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婵娟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高职职业基本素养培养路径及价值体现
范婵娟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职业知识与技能,更要重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本文科学的界定了职业基本素养的内涵与特征,提出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有效培养路径和方法,最后落脚于职业基本素养的价值体现,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实现价值超越。
高职院校;职业基本素养;培养路径;价值
良好的职业基本素养是社会、企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应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要培养良好的职业基本素养,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后发展,以适应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更高要求。因此,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促进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是每所高职院校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职业基本素养主要源于职业素养,是从职业素养中细化出来的概念。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是一种较深层次的能力素质要求,是行为主体一系列个性品质的彰显和集合。它渗透于个体的日常行为中,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借鉴胜任力模型中的冰山模型,把职业素养比作整个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个体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资质等,属于显性素养,而冰山大约八分之七存在于水底的部分则称之为隐形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这些隐性要素是不能用尺度进行衡量的,也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职业基本素养,就是剥离职业素养中的显性素养——职业技能以外的隐形素养部分,是学生从“社会人”到“职业人”角色转变的基础。作为显性素养的职业技能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获得,并在实践运用中日渐成熟;而职业基本素养作为最为基础、核心的隐性素养,是要通过长期积淀而成,是个体从出生到退休或至死亡逐步形成,逐步完善。职业基本素养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立足职场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职业基本素养的内容覆盖面较广,主要体现在诚信意识、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务实精神、意志品质、执行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它们是职业基本素养所涵盖的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也正是企业对职业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应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突破“技能至上”的人才培养观,要将职业基本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要体现技能培养的工具理性,更要体现素养培养的价值理性,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做事、会做人的“完整人”,真正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内涵。
职业基本素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养成性。职业基本素养作为行为主体个性品质的集合,是通过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社会影响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是后天养成的结果。职业基本素养不像职业技能,可以通过简单的传授、模仿、反馈并加以反复练习就能够获得,从而将掌握的程序化固定动作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运用。职业基本素养要在一定复杂的条件下,多样化的职业情境中,通过完成实质性的工作任务而逐渐积累、内化,并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第二,情境性。职业基本素养虽然是由职业行动的方式来表现,却是由情境始动,与情境紧密联系的。对于某些细小复杂的工作任务,就需要个体具备严谨、认真、记忆能力以及注意力集中等职业基本素养,而对于某些简单的工作任务就不需要特别注意。这就意味着,随着情境的不同,要求个体的行为也是不同的。行为主体应该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判断需要哪种职业基本素养从而相应的熟练指导自己的行为活动。第三,整体性。由于职业院校中职业活动情境与具体工作中的实际情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校对于完整职业人的培养没有得到均衡的发展,职业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并没有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尤其是与职业情境密切相关的职业基本素养,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因此,要以职业活动为载体,将职业基本素养中的各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各要素相互融合进行培养,将个体的职业行动与心理品质相统一。脱离了实际的工作情境和对职业知识、技能的应用,职业基本素养也将毫无意义。
(一)树立职业基本素养自我养成意识
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不应只依靠高职院校的教化培育,还要将学生的被动受教转变成自我养成。学生作为行为主体,要发挥出其主体内因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自觉树立明确的职业基本素养自我养成意识,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在思想、道德、情操、体魄等方面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需要、价值、动机等科学的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以此规划作为职业基本素养自我养成的切入点,通过明确自己人生的发展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从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培养实现这些目标所需具备的职业基本素养。同时,还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将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养成、提升、完善职业基本素养。通过在不同的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中尝试不同的角色,从事不同的工作,从中学会人际交往、团结合作、责任意识、敬业诚信等基本素养,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职业基本素养,自觉渗透到思想意识中。
(二)创造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创造优良的学风、校风、教风,形成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校园文化氛围,随处都蕴含着文化的气息,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对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至关重要。此外,高职院校“职业化”的教育特点,必然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将职业文化、企业文化、教育文化等融合在一起,并渗透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增加学生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感,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就开始熟悉、理解企业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以及职业规范,并能够自觉遵守企业惯例和职业规定,形成相应的职业基本素养。通过开展与企业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招聘会、开展企业文化节、聘请企业专家开设讲座等等,都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主动养成适合企业发展的职业基本素养。另外,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礼仪大赛、展览活动、报告大会、校园模拟招聘、素质拓展训练等等,都对于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三)构建高职院校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系统
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应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纳入到系统培养工程中。通过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职业基本素养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系统中。既要开设专门的职业基本素养类课程,提供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平台;又要将职业基本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啮合,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将职业基本素养养成全面渗透于专业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式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设置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合理的职业情境,充分体现高职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促进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此外,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认识到不同岗位、工种的特点与要求,在练就职业技能的同时,又能从对教师、师傅等相关人员的观察中认知与了解到职业基本素养在实际工作中的相应表现,使学生在角色转换中提体现职业基本素养的完整人格。最后,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保障来规范职业基本素养的行为养成。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来负责统筹整个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系统的运作。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等相关教育管理者,也要依据各自职责,做好对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管理、监督和评价。
(四)建立产教融合的职业基本素养培育机制
在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是重要途径之一。依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行业标准以及学生的成长需要,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渗透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中,实现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基本素养培养并重。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搭建校企教育教学平台,合作育人、共同管理,建立产教融合的职业基本素养培育机制。可以通过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能手的互换交流合作,完成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的相互融合。利用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的技术、设备等资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企业需求的职业习惯、规范意识和团结协作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订单式培养,量身打造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职业基本素养养成与企业岗位要求相融合,学生实习与就业相融合,学校教学与就业零对接,将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与职业基本素养突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成就自我
职业基本素养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建立在自然属性基础上,是人的内在素养在后天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产生的结果。人的生命价值决定了人要具有良好的职业基本素养,良好的职业基本素养也能反映人的精神价值。人的职业基本素养可通过专业能力、物质财富、历史价值等物质实践方式实现,实现“物质”上的满足;又能通过物质实践实现精神层面的升华,提升职业基本素养,也就意味着人在社会关系中地位的提升以及人的生命价值的提升。
(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职业基本素养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最终结果。在职业基本素养内化的前提下,根据某种职业意识而体现出相应的职业行为和基本素养,达到知行合一。环境是“行”的必要条件,由环境生“知”,促进行为的产生。根据学生的物质需要构建利于“行”的自然环境,根据学生的社会需求构建利于“行”的人文环境,通过创造相应的工作生活环境,了解学生内心真正的需要,捕捉每个教育契机,理论联系实际的去践行,将这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知行合一,激发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养成,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任务目标,形成完整的职业人格。
(三)制度保障
我国国家政策倡导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着重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创就业能力、职业技能等,这是培养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重要政策保障。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要靠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和相互补充,除去家庭教育以及学校培养,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种资源,提高公众职业意识,提升社会整体的职业基本素养水平。行为主体意识到职业基本素养养成的重要性,通过多次亲身实践,逐渐转化为习惯,并加以强化而固定到职业习惯或职业行为中。有效运用正面评价和赞扬等直接强化作用和榜样示范等间接强化作用,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再碰到相似情境就会自觉践行,将有形化为无形,从侧面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将这种他律的方式运用到职业基本素养教育中,可以有效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养行为。
[1]杨玉芹.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超越[D].渤海大学,2012.
[2]杨宏.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杜新安,王爱敏.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9).
[4]张金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J].教育评论,2013,(03).
[5]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探究——兼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1,(08).
[6]盖克荣.高职职业基本素养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
[7]王珏.提高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09).
[8]许亚琼.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业技术教育,2009,(19).
Vocational Basic Literacy Cultivation Path and Value Refle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N Chan-juan
(Tianjin Moder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Tianjin 300350)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cus on the voca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als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ir vocational basic literacy.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vocational basic literacy in a scientific way, gives the effective paths and methods to develop the vocational basic literacy of students, and finally sets foot on the value reflection of vocational basic literacy,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ocational basic literac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realize their value transcend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ic vocat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path; value
2016-09-05
2016年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课题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德关键能力比较研究与中国化的职业素养体系建构”(课题批准号:JYJZW20160105)。
范婵娟(1983-),女,天津市人,教育学硕士,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比较职业教育。
G710
A
1673-582X(2016)11-0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