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定
【特别专题】
沉痛悼念中国区域经济学奠基人陈栋生教授(四篇)
编者按:2016年9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陈栋生教授不幸逝世,享年81岁。陈栋生研究员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科的主要奠基人。1990年,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并长期担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在他的组织带领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先后举办了十多届学术年会和专题研讨会,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期发表他的同事、朋友、学生撰写的悼念文章,回忆他的学术研究、为师为友的非凡历程,以此表示沉痛悼念。
三带划神州双足遍华夏——回忆我的挚友陈栋生研究员
程必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开创者陈栋生研究员,是我相处30多年的老朋友。他一向身体很好,但在几年前却患上了喉癌,他不仅以极大的毅力与疾病作斗争,还每天坚持看书看报,关心中国区城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学建设,向他的学生和年轻的学者们传道授业。2014年9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专门为他举办了从事研究工作60年学术研讨会,我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在安徽的几位理事专程赴会祝贺。他见到我们十分高兴,因不能发声,便在纸上写字与我交流。那年他已80高龄了,仍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根本不像是个病人,我就放心了,未想到,这竟是我与他最后的一面。2016年9月24日,我突然接到他于前日夜在京不幸逝世的噩耗,出乎意料,十分悲痛!此时,陈栋生先生的治学成就与贡献,他对我的帮助与提携,一件一件的往事在我的脑海一幕一幕地闪过,久久难以平静,从来不失眠的我,那天失眠了。
1985年8月中旬,全国经济地理教学与研究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一年一度的年会,我作为理事,参加了这次年会。非常有幸的是,我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见到了陈栋生先生,而且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从此播下了深厚的友谊种子,长期深情交处,直至他的仙逝。
因为这个研究会于1982年受国家计委﹙今国家发改委前身﹚的委托,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重点课题《全国生产力布局和省市区经济地理丛书》的研究与编著任务,所以,这次年会的一个主题是“改革开放与全国生产力布局”。会上,陈栋生先生作了发言。他认为,按沿海与内地“两大地带”布局全国生产力,已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全国和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应该按东、中、西“三大地带”优化全国的生产力布局。这是他在全国第一个提出的观点。我听后觉得立意高,见解新,顺应大势,符合国情;更令我敬佩的是,沿海与内地“两大地带”的划分,是毛泽东主席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的著名报告中提出的,一直是中国人口与生产力布局的战略方针,自提出以后,从来没有动摇过。但陈栋生先生不为所拘,以莫大的理论勇气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提出新的划分方案,以“三大地带”替代“两大地带”的全国布局,在会上引起广泛赞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快地,“三大地带”的划分被中央采纳,这是他对完善中国区域布局的重大理论贡献。
我完全赞成“三大地带”的划分,因为我是来自安徽的,更关心安徽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部地区。陈栋生先生以省区为单元对“三大地带”的范围作了边界划分,安徽划在中部地区。我当时正在研究安徽发展战略,也接着作了发言,因为在“两大地带”的全国布局中,安徽是列入东部地区的,出于对安徽发展的长远考虑,我提出能否把安徽列入东部地区。趁着中午休息的时间,陈栋生先生专门找我详谈他对“三大地带”省区划分的意见。他向我解释,安徽为什么应是中部地区,并且强调,安徽虽然作为中部地区,更要注重发挥区位与资源等相对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与沪苏浙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分工与协作,会加快安徽经济发展的。他清晰的解释说服了我,谦和的态度感动了我,我从内心中对他肃然起敬。从这次难得的初遇起,我们就成了几十年的好朋友。
自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后,各省(市区)都在研究发展战略。陈栋生先生更是十分关注这个问题,经常应邀参与一些省市区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的指导咨询或成果评审,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尊重。1987年12月中旬,安徽召开全省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成果评审会,组织了高规格、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邀请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系宋家泰教授为评委会主任,陈栋生先生为评委会副主任。这是陈栋生先生第一次深入到安徽对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作为评委,又与他相遇,有机会在合肥向他请教,交流了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许多问题。就是这次交流,他提出召开一次全国性区域经济理论研讨会的想法。
评审会结束后的那天晚上,我与陈栋生先生话别,并作了一次长谈。他说,现在全国各省市区都在研究发展战略,这是大好事,但却缺乏学理性支撑,致使一些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类似于政府的长期工作计划,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而区域经济学能为地区发展战略提供学理支撑。此时,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刚刚开始,很有必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区域经济理论研讨会进行交流,加以促进,规模不要大。他半年前就开始了谋划,但谁去办,在哪里开,经费怎么来,都没有落实。接着他以商量的口吻对我说,你来负责此事如何?这是对安徽和对我的莫大信任,我立即答应下来,但要由他挂帅,我办会务,他愉快地答应了,全国首次区域经济理论研讨会的事就这样定下了。
研讨会的筹备工作马上行动起来。我们从主要学术刊物上以文为据寻找参会者,陈先生也亲自写信、打电话邀请一些学者,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于是,1989年9月中旬,全国首次区域经济理论研讨会在合肥如期召开,来自10多个省市区的30多位学者到会。
陈栋生先生在研讨会开幕式上作了主旨报告,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总体战略布局;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三是中国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区域经济学问题。陈栋生先生的报告抓住当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前沿问题,而且语言生动,用自己在全国各地调查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作佐证,令人大开思路,耳目一新。接着,每位与会者都作了发言,阐述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认识,时有对话、答询,陈栋生先生几乎与每位发言人都有对话,会议开得生动活泼,讨论充分,交流深刻,研讨会持续进行了两天。可以说,陈栋生先生谋划和主持的这次研讨会,是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这次研讨会还讨论了一件更有重要意义的事,几乎所有与会者在发言中都认为,中国要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学,当务之急是要成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并一致建议,请陈栋生先生领衔,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申请成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这是与会者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学界对陈栋生先生的信赖,尽管是件苦差事,陈栋生先生仍答应了大家的请求。
经陈栋生先生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室学者们的精心筹备,1991年9月下旬,在河南省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成立大会在安阳市召开,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国光当选为会长,陈栋生先生当选为常务副会长并兼秘书长,主持操办学会事务,直到2008年,前后17年,学会活动十分活跃,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如今已成为中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智库。为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建设,陈栋生先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宝贵的时光。在人生宝贵的年华,在充满机遇的年代,一些精明人在忙着升官发財,而陈栋生先生却在乐此不疲地忙着学会工作,可谓无私奉献,细心运筹。他不仅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开创大师,也是我国社会科学界学术性群众团体的杰出领军人物。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省(市区)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却没有一本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经济学专著。不过,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接近,从1982年起,我在研究安徽经济地理和全省发展战略时,积累了一些资料,形成了一些观点,产生了研编区域经济学著作的想法。1984年9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得知这个情况后向我约稿,我便邀请省内几位优秀的中青年经济学者集体研究,分头研撰。大家积极性很高,都想为建立中国自己的区域经济学作出贡献。就在前面提到的全国经济地理教学与研究会1985年的学术年会上,我向陈栋生先生介绍了这个情况,他不仅热情鼓励,还答应为书写序,向学界推荐,我甚为感动。
1987年8月,陈栋生先生在百忙中看完长达36万字的书稿清样,很快写好2000多字的书序,肯定拙著有三个特点:“一是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大胆探索,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理论框架;二是较好地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见解;三是系统地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体系,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应用特征。”实际上,我们这本书在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探索之路上只起到投石铺路的作用,陈栋生先生做出这样的概括,既给我们很大的激励,也为我们指明了深化研究的方向。该书1989年4月出版发行,1991年9月召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成立大会前,陈栋生先生嘱我带100本书到会上,扩大了拙著在区域经济学界的影响,对我之帮助、鼓励,用心良苦也!后来,陈栋生先生自己也主编出版了同名《区域经济学》,在“序言”中还专门提到了拙著,总是不忘对我的提携。
因为我在安徽,陈栋生先生总是为我能参与全国性的学术活动创造机会。1997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换届,由他提名,我当选为副会长,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给了我更大的学术提升空间。从此,每次年会他都与我商量,还委托我做一些学术事务工作,这是对我的极大信任,我为能替他分担一些事务而感到高兴,我们的友情也越来越深,这种友情甚至决定了我的人生。如安徽省委曾两次研究调整我的工作岗位,我都极力解释,才没有离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岗位,这也是陈栋生先生对我的激励,给我树立了毕生从学的榜样。
如今好友已去,岂不痛哉,岂不念哉,往事又岂能忘怀!
F061.5
A
2095—5766(2016)06—0005—10
2016—10—08
程必定,男,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合肥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