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自律唤醒“生态内因”
——以“五水共治”为例

2016-02-13 14:06胡丹丹陈玲芬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6年0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自律马克思

胡丹丹 陈玲芬

道德自律唤醒“生态内因”
——以“五水共治”为例

胡丹丹①陈玲芬②

浙江省“五水共治”是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矛盾激发的产物。恶劣的水质使民众的自律意识开始觉醒,“道德自律”唤醒了对马克思“生态内因论”的深度解读:自然生态是人类一切生产的“物质基质”,只有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内嵌于生产链条之中,才能转变人类生产生活的取排水方式,从源头上缓解水污染。

五水共治;道德自律;生态;内因

从原始采集文明、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人类获得了丰硕成就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成功转型,迫切需要人类主体与自然环境之间主体性转换——从高扬“主体能动性”到“主体自律”。马克思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历史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人类与自然界平等享用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运用“道德自律”掌握好自然开发的限度,顺应自然规律展开社会生活,是生态伦理的应有议题。

在西方伦理史上,康德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自律概念,并把它确立为伦理学的基础。他认为道德法则完全是意志的自律,个体的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在他立法时是不服从异己意志的”③[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④[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如果服从他人或者上帝意志就等于取消了自律。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时期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他律。”④在一定程度继承了康德的道德自律说,同时看到了康德从人的纯粹理性中寻找价值根据的局限性,认为脱离现实生活社会关系的道德主体是根本不存在的。他指出,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因此,道德自律并不是先天的、超社会的,而是取决于道德主体的全部社会关系总和,尤其受道德个体所处的社会地位、阶级关系、主体性格、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人类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关系。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从历史发展来看,经济关系的变更决定了伦理思想的转变,而一定时期的伦理观念又反过来揭露该时期的人类道德观念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经济人”的思想行为。“五水共治”是我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治理的直接对象是浙江的八大水系,但是从根源上改善水质,需要触及我省的工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五水共治”的政策背后是人类主体对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也是生态伦理思潮下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生态伦理的价值所指,为当下的生态治理提供有利的道德准绳和思想动力。

一、道德自律唤醒“生态内因”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揭示了道德价值的社会历史根据。道德价值“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是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③同①,第73页。。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系列现实的利益关系和社会规范的集合体,因此“道德自律的基础是利益,道德价值是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内化”④何建华:《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道德自律说的扬弃》,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现阶段,全球水危机进一步加剧,水污染状况急剧加重,饮用水质量下降严重损害了人类正常的生存利益。因此,人类工业文明时代的伦理道德开始接受审问:人类还能高唱自由意志、“为自己立法”的律他型道德范式,继续本持为征服自然、谋取自身经济利益而“高扬主体性”伦理道德吗?21世纪,当生态文明成为人类发展新兴诉求,自然界的角色从人类奴役索取的对象转而成为人类和谐共赢的伙伴,人类的道德价值也随之由主体高扬转为“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是人类在当前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状态下对“自由”的深刻认识,也唤醒了人类对“生态内因论”的深度解读。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自由、自律的问题。“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一切社会关系包含了人、物,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综合。人的自由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自由,很大程度上要受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在制度上鼓励自由贸易,粗放型生产,少有顾及生态环境的人为恶化。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生产模式在一定时期内高速带动了国家经济增长,从长远来看却留下了生态破坏的苦果,限制了后世子孙享受正常自然生态环境的自由。道德自律唤醒人们将自然生态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升生态因素作为发展链条中不可或缺的内因地位。

马克思主义对经济要素的衡量是全面的、动态的。主流经济学大多没有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看待,只是单纯地将可衡量的经济增长进行主导性评估,排除了生态损耗因素。马克思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将自然环境看作与劳动一样的物质财富资源,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在要素。马克思认为,劳动和自然力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基本要素。《资本论》指出:“正像生产的第一天一样,形成产品的原始要素,从而也就是形成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②[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2页。马克思说:“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③[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62页。劳动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差别,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生产力实现结果的差别,成为社会生产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自然生态的破坏不仅在源头上决定生产产品的质量,影响产品生产进程,而且生态治理付出的社会财富在再次分配上占据重要比例,消耗公共建设财用支出。例如2014年,浙江“五水共治”的资金根据国家的相关资金政策和政府计划指导确定投入比例,争取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形成全民治水的格局。省政府提出将2014年省级“三公”经费预算削减30%以上,省下来的钱用到水利建设。

从资金投入的具体项目看,“五水”治理首先是污水,由于农业、渔业造成的面源污染和工业造成的点源污染难以控制,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法律难以全面的规定所有的水资源管理,当前《水污染防治法》也只是侧重于污染防治……从政府文件和各地治理现状来看‘五水’并没有涵盖‘酸雨、地下水、近海岸水’等,五水外延的不周延性,没法全部概括水的类型。”①罗汉高、陈真亮:《关于五水共治的冷思考》,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96页。从浙江省2013—2014年的环境质量公报可以看出,水环境基本呈现稳定状态,但并未得到较大改善。所以在浙江省十三届四次全会上,夏宝龙提出了“治理污水,倒逼转型升级”的治水观点。由此观之,由社会财富再分配开展水污染治理的效果十分有限。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自然生态是社会产生链条中的根源性要素,是人类一切生产的“物质基质”,只有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内嵌于生产链条之中,对生产、分配有着根源性影响,进而转变人类生产生活的取排水方式,才能从源头上缓解水污染。

二、“五水共治”的生成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路线引领了我国工业迅猛发展。“大国崛起”的经济新形势下,我国的生态环境却付出了惨重代价。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在2013年提出了“五水共治”的生态建设主题,首次将生态水资源问题提升到治省战略的高度。

浙江省从单纯的污水治理到“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经历了对污染水源的直接处理、短暂性见效到根源性防范、长远性见效的目标转变。政府政策生态倾斜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外部条件是工业污染与生活质量下降的利益矛盾被激发,内在生成机制是人类理性中的“道德自律”唤醒了“生态内因”。从外部因素看,环境污染造成民怨沸腾:2013年浙江省频发的“水闹剧”,如:各地市邀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杭州市民哄抢饮用水等事件,警示我们水资源保护捉襟见肘。从浙江省2013—2014年(上半年)跨省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的水质情况以及浙江省环保厅的最新调查数据:2014年1—5月,全省145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中,有83个断面满足功能要求,达标率为57.2%。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85个,占58.6%;Ⅳ类18个,占12.4%;Ⅴ类11个,占7.6%;劣Ⅴ类31个,占21.4%。①具体参见浙江省环保厅网站:《关于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2014年1—5月水质变化情况的通报》,http://www.zjepb.gov.cn/root14/xxgk/hbdt/stdt/201406/t20140624_305135.html[EN/ OL]。恶劣的水资源状况严重损害了居民的生存利益,激发了居民的“渴望绿水青山”的生态需求。

从内在机制看,“五水共治”的全面开展是人类道德自律唤醒生态内因的结果。道德自律是人的道德觉醒,人类“理性”思维开始指导实践。康德为了确立道德自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从人的两重性(感性和理性)出发,认为只有理性之人才能为寻找到自由并奠定一个永久的基础。他认为,在感性世界中,人的行为以欲望、利益、爱好为基础。在知性世界中,人的活动以自律的道德原则为基础,“不受任何感性利益所影响。”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63页。在康德这里,感性和知性世界互不僭越,泾渭分明。黑格尔从“纯粹形式”角度批判康德的道德自律缺乏具体的内容;马克思则批判地吸取前人的观点,把道德自律的理解置于历史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从具体的历史过程和现实的社会关系中来考察自由、自律问题。“现实的人”是感性和理性的交织体,随着社会环境、角色的变化而施展思维能力。就如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人民的基本生活、感性的吃穿用度基本得以保障。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人的理性思维不断被唤醒。在理性思维中,包含了人的道德思想和伦理价值,2013年频发的水闹剧是人道德意识的深刻反思。群众为表达不满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不仅是对政治忽视生态的抗诉,也是人群内部高呼“道德自律”的体现。由“高扬主体”到自律的态度转变,是浙江人民意识到了一对因果规律:人类对环境无底线地索取施压,环境给人类的不良回馈同样是无底线的。在生态与发展这对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之时,人类必须反观自身,调整发展模式。道德自律是当下群众为争取生存利益而选择的伦理价值。正如马克思说的:“道德自律的基础是利益,道德价值是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内化。”①何建华:《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道德自律说的扬弃》,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三、道德自律对“五水共治”的作用

浙江省近几年十分注重对水环境的治理,2013—2014年水质监测信息显示,浙江八大水系的质量在治理前后呈持平状态,并没有较明显起色。数据比对发现,“农业的用水量基本上呈现持平状态,但是工业供水与生活用水却在大大地增加,由此可见,污水和废水在处理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②黄庆良:《浙江省水资源利用优化研究》,载《中国水运》2014年第1期。水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资源,它的流动和净化有其自身运行的周期和规律。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取水和排污是水资源污染的根源,所以“五水共治”的过程必然与企业转型、节能减排、生活节水等环节实施同步奏效,目的在于:一是减少排入河道的污水,二是减少河流取水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法律法规、命令决议等“他律”形式至关重要,而“他律”的最终目的和立足点在于“道德自律”。只有意识到“道德自律”重要作用,才能将“保护水源”这个观念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和道德判断准则内化于行为主体的思想中,从根本上制约水资源浪费、污染排放的不良行为。

道德自律能够作为一种道德认知,能够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进“五水共治”的群众情感认同。民众结合当下生活的基本矛盾,做出的律己向度的道德选择,是生态文明时期人类的新型生活方式。面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理性的人选择自觉地完善自身,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节约水资源,协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需要与需求,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弗罗姆指出:人无法消除生存中最基本的矛盾,但却可以产生各式各样的反应方式,特别是产生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并使生活具有意义的希冀。在水源紧缺、雾霾频发的警示下,人们意识到原先对自然界无节制地索取、染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要从生态与生产的矛盾中解脱出来,道德自律是当下“使生活有意义的希冀”,是人类理性精神活动的基本形式。

在行为上,道德自律的生态观能够指导人们做出理性的行为选择,促进“五水共治”的全民参与度。现实生活中,必然面对道德行为中的冲突,如不同评价系统、多重选择方案对道德主体行为产生的影响,而这些选择方案并不是法律制度的底线价值能够做出选择的。因此,道德主体迫切需要一种更为普适性、指向性、原则性的道德评价尺度。而道德自律的丰富内涵正好填补了法律制度的刚性标准,作为一种柔性、自主的评价方式为道德主体做出行为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弹性空间,为现代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做出方向性指导。对于居民消费,道德自律引导人们以适度消费取代过度消费,以简朴生活取代奢侈浪费,缓解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能源短缺,生活废弃物排放等状况。在生产领域,道德自律的生态观是推动浙江工业转型升级的精神动力。面对产业升级的选择,道德自律的生态观能够在企业整体规划中,尽可能地选择环保型原料进行流水运作,同时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废弃物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放河流,对环境产生超负荷污染。

生态文明时期,人类的利益取向是和谐自然的品质生活。道德自律的伦理观念揭示出人类认知自然的全新尺度:自然和人类的利益是一体共生的,破坏自然的恶果终究会被人类自身食得。因此,自我节制而保护自然,本质上就是尊重人类自身。“五水共治”作为生态治理的浙江模式,是道德自律唤醒马克思“生态内因”的现实呈现,也为全国性的生态综合治理提供经验。

①胡丹丹,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②陈玲芬,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自律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基于CNKI的“五水共治”工程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