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编办
以综合行政执法为突破口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浙江省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 浙江省编办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实行综合监管和执法,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形成监管和执法合力;推广随机抽查监管;推进“智能”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浙江省紧紧围绕“管”字做文章,探索“一主两配”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即以“综合行政执法”为主要改革措施,建设“统一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和“联合执法协调指挥平台”为配套改革措施),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近年来,浙江省在舟山市、嘉兴市、衢州市、嘉善县和义乌市开展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2015年2月,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意见》,决定在所有市县全面推行综合行政执法。目前,全省17个县(市、区)组建了综合行政执法局,其余县(市、区)正在抓紧组建。
纳入综合行政执法的事项,浙江省突出了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确定了四条标准:一是基层发生频率较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二是多头重复交叉执法问题比较突出;三是主管部门在乡镇没有专门执法队伍,综合后可以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四是执法的专业技术要求适宜。具体的范围共涉及21个领域,涵盖了市容环卫、城乡规划、城市绿化、市政公用、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室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公安交通(人行道违法停车)、土地和矿产资源、建筑业、房地产业、人防、水行政、安全生产、陆域渔政、林政、教育、商务、旅游、价格、体育管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以及与之相关的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职权。如违法搭建、露天焚烧秸秆、随意堆放垃圾、向河流倾倒垃圾、盗砍滥伐林木、野导拉客等违法行为的处置。浙江省级层面制定了综合行政执法权划转清单,供市县在实施时参考,比较复杂的事项还编写了案例。
浙江省在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中,把解决乡镇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作为重点,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增强乡镇的统筹协调能力。在整合县级各部门执法队伍的基础上,推进执法人员编制下沉,在乡镇设立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作为县级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派出机构。业务接受县级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领导,日常管理以乡镇为主,其负责人的任免须征得派驻地乡镇党委同意,提高了乡镇在用人问题上的“话语权”。义乌市14个乡镇(街道)均设置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全市综合行政执法队伍87.4%的力量配置在镇街,95%的执法用车供一线执法队伍使用。嘉兴市整合划转了86名编制给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并将80%以上的人员力量充实到一线执法岗位,基层和一线执法力量得到明显加强。试点改革后,嘉兴市集中开展了违建猪舍拆除,旧厂房、旧住宅区、城中村改造等集中行动,从源头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污染问题,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优秀,实现了“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萌芽解决”,公共安全、环境、秩序等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并处置,减少了因处置滞后引发的矛盾激化、执行难问题。
嘉善县在试点改革中,还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乡镇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在现有综治工作平台、市场监管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了综合行政执法平台,初步形成乡镇治理“四大平台”的基本格局。综治工作平台,主要发挥乡镇综治中心的协调作用,承担社会治安、社区矫正、禁毒戒毒、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等职责。市场监管平台,主要是整合工商、食品安全、质量监督等职能,以市场监管所为主体,承担面向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的行政监管和执法职责。便民服务平台,主要依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功能,并将浙江政务服务网延伸至乡镇,提升办事服务效率。综合执法平台,主要协调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派驻乡镇的执法中队以及其他“条条”设在乡镇的执法队伍,开展执法工作。
投诉举报是行政执法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8个设区市先后开展了统一的投诉举报受理平台建设,以“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政务服务网为主体,将其他政府部门的热线电话(110、120、119等紧急电话除外)以及网站、微信、短信、手机APP等投诉举报渠道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受理平台,以“12345”一个号码对外,全天候24小时受理群众的各类投诉、咨询、求助和意见建议,许多地方公共服务类的企业热线也加盟到受理平台。同时,通过受理平台,实行统一交办、跟踪督办、办理满意度回访和考核评价,对办理不力的还要进行问责。湖州市整合了150多条政务服务热线和便民服务热线,设置了办理量、即时响应率、按时反馈率、有效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五个考核指标,对所有网络成员单位来电办理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每月通过《湖州日报》进行通报。两年来共受理电话57.3万个,其中现场答复40.6万个,下派工单16.7万份,有效办结率为96.3%,群众满意率为84.1%。金华市建立了呼号为8890(拨拨就灵)的受理平台,平均每月要接听7.7万个电话、受理诉求2.5万余件,“有急事找110,有难事找8890”已成为当地市民的共识。
浙江省在推进综合行政执法的同时,推进部门联合执法协调指挥机制建设,建立统一的联合执法平台,制定联合执法案件会审、辅助执行、执法司法联动、重大案件双向审议、行政执法问责等机制,使联合执法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奉化市从2014年6月开始先行开展了这项改革,将环保、国土、文化、综合执法等部门的执法队伍集中办公,进一步提高了联动响应的效率。一年多来,通过联合执法行动查处违法案件87起、刑事拘留27人、起诉20人,执法人员因履职不到位被问责41人,执法效率大大提高,一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私搭乱建、违法用地等老大难问题得到了集中有效的解决。
浙江省充分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加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推进“互联网+监管”步伐。义乌市在乡镇行政执法中实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市划分了15个区、35个片、155个网格、71条严管路段、11个严管点,同时,给执法队员配备移动终端,在重要监管网点安装视频探头,形成网格化管理、可视化接收和处理联动执法指挥体系,实现违法情况现场取证、实时处罚,提高了行政执法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和办案效率。目前,浙江省正在全省开发行政执法信息系统,打造行政执法网络平台,实现各类执法信息的互连互通,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