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一稿多投”问题的解决路径分析

2016-02-12 20:36
天津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一稿多投学术期刊稿件

朱 姣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100191)

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一稿多投”问题的解决路径分析

朱 姣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100191)

对学术期刊中常见的“一稿多投”现象进行归纳,对相应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与解决路径。研究认为:基于当前的网络大数据视角,学术期刊应建立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联盟,以便获得自己专业领域的数据,通过学术联盟的海量数据进行过滤与分析,预防“一稿多投”现象。尽管建立各专业领域学术期刊联盟的合作机制有待探讨,但构建该联盟不仅能有效解决“一稿多投”的问题,还将在未来更好地发挥学术资源的集群化优势。

学术期刊 一稿多投 大数据

近年来,随着高校对科研重视程度的逐渐提高,学术期刊中“一稿多投”的现象屡见不鲜。“一稿多投”的影响非常恶劣,不仅扰乱了编辑部正常的审稿流程,造成学术资源上的浪费,严重时还可能耽误当期杂志的刊发。然而,众多专业学术期刊编辑部面对“一稿多投”的作者常常束手无策,如何在稿件审核前就能对“一稿多投”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当今学术期刊需要直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收集更多的数据,并运用数据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现今各个专业领域最为流行的研究趋势。因此,本文基于网络大数据视角,对学术期刊中“一稿多投”的现象与成因进行分析,试图提出解决学术期刊“一稿多投”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1 学术期刊中常见的“一稿多投”现象

1.1 同一稿件投至不同刊物

“一稿多投”包括多种类型,通常指同一篇稿件同时或先后投至不同刊物。[1-2]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期刊社投稿。”而在现实生活中,出于种种原因,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审稿周期往往大于30日,个别编辑部甚至长达1年或更久。在这个审稿周期内,作者可能迫于各种压力或出于不同目的,将已经在审的稿件投至另一刊物,从而造成典型的“一稿多投”现象。如某学术期刊编辑部曾遇到一位在读博士生,其将尚在审稿期间的某篇稿件投至其他刊物,在对方同意接收之后,要求这个编辑部撤稿。这篇稿件在该编辑部也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终审阶段,此时作者的单方面撤稿要求给编辑部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资源上的很大浪费。

1.2 同一稿件拆分后多次投稿

“一稿多投”的其中一种形式是将同一篇稿件拆分为好几篇稿件,以达到多次发表的目的。这些稿件的核心可能相同或类似,如数据及方法部分基本雷同,只是在前言和讨论部分有所增减或修改。这种现象近年来也时有出现,但相对第一种现象更为隐蔽,容易造成重复发表。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当前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的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互相之间处于竞争大于合作的关系。个别作者基于此,为了在短时间内尽量多发表文章,将一篇文章拆成两篇或几篇同时向几本刊物投稿,这些文章的发刊时间彼此接近,往往只有在刊发之后,刊物两相对照才能发现问题,由此造成了学术期刊编辑部之间的资源浪费。

1.3 同一稿件修改题目或作者姓名后多次投稿

还有一种形式的“一稿多投”,是作者将同一篇稿件修改题目或作者姓名之后再次投稿,内容基本没有变化。这种投稿多见于被退稿的作者重新投稿,主要造成编辑部内部资源的浪费。编辑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稿件,基本上很难记住自己审阅过的所有稿件。部分作者抱着侥幸心理,希望稿件能够得到不同审稿专家的青睐,仅将题目或作者姓名修改后就重新投到编辑部,对编辑部本身资源造成了很大浪费。

2 学术期刊发生“一稿多投”的原因

2.1 稿件审理周期过长

造成“一稿多投”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稿件的审理周期过长。这一点往往被众多作者所诟病,许多学术期刊编辑部也试图努力缩短审稿周期。一篇稿件从进入投稿系统到刊发需要历经很多环节,其中部分环节并不受编辑所控制,而任何一个环节耽搁时间较长都会影响之后环节的进行。鉴于这其中主客观因素较为复杂,并非编辑部单方面努力就能够完全解决,因此很难轻易将稿件录用周期缩短到《著作权法》规定的30,d内。

2.2 投稿系统的建设有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众多学术期刊均建立了自己的期刊网络采编系统。作者通过学术期刊的网络采编系统可以上传所投稿件,清楚地了解自己稿件所处的环节和编辑部的办公流程。网络采编系统也使编辑部的审稿过程更加流程化,每个步骤相比过去更加公开透明。虽然网络采编系统使作者的投稿变得更容易,但也使部分作者的投稿相对变得更加随意。如果不加选择(或没有相应标准)地全盘接收稿件,会使前述的众多“一稿多投”现象得以衍生。

2.3 各编辑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

各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往往相互独立,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涉及编辑部的内部业务。而这种较为封闭的信息沟通方式,给予了“一稿多投”现象滋生的空间。以某编辑部为例,某作者的一篇稿件已临近刊发,编辑部编辑突然接到作者的电话要求撤稿,原因是该稿件已经被某杂志刊发。该稿件在某期刊的系统中已经停滞了两年,结果该期刊在没有通知作者的情况下,突然刊发稿件。这种情况对某编辑部的当期排稿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如果在收稿之前就能确定该稿件在其他期刊的收录状态,则这种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 解决学术期刊“一稿多投”现象的路径分析

编辑部应在主观上缩短审稿周期(难度较大),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加强各编辑部彼此之间的沟通往来。而在客观上,网络投稿制度的改进更应该是各编辑部努力的方向,其中集中不同专业领域学术期刊的大数据,分别建立各专业领域的网络投稿平台,该平台具有数据过滤与分析的功能,以此来预防“一稿多投”问题不失为一条绝佳的路径。

3.1 建立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联盟

纵观世界学术期刊的发展史,学术期刊一直呈现出集群化的趋势,这固然和发达国家学术出版体制有关,但是从侧面也可看出集群化发展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即使是在体制不尽相同的国内学术界,集群化的期刊发展趋势也同样席卷而来。因为集群化发展能够促使编辑部资源得到最大化地利用,有效实现各编辑部之间的资源共享,促使编辑部办公效率提高。特别是一些相对专业化的期刊更容易联合在一起,如中华医学会旗下的100余种医学刊物,虽然隶属于不同的主办单位,但都归属学会统一管理。中华医学会的系列刊物在医学界享有盛誉,办刊质量有口皆碑。[3-4]气象类期刊也曾尝试建立气象行业期刊联盟网,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自己行业的发展。[5]中科院金属所也以自己旗下的期刊为基础,试图建立局域的材料学期刊联盟,利用联盟优势打造共同的数据库。[6]同理可推,很多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专业化程度较高,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自己专业的网络学术期刊联盟,引领该领域学术事业攀上新的高峰。

3.2 依托学术期刊联盟,打造共同数据库

3.2.1 建立共同数据库的基本框架

这个共同数据库的基础在于一个专业领域的共同网络投稿平台。其基本思路是设立一个共同投稿网站,所有该专业领域的投稿作者都必须通过这个网站进行投稿。当有作者登陆联盟内任一学术期刊网站投稿时,系统将自动跳转到共同网络投稿网站进行投稿。网络投稿平台的网页应该在投稿之前,对作者展示相关投稿协议,只有在作者点击同意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跳转。该网络平台应拥有一个内部数据库,能够对已投稿件进行过滤,可以检索新投稿件与在库稿件的重合度,重合度较高的稿件将无法进入网络投稿平台,更无法进入各编辑部的网络采编系统。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该网站与各编辑部的采编系统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所有编辑部内部的信息仍是保密的,所有编辑对稿件所做的加工仍然是独立的,各编辑部无法看到互相之间的信息。

3.2.2 技术上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发展和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现今的科技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海量数据的存储、传输与加密都为学术期刊联盟共同投稿网站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投稿网站内,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彼此之间的网络采编系统仍然是独立的,但是可以开放投稿系统中的个别接口,与投稿网站之间建立联系(开放接口)。通过这样的设计,各编辑部间并不直接访问对方的采编系统,各自办公仍是独立而安全的,完全不用担心编辑、作者、审稿人的个人信息的泄露。

4 现存的问题与未来的挑战

4.1 现存的问题

建立学术期刊联盟的想法就是打破各个编辑部之间的壁垒,使各个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能够团结起来,至少在“一稿多投”的问题上能够共同面对。虽然建立联盟的共同投稿网站是一个多赢的事情,但是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编辑部可能抱着过去的陈旧观念,或担心自己的信息安全问题,不愿意加入进来共同合作。另一方面,由哪家期刊作为发起单位将决定整个学术期刊联盟未来的走向,联盟内的利益分配与合作机制也是其中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目前,基于数据检索技术上的革新,建立内部的搜索系统不再成为一个技术难题,关键问题还在于如何限定两篇稿件之间的重复度比例,而这需要试运行后实践中的更多大数据的支持。

4.2 未来的发展空间

学术期刊联盟网络投稿平台的建设只是联盟建设的一个开始。基于众多学术期刊编辑部的角度考虑,其对于“一稿多投”的现象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而未来针对学术期刊联盟可能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现今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术期刊必须要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共同投稿网站为依托,以学术期刊联盟的姿态应对日益逼近的网络移动终端化进程,各专业领域学术期刊资源智库建设、学术期刊移动出版及手机APP终端的开发等都是摆在面前的迫切问题,而单单依靠一家杂志来做此转变是极难完成的挑战。

5 结 语

自学术期刊诞生以来,“一稿多投”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期刊编辑。现今,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完全可以运用网络投稿平台的创设对此现象进行预防。这不仅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也是可以让各家学术期刊编辑部从中获利的绝佳路径。通过建立学术期刊联盟共同投稿网站,能够通过系统对重复投稿的稿件进行筛查和有效过滤,为联盟内的学术期刊编辑部提供参考。相信各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联盟的共同投稿网站能有效帮助编辑部预防“一稿多投”,而学术联盟还可能在未来的数字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王爱川. 期刊文章“一稿多投”的类型、成因与防范[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6):27-29.

[2] 康军,陈磊. 学术期刊编辑部在防范一稿多投中的为与不为[J]. 传播与版权,2014(2):65-66.

[3] 张建军,王晓民,张俊敏.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联盟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初步设想[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6):834-836.

[4] 张建军. 科技期刊群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873-875.

[5] 袁凤杰,陈志荣. 关于建立行业期刊联盟网的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08(4):49-50.

[6] 李海兰,毕淑娟,陈新责,等. 利用学术期刊联盟防范一稿多投: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期刊联盟为例[J]. 编辑学报,2012,24(1):62-63.

[7] 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 数字化背景下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研究[J]. 编辑学报,2015,27(1):75-77.

Analysis on the Solution Path of Academic Journals Regarding Multiple Submission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ZHU Jiao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The multiple submissions phenomenon faced by academic journals were summarized and corresponding causes were analyzed to put forwar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solutions.It is suggested tha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data,academic journal alliances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field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academic journals to obtain data of their own field and through the filtration and analysis of massive data within the academic alliance to avoid the phenomenon.It also points out that despite that co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alliances remains to be explored,their establishmen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multiple submissions,but also better play the cluster advantage of academic resources in the future.

academic journals;multiple submissions;big data

G23

:A

:1006-8945(2016)04-0091-03

2016-03-14

猜你喜欢
一稿多投学术期刊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老年医学研究》编辑部对一稿多投问题的声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声 明
声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