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服务中心 丁元琪
品读《围城》
□浙商服务中心 丁元琪
“没有恰到好处的心情,只有恰如其分的旅程”
说到《围城》,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是出自留洋学生,一个孤高清傲的女子—苏文纨口中。
“围城”是什么?不过是钱老先生笔下的方鸿渐等知识分子在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的艰难曲折,它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现代人孤独的心灵和一无去处的现实困境。其实“围城人生”,不过是进城、出城,冲进去、逃出来,周而复始,永无了局。无论怎样努力地冲进、逃出,最终都是无奈的。人生总有诸多不得意之处,人生终究不可能按照自己原来的意愿行进。所谓的挣扎,所有的矛盾,亦不过是一场困兽之斗,只会有一个结局,逃不了,避不掉,挣不脱,只能是一出悲剧。文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就是这样的一种悲哀、一出悲剧。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数年,一无所成。回国前父亲的家信让他认识到学位的重要性,情急之下,他买了个假学位。虽深感惶恐与不安,但辩证的哲学思维帮助他战胜了“罪恶感”——“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而回国后的方鸿渐“命途多舛”,失恋与失业,以及婚姻的破碎,让他身心疲惫。
与鲍小姐之遇,只能说是闲来的调情,算不得爱情,进驻“围城”的序幕是从苏文纨开始。但苏文纨并不是他进驻的对象,而是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鸿渐为博其好感,尽显文采风流,顺利地将自己的爱情之船搁浅在晓芙的城门之外。然值此之时,事态骤变,苏文纨无意之中扮演了小人,斩断了方鸿渐与唐晓芙的情缘。这次的情感创伤让方鸿渐的生命骤然黯淡,之后的爱情生活,他难以自主,任由孙柔嘉将自己引入她的“围城”。
孙柔嘉为了摆布这场婚姻,可谓是周密策划,苦心经营。结果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二人的青春与爱情,围城之内的他们大吵夹带着小吵,使婚姻一步步地走向荒原。他们的婚姻最初即带着算计,缺乏牢固的基础,又何来长久安定?这座围城的土崩瓦解,可谓是宿命之中的宿命。
很多人说,钱钟书笔下的围城是指婚姻,细细想来何止婚姻一个围城?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艾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当我读完全书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书中最后一句话:“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间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
人在旅途,经历得多,看得越多,心自然就越透彻。旅途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值得铭记的。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恰到好处的心情,只有恰如其分的旅程。”《围城》里恰好就有一段旅行,是我最为喜欢的。方鸿渐一行五人由上海到就任学校旅途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他们走得十分艰难,几经辗转才到达目的地。其中有一段描写他们几人一同挤车的情节特别让我印象深刻:“乘客们都蜷曲波折,弯成几何学上有名的角度”。看到这样的语言,我不得不佩服钱老的写作功底。这样精妙的语言,耐人寻味的文字,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文字总有能使画面再现的本事,总能让人感到真实的活着的人和物。文中许多形象的描写都让人惊叹不已,明明是很普通的事情,用他的语言说出来就是有不同的韵味,在心底泛起一道道涟漪。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平实朴素真实更能撼动人心。
品读《围城》,正如品读人生。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迹,上演了一个时代光鲜亮丽的悲剧。两年忧世伤生,衍出《围城》;几十年风雨飘摇,它仍生命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