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2016-02-12 18:05:22陈艳华
质量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基础中职

陈艳华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4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陈艳华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4

基础会计教学属于入门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基础阶段。在学生初次学习会计专业时,往往会被基础会计复杂的科目内容及会计原理所难倒,从而陷入两难境地,这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难度。从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院校在实施基础会计教学时,常常忽视了教学主体的实际水平,使得学生难以跟上教学步伐,与基础会计的实际教学出现脱轨现象,这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此,本文针对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展开探究,并提出有效实践策略。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实践

基础会计教学的实施目的是为了降低后期会计专业的教学难度,为学生后期的学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直接取决于后期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该教学环节上,教师需加强对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注重教学方式,把握教学难度,做好引导工作,并对每位学生的会计水平做到全面了解,以此实施针对性教学策略,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效率,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得到有效培养。

1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探究

1.1 教学定位标准需符合实际

基础会计教学在中职专业中归属于经济管理范围,对于基础会计教学来说,该教学阶段属于初级阶段,因此教学对象主要面向于初次接触该专业的学生。由于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在学习基础会计时,教师往往无法像会计专业的课程那样将每个环节的问题内容进行细化教学,如会计当中的账户注册与设置、复式记账的应用方式、会计报表制作、财务分析等,若将这些问题一一进行指导与教学,则会占用课堂的大量时间。虽然按照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需教师脱离教材叫教学,但会计专业又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及连贯性,因此在教学上还无法完全脱离教材,学生也需将教材作为学习参照物,否则学生将难以跟上基础会计的教学步伐,与实际教学出现脱轨现象。

1.2 教材统一

由于基础会计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因此中职院校在选用教学教材上较为统一,这也使得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在教学起点上属于平衡状况。专业教师在蛮对会计课程教学时,总习惯将非专业学生看待为专业学生实施教学,在课堂之中花费大量精力要求学生学会会计做账,这使得学生常常面临极大压力,使得学习兴趣开始削减。而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来说,由于专业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认为该专业的学习过程对未来职场道路并未有任何帮助,因此在学习时往往不会过于重视,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教师也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最终导致教学效率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来自于专业课程不同,更重要的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如何良好的掌握教学重点仍是当前中职教学需深思的问题。

1.3 综合教学,加强实践

中职专业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实施对象。传统课堂教学总是呈现黑板加粉笔的固定模式,这使得教学效率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对于基础会计专业教学来说,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尽可能避免概念及理论性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会给课堂教学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可打破顺序教学,将基础会计教学当中的账户、凭证、帐篷记录、报表等理论概念进行一笔带过,将教学重点着重放于实践环节,将基础会计当中各个理论概念用手动实践进行替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与获得,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另外,教师需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可一味地追赶教学进度,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及需求来实施教学,这样的教学状况最终只会给学生带来反感情绪。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需明确教学主体,围绕学生实际水平来实施教学,将基础会计中各个连贯性知识点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呈现出来,并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使课程做到图文并茂,利用多媒体播放会计业务的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够消化各个知识点,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的实践

2.1 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教学主要面向的是学生群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需明确教学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着重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关怀每一个学生,重视每一个专业教学,这是中职教学需具备的教学品质。中职作为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院校需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的综合培养,对学生学习方式加强引导,根据学生自身发展需求最大限度理解学生的思维观念,尊重学生与教师存在不同思想,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公平对待,这是中职教师需具备的基本教学理念,也是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有效培养的关键所在[1]。

2.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基础会计教学虽是一项十分基础的教学,但对于学生的初级水平来说,还存在一定难度。中职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需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教学现象,应改变教学模式,将刚性教学计划转变为弹性教学,针对学生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扩大学生专业的选择范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在教学上,教师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所学专业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原则,并理解班级差异生的存在,教学做到具有针对性的因人制宜,提倡学生努力向上,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激发,也让每个学生的专长都得到相应的挖掘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

▲▲展空间。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需发挥主导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课堂上采取探讨、问题分析等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手段,调动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专业人才,使学生综合水平得到有效提高[2]。

2.3 改革传统教材

时代是不断进步与改变的,而传统教学教材是固定的,其所反映的各个知识内容都较为滞后,无法适应当前中职教学需求。要想使基础会计教学得到有效改革,院校需从根源上改变教学内容,融入当下时代所需的教学需求,结合职业岗位,编写多样化教材。主要改革方向可从两大方向进行:

第一,引进先进教材知识。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查找基础会计优质教学教案,通过政府官网查询会计政策等信息,并通过当地企业各个网站查找相关会计工作状况。并在课堂当中引导学生通过网站查找学习信息,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过程遇到难题时快速找出解决方案。

第二,编制课业指导资料。课业指导是提高基础会计教学效率的重要辅助资料,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需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针将教学当中的重点知识点、难点,教学进度以及文献资料等制定成完善的指导书,在教学前交予每位学生手中,让学生了解教学进度,以此提高学生的积极性[3]。

第三,选择基础会计课程课外必备阅读书籍。为了使基础会计教学能够得到更易开展,教师可在日常教学时认真研究教学方案,并根据教学状况不断改善与提升。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择基础会计课外辅助阅读书籍,让学生能够通过书籍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结合基础会计教学内容与结构,在课堂中引入教学新型资料,借鉴西方国家的教学观点,引入基础会计新理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时俱进学习新事物与新知识,其次,教师也可根据班级学生学习的薄弱及学习状况撰写学习教材,将基础会计中的难点及重点进行提炼撰写,引入学习教材当中,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参考教材,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会计教学是学生专业基础的关键教学环节,对于入门学生来说,会计抽象、复杂的计算方式常常难倒许多学生,因此,为了使基础会计教学得到有效开展,教师需从教学定位标准、教材统一、综合教学三个方向进行改革与实施,并着重实践于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教材,全面从教学方案及学生整体来进行改革,并围绕学生职业方向定制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更符合职业所需,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概率。

[1]蒋兰芝.高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37.

[2]刘娜.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与实践——基于“发现式学习”理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6): 143.

[3]郝敏.创建《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双轨三线制”实践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1,(09) : 13.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基础中职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五抓五促”夯基础
中国火炬(2013年9期)2013-07-24 1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