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旅游企业与目的地发展耦合研究初探

2016-02-13 13:58:34鲍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雁荡山楠溪江目的地

鲍娟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小微旅游企业与目的地发展耦合研究初探

鲍娟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1231)

文章将小微旅游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温州雁荡山——楠溪江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从系统耦合的视角出发,探索小微旅游企业与目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分别以政府、资金、模式创新等方面总结了小微旅企对地方发展的正向影响。同时,也指出在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小微旅企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的困惑及其发展展望。

系统耦合;小微旅游企业;目的地;协同

传统旅游学理论认为:小微旅游企业是一类边缘企业,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随着全球企业小型化趋势的到来,旅游企业尤其是小微旅游企业为区域经济转型注入了动力。某种程度上,小微旅游企业已成为旅游目的地繁荣的重要标志。国内外知名学者、Roernburg(1980)、Morrison(2006)和邱继勤(2012)等均在其著作中探讨了小微旅游企业在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的积极作用。小型、微型旅游企业的发展模式创造了细分市场,带来了创新产品,甚至改变了当地文化氛围,使目的地表现出休闲、活力、多元等特点,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参与性和美誉度。

现今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众多小微旅游企业集聚地。云南大理、丽江、阳朔、杭州西湖等就是其杰出代表。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小微旅游企业对旅游目的地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旅游业界对小微旅游企业研究较为薄弱的背景下,文章以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温州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小微旅游企业和目的地之间的关系,不失为一种尝试。

一、小微旅游企业研究进展及概念界定

国外研究学者针对小微旅游企业的研究始于罗德伯格关于巴厘岛的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不同规模旅游企业对同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他首次以数据实证研究了小微旅游企业对目的地经济的正向影响,并得出结论:相较于大、中型旅游企业,小型旅游企业更能够适应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且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产生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作用。自从第一家从事小微旅游企业研究的机构在英国成立,以及第一届小型和微型旅游企业的国际专家会议的成功举行,小微旅游企业的研究在20世纪末步入了新阶段。在经济和旅游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增加的小微旅游企业对各国区域和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愈发凸显。更多的旅游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加入到研究行列中,小微旅游企业研究成为世界和国内旅游学研究中人文社科课题的重要构成部分。

国内近几年才出现的小型、微型旅游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旅馆、居民旅游和乡村旅游及相应的聚集地等方面的研究。学者毛润泽、徐畅(2012)首次对小微旅游企业进行单独研究,以从业人员数量、营业收入作为指标,根据小型和微型企业不同范围,按照企业类型确定了小微旅游企业划分标准。同时,他们还就小微旅游企业面临的发展困难提出了包括提升质量、健全和完善支持体系、实施品牌战略等三方面研究对策。刘瑞林、单乐(2013)则对甘肃地区旅游企业展开集中研究,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指出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模式,重点强调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扶持和加强企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孔令学(2013)提出北京郊区小微旅游企业对北京旅游发展的促进和补充作用,同时指出此类小微旅游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供需方面的困难及解决的机制选择。

本文中的小微旅游企业是指产权集中,经营权统一,产品种类相对单一,以旅游资源为主要依托,以提供旅游服务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从业人员在10-20人之间,年产值在200万元-500万元之间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济单位的总称。其主要包括旅行社、酒店、家庭旅馆、旅游商店、旅游运输公司等小型和微型旅游企业。

二、研究区概况

温州位于东海之滨,素有“东瓯山水甲江南”的美誉。境内旅游资源禀赋卓越,现拥有3A以上景区13处,其中,“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和“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为两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作为旅游发展先行区,雁荡山与楠溪江风景旅游区在地方旅游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中首次提出“雁荡山——楠溪江一体化”发展概念,“雁荡山——楠溪江”山水精品旅游区得到大力推动,以小微旅游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以民宿为例,雁楠两大景区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40%。2015年,雁荡山接待游客526万人次,同比增长15.7%;旅游总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26.9%,民营经济贡献率达65.7%。

三、小微旅游企业对目的地发展的正向影响

资金流是小微旅游企业发展意愿与区域影响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逐利行为的体现即是吸引消费者参与就餐、购物、住宿等活动,让外来资金流入旅游目的地。旅游小微企业作为现代企业的分支,在贡献区域收支平衡的经常项目、创造商业交易、税收,促进经济发展上具备溢出效应。

(一)刺激目的地投资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使资金短缺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对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来说,吸引、利用外来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温州地区民营经济发达,近些年来不少房地产投资客、城市白领进入民宿领域,农庄民宿、海滨民宿、景观民宿、艺术文化民宿等百花齐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雁荡山——楠溪江景区已成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区。伴随着景区知名度和氛围不断提升,在众多的外来投资者心中,雁荡山——楠溪江景区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良好投资环境的代表。在对小微旅游企业主的访谈中发现,民宿投资金额较大。例如位于雁荡山灵峰景区的69号公馆已投资300万元,能仁客栈、悦来民宿等小微旅游企业的资金投入也在200万以上。可见,以民宿为代表的小微旅游企业吸引了当地大量的投资。此外,由于深度的小微旅游企业集群发展,直接带动了雁荡山——楠溪江景区外围地区的发展。2012年在《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办法》中,永嘉县政府专题提出鼓励民宿发展,利用楠溪江古村落,通过专业设计,将老房子改建成外观古朴、内部舒适的各种民宿设施。

(二)促进目的地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活动的轨迹是资金运行,通过分析企业资金的流向,我们可以了解企业与目的地各部门之间的关联程度。而小微旅游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流动分析,可确定旅游小企业对目的地其他产业发展起着带动作用。因此,研究选取位于楠溪江的民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经营者的深度访谈、资金去向的持续跟踪以及基础经营数据的分析,总结了该类企业资金流向的特征。

1.从资金流向的行业部门而言,行业范围比较广阔。该类民宿资金直接流向了旅游六要素的相关行业,如种植业、畜牧业、屠宰及肉蛋类加工业、家具木制品业、纺织业。另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十多个生产部门,如煤气生产和供应业、水力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也是其直接的受益者。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以商业为代表的地方经济得益较多。住店客人往往会采购农副产品,走进当地商场选购心仪土特产品、工艺纪念品。这些行业的生产部门都位于目的地内,显现出旅游小企业对产业中位于第三位的商业和第一位的农业的发展都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由于涉及企业经营,因此在调查中难以进一步追踪资金流动,即从初级生产部门分析资金转到次级部门。然而,资金流动的特征分析已经可以得出结论,旅游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尤其对流通业、农业具主导作用。这将会有一个促进作用,间接诱导旅游目的地就业提高,产生收入及税收增加等一系列效应。

2.从资金流向的持续性而言,以民宿为代表的旅游业需要投资商和经营者持续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改造升级。消费者行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也促使旅游经营者不断改进产品质素,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的内涵。对雁荡山——楠溪江景区的研究调查中发现,90%的经营者和小微企业主表示会对民宿进行持续的改造。在对旅游主管部门的走访中也发现,政策引导下的楠溪江民宿已经经历了三次代际更替,这和经营者的经营意愿和行为是符合的。

3.从资金流向的区域而言,由投资和游客消费的大部分外来资金都已经转移到各地方部门。虽然仍有一些旅游漏损,但漏损率较小。据计算,该基金投资于主营业务,资金纳入地方建设等相关产业占到55.88%;并通过由游客所获得的外来资金中的62.5%(除去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也流入相关行业部门。

(三)助力公共管理领域转型升级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长期的能力建设、指导及技术转移对提升社会和增长经济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发现与Nicole&Richard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规模越小的酒店企业对当地经济产生的效益越大。小微企业更接地气,当与大型旅游企业比较时,集群优势对区域经济拉动的力量更大。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

1.民宿产品对就业与收入呈正关联。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旅游发展与乡村劳动力回流现象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日益受到重视。在社会转型期,农村失地失业人口的规模有所扩大,如何解决城乡二元化,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及缺乏专业技能的富余劳动力群体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一大任务。雁荡山——楠溪江景区的人均收入是整个片区乃至乐清、永嘉县域最高的区域之一,低保、因病致困等群体绝对数也是全县域最低的。笔者对区域民宿集群的雇工调查中显示,其工资水平比种植业高(农民全年纯收入)。在小微旅游企业工作,其所在家庭收入有明显提高。尤为重要的是,旅游业对女性就业者的包容程度远胜于其他行业。许多女性受访者还表明,她们在当地民宿中工作,能为家庭出一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有效兼顾了农业生产。

2.民宿产品拓宽了政府执政视野。近些年,民宿业令目的地经济蓬勃发展,旅游目的地形象得到提升。在温州,政府关注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一股趋势。2009年起,温州开始着力进行统一的乡村旅游规划,形成了市县景区三级规划体系,自然保护更加充分,景区发展更加规范。2012年起,以特色旅游客栈评选为载体的小微旅游企业发展规划促进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快了传统“农家乐”产业的转型升级。同年,永嘉县力邀台湾南投县前来传经送宝,面对面的交流对经营者和政府而言都是一次头脑风暴。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变化,乡村游的内涵也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现有研究已证明:小微旅游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运营优势和创新的动机。可进入性一直是困扰温州旅游发展的短板。雁荡山——楠溪江景区中,通往该区的少许道路较差,停车场容量较小,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设施,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措施。2012年,最美公路雁楠公路的开通,大大改善了旅游交通。乐清、永嘉也投入巨资,以实现最美乡村。在追求建设美丽乡村时,坚持城乡统筹,优化布局;坚持以人为本,群策群力;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注重结合,整合资源并加大资金投入。根据乡村性这一特点,楠溪江依据其独特的村落地理位置、文化韵存、风俗习惯、环境特点,保持并优化周边乡村的环境,以此提供丰富旅游活动、各样美食及优质服务,抓好机遇结合实际地发展民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资源促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有效地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综上所述,政府主动思考,通过合理布局及科学构建覆盖市县景区的度假计划体制,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其次,通过打造特色客栈,促进经营者培训的试点,提升民宿和民宿集群的体验性、参与性和度假功能。

3.小微旅游企业创新了乡村旅游的管理运行机制。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小微企业发展经验,思路活,成效卓著。雁荡山——楠溪江在特色旅游客栈的带动下,许多农民通过农民协会、股份合作等来兴办乡村旅游,或是以多种形式创立、参与小微企业经营,比如资金投入、固定资产、技术入股、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从而获取租金、薪金、股金等收益回报。雁荡山芙蓉村更是采用“村委支委+村民”“政府+公司+旅行社”等形式,使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整合,通过组建小型旅游企业提高旅游收入。此外,温州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支持旅游业的信贷投入,增强小微旅游企业的担保贷款和小额贷款的相关意见,不断改善分配机制,优化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环境。

四、小微旅游企业对目的地经济消极影响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会对目的地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在社会文化方面,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景区中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也受到负面影响,比较突出的影响是在小微民宿对传统商业文化景观的变异上。许多古村落是宗族长期生活的地方,古朴的民风是其最大的魅力。坐落其间的乡野客栈长期保持着一种半是乡村半是店的古朴风貌。然而,在雁荡山——楠溪江景区经历了超高速的发展时期,村民一拥而上从事农家乐、乡村游,造成了诸多原住民迁离居住地、古民居修造及提供日常用品的店铺转为面向旅游者的商店等现象。以苍坡村、丽水街为代表的生活气息极为浓郁的古村落,街道转变成为纯粹的现代旅游街区。事实上,这种传统商业文化景观的变化在对雁荡山——楠溪江景区的深入发展中弊大于利,当地居民或游客都表示不赞成。在调查民宿经营业者与当地居民后发现,超过一半的游客都接受或赞成景区的变异。但据景区游客随机调查后发现,过度商业化是旅游者最不如意的地方。这表明造成小微旅游企业过度发展的传统商业文化景观减少了游客的满意度,同时也间接降低了游客故地重游的欲望。

其次,在区域经济方面,由于不同土地和土地利用变化致使雁荡山——楠溪江所在区域租金大幅攀升,这种变化会被转嫁到客房的房费或服务与产品上。调查发现,现阶段楠溪江景区的民宿平均价格达到了420元。这一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力都值得商榷。最直观的影响即是区域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一定影响。

五、结论与展望

在对温州雁荡山——楠溪江景区的民宿集群走访中不难发现,通常小微旅游企业普遍以利润和扩张为主要动力,经营管理也是以这两个目标为主。在小微旅游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对目的地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伴随着消极的影响。

以民宿为代表的小微旅游企业直接拉动了目的地经济发展,在收入、外来投资、就业和再就业、政府管理、民众思想、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海外学者在研究多个案例后所得出的相类似的结论。应当指出的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必须对小微旅游企业的过度发展造成传统文化景观的变异进行认真反思。在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同时,常因过分强调短期经济利益而破坏其文化背景与氛围,众多旅游小企业往往昙花一现,生命很短。因此,从政策角度看,没有政策支持,相当数量的小微旅游企业可能无法达到长期生存,这将严重破坏社区社会结构、经济健康和深度依赖旅游发展的目的地。与此同时,对民宿产品的定价、标准划定、营销推广、新媒体的融合创新等仍需要政府和学术界的深入研究。政府和学术界有必要主动走进小微旅游企业,积极争取他们的参与,与旅游小企业主一同协作,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其需要的成长路径,才能产生积极效果,更好地发挥旅游小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推动中国旅游小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1]姚旭.地理位置因素对外商投资直接环境的影响分析[J].理论纵横,2003(11):15-17.

[2]伦纳德·利克里什.旅游学通论[M].程尽能,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3]张晓鸣,保继刚.旅游发展与乡村劳动力回流的研究——以西递村为例[J].地理科学,2009(3):360-367.

[4]李星群.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1):19-25.

[5]R.B.Cooper,R.W.Zmud.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A technology diffusion approach[J].Management Science,2010,36(2):123-139.

F59

A

1673-0046(2016)10-0025-03

猜你喜欢
雁荡山楠溪江目的地
向目的地进发
小主人报(2022年7期)2022-08-16 06:59:30
迷宫弯弯绕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4
轻轻松松聊汉语:浙江雁荡山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40
人间福地楠溪江
幸福家庭(2019年14期)2019-01-06 09:15:34
游北雁荡山
动物可笑堂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中国三峡(2017年1期)2017-06-09 11:09:41
雁荡山观石
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