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 评
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经济与战略研究水平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 刊 评
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但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和强国富民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及国土资源经济与战略研究的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和期望。紧接着在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吹响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号角。代表中央重申了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这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习近平同志及中央对我们广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工作者的迫切要求!
国土资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主体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时要求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功底。自然科学的“通用性”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方向不对,累死全队”,甚至只会得出背离实际的、意想不到的结论与错误成果。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因此,习近平同志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的成果要有用、管用、好用,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紧贴国土资源工作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从宏观层面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秉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践观点和发展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切国土资源经济研究工作的基础。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坚持科学精神,鼓励大胆探索,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和科学探索创新的有机统一。
从中观层面讲,我们当前要做好做实“以保护资源夯实改革基础、以节约资源促进科学发展、以维护权益保障社会稳定”重点工作,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区分资源的所有者、开发者和使用者,辩证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明晰各方权利与义务,统筹各方利益,把握并引领新常态。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以破解国土资源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
从微观层面讲,我们目前涉及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研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矿政管理改革研究等,首先要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根本,坚持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公有底线,守护耕地红线及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农民及其他相关方利益。
习近平同志要求,“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研究的国土是中国的国土,我们研究的自然资源是在中国国土上的社会主义公有自然资源。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紧密结合中国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需求,才可能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土资源经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同时,在研究过程和结果中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基础战略研究“高瞻远瞩”,政策对策研究“行云流水”,以系统、客观、优质的研究成果,全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