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与上海、深圳科技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2016-02-13 05:57金苏明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利申请深圳苏州

金苏明

(苏州市统计局,江苏苏州 215006)

苏州与上海、深圳科技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金苏明

(苏州市统计局,江苏苏州 215006)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来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支撑的方式终将无法长久,而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必将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前进的出路。本文通过对苏州与上海、深圳三城市科技发展情况的对比,找出苏州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加快释放创新驱动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提供一些新的借鉴思路和想法,以促进苏州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区域比较;科技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原来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支撑的方式终将无法长久,而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必将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前进的出路。本文通过对三个城市科技发展情况的对比,找出苏州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加快释放创新驱动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提供一些新的借鉴思路和想法,促进苏州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一、科技创新投入情况对比分析

(一)近年来苏州全社会R&D经费总量稳步提升,但与上海、深圳仍有较大差距。

2005~2015年,苏州全社会R&D经费从53.95亿元增长到385.81亿元,同上海和深圳一样,总量经过了前阶段高速增长后,到“十二五”后半段发展速度趋缓。同时R&D经费占GDP比重从1.34%增长到2.66%。(见表1)

表1 三城市全社会R&D经费及其占GDP比重情况对比表

表中可以看出,2005年,苏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仅是上海的四分之一(25.2%),到2015年总量超过上海的四成(41.7%),虽然差距有所缩小,但依然很大。与深圳相比,苏州研发经费总量同样相对处于弱势,近几年研发经费总量都是深圳的6成左右。从增速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苏州一直领先于上海和深圳两市,“十二五”前半段,三个城市差别不大,后半段苏州研发经费的增速比上海和深圳回落的更快。从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数据看,上海增长情况最好,苏州近几年增速趋缓,深圳有回落的趋势。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情况与上海的比较

2015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336.83亿元,占全社会的比重为82.3%,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的比重超过9成,故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的对比研究,能基本反映出苏州地区企业研发情况和上海的差异和差距。

1.企业研发经费对比。2015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虽然取得了新高,达到336.83亿元,但与上海市近500亿的规模相比,差距依然较大。比较历年数据发现,2008年苏州和上海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分别为126亿元和201亿元,差距从75亿元拉大到了超150亿元,翻了一倍不止。

2.企业研发经费增速的对比。增速反映了地区间研发发展的趋势,从总体看,2008年以来,苏州研发经费增长平均速度要高于上海。以2008年为基数,到2015年,苏州研发经费增长平均速度为15.1%,上海为13.3%。从增速走势来看,两市都在2011年时增速达到最快,然后开始降速,不同的是,上海从2011年25.4%的增速直接下滑到2012年的8.1%,然后慢慢回升。苏州则是在2011年达到最高的24.7%后连续三年下降到5.4%,2015年研发经费增速7.4%,出现回头上扬趋势。

3.企业平均研发经费的对比。2014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432家,比上海多963家,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经费为300.56万元,仅占上海平均每家企业研发经费的六成,也就是说,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看,上海一家企业抵苏州两家,并且从近年来的数据看,这一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4.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对比。对企业来说,研发投入强度是指本企业研发投入总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一个企业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被认为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取得了长足进步,从2008年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63%,2015年已增长到1.13%,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和上海(1.37%,2015年)相比,投入强度的差距依然比较明显。

5.企业R&D人员数量及占从业人员比重的对比。R&D人员指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课题活动的人员,以及研究院所等从事科技行政管理、科技服务等工作人员。企业R&D人员的多少,说明了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十二五”期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从0.88万人发展到13.90万人,数量已经超过上海,但是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仍然小于上海。(见表2)

表2 上海和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情况对比表

6.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及其比例对比。以2014年数据为例,上海市2014年财政性科技经费为262.29亿元,苏州为75.80亿元,不足上海的三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直接用于研发的政府资金上海为37.16亿元,占全部财政性科技经费的14.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的8.3%。而苏州直接用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的政府资金仅为3.50亿元,占全部财政性科技经费的4.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的1.1%。(见表3)

表3 上海和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中政府资金及相关指标情况

(三)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情况与深圳的对比分析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指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三千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达到四千万的工业企业。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苏州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仅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2.3%,主营业务收入却占66.3%,资产总计的55.8%,从业人数的50.4%,在苏州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

1.研发经费的比较。2015年,苏州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为259.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77.0%,超过四分之三。与深圳相比,近几年R&D经费总额均不及深圳一半:2015 年259亿,占深圳的44.7%;2014年239亿元,占43.3%;2013年234亿元,占46.2;2012年209亿元,占47.6%。

2.企业研发经费增速的对比。增速反映了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发展的趋势,与深圳相比,2009年以来苏州仅2011年的增速达到28.2%,超过深圳4.6个百分点,其他年份都低于深圳。增速最缓是2014年的1.9%,深圳是9.2%,2015年有所拉近,苏州和深圳的研发经费增速分别为8.6%和9.5%。总体来说,研发经费总量与深圳的差距正在逐年拉大。

3.企业平均研发经费的对比。2014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432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042家,而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55家,其中大中型是2162家。苏州平均每家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为1168.62万元,深圳为2553.77万元,是苏州的2.2倍,可以说,苏州2.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才能与深圳一家相当。

4.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对比。R&D经费投入强度对于一个较大范围的地区来说是相对平稳的,苏州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平稳增长也很好诠释了这一经济现象,从2008年到2015年8年间,苏州R&D经费投入强度从0.77%缓步上升到1.16%。而深圳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2014年又成为全国最有创新能力的城市之一,在国内有着特殊的经济地位,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始终远高于苏州,投入强度从2008 年1.62%上升到2015年2.85%,已经超出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5.企业R&D人员数量对比。从历年数据来看,苏州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始终保持平稳发展。“十二五”期间,苏州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从2011年7.16万人逐步增长到2015年10.27万人,这和R&D经费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而深圳大中型工业企业R&D人员数量在2012年以前的趋势是跌宕起伏,而2012年达到最高的18.27万人后出现逐年下降。

二、科技创新产出情况对比分析

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和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对比分析,能够相对准确的评价苏州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情况,有利于为相关部门制定苏州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现将上海、深圳和苏州三个城市的部分年份专利申请和授权分类情况列表如下:

(一)专利申请量的对比分析

数据显示,2014年,苏州专利申请量为103249件,三个城市中位居第一,十年来从专利申请量最少的城市发展成为最多的城市。从历年数据来看,2005年,苏州专利申请量垫底,为6780件,此时上海为32741件,深圳20940件;2008年,苏州专利申请量达到48558件,超过深圳,但仍然位于上海之后;2010年,苏州专利申请量达到77194件,超过上海,三个城市中位居第一,并且此后年份一直在数量上保持第一。

表4 上海、深圳和苏州三个城市的部分年份专利申请和授权分类情况表单位:件

(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对比分析

2005年,苏州发明专利申请量不足一千,仅有988件,远低于上海和深圳。2005年到2010年,上海和深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呈现交替领先之势,苏州相对一直处于较低的数量水平,2010年开始突然加速提高,2012年申请量超过深圳,2013年超过上海,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样位居三个城市首位。

(三)专利授权量的对比分析

苏州专利授权量同样于2005年时处于一个相对低位,为3315件,到2008年达到18270件,但仍处于三个城市中最后一位,2009年突然猛增到39288件,位居三城市第一。2010年增速趋缓,被上海超越,2011年开始又快速增长,2014年专利授权量同比出现下降,但总数仍然位居第一。

(四)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对比分析

2014年,苏州发明专利授权量5264件,增速达到19.3%,相对自身而言首次突破五千件,但与上海、深圳仍然有较大差距,在发明专利申请中,如何在保持数量的前提下保证质量,是苏州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高校人才资源对比分析

有数据显示,本地高校毕业生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和生活的比例是最高的,所以某一地区高校在校生的数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最直接的人才储备量,而当年度毕业生的数量,也侧面反映了该地区当年可直接利用的人才资源,当年招生数则体现了该地区人才储备的潜力。以2014年为例:上海普通高校在校生50.7万人,招生数14.2万人,毕业生13.2万人;深圳普通高校在校生8.8万人,招生数2.8万人,毕业生2.1万人;苏州普通高校在校生21.0万人,招生数6.4万人,毕业生5.3万人。可以看出,上海最具优势,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毕业生数和招生数都比深圳和苏州两地的总和还多。同时可以看出,苏州的高校人才资源量远高于深圳。

综上,就上海、深圳和苏州三地来说,对科技创新方面,上海无论是人才资源、金融资源以及社会其他资源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有着能冲敢拼的创新精神,而苏州整体的科技发展是比较稳定和协调的,人员和经费的投入相对趋势都是一致的,厚积薄发,苏州需要去更好的抓住机遇,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道路上走在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高萍萍)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深圳苏州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专利申请三步曲
药品专利申请和保护策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