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有关中国近代妇女职业问题研究综述

2016-02-13 14:52徐明涛秦际芬
天中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妇女职业研究

徐明涛,秦际芬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 15)

近十年来有关中国近代妇女职业问题研究综述

徐明涛,秦际芬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重庆 4007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史特别是新社会史、新文化史及性别史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研究对象下移,中国近代妇女职业问题逐渐步入了学者的视野。近十年来,有关中国近代妇女职业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在妇女职业观念、职业教育、职业状况、知识职业女性、下层职业妇女等多个方面涌现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研究著述,但由于受到史料与研究视角的限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中国近代;性别;妇女职业;妇女史;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妇女史研究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特别是社会性别理论引入以后,我国妇女史研究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既突破了“革命范式”的束缚,又跳出了“添加史”的禁锢。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妇女经济独立视为妇女解放的必要前提条件。然而,妇女经济独立又依赖于妇女职业的获得,职业成为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是女性获得社会地位的经济基础。近十年来,有关中国近代职业妇女问题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本文仅就期刊论文进行梳理、综述,以期对中国妇女史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一、职业观念

有关妇女职业观念是近年来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重点。蒋美华运用角色变迁理论,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方面,考察了“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异及女性经济角色变迁的现代化方向[1]。张莲波论述了“五四”时期妇女的经济独立思想,认为妇女经济独立不是简单获取一份职业,而是指拥有和男子一样的劳动权和处理劳动成果权[2]。余华林认为成功地扮演家庭主妇与职业女性双重角色,是近代中国知识女性的最大愿望,但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全面实现的[3]。张丽认为职业女性的发展与“妇女解放”只是少数女子的“特权”,绝大多数的中国女性仍然生活在“解放”之外[4]。而桂涛则另辟蹊径,把职业女性“花瓶”形象放回20世纪30年代报纸、杂志的语境中论述,认为女职员被视为“花瓶”主要是由于近代女子教育制度和社会氛围塑造的“浪漫”行为造成的[5]。另外,余华林又从另一个方面分析了“贤妻良母”,认为近代的“贤妻良母”与传统的“贤妻良母”有很大的区别。他指出尽管“新贤妻良母主义”充斥着一些封建伦理色彩,但是它也吸收了一些男女平等的观念,对于传统家庭分工模式的重新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6]。

职业究竟对婚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何新丽给出了部分答案,她认为女性职业使城市社会出现了女子初婚年龄提高、择偶标准转变、婚姻男女平等以及离婚率增加等现象[7]。

二、职业教育

女子职业教育是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的热点,研究成果颇多。谢长法通过追溯清末“新政”期间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认为女子职业教育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极大地推动了妇女解放[8]。龙凤姣等人论述了清末女子职业教育产生的原因,认为其基础是女子职业的出现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是近代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而女子职业教育实践促使其更趋成熟[9]。吴国荣考察了清末民初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嬗变,即由以“贤妻良母”为培养目标的“母职”教育观转向以谋求个性发展的“完全人格”为旨归的教育理念[10]。

以省份为单位的女子职业教育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王红丽、李书安分析了清末民初江苏各地的女子职业教育,认为当时女子职业教育的兴起构成了江苏教育近代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13]。朱绍英、黄小兵认为民国时期长沙女子职业教育具有起步晚,发展较快;课程设置切合社会需要;办学体制公私并进,私立为主;办学层次完整等鲜明的特色[14]。

就近代我国女子职业教育科目的设置状况而言,吴文华认为由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了限制,教育科目设置具有狭隘性和简陋性的特点,从而导致女子在社会职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15]。

三、职业状况

有关近代妇女职业状况的考查,是一个不可避开的话题。谭玉秀、高春艳考察了中国近代知识女性就业状况,指出“五四”以后虽然知识女性就业领域不断拓宽,职业平等权与参政权最终获得法律层面的认可,但仍面临人数少、层次低、待遇低等问题[16]。此外,抗战期间的妇女就业状况也引起了学者关注。谭玉秀、邢莉艳认为抗日革命根据地与国统区分别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女性就业,但由于处于非常时期,女性在就业过程中仍不断遭遇挫折[17]。何黎萍则认为抗日战争使国内政治经济转入战时轨道,导致国统区妇女职业状况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国统区妇女职业活动与救亡运动相结合而产生的妇女从业高潮,但随着国土大片沦陷和职业妇女大批内迁,出现了妇女职业待遇下降、职业范围缩减、旧势力对传统性别观念与社会性别制度的维护等问题[18]。夏蓉以“妇指会”为切入点,考察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女性职业运动,面对国民政府各职业机关裁撤或排挤女性有增无减和社会上钩沉“妇女回家”与“贤妻良母”的现象,“妇指会”积极策动妇女职业运动,提倡女子负有双重责任,即兼顾家庭与事业,反对“妇女回到家庭去”的论调[19]。余华林认为民国时期人们一方面将职业问题作为妇女实现独立的中心问题与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将仍家事视作妇女的天职,从而形成了妇女职业与家事并立的观念,使得民国时期的一些妇女不得不面对职业与家事的双重负担而做出艰难的选择[20]。

侯杰、曾秋云的文章值得我们关注,作者以蒋逸霄《津市职业的妇女生活》系列采访的口述史料为中心来解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女性生活状态,从职业女性的经济工作状况(公共空间)、婚姻家庭状况(私人空间)两个范畴,探讨了她们在追求职业平等、婚姻自主及男女平等的历程中的挣扎与无奈、欢乐与痛苦[21]。

四、知识职业女性

近年来,近代知识职业女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界的关注。女教师是近代职业知识女性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张艾利认为女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产生是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及近代女学发展的结果,这一职业群体具有自身力量薄弱、与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时常受到学潮冲击等特点[22]。马方方认为由于人们对女性从教的认同,女教师队伍得以迅速发展,但与男教师相比,她们仍处于普遍的经济弱势地位[23]。

有关女性警察的研究是一个新的亮点,以前多为学界所忽视。张研、李光泉认为女子警察的设立一方面完善了警界体制,为警界注入了新的血液,强化了警务活动;另一方面给女子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减了社会压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24]。而孙静则认为对于女子警察这一社会角色的出现,无论是施政机关还是女性自身,都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加上近代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急速变化,女子警察未能有突出建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25]。

女性参政是妇女政治地位提高的体现。一些学者对国统区女性参政运动进行了论述。夏蓉认为抗战时期妇女指导委员会掀起的两次妇女宪政运动,使国民大会增加了妇女代表的名额和宪法上切实规定的男女平等条文,对全国妇女运动起了发动机的作用[26]。向仁富评述了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地区妇女争取参政权的运动,认为其具有理论上展开热烈讨论和实践中取得相当成就两个方面的特征[27]。而汪澎澜则以《妇女共鸣》杂志为中心,考察了1931年的妇女参政运动,认为该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后来妇女参加南京政府举行的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开了先河[28]。

有关近代女律师的研究也是职业女性研究的新亮点,但这方面研究的文章不多。孙慧敏考察了上海女律师的兴起及知名女律师的活动,认为她们通过报纸提高了自身的曝光度,塑造了自身的职业形象,即将承办女性案件视为自己一种特别的责任[29]。邱志红从性别史的视角探究了民国时期法律专业女性进入律师界的历史过程和职业发展,并从观察女性律师的性别认同、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角色定位、社会期待与观感出发,揭示了女律师如何塑造及实践法律职业形象[30]。

式中,代表平均速度梯度引起的湍动能产生项;αk和αε分别为湍动能(k)和湍流耗散率(ε)的有效普朗特数的倒数, 4.38, β=0.012, C1ε=1.42, C2ε=1.68; μeff为有效黏性系数;ρ为密度,u为速度,i和j代表直角坐标系中的方向。

对女记者、女报人、女编辑、女小说家、女医生、女店职员等职业女性,学界也有论述研究。刘慧娟追溯了中国第一批女报人的产生,认为第一批女报人的出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及女性运动的推进产生了重大影响[31]。秦亚欧、范朦予考察了女性进入图书馆职业的历史条件,认为图书馆行业加速了近代女性走入社会,该领域的职业女性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2]。马勤勤论述了女小说家这一清末民初出现的知识女性职业,认为女小说家职业的出现,见证了小说场域的性别秩序从松动到走向重构的过程[33]。张艾利考察了抗战时期的贵州女医生群体,认为由于抗战的需要及妇女解放思想的影响,贵州女医生大量地出现在抗日战争中,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促进了贵州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意识的自觉[34]。连玲玲探讨了近代女店职员的出现及其形象建构的过程,认为女店职员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劳动市场的性别比例,更冲击着既有的性别分工方式与性别角色的认定,但女店职员要完全摆脱“花瓶”的地位,需要等到“工作认同”的建立[35]。

五、下层职业妇女

下层职业妇女亦步入了学者研究视野,涌现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著述。

女佣这一群体吸引了学者的眼球。赵赟考察了“苏北佣妇”这一群体在上海形成的过程和规模,认为在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从体征和职业上苏北妇女都受到了江南人的歧视与侮辱[36]。而黄晶晶则认为在近代中国这个特殊背景下,大批妇女走出家门,形成了近代女佣这一群体,较早开启了近代女性职业的先河,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37]。

女工是近代从业女性中人数最多的职业群体,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马方方借助社会性别的分析路径,揭示近代女工的经济地位状态,认为女性外出就业迈出了自身解放的决定性一步,是其地位提升的关键。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提高了她们在两性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在代际结构中也改变了对女性的传统偏见[38-39]。经先静考察了上海孤岛时期女工的日常生活,指出女工不仅面临苛刻的规章制度,忍受着男性管理者的语言和身体上的暴力,还遭遇以性骚扰、性侵害为主的性别控制[40]。另外,对于女工法律保护方面,马方方认为针对女工在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工厂法》对女工权益给予较多关注,为女工利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以及改善自己的待遇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因素制约着法规的有效实施,加之有些政策确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收效甚微[4142]。

娼妓问题是个传统的议题,也是近代职业妇女研究不容回避的。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娼妓的治理。蔡禹龙、顾殉论述了20世纪30年代杭州市政府发起的废娼运动,虽然成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但是政府的废娼行动与济娼措施,显示了现代化政府的执政理念,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43]。包树芳以茶馆为主线考察了近代上海禁娼运动,认为妓女、茶馆、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导致查禁难以奏效的深层原因,而且租界的消极合作影响了禁妓的有效实施[44]。

六、结语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有关中国近代妇女职业问题研究成果显著。研究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较之以前只注重妇女解放和妇女运动的研究更为深入,从职业观念到职业教育、从知识女性到下层妇女等,从教师、律师到佣妇、女工等都有专门的论述。一些学者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经济角色变迁、女性主义等理论来分析职业妇女问题,是妇女史研究的重大突破和贡献。此外,许多学者除了运用传统的史学方法外,还较多地借用了女性学、社会学、经济学、计量学、法律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方法更具多元化。

但总体来说,中国近代妇女职业问题研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时段过于集中,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时段偏重于晚清和民初,特别是五四前后,而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关注较少。在内容上,有关妇女职业教育研究较多,对上层女性关注程度远远高于下层妇女,有关农村妇女研究相当薄弱,几乎无文论述,存在研究空白的问题。第二,研究理论和视角缺乏创新。这一时期的研究仍然受政治史和社会史的影响较大,局限于妇女运动、妇女解放的视角,对妇女解放、妇女抗争、妇女是受害者等问题研究较多,但没有从妇女职业的视角探讨,忽视了职业妇女的历史主体性和人文维度。第三,对职业妇女业余生活研究不够全面。这一时期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妇女职业发展与职业变迁,考察妇女职业生活,而对于职业者的业余生活研究则寥寥无几。职业妇女特别是知识职业女性下班后或闲暇时间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像地方戏场、茶馆、书店等传统娱乐场所和电影院、舞厅等新兴娱乐场所,都有职业妇女的光顾。通过对职业妇女业余生活的考察,能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妇女职业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职业妇女研究无法深入进行,特别是理论的缺乏更使研究视角受到了限制。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创新研究理论和方法。社会性别分析、角色变迁等理论对于研究妇女职业至关重要,有利于我们从中国职业妇女的实际去解读历史,打破原来简单的“压迫—解放”理论的束缚。因此,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理论,并使之中国化、本土化,以使我们更好地研究中国近代妇女职业问题。在方法上,我们应进一步拓展思路,将女性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人类学、计量学、法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以使我们更全面地研究中国近代妇女职业问题。比如,佟新、濮亚新提出的“城市妇女的职业发展”理论对于研究职业妇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5]。

第二,拓宽研究视野。在时间跨度上应将晚清和整个民国时期都纳入研究范围,并注重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职业问题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争因素的镶入,妇女职业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值得学者深入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职业女性的职业生活、业余生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也都应是研究的对象。这些都能进一步凸显妇女的历史主体性和创造性,能更加全面地解读职业妇女,呈现近代职业妇女丰富多彩而又鲜活真实的画面。比如,侯杰、曾秋云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女性生活状态解读——以蒋逸霄《津市职业的妇女生活》系列采访为中心的探讨》,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21]。

第三,加强史料的整理与搜集。只有建立在翔实史料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更加真实更加全面地解读中国近代职业妇女。晚清、民国时期的妇女期刊、报纸、书籍、妇女言论集、地方志、诗词、歌谣、档案、口述史料等,我们都应该进一步搜集和整理。特别是中国近代女子报刊和口述史料是研究妇女史重要的史料。郑永福、吕美颐就指出:“中国近代女子报刊总量很多,对妇女运动和妇女生活的影响极大,但迄今为止研究还很不够,蕴藏其中的丰富史料也未得到充分利用。”[46]李丹柯认为口述史可以为我们提供和弥补文字档案鲜有的资料,有助于开拓研究视野[47]。

[1] 蒋美华.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J].妇女研究论丛,2006(4):40—46.

[2] 张莲波.五四时期的妇女经济独立思潮[J].史学月刊,2006(7):121—123.

[3] 余华林.民国时期的男女平等观念与妇女职业问题[J].光明日报,2007-05-11.

[4] 张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职业女性与妇女解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3—305.

[5] 桂涛.“花瓶”:20世纪30年代年代职业女性的形象及其语境[J].妇女研究论丛,2011(6):54—61.

[6] 余华林.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贤妻良母主义”论析[J].人文杂志,2007(3):150—156.

[7] 何新丽.民国时期女子职业对城市婚姻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半月刊,2006(6):143—144.

[8] 谢长法.清末“新政”时期的女子职业学校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2—127.

[9] 龙凤姣,杜祥培,高静萍.晚清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8—179.

[10] 吴国荣.清末民初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之嬗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51—156.

[11] 王秀霞.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J].理论学刊,2006(7):106—108.

[12] 陈韦吉.性别视阈下民国女子职业教育[J].职教通讯,2014(10):58—65.

[13] 王红丽,李书安.清末民初江苏女子职业教育的历史考察[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2):76—79.

[14] 朱绍英,黄小兵.民国时期长沙女子职业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4):11—14.

[15] 吴文华.近代我国女子职业教育科目设置状况综述[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6):82—87.

[16] 谭玉秀,高春艳.中国近代知识女性就业状况研究[J].教育评论,2015(1):158—161.

[17] 谭玉秀,邢莉艳.抗战时期妇女就业问题探研[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54.

[18] 何黎萍.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妇女职业活动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6(6):51—55.

[19] 夏蓉.抗战时期妇女指导委员会与妇女职业运动[J].贵州社会科学,2010(4):125—131.

[20] 余华林.民国时期妇女对职业与家事的两难抉择[J].中州学刊,2014(12):143—147.

[21] 侯杰,曾秋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女性生活状态解读——以蒋逸霄《津市职业的妇女生活》系列采访为中心的探讨[J].南方论丛,2006(2):62—74.

[22] 张艾利.近代女教师的产生与发展特点[J].教育评论,2014(6):156—158.

[23] 马方方.民国时期女教师的经济地位状况研究(1912—1937)[J].妇女研究论丛,2009(1):39—45.

[24] 张研,李光泉.20世纪30年代中国女警的设立及其职业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43—46.

[25] 孙静.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警政改革视阈下的女子警察[J].妇女研究论丛,2014(3):65—70.

[26] 夏蓉.抗战时期妇女指导委员会与妇女宪政运动[J].民国档案,2009(2):115—124.

[27] 向仁富.近代广东妇女争取参政权述评——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J].前沿,2010(8):136—139.

[28] 汪澎澜.1931年妇女争取国民会议代表选举权运动述论——以《妇女共鸣》杂志为中心[J].民国档案,2013(2):103—108.

[29] 孙慧敏.民国时期上海的女律师(1927—1949)[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6(14):51—88.

[30] 邱志红.民国时期女律师职业形象的塑造与实践[J].北京社会科学,2014(6):81—91.

[31] 刘慧娟.中国近代第一批女报人的诞生及其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1(1):44—46.

[32] 秦亚欧,范朦予.近代中国女性进入图书馆职业的历史追溯[J].图书馆学研究,2014(11):88—92.

[33] 马勤勤.以“女小说家”为职业——清末民初小说场域性别秩序的松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5):50—60.

[34] 张艾利.试论抗日战争时期贵州女医生的产生及历史影响[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1):29—32.

[35] 连玲玲.“追求独立”或“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职员的出现及其形象塑造[J].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2006(14):1—50.

[36] 赵赟.近代苏北佣妇在上海的规模与处境[J].史学月刊,2010(8):102—108.

[37] 黄晶晶.浅谈近代女佣与中国社会[J].兰台世界,2013(4):88—89.

[38] 马方方.社会性别视域下近代城市女工经济地位探析(1920—1930s)[J].妇女研究论丛,2014(5):71—77.

[39] 马方方.职业与近代女工家庭地位的变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023—1029.

[40] 经先静.日常工作中的规训与抗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孤岛时期上海女工研究[J].兰州学刊,2013(8):64—73.

[41] 马方方.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实施的困境与难局:以女工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3):119—123.

[42] 马方方.试论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女工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1):105—111.

[43] 蔡禹龙,顾殉.民国时期杭州拱宸桥娼妓业的治理(1912—1936)[J].理论前沿,2014(4):10—12.

[44] 包树芳.娱乐、风化、政治:近代上海茶馆禁妓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6):226—231.

[45] 佟新,濮亚新.研究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J].妇女研究论丛,2001(3):4—10.

[46] 郑永福,吕美颐.六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C].上海:“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

[47] 李丹柯.口述史与重庆妇女抗战[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5):83—89.

〔责任编辑 牛建兵〕

C913.2

A

1006-5261(2016)04-0131-05

2015-11-28

徐明涛(1989—),男,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妇女职业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