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瑾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4)
大学英语教考分离的利与弊
阎瑾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4)
教考分离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教学管理的严肃性,并借助试题库的建设与使用,让考试日益趋于规范、标准、科学与客观。但是,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人为地割裂了教和考之间的关系,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已经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因此,文章在认真思考教考分离的利与弊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无疑对调整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教考分离;试题库;课程建设;应用能力
我国当代知名英语教授蔡基刚在其题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一书的绪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英语是大学里规模最大、大学生最重视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也是最令大学生失望的课程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促进英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真正接轨,不少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提出了各种建议,而各大高校也纷纷推出了种类繁多的教学改革模式,探索规范管理教学的手段,这其中“教考分离”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关于教考分离产生的时代背景并无明确的说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各种升学考试、认证考试以及学分制的出现,教考分离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地采用。随着教考分离的推广,研究者对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也予以了一定的关注。毫无疑问,教考分离实施的初衷就是要确保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以此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笔者所在的某理工科院校为例,该校从2006—2007学年开始试行教考分离,先是在理工科类基础课程上试点,再逐步进行推广。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则始于2008—2009学年。目前,学校教务处已经将教考分离视为改革重点,并稳步推进其工作的开展。单就大学英语教考分离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学效果颇具成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四级通过率逐年上升,从2007年—2012年,这五年间学生的四级通过率由以往的80%左右上升到了90%以上,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下滑的趋势。数据的可喜变化似乎可以证明,教考分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绩效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大学英语目前正面临着自身改革的压力,教考分离真的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诉求吗?基于此,笔者认为客观看待教考分离,科学运用教考分离才能让大学英语教学走得更顺,开展得更为合理。
教考分离具体来说就是让课程讲授与课程命题、试卷测评分开,以此让教学与考试之间保持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考分离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试题库的使用,没有试题库就谈不上教考分离。根据教考分离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施情况来看,这种教学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是显然的。具体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1.促进了教风的好转。当前,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科研压力不小,不少教师出于自身的考虑,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课题申报和专业论文撰写上,对待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态度比较随意,不按照大纲的要求认真授课。为了避免学生的抱怨以及应付教务处的工作评定,教师们往往在出考卷的时候降低考试的难度,并且还给学生划出考试范围,点出考试难点,以此保证学生拿到比较满意的考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研室很难形成统一的备课氛围,考试也极大地失去了对教学效果的督察和评定作用。而教考分离对试题库的客观需求,既能够发挥出教师的集体力量,推动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又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考试的信度,有效地保障教学效果的客观评定,从而促进了教风的根本好转。
2.促成了学风的好转。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考试成绩始终是评定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只有当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得到了保证,考试才能具备引导学生努力向上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考试模式常常为不正之风大开方便之门。其结果是考风不严肃、学风败坏,让努力的学生无法感受“天道酬勤”的可信。教考分离的实施,从制度上杜绝了歪风邪气,也让教师摆脱了所谓人情世故的麻烦。除此之外,教考分离还能够让学生不再过多依赖自己的任课老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消化所学的知识点。因为他们知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想法或者是与教师打打“人情牌”是行不通的,想要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要全面系统地复习课程,并广泛地阅读课外相关书籍。
3.有效地发挥考试的监控作用。以往采用的传统考试由任课教师自行命题,其目的在于评定学生的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客观上敦促学生进行反省。尽管这种考试形式也具备一定的自我检查作用,但是教师的主观因素却不容忽视,而且这种主观因素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评估的随意性。层次不同的教师之间,甚至同一教师在不同的教龄阶段中所实施的考试,都会因为这种实际存在的主观因素而造成教学评估的非客观性,从而给分析教学情况、评定教学质量带来很大的阻碍。不过随着教考分离的实施,学校可以依托试题库组织大规模的统考,有效地发挥考试的监控作用,并且从根本上促进教风、学风的好转。
4.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如第三点中提到的,传统的考试方法决定了命题水平的高低将取决于某一教师或某几位教师。由于自身素养和工作态度所存在的差异,大学英语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想象,如果以这样的考试结果进行反馈,教学管理部门怎么能做出客观评价,又如何提出有效的措施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呢?只有科学客观的试题库以及统一规范的考试和阅卷,才能为教学管理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
从表面上看,教考分离是考试的改革,其实施对大学英语和其他课程的教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教考分离涉及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显而易见。操作实施的过程中,稍有不当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就笔者走访调查的结果来看,超过七成的教师并不认为大学英语实施教考分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养成。而作为教考分离的主要受众,只有不到三成的学生认为,该措施有利于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剩下的学生则对此不置可否。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考分离在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并未得到积极的认可。无论从现代世界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是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看,它都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一种“温饱工程”,不论其评价形式还是评价内容都有欠科学、客观、公正。
在笔者看来,大学英语教考分离的消极作用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1.限制了日常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大学英语教考分离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四、六级考试的需求,其本身就带有很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为了让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统一化和规范化,教师和学生往往都比较依赖四、六级考试大纲和考试模式。教师为了让学生应对考试而教,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学。这种人为地将教考进行分离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加深教学内容深度、拓展知识面广度的积极性。受这种教学思路的影响,学生也逐渐形成了围绕考纲进行学习的习惯,忽视英语背景知识的广博,忽视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2.阻碍教师和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大学英语实施教考分离后,命题教师为了在评卷中统一评分尺度,使参考答案趋于标准,往往养成一家之言的出题习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摒弃众家之说,对存在争议的问题更是慎之又慎,力图不让这类问题进入考卷,从而对“客观”评分带来麻烦。更有甚者,直接选择某些知名出版社发行的试题库软件,以随机生成的题目来确保考试的标准、统一和规范。长此以往,年轻的教师没有了出题的机会,更谈不上有出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渐渐沦为机械的教书机器。反观学生,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教师创新思维的欠缺,学生也很容易产生跟大流的思想,让原本渴望创新的意愿之光逐步暗淡下来。
教考分离这一教学管理手段的本质是服务于教学的。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杜绝教师上课的随意散漫,防止学生考场夹带作弊,并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不过凡事无绝对,尽管教考分离的初衷和实施都具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上述的消极影响。如何让大学英语的教考分离发挥更好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在当前大学英语课程面临不断改革的环境下,教考分离对英语通识教育的作用还是积极的、良性的。这是因为基础英语能够让学生在进入提高学习的阶段时,不再为语言基础带来的问题而烦恼,同时教师也不再需要为解决学生的基本功问题而耗费相当多的时间。总之,教考分离不能被视为解决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客观把握这种教学管理手段,清楚地认识其“利弊”,合理地实施与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相结合的考试手段,才是客观科学的做法,才能真正保证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谢秀英.教考分离“弊端”简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11).
[3]赵振军.世界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与教考分离[J].泰山学院学报1999(3).
G642
A
1673-0046(2016)5-0127-0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独立潮背景下湖南省独立学院ESP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XJK12YYB026);湖南省教改项目“基于档案袋评价的大学英语多元评估体系研究与构建”(湘教通(2014)247号第158项);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ESP理论下的湖南省高校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研究(XJK015BGD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