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叶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工间操科学化开展的羁绊因素及对策研究
李叶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工间操是在上班至下班时间内的体育锻炼,参与对象是职工,锻炼场所相对固定,由前苏联传到我国,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多套广播体操,下发了《全民健身条例》。工间操的开展对提升我国国民体质,强化身体锻炼起着重要促进作用。本文在该背景下,将深入研讨工间操科学化开展的客观羁绊因素,以及如何消除这些因素,为工间操得到更加广泛普及做好铺垫。
工间操;羁绊因素;健身活动;科学对策
工间操最早始于前苏联,后来在中国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多套广播体操。目前,国务院所下发的《全民健身条例》中,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要组织本单位的职工开展工间操,使得工间操活动得到更大的普及,而且形式越来越多,譬如售票员操、驾驶员操、钢铁工人操等,甚至在大街小巷的发廊、商店,都掀起了工间操活动。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给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全国范围内的全民健身活动乘风破浪,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的群众人数越来越多,人民的身体素质也因此得到突破性提升。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对“职工体育健身活动”“体育训练测验”“体质测定”等活动进行了科学界定。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吸引很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机构等全面开展了工间操。笔者在对某些企业职工人员健康适应度调查时发现,在工间操推广之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大约3.8%,有六成以上的职工在参与工间操后感觉工作更加轻松,而且不容易产生疲劳感。由此可见,工间操有必要进一步推广普及。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剖析工间操活动开展期间可能存在的羁绊因素,以期通过研究,逐渐消除这些因素,为工间操的健康推广提供科学的对策。
工间操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开展期间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其中,首要的是羁绊性因素,莫过于难以保证工间操活动时间,其所占比例大概是88.5%,另外,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缺乏专业体育指导员、体育设施不足、职工体育意识不足、职工体育制度不完善、职工参与工间操积极性不高等,都限制了工间操的长足发展。某企事业单位在刚开始推行工间操时,单位职工感到新鲜,基本都能够准时参加,但后来因为单位的工作量大,某些职工开始陆续不按时参加工间操,加上单位领导不重视,工间操活动的开展因此搁浅。
以上工间操活动羁绊性因素中,时间的问题最为严峻,次之为工间操运动氛围、领导重视程度、经费、体育项目设计。在一系列的交流调查中,大多数职工反应“当单位的工作很忙,自己手中还有忙不完的工作时,很少愿意放下手头做了一半的工作去参加工间操活动,而单位的管理人员总不能让沉浸在工作当中的职工中断工作去参加工间操”,由此可见,工间操活动无法以强制性的方式,要求每一位职工都准时参加。也有部分职工由于所穿服饰不适合运动,譬如女性职工穿高跟鞋或短裙等不方便进行运动。以上这些因素的干扰,给工间操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层层阻力。
针对上面一系列的工间操活动羁绊性因素,以及综合众多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领导应提高对工间操活动的重视,增加职工体育资金的投入,加强单位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建设,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作用,指导、组织大家进行锻炼,并给予职工工间操锻炼的时间,可通过单位工间操比赛和加强制度、法规建设,以及增加其他项目,提高工间操的趣味性等,逐步消除工间操羁绊性因素的隔阂。
为强化工间操的科学化开展,首要任务是消除各种羁绊性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工间操的宣传工作,营造活动的氛围,同时加强领导对工间操的重视程度,以增加工间操活动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拟定工间操活动制度,并以科学的活动模式,使工间操活动得到有效推动发展。笔者将结合相关工间操活动开展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对策:
(一)氛围营造——加大工间操宣传
工间操活动演变至今,基本形成了一种约定成俗的社会文化,但又受到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后者往往掺入了很多主观因素,譬如:单位领导出于工作时间安排的考虑,对工间操不重视,加上单位职工对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缺乏认识,使得单位无法形成浓厚的工间操活动氛围。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工间操的宣传。一方面是体育局和总工会,应加大工间操活动的宣传,并将单位工间操活动的开展成效与单位领导的考核捆绑在一起,使得单位领导主动重视工间操活动;另一方面是工间操宣传方式的选择,以某单位的工间操宣传活动为例,该单位以“健康工作”为主题,通过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剖析健康工作生活方式的态度、形式和内容,根据当地的饮食文化,普及合理膳食的知识,同时牵引出工间操活动对健康工作、生活的影响——久坐办公室,易患颈椎和腰椎疾病,工间操的某些动作能够缓解颈椎和腰椎的疲劳,甚至可以潜移默化地治愈。很多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职工,身体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在讲座宣传后,多数人基本意识到工间操活动的重要性。
(二)经费投入——加强领导的重视
工间操活动的开展,无论是租赁场地,还是建设活动器材,乃至活动宣传和邀请专职体育教练等都需要投入一定量的经费,而经费的拨付必须得到领导的审批认同。但长期以来,很多单位由于领导对工间操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经费,导致工间操活动的开展一直处于瓶颈状态。某局十多年来坚持工间操运动,被当地体育总会评为“工间操先进单位”,该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局领导对工间操活动的重视。该单位领导认为,工间操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单位的凝聚力和精气神。通过定期举办“健身周”和“爬山聚会”等,以及优化体育基础设施,斥资建设职工活动室和购置运动器材等,领导则“身先士卒”带领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才使得工间操活动在该局顺利得到推广。
(三)强行引导——纳入考勤制度当中
工间操活动的长足开展,要有相应的制度支撑。笔者认为,工间操属于一项强身健体的有益活动。目前,国务院提出了“全民健身”的战略理念,重申了工间操健身制度。我们强行引导单位职工端正对工间操的认识,必须因地制宜地出台操作意见,将其纳入考勤制度当中。譬如:要求每个单位的职工,每天至少抽出20分钟的时间,分别在上班前和下班后参加单位的工间操活动。某单位贯彻落实了《全民健身条例》,以“缓解工作压力和调整工作状态”作为工间操活动的目的,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工间操的活动内容,要求单位的职工掌握每个工间操的基本动作,同时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规定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16:00在单位走廊进行工间操活动。实践证明,以制度规范的工间操活动,开展阻力将会降到最低状态。
(四)推动开展——采取科学模式
在做好工间操宣传工作并保证活动经费的基础上,科学的工间操活动模式将是工间操科学化开展的重中之重。首先,活动比赛由总工会和体育局牵头,联合开办广播体操比赛,吸引更多职工参加到工间操活动队伍当中。有关实践案例表明,比赛活动有利于各单位之间交流工间操的开办经验,激励和引导更多单位参加相关的活动。譬如: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篮球运动友谊赛,各单位的队员在球场上发挥自身优势,以努力拼搏、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的态度,不仅增加了单位职工之间的感情,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使得长期在繁重工作中的职工,将平时在工作中的不好状态全部抛弃,放松调整心态。其次,增加工间操的形式。据笔者了解,工间操在推广期间经常会被误认为广播体操,实则是一种片面的见解。过于呆板的工间操形式,往往无法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工间操的内容形式取决于动作的编制。被广为追捧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轻松愉快的歌曲,被广大网友编制成不同形式的舞蹈动作,某些企事业单位将其纳入工间操的内容当中,广受职工们的欢迎。另外,工间操的动作可根据职工的性别、工作性质而定。譬如女性比较多的单位,可尝试以“健美操”“瑜伽”“减肥操”作为工间操内容;再如穿正装和高跟鞋等服务型行业,可编制肢体动作幅度不会太大的工间操。除此之外,工间操时间安排要具备一定的弹性,主要围绕职工实际工作情况而定,对于休息时间比较固定的职工,以固定时间安排工间操;对于工作强度比较大的职工,定期组织职工参加集体体育训练活动,让每个职工都能够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开展的情况下,充分融入到工间操活动当中。最后,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很多单位工间操活动成效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指导,通过专业人员的专业指导,才能够把握好工间操活动的时间,在职工当中营造浓厚的工间操活动氛围,以及引导职工形成良好的健身理念等。
综上所述,工间操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开展期间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为强化工间操的科学化开展,首要任务是消除各种羁绊性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工间操的宣传工作,营造活动的氛围,同时加强领导对工间操的重视程度,以增加工间操活动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拟定工间操活动制度,并以科学的活动模式,使得工间操活动得到有效推动发展。文章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工间操开展期间的羁绊性因素,以及相关的开展对策,但考虑到工间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不同企事业单位对工间操活动开展要求的差异性,以上对策在具体的工间操活动中,要结合实际的工间操活动情况,予以灵活地参考借鉴。
[1]张雯.社会化视角下职工工间操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5(7):54-56.
[2]江金泽,郑华玲,王梨,黄国龙.办公室工间操的实验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96-101.
[3]李盛,张威,博雅,崔欣,曹海英,彭程.特色工间操跳出时尚味儿[J].工会博览,2014(29):55-58.
[4]季英华,杨晓蕾,周霄(摄影).体育教师为同行所创——10分钟脊柱保健工间操[J].康复,2011(6).
[5]谢姝庄.E时代图书馆员的健康隐患和开展工间操的必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1):137-138.
F27
A
1673-0046(2016)5-0173-02
本文系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工间操流变历程中的现代发展研究ASS2015329”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