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的新视角、新体系——兼评《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

2016-02-13 18:02王永长
统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王永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 200434)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的新视角、新体系——兼评《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

王永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34)

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弘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既要吸收与传承已有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突出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民族性和原创性,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评价和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上的经济事件和经济政策,体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史学研究的本质要求。“史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当代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应有的品质。《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三卷本)试图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角度展开论述,提出了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新体系,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以全新的研究视角,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近代经济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

DOI编码:10.13782/j.cnki.2095-106X.2016.04.019

一、前言

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发展史》编写组经过5年精心准备与撰写的《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于2016年3月正式出版了。为了进一步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整体性和延续性,2009年11月,在启动续编《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的同时,全体编委会在主任丛树海教授和郭庠林教授的组织下便开始策划《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撰写工作。《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的拓展和延伸,保持和强化了其以原创性为宗旨、以行业为体例、以发展为线索的撰写特色。《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继续获得了2015年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

《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弘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它吸收与传承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突出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民族性和原创性,体现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史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当代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应有的品质,也是贯彻“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史学研究的本质要求。具体来说,《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从三个方面做了创新探索:一是形成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的新体系,即以“横、纵”两条线索建立了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的新体系;二是以“发展”的眼光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提出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的新视角;三是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点。

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的新体系

《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建立了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的一种新的体系。说它是新体系,当然是与已经出版的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著作相对而言的。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尽管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发展变迁,但由于经济史的特殊属性,更应该立足于经济发展本身的特质与规律。因此,该书立足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历程,所建立的研究体系也是创新的,与众不同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研究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二是分编(分行业)研究了中国近代经济各个行业的发展。

(一)建立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弘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这是史学研究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这是本书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第一编“综述”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做了全景式的论述,为后面各编的撰写建立了一个整体的综合分析框架。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到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论述,综述部分统领了九个分行业的研究框架。也就是说,九个分行业的论述都是围绕综述提出的分析框架而展开的。这种“总-分”的研究体系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提供了全新的范例。

(二)分行业研究体系

在目前已有的有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著作中,对中国近代经济各行业的分析,没有那样细分,或是笼统划分,或是从社会经济形态的角度划分,抑或是几个大类例如农业、手工业、矿业来分析,该书则比较系统地将中国近代经济分为九个行业分别展开论述。其中,有些行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对外贸易、金融业等都是首次被单列为一个行业来论述的。每个行业都是从大量的近代历史资料中详尽地分析了其兴起、发展与衰亡的过程及经济成因,并从中总结出每个行业“古为今用”的史学价值。

该书在分编的体系中更加细化,分为九个行业。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体现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脉络与过程;另一方面,是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特点息息相关的。

1.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史。农业一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其发展与否关系每个朝代的政治稳定。同样,农业发展史作为第一编也体现了其基础性地位。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史是指1840-1949年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它不仅考察土地分配、租佃制度、农产品商品化、农业资本主义等农业生产关系的特征,还考察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营方式、农作物产量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同时也关注不同时期政府农业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以期全面反映不同时期农业经济发展演变的全貌。农业资本主义因素在整个中国近代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微不足道的,农村原有的封建制度并没有被摧毁,农业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

从土地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土地所有制基本上是鸦片战争以前的延续,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自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革命根据地以及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农业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完全消灭或部分减轻了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压迫,使生产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农业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细分中国近代工业为近代制造业、近代轻工业与近代采矿业。把中国近代工业分为近代制造业、近代轻工业与近代采矿业三类,这样更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形成机理。中国近代工业是在清末时期(1840年前)手工业的发展和西方资本主义商品与资本入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发展与壮大,不完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结果,也没有像英国工业革命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因此,它从诞生起就有先天的不足——一个畸形儿。

一是近代制造业。近代制造业的发展有其必然性:(1)清末手工业与手工工场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成分;(2)外国资本在华早期的制造业投资和洋务运动掀起了投资制造业的高潮;(3)民族资本的觉醒和企业家群体的兴起也是近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是近代轻工业。中国近代工业是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基础上以及外国资本的入侵下发展起来的。轻工业是与重化工业相对而论的。中国近代轻工业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传统手工业为基础演化的轻工业企业;二是外国资本开设的轻工业企业;三是中外合资设立的轻工业企业。尽管这编是对史料的挖掘与梳理,但在研究史料的同时,遵循经济史学的研究规律,注重发现轻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且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看法,力求有所创新与突破。

三是近代采掘业。中国近代采掘业的发展是在“自强”——发展军事工业的需求——中诞生的。早期的采掘业主要是煤炭和铁矿石。它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中国近代采掘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中国近代采掘业的驱动因素与外资在中国近代采掘业发展中的规模、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较为客观公允的描述和评价,同时分析了中国近代采掘业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重化工业的原因。中国近代采掘业的发展水平不高,距离近代产业革命的要求尚有差距。从更深的层面看,中国近代采掘业既是中国未能实现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一个缩影。由于要素禀赋和制度条件的约束,近代中国没有完成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究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与其他经济史著作论述制造业不同,这里把工业一分为三:将传统工业划分为制造业、轻工业和采掘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工业体系分类很难反映近代工业诞生、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二是中国近代工业首先是从投资少、基础好、见效快的轻纺工业开始的,因为这些行业投资成本低,而从传统手工业转型到轻纺工业本身的资金积累很少。然后,为了适应轻纺工业的发展要求,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了。为了“图强”而发展的军事工业,必须要有动力推动,采掘业又有加快发展的必要了。三是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性,有其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因此,这样细分中国近代工业,其发展脉络与发展历程就一清二楚了。

3.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和中国近代邮电业单独分编。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中,把交通运输业单独列为一个行业详细论述其发展历程也是该书的一个特色。虽然中国古代有着漫长的水陆运输历史,尤其在水运方面一度位于世界前列,然而,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以蒸汽机为代表的铁路运输快速发展,使得西方现代运输业迅速赶上并且超过中国。1840年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资本的入侵,我国才逐渐出现了近代运输业。以水路、铁路、公路、民航为序依次阐述,厘清中国近代运输业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重点关注运输业在变革过程中的演进路径,是本编的主要特色。近代运输业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代轮船航运在内河水路的出现,作为一种大量机制产品进入中国内地的载体和外部世界信息进入的媒介,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冲击。铁路运输大大便利了铁路沿线及铁路辐射区域内的资源开发,加强了农村与城市及港口的联系。近代公路的兴建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为新中国的公路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近代航空业的发展表现为国内外航线范围的扩大和加密,机场建设取得进展,航空人才建设初见成效。这些都有利于新中国航空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邮电业包括邮政和电信两个部门。邮电业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行业。说它古老,是因为中国邮政的历史非常久远,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说它年轻,是因为邮政从发明到普及,只有不到200年时间,在中国的历史就更为短暂。邮政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的邮驿制度曾经独步世界,但随着英国创立近代邮政制度,中国邮驿制度明显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如何从传统邮驿制度转向近代的邮政制度,是中国近代邮政发展史的一个基本内容。西方邮政体制的传入,同时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征服和中国主权的丧失。因此,收回邮权也是中国近代邮政发展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电信行业依托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形成,对中国而言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

发达的交通运输业和快捷的通讯传播是当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论述中国近代经济史有必要把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单列一编,这样以来就可以清晰地反映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过程和路径。

4.把对外贸易从商业中单列出来。鸦片战争以前,自然经济是中国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交换虽有发展但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中国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是在1840年以后,在外国资本的影响下,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动荡和变革中艰难发展起来的。1840-1949年这一时期,在历史大背景下,中国商业面临极为复杂的客观环境。因此,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其中的许多现象对我国当今的商业发展仍有所启示。

1840年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存在的丝绸之路都表明,中国曾经是世界上著名的贸易大国。但是,清政府中后期,由于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天朝上国”,执行闭关锁国的贸易政策,而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看破了其虚弱的本质。1840年前期,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早就开始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严重危害了中国的社会,贸易大量逆差,白银大量外流,政府国库空虚。随着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不断深化和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自由斗争的开展,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也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思想、贸易政策以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也是不同的。

把对外贸易从商业中单列出一编有其重要意义。我们不仅能够清楚地看到,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对外贸易尤其是洋务运动以后的对外贸易,其消极的一面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其在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如派人留学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实业等。这些贸易活动无疑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5.浓墨重彩地书写金融业。浓墨重彩地论述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史也是该书体系创新的又一重要标志。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变迁史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崩溃与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过程。以金融业发展的具体史实为依据,广泛收集、整理和利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如中英文档案、中国海关贸易报告、英国驻华领事有关商务报告等,还借鉴了大量中外学者的论著,紧扣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中,中国近代金融业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它既深入剖析外国金融势力入侵中国后,中国金融业如何在现代与传统的经济势力碰撞的交融中,发生职能演化,逐渐沦为外国金融势力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附庸,又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论证了这种职能的演化,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旧的封建经济结构,以及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中国近代金融业是由外国资本金融业、官僚资本金融业和民族资本金融业构成的。中国近代金融业首先是由外国资本金融尤其是银行业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冲击中国传统金融业的主要力量。官僚资本金融业和民族资本金融业主要诞生于清末,辛亥革命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繁荣”于北洋政府期间。在北洋政府统治期间,中国近代金融业不但有健全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保险、投资公司、典当行、外汇公司、黄金交易所、证券交易所等现代金融所具有的企业形式都有了,而且形成了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证券交易市场、外汇交易市场、黄金交易市场等一应俱全。在北洋政府时期,形成了北京和上海双金融中心,这与当时南北政府没有完全统一相关。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政权逐渐统一,上海成为远东最大、最著名的金融中心,金融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上海也成为冒险家的乐园。近代上海金融业的“繁荣”客观地为上海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角度来讲,近代上海金融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经济史是经济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但就其本质而言,经济史属于经济学科。因此,研究经济史应以经济理论和经济范畴来研究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和发展规律,透过经济现象,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

《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是研究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前这段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经济现象与发展概况,揭示其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强调的是其“发展”,也就是说,是以“发展”的研究视角来梳理分析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内在本质规律。

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实质就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经济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是以客观的史料为依据,分析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崩溃和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国经济近代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商品经济大发展又孕育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产业工人,为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人才基础。这是我们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所暗含的内在逻辑。

沿着这一研究视角,《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将中国近代经济(1840-1949年)的发展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自然经济的崩溃与商品经济的发展(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1840年前,清政府统治时期的社会经济是自然经济的没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开始。一是农业、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重要条件。二是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的解体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第二个层面是全体臣民对封建王朝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2]41。封建社会人身依附关系的解体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必要条件。三是鸦片贸易、白银外流影响清政府的财政。财富外流的结果是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统治基础,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序幕。同时,它也揭开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序幕。

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分为清政府统治地区和太平天国政府统治地区。清政府统治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军事工业的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清政府军事工业由于受到西方列强“船坚利炮”的影响,逐渐淘汰了旧式冷兵器生产方式,开始使用机器生产枪炮弹药。这一变化宣告了清政府的冷兵器时代正在结束,也即中国历史上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冷兵器时代正在结束,火器时代正在开始。这种军事工业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也预示着中国的工业品生产开始走上采用机器生产的道路。因此,可以说,军工企业最先采用机器生产,改变了工业生产旧有的组织形式,以及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从而开启了中国企业近代化改革之路。另一方面,两次鸦片战争又使得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外国资本在华开设企业的直接或间接的阻滞,受到了外国输华商品的阻滞。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失败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告终,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得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设置工厂、银行以及各种洋行,并大量倾销其国内产品。外国商品以及外国资本占有了中国的一些商品市场,导致中国一些生产同类产品的手工业的衰落。外国商品还占领了中国的一些原料市场,使得中国资本活动的场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还应该指出的是,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特别是外国大量输入鸦片的结果,不仅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限制了中国企业投入生产的资金,而这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太平天国统治地区的经济主要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文件来反映,它们是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和结构的纲领性文献。《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实施,但这两部文献所体现的理念却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领域得到了体现,而且影响甚广。这两个文件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太平天国的初期,湖北、江西、安徽沿江千多里间,都是太平天国的商业区域。在太平天国的后期,江苏、浙江两省的商业尤为繁荣’。在对外贸易方面,太平天国实施了支持正当贸易、禁止鸦片贸易的政策。因此,对外贸易也有了较好的发展。”[2]41

(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19世纪70-90年代这一时期,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资源的掠夺;另一方面,清政府为了抵御外侮,开展了一系列的“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工矿企业和军工企业。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必须一分为二地分析它们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两面性:一方面促进中国经济的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外国在华资本和商品输入阻滞了中国经济带发展。

促进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在资本主义工矿企业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资本主义手工业也有了发展,一些传统的金融业也向资本主义性质的金融业加速转型。第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实体发展的同时,中国资产阶级也有了初步发展与壮大,资产阶级的队伍明显增强了。相应地,和中国资产阶级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开始有了雏形。

在外国资本输入的同时,也输入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但是,其在中国大量投资设厂,开设洋行垄断贸易,设立银行分支机构垄断资金借贷,不断地压榨与剥削中国工人,挤压民族资本企业的生存空间,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大量的商品倾销,导致了大量的手工业企业破产,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相较于前一时期来说,这一时期外国输华的商品有了极大的增长。这种增长的根本是由资本主义性质所决定的。资本主义企业总是要不断地开拓市场,向国外推销商品,以攫取高额利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外国输华商品的增长是由这些国家或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所决定的。”[2]60

(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经济,相对前一时段来说,由于企业家投资企业的理念、国人抵制“洋货”的运动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措施的导引,中国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和明显的变化,商品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大程度的发育。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进程中,由于外国资本的特殊地位和民族资本的畸形发展,中国经济同样遭遇了外国在华资本和外国输华商品的双重挤压,使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经济还是获得了较快发展。当然,经济的变化、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政府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推动着经济朝前发展。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环境,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的一些经济政策、经济措施,抑或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北洋政府)的经济政策、经济措施,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改革,从而推动了经济向前发展。比如,“清末新政”所推行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中,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发展民间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呼吁,颁布和实施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新的经济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导引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民间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发展。”[2]60这些新的经济政策和新的经济措施,如在“戊戌变法”前夕及期间的“诏兴农学”、“命各省督抚整顿商务”、“命各省督抚振兴工商,并设立商务局”、“命设立农工商总局于京师”、“会各省督抚查明沿江、沿海商贾辐辏之地设立商会”、“命各督抚督饬地方官劝办桑、麻、丝、茶等项”、“命广设邮政分局”等,对当时工农业以及交通业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戊戌变法’虽仅历时103天,但导引‘戊戌变法’的变革理论包括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发展民间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理论,以及‘戊戌变法’前及期间所颁发的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却在更大规模上辐射了。”[2]78又如,民国初期的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也都陆续推出了一些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一般是破除有碍于经济发展的旧的经济政策、法规,颁布新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如设立管理经济的新部门,鼓励创办各种资本主义经济实体,明令保护私有财产,促进公平竞争,等等。

第二,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育。“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是这一时段中国经济变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72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和不断壮大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体,为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提供了条件并奠定了基础。一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发展,是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具体表现之一。这些企业的发展本身就表明了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因为这些行业的经济实体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它们的发展必然使与它们紧密相连的生产资料市场、生活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等都会有所发展。这些市场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要的构成部分。所以说,这些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发展是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具体表现。二是中国近代证券市场的发展,同样是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具体表现。中国证券市场建立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按我们现时掌握的资料看,只能说上海的中国证券市场构建于清末民初。三是商会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也是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重要佐证。“中国之有商会组织,始自1902年。这一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正式开办。此后,到1912年间,各地的商会组织发展很快,但是,当时各地的商会之间缺乏联系沟通,无法共商有关发展商务的事宜,不能形成一个集团的力量,帮助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发展。”[2]73,74商会的诞生、发展、壮大以及《商会法》的颁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

(四)官僚资本主义的崩溃与新民主主义经济诞生(20世纪20年代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到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一时期,不断爆发的战争,使得经济发展无论是从行业来看,还是从区域来看,都带有明显的战争烙印。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这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概况主要从国统区、沦陷区和革命根据地来反映。

一是南京政府统治地区的经济。南京政府统治地区的经济包括1927-1937年间的工商业领域以及1937年后到1945年大后方一些地区的工、农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产业资本获得了较大的增值。”[2]99“在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有所发展时,农业领域的棉花产量也有所增长。”[2]74从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繁重的农业税收和官僚资本成为中国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桎梏。封建土地制度和国民党政府的农业税收政策阻滞了国民政府统治地区的农业发展。封建的土地制度是国民政府统治地区农业领域中的一个根本制度。在封建土地制度统治下的农村中,土地的大部分被地主阶级所占有,广大的农民则无地或很少占有土地。封建土地制度阻滞国民党政府统治地区的农业生产以外,国民党政府的农业税收政策同样阻滞了农业生产。在这段时间里,官僚资本却进行了大量的扩张。官僚资本在初期、中期垄断积累的基础上,接收了大量的敌伪资产,同时也运用货币政策进行积累,使其达到了顶峰。官僚资本正是运用了国民党政府对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实施垄断而攫取了大量财富,但官僚资本的发展壮大极大地阻滞了农业、手工业和中小资本主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官僚资本的膨胀(实质是掠夺)是不可持续的,它在阻碍农业、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孕育了自己的“掘墓人”。

二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沦陷区的掠夺,破坏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破坏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经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占领东北地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七七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很快占领了华北、华中、华南的许多地区。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日本帝国主义在其侵占地区大肆掠夺各种资源,强占中国资本创办的中国企业,杀害中国人民,强使中国人民为其服劳役,所有这些都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经济。

三是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初步形成。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形成的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按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时间顺序的先后,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所在地域的分布,以及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所辖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7年到1935年底;第二个阶段为1935年底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第三个阶段为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三个不同的阶段中,尤其是第二和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后所取得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对当时中国国情做出科学分析并对中国革命时期的经济进行系统总结后形成的。在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和结论,总结根据地建设的经验,阐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若干原则进行了论述。”[2]126这次会议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后来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中,就是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推动了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

四、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的创新观点

《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在继承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新观点。

(一)人民群众和企业家群体是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尽管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两个基本因素:一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国货运动;二是企业家群体的出现和企业家精神的诞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整个国家在政治上失去独立、经济上失去自主的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得不到保障,面临着外国资本与商品倾销的巨大市场压力,处境十分艰难。同时,由于西方物质文明的渗透,不少消费者心理上形成了盲目崇拜“洋人”、迷信“洋货”的倾向,这就更加使民族企业生产的国货产品举步维艰。但是,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我国人民为了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开展了一系列振兴国货运动。这些斗争以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为开端,著名的如1915年和1919年的抵制日货运动、1925年的抵制英货和日货运动、1928年和1931年的抵制日货运动等。这些活动都沉重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势力,极大地推动了国货名牌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民众掀起的一系列抵制“洋货”的爱国运动,为国货企业走出困境、获得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创造了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其次,以人民为主体提倡国货运动得到了全国各界、各阶层人士和普通消费者的积极支持,这为国货名牌的创立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提倡国货的运动中,部分金融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对国货名牌的发展也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例如,南京国民政府除了大力推广国货外,还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扶植和奖励国货企业的政策法规,广大消费者初步形成了爱护国货、使用国货的社会风气等。再次,南京国民政府废除厘金、实施关税自主和币制改革等经济金融政策,也为国货名牌与“洋货”竞争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政治等外部条件。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个阶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国货运动,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国货品牌。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经济发展与进步的主要力量。

当然,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是离不开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群体的。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了一批这样的企业家队伍。他们具有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振兴民族经济的原动力,他们的经济活动也是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美国管理学家彼得· F·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革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是对资源给予一种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行为。”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20世纪初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的时候,近代中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比如,第一艘中国人自己经营的川江航运中的“蜀通”号,第一艘远洋轮船“中国”号,张謇的大生纱厂,简照南兄弟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范旭东的久大和永利盐碱工业系统,中国的“摩根”银行家陈光甫创立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等等。中国近代企业家可谓群星灿烂,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群体,如状元实业家张謇和企业家周学熙,味精大王吴蕴初,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荣氏兄弟,中国摩根银行家陈光甫,永安的郭乐、郭泉兄弟,南洋烟草公司的简照南,中国运输业翘楚卢作孚,中国科学管理第一人穆藕初,久大、永利的范旭东,火柴大王刘鸿生和海南橡胶鼻祖何麟书,等等。这些知名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是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诞生的,他们的创业精神既是当时国家遭受政治、经济侵略的民族精神,也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的集中表现。这种企业家精神的出现,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家精神的诞生是与企业家群体相伴相生的,应该是不分先后的。在此种企业家精神感召下,许多微观企业主体以上述企业家群体为偶像,不遗余力地推广新机器、新技术、新制度,把新机器、新技术、新制度运用到当时的经济发展中,为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源的基础,从而推动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二)市场经济的发育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前文已明确指出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几个阶段,这里再一次强调,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历程中市场经济的存在及其作用是该书又一重要的创新之处。“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是说在这一时段,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发展,但还不完善。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是这一时段中国经济变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72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这一时段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较大发展。这一时段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实体大致可以分为工业、矿业、农业等生产企业和从事商品交易的商业企业、金融业。这些企业的发展本身就表明了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因为这些行业的经济实体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它们的发展必然使与它们紧密相连的生产资料市场、生活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等都会有所发展,这些市场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成部分。所以说,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发展是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的具体表现。

二是资本市场的构建和发育。资本市场在中国近代史上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以及《证券交易所法施行细则》,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交易制度和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于1918年开业,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于1920年7月开业,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于1921年5月开业。这时期,除了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证券交易市场外,其他现代金融所具有的企业都有了,而且形成了完备金融市场体系,证券交易市场、外汇交易市场、黄金交易市场等一应俱全。在北洋政府时期,形成了北京和上海双金融中心,北京的证券交易所主要以发行国债为主,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发行股票为主。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随着政权逐渐统一,上海成为远东最大、最著名的金融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远东最大的交易所,上海的标金交易成为世界三大黄金定价中心,金融业成为上海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是商会组织的发展。商会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发育。中国之有商会组织,始自1902年。这一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正式开办。此后,到1912年间,各地的商会组织发展很快。但是,各地的商会之间缺乏联系沟通,无法共商有关发展商务的事宜,不能形成一个集团的力量,从而帮助一些资本主义经济实体的发展。因此,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商会就成了一个必然的趋势。《商会法》的颁布,商会组织的建立与活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

(三)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探索了太平天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和结构的纲领性文献。

《天朝田亩制度》有关经济的条文规制了新的经济制度。一是土地所有制。规定田分九等,分田的具体办法,以及“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2]35的文字来看,似乎可以这样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之前的所有土地所有制形式,规制了一个25家农民共有的土地制度。二是农民的分配制度。例如,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等内容[2]34。尽管《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规制的土地所有制度和农民的分配制度不仅不符合当时农民的愿望,也不符合当时时代的要求,在当时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但《天朝田亩制度》的制定和颁布还是有着一定历史意义的。从《天朝田亩制度》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提出新的土地制度设想的角度说,《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份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史上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于太平天国己未九年(公元1859年)向洪秀全提出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领导者规制除了农业领域以外的所有经济领域中,建立和发展类似于一些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周详的方策。这个方策规划了建立和发展各种资本主义企业的具体方案,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等。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洪仁玕所规制的这个“方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虽然在太平天国革命的整个历程中没有完全得到贯彻实行,但这两个纲领性文献所体现的理念,却在太平天国管辖的一些地区得到了体现,从而推动了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四)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特征和地位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随着中国共产党创建、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与以往经济形态有不一样的特征。一是这些地区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势力和国民党的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企业。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和军队举办的公营经济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成分。三是一些根据地、解放区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也就是说,这些根据地、解放区创建之前统治这些地区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已经被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消灭或被削弱,是根据地、解放区经济性质变化的基础性依据。四是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以自愿为原则的劳动合作的发展,也是根据地、解放区社会经济性质变化的重要表现。

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物质基础,支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在消灭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的过程中确立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过程中推广到了全中国,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此走上了新的历史征程。这是1840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经济运行历程中最根本、最具历史意义的变化和发展。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 18/c_1118891128.htm 0a2

[2]《中国经济发展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发展史(1840-1949)(第1卷)[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冯霞]

A New Perspective and a New System of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Review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1840-1949)

WANG Yong-chang
(Press,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4,China)

China’s modern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We must adhere to marxist historical view as the instruction,carry forward the marxist historiography theory,absorb and inherit the existing China’s modern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highlight the nationality and originality of modern economic history research,as well as evaluate and study of economic events and economic policy of China’s modern economic history practically,show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historical studies that“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The historiography research serves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this is the quality that marxist historiography should have.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1840-1949)(three volumes)tries to spread out expo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modern economic"development".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system to study of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trails back systematically China’s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rse from a new perspective,finally puts forward many new ideas.

modern economic history;national capitalist economy;new-democratic economy

F

A

2095—106X(2016)04-0084-09

2016-09-10

上海财经大学211三期项目;2015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王永长(1968-),男,上海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史。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