中壮年村民则表示日常会到居委的公告栏留意村落工作相关的通知,也有积极参与居委会的活动,对符合自身利益和需求的工作予以支持和配合,对于村干部的选举,他们认为应该是要考虑候选人的综合能力方面其次才是考虑信仰方面。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阅读浏览信息的方便快捷,村民们除了坚持关注自身的信仰外,也会关注内外界的时事政策信息,对村落的政治参与度与关注度方面也有所提高,结合村落行政支持的村落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多。

2.居委会与村民融洽相处。村干部一直以来尊重上清湾村的历史信仰文化,主动参加村民的婚丧仪式及集体节日活动。黄村长表示,村里最隆重最热闹的就是圣诞节,每逢平安夜,居委会的成员就会与全村的村民相聚在一起,在教堂进行一系列的礼拜仪式,相互送上祝福。对于节日的庆祝,居委会会提供资金赞助,村民们也会自发赞助。村干部通过规划村落发展蓝图,代表全体村民出席各种会议和对外交往,使得上清湾村的经济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果,提升了这个文化古村的知名度,让在外工作的村民愿意回到村内进行礼拜,避免因地域分离而造成的信仰上的冲突与分歧。

3.居委会对天主教堂的维护。对于上清湾村这个偏僻安静的小村落而言,天主教教堂的存在为村落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为了管理好教堂里的事物,村民小组理事会在居委会的帮助下设立专项资金作为教堂日常运作的经费,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居委和神父相处很和谐,居委会举行的选举活动等都会尽量避开周末,因为知道村民们周末要去教堂做弥撒。在实地考察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无论是居委会还是教管会,都有着共同的职责,就是为教徒村民服务。在肇庆生活了十几年的李神父介绍,从前的上清湾天主教教堂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天主教徒参观朝圣,但由于长期遭受洪水的冲击浸泡,年久失修,使得建筑的主体出现了明显的裂缝,为安全起见于2000年停止使用,教徒村民只能搬回旧教堂进行宗教活动。天主堂被迫暂停使用后,教堂教管会与居委会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多次讨论教堂的修葺保护问题,强调教堂是教徒的家、是教徒的心灵港湾,可见天主堂在上清湾村民心中的地位,为此居委会向政府部门反映当时教堂的情况以及教堂管委会与村民的意愿。在居委的帮助下,天主教堂维护问题引起政府的重视,对教堂进行详细的规划并通过财政拨款对其进行修葺,依照村民们的建议,保留天主教堂原有的红墙特色,以框架结构加固了整个建筑。2007年,上清湾天主教堂被列为高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天主堂修复工程正式竣工,在居委、政府部门多方的努力下于2010年1月9日举行修复感恩庆典,象征着教堂重新投入使用。

4.居委会与教管会高度关注村落文化环境的创建。接到上级政府的法制活动通知后,居委会和教管会相互合作积极部署,在2015年11月开展民族宗教法制宣传活动,当时居委会召集管理班子以及村民小组组长召开会议传达上级部门的通知精神,联系教管会协作,通过布置村中宣传栏以及教堂相关工作人员的口头宣传让更多的教徒村民了解、支持和参与民族宗教法制宣传活动。活动期间,在村内交通要道路口拉内容为“促进文化和谐、宗教和睦”“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等宣传横幅,明确法制宣传活动主题,居委会的门前还设有专门的咨询点,摆放小桌子用来放置民族宗教法制宣传卡片,并安排人员进行内容讲解。活动持续三天,在村码头对面的大榕树下,搭建起一个木制的小平台以及活动宣传海报背景,平台前整整齐齐地摆放好椅子,为每天下午举行的法制讲座做好布置。由于活动在周末举行,村民大多在家休息,居委会工作人员还分批到访村民家,把法制小册子派到村民手中,在与村民面对面交谈的同时融入活动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年老村民传达宗教法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拜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年纪较大的村民都表现得对活动不感兴趣,觉得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对活动的内容难以理解,但在场的工作人员表现得相当有耐心,让信徒村民理解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些民族宗教政策。教管会人员与神父也到达现场与村民一同参与活动,重视信仰的规范化与保持教风的端正,同时他们也会关注村民日常中的变化,把独居的老年村民作为主要的关注对象,与居委会保持沟通交流,为村民服务,对有需要者提供一定的精神及物质上的帮助。

5.通过各种精神建设活动的宣传,促进村民、教管会与居委会的良性沟通,营造社区和谐氛围。2016年,上清湾村正在开展名村建设活动。据村长介绍,上清湾村未来与旅游行业合作,继续大力发展名村建设。高要市政府对此也相当重视,市长梁靖为此曾率队到村中调研,规划将上清湾村建设为“国际文化街区”,除了展现利玛窦与肇庆的联系,该片也将建成一个休闲度假区。调查过程中,从一份关于上清湾村集体物业合作合同①集体物业合作合同:为2015年11月上清湾村实地调查中所获取的资料。了解到,村民小组已与肇庆俪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协商,达成一致,上清湾村村民将提供合作村屋用于精品民宿或特色商铺建设、提供村内的空闲置地用于打造商业风情街等。在居委会、村民小组理事会和旅行社的带动下,上清湾村将要成为西江沿岸的旅游景点之一,开发旅游业的资金有一部分会作为天主教堂的开支。名村建设不仅让上清湾村“全村信教”的文化特色得以宣传,也带动村落的经济发展。这个天主教古村落,无论是居委会还是村民、不管是出于对村落的发展还是自身的利益需求,都意识到旅游业是为村落文化的延续、传播和发展而服务,可以促进村落文明和谐发展。

五、结论

天主教在上清湾村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仅拥有着浓厚的信仰历史文化底蕴,还发展成为了宝贵的本土传统信仰资源。上世纪利玛窦将天主教从遥远的欧洲带到这个古朴的小村落,落地生根,经历时间与风雨的考验,在文革时期遭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影响,曾经失去了信仰的外在环境,他们也始终坚守着自身的信仰从未想过抛弃天主教,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对上帝虔诚的心[13]。改革开放后,由于国家对信仰政策的放开,上清湾村终于迎来了信仰解放的“春天”。多少年来,天主教在村中的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的悉心教化,联姻的信仰传播,使得村中的信仰传统得以传承。天主教信仰早已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年长的村民来说,他们自身的信仰追求主要出于安全上的需要,这是属于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二层需要,年长村民曾经历生活物质贫乏,以艰苦劳作去维持生计的日子,因为维持生计的不容易,害怕养不起家里人,对于未知的生活感到彷徨不安而缺乏安全感,信奉天主教来作为心灵寄托,以祈求平安健康的日子,恰好弥补了村民精神上安全感的缺失,给予他们前进的动力。对于较年轻的村民来说,信奉天主教更多的是满足他们自身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属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三层需要,由于年轻一代生长于较为安乐祥和的年代,哪怕物质与环境上算不上富裕,但也算是生活无忧,他们自出生就受洗成为天主教徒,从小随父母参加村里的宗教活动,对于天主教的信奉,他们大部分是“家庭传教”,信仰并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是由村里的环境氛围及传教特点等因素决定的,但他们都能够从共同的信仰中找到归属感,且对于这样的信仰饱含自身的特殊情感。

在这个有宗教信仰的村落,教管会人员和村干部对于村落宗教文化的发展都给予全力的支持。宗教精英对于村落信仰发展的维持和推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神父用心布道、无私祈祷,信奉天主是为实现自我价值,属于对最高层次需要的追求。上清湾的黄村长表示自己是当地的村民,从小在这个小村落长大,一年又一年看着上清湾的发展变化,对于天主教的信仰,作为村干部主要是出于自我实现层次的追求,属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身为村干部,是村中的领导者,是村民的代表,也是天主教的信仰者,对于村落经济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的发展,他们都尽心尽力,为上清湾的未来出谋划策,发挥他们的能力,实现他们的理想抱负。无论是村民还是村干部,实际上都是民俗中的“民”,通过在日常民俗宗教活动开展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相互维持和谐的良性互动,才能共同探索出村庄管理的有效路径。作为这个古村落发展的追随者和推动者,上清湾村在天主教信的这个光环的笼罩下,经历了一百多个春秋岁月的洗礼,这个宁静和谐的小村落将逐渐走向开放。

参考文献:

[1]胡平江.民间信仰“草根”自治文化基因——基于广东省陆丰市溪墘村的调查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陈书纪.论民间信仰在古村落保护中的作用——以宁德市蕉城区霍童古镇为例[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2).

[3]濮文起.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活动的某些特点——以河北、天津宗教民间现实活动为例[J].理论与现代化,2009(2).

[4]刘昭瑞.利玛窦的“羊”——记肇庆的一个天主教教徒村,第一版[M].成都:巴蜀书社,2010.

[5]高要地情网.特色风情名村——上清湾村[EB/OL].http://www.gdinfo.gov.cn/shtml/gys/lanmu04/lanmu602/2012/06/18/62362.shtml,2012-6-18.

[6]李兴濂.利玛窦:传播中西文化的先驱[N].宝安日报,2014-1-7(B05).

[7]徐敏.乡村民间宗教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4).

[8]袁松.天主信仰在乡土社会的嵌入与融合——对浙西传统天主教村落的人类学考察[J].基督教研究,2011(3).

[9]陆丽娜.地方性情理下的村干部角色——一种新的研究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

[10]卫小将,尚立富.民俗宗教与村庄政治:山西义村“三官大帝”供奉之考察[J].民俗研究,2013(1).

[11]罗丹丹.文化的多样性:社区认同与村庄政治——以河北N村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2]周其厚.一部研究中国宗教村民众生活的样本之作--读荆世杰《百年胡庄——一个村落社区的信仰与信仰与生活变迁》[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2).

[13]阮颖钰.踏访泛着水波与神光的文化古村[J].政法学苑,2015(11).

猜你喜欢
天主教教堂村落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