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科枢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226100)
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曹科枢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226100)
[摘要]在社会与时代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对于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来讲,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与知识结构都不尽如人意,且培养模式也相对单一。因此,针对师范院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现状,应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积极构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充分展现其师范性、职业性与应用性等。文章结合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提出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融师范性、学科性、应用性和职业性为一体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并进,确保师范教育同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形成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逐渐深化的过程中,教育改革的质量也有所提升,所以,教育与改革工作也开始面临全新的转型。师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已逐步形成师范性、学术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为一体的开放性师范教育理念。在我国的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并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当中也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并且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对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专业口径不广
在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社会发展同专业设置在体育人才需求方面具有一致性。然而,我国体育专业因为始终受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与设置,所以学校本身并不具备自主权,最终使得专业的设置面相对较窄,而且,新填设的专业也无法与市场发展步伐相适应。但是,要想更好地培养体育专业的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专业设置具有广泛性,并且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同社会对于体育专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同时代与社会发展相吻合。即便教育部门对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了调整,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原有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方面的覆盖范围不足之处,但是同发达的国家相比,始终存在不足,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2.课程结构不完善
经济时代的来临,充分体现出了人才需求的多角度与全方位,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必然要与社会需求相吻合。要想实现上述目标,最关键的就是其培养的知识结构,所以,必然同课程的设置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体系当中,设置内容相对单一,过分重视专业教育的纵向深度,而且必修课程比较多。此外,选修课程的设置不充分,限制选择的课程很多,使得学生无法根据个人兴趣与爱好来展示自身个性与特长。且教育类的课程所占比例不大,学科的门类也不高,严重忽视了师范性,所以,很难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教师意识与素质。这同发达国家相比,师范院校教育模式是很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所以,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也存在较大困难。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目前教育体制所培养的体育人才不具有一定特色,而且知识面也不广,导致其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很难适应社会。
3.教材内容落后
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就是教材,同时也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材不仅应该体现最新的知识成果,还应该始终体现出创新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材虽然经过了较多的修订,但是始终未从根本上解决内容落后的问题,所以无法同时代发展以及体育科技的发展相适应。
4.教学手段不合理
体育教学的手段与方式就是能够传递信息与情感的媒介,此外还是发展体能与运行技能的操作物。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下,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具体需求,需要对电教设施进行更新与完善。然而,在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中,现代化电教设备是很难满足教学需要的。大多数教师仍然依靠教材与传统教案内容进行教学,并且多媒体使用的效率也不高。此外,专业技能的授课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且场地的器材也无法满足学生需要,进而导致实际的教育质量与效果不理想。
5.教育评价体系相对单一
目前所使用的教育评价体系更偏向于对学生的思想、运动技术和知识的评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能力评价严重忽略,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在实际的考试过程中,更加重视笔试与运动技术再现,使得学生自身的学习与训练能力都未能得到合理培养,因而“高分低能”的现象十分严重。
1.实时设立培养目标
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师范院校一定要保证与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口径放宽、巩固基础、提高素质。同时,还应该把当下全新的教育与体育科学知识、理论以及课程纳入到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当中,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思想以及创新的意识,使其不断增强个人交际的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并且积极地接受并认可新事物,最终发展成复合型的体育人才。
2.合理确定课程设置
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始终遵循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并且实现做人与做事的有机结合,合理地增加教育类以及社会人文的课程内容,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能力、素质与知识的结构进行有效整合与重组,强化教育类课程,拓宽基础课程,调整学科专业课程,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并通过浓缩学科专业课程和重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来实现。合理地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得到提升,同时还应该拓宽其知识面,进而使其社会适应的能力得到增强,使学科专业课走向科学、合理、正确的选择。按照少而精、博而通重新选择确定学科专业课的基本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拓宽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若师范院校具备一定的条件,应该合理地增加身体素质的训练或者是具有活动性的游戏等非正式的运动项目,进而实现同大众化体育以及全民健身的接轨。
3.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师范院校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充分体现其自身的时代性,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同时,还应该充分应用并积极推广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实际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需要重视先进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增强对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入了解。另外,对于学生师德教育也应该加强重视,充分展现出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师范性特点,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
4.积极构建教育评价体系
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构建全新的教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原有考试和命题的方法进行改变,并且积极地实现口试和笔试的有机结合,同时还包括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保证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的结合等,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成才的具体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5.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水平
在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当中,人才培养工作的效果与教师存在直接的关系。目前,有部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比较落后,知识内容陈旧,而且其外语能力与计算机能力比较薄弱,在教学的方法以及手段等方面都严重缺乏创新性,所以,其自身的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这也是积极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6.创新教育理念
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需要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进而确保其同现代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并且共同进步。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市场,并且积极地提高人才自身素质,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完善。然而,在体育教育专业当中,涉及到的体育课程内容相对较多,因此仅依靠体育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具备人文精神,确保学生可以将多种教学内容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生活中的教学,进而为学生营造生活情境,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良好的机会。
综上所述,21世纪是高科技且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而且这种竞争不仅仅是资源与资金或市场竞争,最关键的就是人才竞争,从本质上讲就是教育竞争。在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当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步伐与时代需求,所以也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注重内涵式发展,有效地突破学科界限,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体化,确保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教学,进而积极地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知识结构得以优化,人格更加完善,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发展成合格的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并有效地增强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景红.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113- 116,150.
[2]马勇,刘勇,饶平,蒋炳宪.二本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2+2”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105- 108.
[3]马勇,饶平,刘勇,蒋炳宪.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J].价值工程,2014(21)∶288- 290,291.
[4]刘勇,马勇,饶平,蒋炳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讨——以地方师范院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4(5)∶72- 73.
[5]田国祥.民族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0)∶51- 53.
[6]孙亮亮,张五平.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开放型教学模式探索[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5)∶96- 9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4- 008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