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结硕果 成果应用接地气 农民增收有盼头
-----海盐县农业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显成效

2016-02-12 19:44海盐县国土资源局
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5期
关键词:海盐县基本农田成果

海盐县国土资源局 何 群



地质调查结硕果 成果应用接地气 农民增收有盼头
-----海盐县农业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应用显成效

海盐县国土资源局何群

近日,“海盐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成果以优秀等级通过专家组评审,该项目历经3年,累计完成了海盐县15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585平方公里,澉浦镇11万富硒土壤详查64平方公里,调查研究成果为海盐县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澉浦镇富硒土地资源保护开发以及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建设试点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部分成果为提升土地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了权威依据,已在该县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并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一次全新的契机,走出了一条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于耕地质量提升的新路子。

一、地质调查大数据,打造海盐“全透明”

1.创新思维,构建城市“三维空间”

在全省率先实施地级市城市群地质调查项目,根据嘉兴市统一部署,对海盐城区508平方公里区域开展三维“CT扫描”,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调查。首次实现地下地质结构的任意、实时分析和三维、动态、可视化发展,并最终建成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规划管理与科学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做好地面沉降网络的日常维护、一等水准监测和地下水动态监测设施维护工作,密切关注6个地下水自动化监测点的数据变化,经过多年努力,全县平均地下水位上升1.72米,最好上升2.12米,地面沉降得到有效遏制。

2.保障发展,编制实施“多规合一”

嘉兴市被确定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以来,海盐县结合农业地质调查研究,由发改、住建、国土、环保四部门共同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融合发展,建立国土空间差别化管理机制,划出生态红线,实施分区开发与保护,努力形成县域规划一张图。选取了澉浦镇、百步镇五丰村作为嘉兴市镇、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试点,在数据分析、村域发展要求和现状调查分析结果基础上,统筹协调村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优化各类各业用地布局,确定初步成果。海盐县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海盐千亩荡、海盐天仙河、南北湖风景名胜核心区划入禁止开发类红线区。

3.综合治理,恢复环境“绿水青山”

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战略思想,全面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在全县范围内禁止开采粘土资源,并实施“四边三化”矿山治理,共创建海盐保丰矿业有限公司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等绿色矿山2家,创建率达100%。同时,通过废弃矿山再利用提高优化土地利用,助推城镇功能和产业转型升级,利用关停矿区引入三产,在废弃矿山的修复再利用中探索出一种全新模式。如对屏山矿区进行回填土方300万立方米,竣工后可新增土地指标130多亩;利用关停的海盐紫云矿区,兴建汽车驾驶培训中心;将废弃老房子、废矿改造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就地取“材”改建影视基地。

二、调查成果重应用,建立土地“身份证”

1.强化根基,完成农田档案“全覆盖”

海盐县已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被列为嘉兴市唯一全省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档试点县,大力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工作,覆盖“一县三镇”的730平方公里。同时,在全市率先启动基本农田质量调查工作,在全县3.51万公顷农田上,采集了土壤、水、农作物等各类样品4200多件进行系统调查,全面建立了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档案。通过“图、文、卡、库、码”五大元素,建立了耕地质量状况的文档资料,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管护,该项工作已由国土部推广至全国经验交流平台。

2.巩固篱笆,实现土壤质量“可追溯”

优先为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业种植区、富硒农产品开发等农产品创建土地质量档案,通过农产品产地“基本农田质量二维码”,给每件农产品提供一份土壤质量“身份证”,建立可量化、可追溯、可考核、可问责的土壤质量追溯体系。自去年发放全国第一张土壤质量“身份证”以来,已累计发放2500余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土壤安全支撑,从而实现土地质量管理由定性向定量、由粗放到精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近期启动的浙江省嘉兴市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调查精确度将提高一倍,进一步为该县土地土壤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修复本原,探索农业生产“新环境”

依据本次农业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建档及检测试点,大力探索建立农业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土地质量生态管护新机制。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农业“两区”等农产品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的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调查发现的重污染区域,依法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土壤集中修复和治理。在全省率先引入农业地质调查强化对土壤内化学元素的检测,编制实施方案,开展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工程。已实施表土剥离项目5个,剥离区域面积372.47亩,剥离土方85865立方米,表土再利用面积378.69亩,经验收耕地现状适应农作物种植要求。

三、耕地质量有巩固,农副产品“涨身价”

1.巩固生态旅游,经济增长“有亮点”

积极利用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完善,重点服务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红线的“三线”划定。针对在澉浦镇开展1∶10000土壤详查发现的3.4万亩富硒资源,确立了以澉浦镇南北湖核心景区为依托、以绿色土地为基础、以富硒土地资源和火山地质景观为新亮点南北湖开发目标,综合各方面资源,重磅打造“杭州湾南北湖生态园”开发模式。并在澉浦镇茶园村南五墩、南北湖村徐湾地区确定了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示范,引导富硒产品产业发展,建立生态农业产业链,全面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发展绿色农业,农业增效“有支撑”

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中,充分考虑土地质量地质状况,将清洁土壤、养分丰富且富硒连片的地块“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将全县5500亩优质土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而将部分不适宜农业耕种的土地从永久基本农田中划出,从而达到优化农田质量的目的。经过调整,海盐县澉浦镇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增加了36公顷,养分丰富级的土壤面积实际同比增长8%,清洁的土壤面积实际同比增长3%,为实现绿色农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全县划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32.7万亩,下达各行政村、社区基本农田保护补偿资金1808.7万元。

3.推广生态农品,农民增收“有盼头”

将农业地质调查成果与国土部门和农业技术部门紧密结合,深入研究不同土地适合种植的农产品,对土壤缺失养分进行补充,更好地引导农民种植有特色的农产品,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海盐县沈荡镇共有近5万亩耕地,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共有80多个农场种植2.8万亩耕地,结合调查成果种植了水稻和蔬菜。在澉浦镇共发现富硒土3.4万亩,开启了种植富硒大米的征程。沈荡镇尤甪村的三羊农场,目前种植1300多亩农田,近年来主攻高端农产品市场,每包“稻秋御品”牌大米都贴上“二维码”,大幅度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当地农业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海盐县基本农田成果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验收成果
爱吐皮的爸爸
工大成果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顽强的落地生根
吃晚饭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嘉兴市海盐县美术教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