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新(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 浙江湖州 313000)
·工作研究·
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讨
——以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为例
沈建新
(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浙江湖州313000)
21世纪以来在我国蓬勃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社会热点词眼,加强非遗抢救与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县区级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有能力、有必要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机构与平台。文章通过对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体实践的介绍,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探索新的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县区级;公共图书馆
Key words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ounty level; public library
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部门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学术机构,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建设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播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非遗也重新融入社会、进入百姓生活。南浔区图书馆结合自身优势,根据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色和保护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为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2.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
2.1.1举办专题展览
展览展示能最直接、直观地向受众群体宣传想要普及的知识,从而达到教育、启示、宣传的目的[2]。结合每年六月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南浔区图书馆推出以非遗保护特色为主题的系列图书展,吸引读者借阅,普及非遗保护知识。联合省、市、区各级非遗保护中心,依托非遗保护中心的丰富资源,举办“中国文化遗产大观”“浙江省国家级非遗名录图片展”等专题展览,免费向公众展览,受到读者欢迎。
2.1.2组织沙龙活动
为让读者群众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区图书馆借助“嘉业讲堂”平台,邀请区内民俗学者专家,举办诸如清明节“含山轧蚕花”等民俗讲座论坛,向读者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结合清明节、重阳节等各种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举办“浔图沙龙”,开展“蒙恬和卜香莲”等民俗故事讲述活动,在全区开展非遗论坛有奖征文比赛,提高全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
2.2加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文献资源的建设与研究
2.2.1地方文献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形的记录载体
地方文献资源是对独具民族、群体特色的区域人文、历史、经济社会的记录,它是记录一个地方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特产、人物、名胜古迹等,是了解与研究地方状况的重要文献依据,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实用性[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内涵,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通过艺术、技艺的形式的呈现,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是无形的,不具有稳定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获得有效、真实、持续的传承,需具备稳定的形态,需拥有可以学习的条件,需依附于某一特定的文献资料。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存的1项世遗、3项国遗、9项省遗、20项市遗、27476条非遗线索,除了在人们之间言传身授、口耳相传以外,其更多的资料则是记载在相关的地方文献中。因而县区级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要发挥它的咨询与决策作用,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事业的繁荣,就必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联,加强本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建设正是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
2.2.2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是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是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县区级图书馆要保持活力,就要建立具有地域性、代表性和特色鲜明的地方文献资源。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含有丰富的当地人文历史、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的信息,最能代表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俗人情,因此有关非遗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县区级图书馆重点收藏对象。经过数年的建设与发展,南浔区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已初具规模,涵盖了本区各级代表性项目的申报文本、文字资料、图片录像、实物器件等,内容涉及了本地区10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民间传说、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与竞技、民俗等。这些承载和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气息的地方特色文献资料,通过对读者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将南浔区的非遗资源项目直观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令读者倍感亲切,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关注非遗保护的热情与兴趣。
2.2.3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传承传播的范围固定在一定的地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依靠的也是它所在地域的科研力量
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加强非遗研究,主动调查收集,寻找非遗研究新课题,既为非遗保护做出了贡献,也锻炼提高了自身队伍的科研能力。2013年南浔区被列为浙江省非遗保护综合试点区后,区文化行政部门即着手开展非遗保护科研工作,对南浔区非遗资源的概况、非遗项目的形成与流传、项目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因素,开展专题挖掘、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南浔区图书馆积极参与,主动介入,利用自身丰富资源,先后组织编纂《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南浔非遗大观》《辑里湖丝制造技艺》等非遗研究著作,成为我区非遗保护的亮点工作,也极大地提高了区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2.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咨询服务与技术支持
2.3.1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信息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项目的历史渊源进行调查研究、对一些时间久远的项目传承谱系进行识别认定、对一些项目的社会影响进行广泛调研等,大量的科研型的工作需要丰富详实和准确可靠的图书资料作为文献支持[4]。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一方面拥有大量对当地人文历史、民间习俗、技艺艺术记录丰富详实的馆藏文献,可对当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提供文献资料服务,同时还可以利用馆际互借、公共图书馆信息联盟等合作关系查阅到其他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和信息资源,协助本地非遗保护机构开展工作。如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期间,普查人员正是在南浔区图书馆所藏地方文献《南浔镇志》《菱湖镇志》《南浔民间故事集》等中找到相关原始资料信息,为菱湖镇射中村的“后羿射日传说”找到了文献资料佐证,为日后该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非遗名录项目打下坚实的文献资料基础。
2.3.2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根据《浙江省非遗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未来的非遗信息化建设平台是初步构建起全面覆盖、以人为本、服务先行的数字化综合平台体系。现代化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先进的数据平台系统,可以为本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保护、数字化存储、研究性工作提供完善的机制与便捷的方式。如南浔区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具备较为完备的网络系统和服务器平台。根据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南浔区图书馆积极响应,主动介入,利用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器等系统平台,开设非遗专题链接,对极具研究价值和代表性的本区域各级非遗项目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和信息化处理,建立起南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数据库。目前该非遗特色数据库不仅可在馆使用,读者更可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随时随地使用。
2.3.3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现代公共图书馆的自动化与网络化已基本建设完成。标准化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这都为本地区的非遗保护部门提供了便利的工作条件。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大都经过专业化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训练,个别研究馆员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较高的分析判断信息资料和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能力,不仅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提供便利,也能在非遗项目信息的分类、排序、合理利用上形成科学、实用的方法提供咨询,并通过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等新技术,为建设具有实践意义和服务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信息保障和技术支持[5]。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的文化工程,需要通盘考虑、整体构思。它不仅涉及到文化部门,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才能得到有效推进。公共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是一个新生课题,如何参与保护以及保护方法还需进一步探讨。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和知识服务机构,要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非遗保护作为图书馆全新的业务领域,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不断积极拓展延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王淼.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37.
[2]陶琳.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杭州图书馆对“西湖传说”的保护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 (6):103-107.
[3]孙沁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族地区图书馆职责与实践:以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5):97-100.
[4]张玲琳.公共图书馆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学理论(中),2014(8):139-140.
[5]付雪平,田维民.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非遗保护的思考:以怀化学院图书馆服务武陵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7):123-125.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County Level Public Library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e the Library of Nanxun Dstrict as an Exampl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a hot word thanks to the ac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o strengthen the rescu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whole society.Public libraries of county level have become important mechanism and platform to prote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the library of Nanxun district in Huzh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for public libraries of county level developing new modes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G259.2
A
沈建新(1980—),男,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馆员。
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