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磊
(菏泽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山东 菏泽 274015)
论情境与制度下的品德
陈光磊
(菏泽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山东菏泽274015)
关注人性善恶,就要关注人性善恶形成的情境。新近的实验和科学理论表明,美德是在规范性的指导下,在具体情境中表现出来。具体情境是规范与制度下的情境。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注重新常态下的规范引导与制度建设,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履行新常态下的制度规定,加强道德文化环境建设,有助于伦理美德的形成。
人性;善恶;情境;品德;制度;美德
品德是通过培养形成的,是在人性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情境实现的。优秀品德即美德的形成既需要规范性,更需要制度下的具体情境。在规范的指导下,制度下的具体氛围、物理情境是形成美德的重要因素与条件。
人性善恶是千古难题,中国古人为此进行针锋相对地辩论。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性本恶”。西方对人性善恶也有阐释,认为人生来是为了原罪,人出生时就罪孽深重,所以为净化灵魂、恢复道德就需要“洗礼”。西方宗教多注重对身体的清洗。16世纪的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本质上来说皆是忘恩负义、薄情虚伪之徒。[1]人性问题,人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学者们则是从各自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立场,但东西方学者对人性善恶的回答,主要是在思辨的范围进行,很少实证研究。在中国是经验、体悟的思辨,在西方是思想性哲理性的思辨,都没有进行实证的研究。
随着伦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与现代学者对人性实证研究的开拓,伦理学逐渐进入了实证研究的轨道。现时代的科学要求理论建立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并尽可能根据现时代的条件,对思辨问题作出实证回答,因为实证研究具有准确性、普遍性并能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于是,一种新兴学科——实验伦理学在西方悄然兴起。实验伦理学力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回答伦理问题,它不仅研究个体的道德行为,而且深入、较为精确地研究情境、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制约因素及其对个人道德行为的影响,试图弥补自然观察法、思想实验法在证实方面存在的不足。
实验伦理学能否证明人性善恶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需要在具体情境下才能回答、说清的问题。实验伦理学的贡献在于它不仅 “更加清晰地解释原来那些靠思辨难以说清的问题”“知晓心理事实”,而且,虽然 “不会给我们在伦理困境上作出决策的高下之别,也很难对我们面对道德困境的选择作出对错之分,但是,它却可以了解是什么促使我们作出了在我们的文化中普遍被认为是‘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行为”。[2]因此,可以认为无论性善性恶,美德是具体情境下的美德,恶德亦然。品德是在具体情境下长期践行的结果,或者形成美德,或者成为恶德之果。
关于品德或称之为道德自我、道德人格、道德个性,是一个人长期持久的、稳定的、整体的行为习惯与心理状态。品德是在持久的遵守、坚持、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长期坚守或违反行为的结果,所以,《广雅·释诂》《释名·释言语》训“德”为“得”,《说文解字》认为“得即德也”。简要之,长期的行为上占有、得到自身认为好的一种东西,最后成“德”。所以,品德是一种行为持续的结果,是行为持续心理转化的结果。显然品德长期持续是因为存在使其持续的环境,文化的、社会的、制度的、管理的、物理的场景等也就是具体的情境。
王海明认为品德并非都是好东西,并非都是良好的优秀品质。“因为德行或品德显然有优良的品德或美德与恶劣的品德或恶德之分。”[3]关于美德与恶德是人们生活中的伦理行为、道德行为的好坏、优劣、为善的基本划分。罗素说:“当一个事物满足了愿望时,它就是善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可以把善定义为愿望的满足。”[4]美德的形成是个体在需求与厌恶的基础上,在社会的基本规范下形成,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基本的人性生存而言,如果某一件事情自己不喜欢,那么就是厌恶,同理别人也会产生厌恶。因此,我们把节制、谦虚、诚实、勇敢、守信称为优良的品德即美德,相反,放纵、骄奢、欺骗、懦弱、失信等则称之为恶德。
接下来的问题则是,基本的人性条件下为何有人陷入恶德?就社会层面来说,有些人陷入恶德是环境的结果,就个人层面来说,陷入恶德是没有智慧的结果。恶德接近人的本性与放纵,是任性与肆意妄为。恶德的存在环境是制度与管理的缺陷,是现实条件没有形成相应的即时制止、停止、制约因素,也没有形成即时惩罚性后果。个人层面则是没有看到恶德从长远来说是一种更大的“害”,虽然是对本性欲望即时、近期的满足,是对自己有利的“善”,其实是一种长期来说更大的害。“放纵自身乃是自己的某些欲望——如吃喝嫖赌等——的实现,因而是利和善。放纵的恶和害只存在于其结果:放纵会导致身败名裂等恶果。放纵所导致的身败名裂等恶和害之结果,既然是结果,当然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出现,因而是尔后的、远的、不确实的。反之,放纵自身所实现的吃喝嫖赌等欲望之利和善,则显然是当下的、眼前的、近的、确实的。”[5]所以就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讲,“恶德”必然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一种缺乏远见和智慧的行为后果,是不会获得人生幸福的。恶德的本质来源于对自私本性的任性肆意的满足。禁止恶德后果,一方面必须进行规范性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微小的哪怕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道德违反、侵犯行为都要有明确的禁止和严格的规定,这样才能防微杜渐。由于中国重人情的传统,往往做出在一定的范围内被认为是合适的行为,但并不一定符合新时期道德规范与标准。所以规范、管理、形成制度下情境则是必要的。
在现实中,中国人在传统文化上十分重视情境、环境。如“孟母三迁”“橘生淮南则为橘”等都十分生动形象地说明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和隐喻性地说明了不同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上个世纪70年代的研究已经证明情境对道德行为的作用,而当代实验研究还验证了不同情境改变对人类道德行为的真实影响。一些经典的实证研究用较为精确的实验证明了情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告诉我们,宣传竞争对手的不道德行为如不遵守纪律、迟到、说脏话、口语中带“口病”(地方骂人的口头禅、口头语如“他妈的”等等),可以提升我们自身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实验证明,仅仅是外界光线条件的改变,伦理道德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在昏暗条件下,比在明亮条件下更容易不真实,表现出说谎行为。[6]我国最近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情境对道德行为的影响结论。殷融等的研究表明在道德判断任务中,黑白颜色情境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过程,而且环境的亮度 (明暗)会影响到人们对道德相关问题的认知判断,在黑暗环境中人们会更倾向于认为他人会不公正地对待自己。[7]黑白在现实道德伦理中对于“私公”“公平与否”具有较强的隐喻认知作用,使人发生与黑白相关的联系,产生黑白情境下的行为。人们在昏暗的房间更容易做出不光彩的行为。一些龌龊的行为发生在“暗黑”的地方。隐喻研究表明,黑暗容易使人们联想到不能见光的行为、私下行为、或者是肮脏行为。实际上,有些秘密的空间就是一种“暗”,背人做事情的就是一种“暗地里”。有人在追求自己办公室空间大的同时,还要求有自己的休息单间,其实单间就是一种“暗角落”。在整改办公室使用面积超标的过程中,有人提出需要有个“会话”地方,试想所谓的“会话”空间其实就是不公开说话的场合。真正的办公室不需要这样的场合。不公开的场合,就是一种“暗”的场合,在暗的情境中,人容易违反原则,滋生腐败。
不仅是环境中的光亮、明暗,温度也会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8],甚至短暂体验一杯热冷咖啡的感知后像存留,也能影响对他人的“热冷”判断,温暖温度感知能够促进暖的人际关系。[9]身体的干净也会影响到人们心灵的纯净,情境中自己干净与否能使人们对同一道德问题作出不同的道德判断。我们的文化中虽然没有洗礼净化心灵的仪式,但是洗脸、洗澡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固有卫生习惯。假如一天不洗脸就会感到自己很脏,感到没有脸面见人,即使别人没有发现自己没有洗脸,也感到自己脏兮兮的。于是,在交往时总是受到没有洗脸心理的影响与暗示,也难以信心十足地谈论事情,似乎自己的谈论因为没有洗浴而受到灰尘的影响,心理上总有一种不洁净的负担。几天不洗澡的男士是没有勇气在优雅的女士面前坐下的,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不干净带给自身一种无形压力,压力直接影响自信心理状态。同样,干净的气味也能改变人们的道德行为,在干净清新的空气环境中的人更能相信别人。由此可见,人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情境影响,一定时段内各种因素制约下所构成的可感知环境深深地影响着一般人的行为,即使是固定“道德特质”的人,道德行为也会受到影响。道德建设更应该去关注文化和体制建设,而不是局限于个性的某些方面,例如个人修养与良心等。
道德心理物理学的研究结果不仅证实具体的物理维度如上下、左右、大小、远近、明暗、洁脏、热冷等两极情形下物理维度的影响,且个体所处的整个物理化的环境,即所能感知到的客观的一种存在会使人的道德行为发生变化。“物理变量的改变在具体情境中可使人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发生较大变化,从而使该类研究成为了实验伦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探索方向”,彭凯平等将其“命名为道德的心理物理学”[10]。如今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正在逐步开展,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人并不总是理性的,相关研究表明,情绪对道德判断产生作用。相对于情感,情绪具有情境性,而情境都是承载文化、社会、风俗、历史因素的情境,看似范围广阔其实又是具体的,且对人类行为产生独特影响。例如中国孝文化会对中国人的心态产生压力,婚丧嫁娶中拿钱“随份子”的陋习让人疲惫应付又难于自拔,“文化大革命”的氛围环境影响了当时人的行为与思想。“随份子”到底是哪些物理情境因素影响了人们呢?一定是有的。如当事人的告知、他人的参与、请客的场面、答谢见面等等。所以“随份子”就是因为文化氛围下具体的物理因素起了作用,不仅如此,看似微小的情境同样会影响道德行为。
在西方,近年来“弱小而微观的外界情境改变对道德行为影响的研究迅速展开,并己经积累了许多可信而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这类研究分散在不同的心理学领域由对某些特定物理变量感兴趣的学者独立完成,但就其本质而言,该研究可归纳为物理变量对心理变量特别是道德问题的影响”[11]。在现实生活中,一杯热茶、一个刚暖热的座位、一个会意的微笑、一次充满支持的鼓励,都会让人感到一种温暖,一份温热的请,因而内心受到柔化,让僵持的问题出现转机;在交通方面,等候的可能是一秒,让出的距离可能不足半米,就能够减少摩擦、碰撞、斗狠。正如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在言语冲突升温时,少说一句,少言半语,声音降低一点,任性的激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认为,任何道德行为的发生,存在着具体、甚至是微小的物理因素。
相关研究结果启示我们,注重情境管理,注重环境建设,注重物理、文化氛围营造,能促进道德文明建设。
在生活中,依靠理性来建构伟大目标,依靠理性完成工作任务,但情绪情感会在作出理性判断之前发挥一定的作用,许多情况下,情境中的情绪发生着最初的作用。在具体的人际关系生活中,还有人情、风俗习惯、面子脸面。在人情、风俗习惯、面子问题上,中国人容易在“理性”原则与“人情”面子之间进行变通,并且能够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下得到理解。结婚就要随份子,人人陷入其中,对此感到疲惫却又无可奈何,等等。如此之事可谓甚多,牵扯时间,耗费精力,浪费金钱。别人告知,若不参加,别人就会感到不近人情,自己也有诸多愧疚,而参加并非己愿。人们渴望扫除陋习,使工作、休闲成为一种新常态,为何不能拿出属于自己的时间,干些具体工作,专心于事业,或者体验不带诸多缠绕的休闲时光呢!中华民族的美德应该被赋予时代的新常态内容,新常态需要规范,规范需要制度,制度需要具体。真正的道德行为应该是制度下的合情合理行为。道德行为应是法律制度允许和社会道德许可的更为广泛的社会行为。[12]
制度如同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就充满明亮,暗角、阴暗、黑暗就会遁迹。制度阳光架构、营造着美德运行的“光明环境”或者说“光明场”,制度的光明环境、光明场域,成为美德强有力的支持环境与氛围。注重道德规范教育,激发人的内在自律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落脚于实际行动。道德规范明确了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制度、纪律划出了底线、红线。德法相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坚持德法相依,新时期的法律、制度、纪律是美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
制度的具体要求可以构成具体情境中的物理量,构成具体的物理环境。如中午不准饮酒的制度规定是十分具体的,时间的物理维度是中午,物体是酒,地点则是指所有场合,不准饮酒则表示饮酒的量为零。“不准饮酒的规定”是由上述具体的物理因素构成,只要中午饮酒,不管是多么的一点点,即是违反了规定。违反了规定则要接受处罚。如今这项规定逐渐得到了普遍的接受认同、称赞。“不准饮酒”制度的每个物理量在新常态下没有变通。制度落在了人民群众心中,“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的风气得到了彻底的扭转。现实再次证明,开明优秀的制度有助于道德风气的扭转与形成,有助于美德形成。
中国人注重社会习俗中的人情与面子,更多的人际交往中因而注重习俗。而社会习俗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人们对这两领域的理解则不一样,习俗的作用制约道德行为。“道德领域的事件,诸如类似暴力和盗窃等行为,会对他人带来物质或者精神的不良后果或者伤害,儿童能凭直觉作出道德判断;而社会习俗领域的事件,其后果本质上并无伤害,它们在特定的社会系统和传统的知识领域中会有特殊的意义。”[13]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如春节、中秋、生日、拜寿等,可是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春节、中秋就会被“利用”。为避免在一些方面产生压力或者尴尬,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处在一定的境遇下,往往认为尊重习俗更为重要,习俗也要求人们“入乡随俗”,结果随俗却忘记了法律制度及其规定。甚至对新常态下的制度规定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底线、高压线、红线。甚至依然是“我行我素”,把法律制度视为儿戏,滑出底线、触碰高压线、踩到红线。之后,悔青肠子,岂不晚矣!婚丧嫁娶中请客送礼、铺张浪费、讲究排场的风气,要在制度规范下销声匿迹。试想形成一种新风尚,岂不让当事人更为省心!没有了繁忙的喧嚣与应酬的劳累,让新婚之人省却繁琐致谢答谢,如此就是美德;对于痛心哀者,免却迎送之扰,换得心灵之哀的宁静,如此就是美德。在制度规范下,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新的伦理关系,一份纯净、干净不拖泥带水的关系,形成新的伦理规范与养成美德。
美德的养成需要规范、观念的转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新常态下从具体的事情、点滴的事情做起。如此才能彻底改变传统上固有的不合时宜的习俗观念。对不合时宜的习俗与新制度的冲突,有些人不以为然,有事前事后的理由。如对随便摘取别人的瓜果、占小便宜等行为人们常用“生瓜梨枣见了就咬”等习俗理由为自私行为辩解;冲出底线、违反了制度与纪律就用“谁过年不吃顿饺子”“谁没有打盹的时候”来为自己托词。可以知道,中国人为了突破原则,是十分实用主义的,有许多“变通”办法。中国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很少刚性的原则交往,而原则在表达公正方面是优于许多看似符合 “人情”“合乎情”的做法的“变通”。
道德在文化上存在着不同,西方人强调公正伦理,而亚洲人强调责任伦理。在注重责任伦理方面,中国人是比较典型的。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如果美国人注重原则与公正伦理,中国人侧重的是责任伦理。不仅如此,在公正伦理与责任伦理相冲突时,中国人还有第三条路径。《论语·子路》中,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亲亲互隐是伦理之爱,是中庸文化下的变通,符合情理但不是公正伦理,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之一。至今在有些地方、部门还存在着“公了不如私了”快捷方便。在面临公正伦理和责任伦理的冲突时,人们往往会抛弃这种非此即彼的做法,选择变通下的第三条路,这就是“和事老”存在的原因。这就是曾经十分熟悉的把“打酱油”的钱变为“买醋”的钱的做法,也就是人们为了一种不想违反原则问题,而又能行得通的做法,谓之“变通”。变通是“踅摸”文化的积淀。在历史上,对帝王的惩罚有变通创造,如典籍中记载的“黄泉下相见”,尤其在小说及其演义中,中国人是最能变通的。如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让皇帝戴的枷锁则是“兜肚”,诸多小说演义中的变通故事被人们喜闻乐道口口相传,形成人们心中的用以解决现实问题的世俗文化与进行变通的模板。中国人在变通方面是极具聪明与中庸的。毫不隐晦地说,有些变通符合人情与善良的人性本质,而有些变通则是法律、制度的扭曲与违反,构成社会生态的不良环境,曾几何时,这样的社会物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状态。
有一段时间,在一些地方,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相对富裕总体上摆脱了物质匮乏,并使多样化的感性生活成为可能,以至于扭曲了人的道德伦理行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性及质量没有得到提高,且处于亚健康状态。在个别人身上是“超越性的丧失以及商品拜物教的盛行,导致了精神生活的贫乏与低俗化,走向自我解放进程的感性迷失在种种非理性的快感体验及享乐之中”,“文化工业及大众文化”构成的体现社会文化的物理环境 “强有力地控制着人的精神生活”把“兴趣处理成时尚”,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导致精神生活景观化,使精神活动物像化和平面化。高度现代性的物化世界导致各种“亚健康的精神病理状态。”[14]曾经流行的“郁闷”一词,实际上就是指感到问题不对,而又不知道该如何做,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社会环境中的哪一种情况、如何适应,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能进行是非区分、诚信危机、道德底线毁坏情境下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中国注重人情与面子,于是一支烟升腾了一种莫名的私情,原则在烟雾与私情中发生变味,慢慢地越来越严重,烟变成了酒,酒变成了金钱,于是乎严肃的选票就变成了金钱的交易。人情面子有了,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交易形成,品德行为变成了恶德,败坏风气,糟蹋制度,最后自食恶果。
人的行为的确受到物理因素、物理情境的影响。实验证明了“一毛钱效应”。实验者目的是通过一种自然实验法的真实情境观察被试在“无意中”得一毛钱的情况下的行为表现。研究发现,无意中得到了1毛钱的大学生有近9成的人会帮忙他人;而没有得到1毛钱的人仅有1人提供了帮助[15]。该实验说明情境因素中的一毛钱影响行为,影响了人的帮助行为,其深层含义则是情境中单一微小因素的改变就能影响到人的行为。同样物理上的“热”与“冷”对人的亲社会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热容易让人作出帮助他人的行为。[16]中国人通过长期多次的体验验证了人情的“冷热”,体悟了人情冷热在具体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什么情况下能让人情热冷,那就是好礼相送。中国人重人情,人情表现在哪里,物欲横流的情况下人情被物化而发生扭曲,往往在人情方面重视物的礼尚往来,“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人情升温,随着人情的升温,一种利用公权“帮助”他人违反原则与制度的行为就会多次发生。违反原则行为多次产生,人的聪明胜过斯金纳箱中的“耗子”,明白了现实生活中的操作行为,物质热了人情,却冷落了原则,违反了制度、规矩。有些年头,在原则能够变通的情况下,中国人是注重人情的,因为还有一种后果就是得罪一个人就等于堵死了一条路,何况有些小人因为不能达到目的,会耿耿于怀,伺机报复,报复方面有些人有的是耐心,什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所以,在接受了请客送礼后体验到人情热度,之后,做出违反原则的行为、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今天则是新常态禁止的行为。运行良好的社会有能力营造强有力的环境,使“违反”的行为没有产生的条件与具体因素,逐渐不敢不能不想。形成清明干净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精神环境,激发人们的正能量,激发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从递上一支烟,到送烟酒,到酒桌,随着场合与情境的改变,道德伦理行为发生了变化,办事情的原则性发生大的改变,依然把原则放到一边,把公变成了私,在酒桌上进行违反原则的“豪言壮语”,在私下里则是任意妄为。冲破底线的人其行为是从点滴开始的,自觉不自觉地就公车私用,出公差100私用50,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情。似乎办公室超标不是因为自身,是因为设计建设客观造成的。在许多方面用传统的习俗、习惯、观念为自己私利掩护、辩解,所以,“变通就是对抗”的定性在新常态下则显得十分准确到位。只有否定变通才能一致地规范人的行为,改变自私心态作怪不适应新常态的局面。
始终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与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规范,重视伦理规范的作用,及时吸收当代社会心理学、道德物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美德新常态环境的营造、形成、巩固。“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试图表明,人类道德行为的发生并不一定是我们理解和使用了规范,而是受某些情境变量的影响。”[17]情境主义伦理学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证据认为美德伦理学高估了人类内在行为倾向的行为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包括道德心理物理学实验结果表明,美德伦理学低估了情境的作用。[18]人类的道德判断换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受到物理情境的影响,微小的情境改变也能改变人类的道德行为。所以“对美德的看法没有必要坚持人格特质的假设,完全可以在社会认知观的基础上将美德看作一种稳定的社会认知过程。它可以是一种面对道德情境时,人们的直觉而自动化且相对稳定的行为意向,包含着认知、情感和动力的过程。”[19]因此,我们在强调用规范性教育提升个体内部品德素质的同时,还要强调对外部情境具体情况。“就研究结果而言,情境对行为的影响在特定道德行为上要远远超过个体差异因素。但必须指出,只强调情境的唯一作用也会使得对道德行为的归因完全不归因于内在以致产生道德责任最终由谁来承担的无尽讨论。”[20]
制度的作用,在于构建一种具体的情境,情境中有具体的哪怕是最微小的物理因素,正是微小的因素让新风气形成,让美德伦理关系建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规定了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所以军民之间美德流传,相互之间伦理关系如鱼水之情。在新常态下的“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就是一种具体的对情境的规定,对具体事物物理量的规定。在新常态下,每个人都能感到“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在现实中所起的作用,也能切身感受到对不良行为的具体约束,能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衷赞叹。在身边,在单位能够看到办公室都在不折不扣地执行规定,中午回家吃饭形成了习惯,公车也在放假的时候得到休息。新常态下,新的美德与行为正在形成。日常生活、社会环境,正在进行着超越与重构。当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新常态下的行为准则,有能力开拓和培植新时期的美德文化环境,有能力开拓和培植抵御负能量的精神资源,构建中国梦引领的道德文明。
[1]N.Maehiavelli,The Prince,trans,W.K.Marriott,retrieved April 30th 2011 at http://www.constitution.org/mac/prince00.htm.
[2]彭凯平,俞丰,等.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11(6):25.
[3]王海明.关于品德的几个难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9(9):17.
[4](英)伯特兰·罗素著;肖巍译.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王海明.关于品德的几个难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9(9):21.
[6]C.B.Zhong,V.B.Lake and F.Gino.A.,Good Lamp Is the Best Police:Darkness Increases Dishonesty and Self-interested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0(21):311-314.
[7]殷融,叶浩生.道德的黑白隐喻表征及其对道德认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4,46(9):1331-1346.
[8]C.A.Anderson,K.B.Anderson,N.Dorr,K.M.DeNeve and M. Flanagan.,Temperature and Aggression[J].in M.P.Zanna,ed.,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0(32):63-133.
[9]Lawrence E.Williams1 and John A.,Bargh.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J].SCIENCE,2008,322:606.
[10]彭凯平,俞丰.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2(12):28.
[11]彭凯平,俞丰.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2(12):29.
[12]Jones T.M.,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y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s:An issue contingent model[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1(16):366-395.
[13]彭凯平,俞丰等.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11(6):21.
[14]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7(5):41-63.
[15]A.M.Isen and P.F.I_evin.,The Effect of Feeling Good on Helping:Cookies and Kind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1:384-388.
[16]L.E.Williams and J.A.Bargh.,Experiencing Physical Warmth Promotes Interpersonal Warmth[J].Science,2008,322:607.
[17]彭凯平,俞丰.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2(12):42.
[18]J.M.Doric.Lack o_f Cha二,cter:Personality and Moral Behavior[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9]喻丰,彭凯平,等.伦理美德的社会及人格心理学分析:道德特质的意义、困惑及解析[J].清华大学学报,2012,27(4):128-139.
[20]彭凯平,俞丰.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2(12):43.
(责任编辑:章永林)
G640
A
1008—7974(2016)01—0135—06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01.026
2015-07-05
陈光磊,山东郓城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