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温岭建立农业规模户信息卡片的实践与探索——第三次农业普查规模户调查的探索

2016-02-12 12:04蒋玲珠梁学标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普查员温岭市普查

蒋玲珠、梁学标

(温岭市统计局,浙江台州 317500)

台州温岭建立农业规模户信息卡片的实践与探索——第三次农业普查规模户调查的探索

蒋玲珠、梁学标

(温岭市统计局,浙江台州317500)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首次将规模农业经营户与普通农业经营户进行区分统计,普查任务比以往两次都要艰巨,因此规模农业经营户调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普查数据质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用地更多地向规模户手中流转集中,土地流转形式复杂,导致普查时找人难和普查区归属难,为破解这两难问题,台州温岭市农普办成立专门的课题组,针对农业规模户存在的现状,结合温岭实际,提出建立农业规模户信息卡片,对做好农业规模户普查工作,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与探索。

土地流转;农业规模户;信息卡片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传统分散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农业规模种养有了很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首次将规模农业经营户与普通农业经营户进行区分统计,内容复杂,指标专业性强,指标的调整意味着普查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的提高,普查任务比以往两次都要艰巨,因此规模农业经营户调查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普查数据质量。为此台州温岭市农业普查办公室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结合温岭实际,对如何做好农业规模户普查工作,进行了创新性的实践与探索。

一、温岭市农业规模的现状

(一)产业转型升级导致农业规模户占比越来越高。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实质上转变身份,从事二产三产行业,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进一步减少,农业生产方式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加上国家农业项目扶持资金不断向规模户倾斜,农业规模种养户种养积极性显著提高,农业用地更多地向规模户手中流转集中。

(二)耕地资源紧张导致跨地域种植现象普遍。温岭属于丘陵地带,地域面积926平方公里,而耕地面积仅有31838公顷。由于耕地资源稀缺,导致土地租金不断上涨,用地成本不断增加,对规模户来说,在同一个村居想大面积连片种植难上加难。因此农业规模户跨村、跨乡镇、甚至跨县市种植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情况在浙江省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

(三)种植模式和成本控制导致规模户的强季节性和流动性。由于不同作物间种植模式不同,每个时间节点的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园艺步骤都不同,作物之间需要轮作,最好是水旱轮作。如果重复播种同一作物,通常会带来病虫害等治理难题,因此同一块土地不能长期种植同一作物。农业规模户专业化和不同作物间种植模式决定了规模户用地的季节性和流动性。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租金一路水涨船高,出现了更多的“一地多种”现象,大大地增加了规模户的季节性和流动性。“一地多种”又分为多户一地多种和单户一地多种:

多户一地多种:普遍存在于温岭市东部地区,均为农业大镇。例如箬横镇,近年来,连片的大面积耕地,吸引着各地的农业规模户争相涌入,地租在不断飙升,每年每亩租金高达2500-3000元,加上人工费、肥料农药费用等成本,种植成本在不断增加。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规模户想方设法降低用地成本,出现了联合承包和承包后流转的现象。据调研,与村居签订土地承包协议的往往是单季水稻种植规模户和西瓜规模种植户,每年三四月份开始种植,到七八月份收割完毕,为使耕地不空置,往往会转承包给西兰花、大白菜的专业种植户,这两种蔬菜恰好是七八月份种植,十月份开始收成,一直持续到次年的二月底。

单户一地多种:普遍存在于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由于耕地分散,很难形成大面积连片种植。例如大溪镇和城南镇的地租相对较低,每亩地租普遍在800元以下,这对于规模户来说成本较轻,转承包的现象基本不存在。农户在与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后,从事于双季水稻种植,上半年种早稻,收成后,接着种晚稻,或是穿插种蔬菜,均为单户连种。但小面积的耕地无法满足规模户的要求,从而大量地出现跨地区种植,跨村、跨乡镇、甚至跨县市种植现象比较普遍。

二、农业规模户普查时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流转复杂导致普查时找人难。第三次农业普查的调查时间与第二次基本一致,即年底进行清查摸底,次年年初开展入户登记。浙江属于“三熟制”地区,“一地多种”情况普遍存在,加上农业规模户的季节性和流动性,农户很难在年底调查时说清楚一年来的种植情况,造成了农作物播种面积漏统。同时土地流转形式复杂多样,有转包、租赁、互换等多种形式,他们有的签订合同、有的是简单协议、有的是口头契约,造成实际耕种者不一定是土地确权所属者或拥有土地承包权者,在正式普查入户调查时存在着找人难,调查难和取数难。如果住户没人,种地的人又没找到,村委会又不掌握情况,就可能会造成漏统。

(二)跨地区种植导致普查区归属难。跨地区种植也给普查工作带来了难度。在普查时,农户大都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这一年的种植和收入情况,但由于种植的跨区域性,普查员搞不清楚这一户到底该在哪一村登记?如果两个村都登记,就会“重登”,两个村都不登记,又会“漏登”。在走访中,村文书、普查员基本都对本村情况了如指掌,却往往弄不清楚具体的农户该不该登记的问题,普查数据质量无法保证。同时由于土地流转复杂性,可能会导致本应该是规模种植户的,而没有纳入规模户统计。

三、建立规模户信息卡片的探索过程

为破解这两难问题,温岭市农普办对如何统全统准农作物播种面积,提高农普数据质量进行了研究。四月份,温岭市普查办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经过多次会议讨论,仔细筛选,最终提出“建档立卡”设想,经过两个月的调研和实践,前期走访了多个乡镇,深入村居,与村民主任、村文书、村民代表、规模户开展面对面交谈,详细询问各地耕地使用情况,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规模户信息卡”,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本次农业普查的主要对象是普通农户和规模户,普通农户流动性较少,通常仅种植自家土地,通过常规的普查程序就能将其统计清楚;而规模户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季节性,很难通过常规的普查流程登记准确;通过这张卡片的设计,对规模户进行先一步的摸底,并利用普查登记前的半年时间进行逐步完善。

四、规模户信息卡片的优势

(一)指标设计的直观性。在设计卡片指标时,针对规模户只种一季的,卡片空白位置增加设立“播种时间”等指标。针对规模户之间有合作的,卡片设立了“合伙人”指标。针对规模户的跨地域性,卡片设立了本乡镇其他村种植土地情况。调查员在调查时,还可以实地听取被调查人员的反馈,随时增减或修改卡片相关指标。

(二)调查内容的灵活性。规模户信息卡片的调查范围可灵活由乡镇自行掌握,规模户农作物播种面积起报点可在5亩及以下,或更低。每次调查结束后,乡镇普查办人员要对其调查的资料进行及时整理、排重和归并,防止规模户被漏普。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要及时进行归档,到正式普查时,可协助普查员进行调查。

(三)登记时间的即时性。规模户信息卡片可根据需要进行即时调查,即时确定上门登记时间。针对在上半年收获的规模户,可及时跟进,即时掌握动态信息。如果登记对象再次将土地进行流转,则土地流转的对象和种植情况,调查员也要即时登记。

(四)携带保管的方便性。规模户信息卡片在设计时,考虑到镇村一级普查员行政事务繁忙,专职从事普查的时间不多,卡片作为备忘工具,为方便普查员携带保管,卡片设计只有约三张名片大小,尺寸合适。

(五)普查小区的确定性。在设计卡片指标时,针对规模户种植的跨地域性,特别是在同一乡镇内多个村种植的规模户,乡镇农普办在收集相关信息后提前确定其普查区,并将信息汇总情况及时移交到该普查区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手上。

(六)农普调查的实用性。在设计卡片时,考虑到卡片作为一种备忘工具,要充分发挥其实用性和简易性。卡片设计的指标包含“户主姓名”“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方便普查员在年底调查时能联系到普查对象。卡片指标中还添加了“分村明细”“种植情况”等指标,协助普查员在正式普查时进行调查,防止普查对象被遗忘。

五、规模户信息卡片的具体实施办法

信息卡片实施时间为各级机构组建完毕至清查摸底工作开始前的半年时间,在县、镇、村三级联动中具体实施:

(一)县级普查办的职责

1.制作卡片。结合全县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地差异,制作和完善规模户信息卡片指标。卡片正面为指标填写栏,包括“户主姓名”、“居住地址”、“联系电话”、“耕地情况”、“分村明细”、“种植情况”等,反面为相对应的指标解释,方便普查员随时对照,防止填写错误。

2.数据收集。积极与县级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从农林、海洋与渔业、水利、国土等有关单位获取全县分村的相关数据信息,形成名录,及时下发。

3.进度督查。制定“按周上报”制度,安排定期督查,由市办业务组长收集进度信息,对调查进度滞后的乡镇进行专项督查。市办业务组成立督导小组,对信息卡填报有困难的乡镇,及时下乡指导,确保进度。

4.质量抽查。对登记的规模户信息卡登记信息进行质量抽查,重点核实一地多种,土地单季流传等情况,核实登记信息是否有差错。并及时将抽查结果反馈给乡镇办,查漏补缺。

5.数据分析。将汇总的耕地面积、分项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与部门资料进行比对,对有差距的乡镇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发现有遗漏的,及时反馈给乡镇,并要求普查员重新入户调查填写,若确实存在耕地因其他原因减少的,要查明原因,说明情况。

(二)乡镇普查办的职责

1.形成底册。根据粮食直补、农业专业协会名录、农业大户政策性保险等部门材料,对本乡镇范围内的规模户资料进行分村整理,下发到每个村居。

2.分类整理。对村一级上报的规模户信息卡进行分类整理,对涉及到跨村经营和多地经营的规模户重点核实。(1)居住地和经营地不在同一村的户,收集经营地信息后反馈给居住所在村。(2)经营地分布在多个村的户,收集其所有经营地的信息后进行交叉比对,对信息有遗漏、不一致的经营地信息反复比对核实,并通过信息卡上的联系电话直接联系户主核实信息,核实准确后把相应的信息反馈给经营地所在村以及居住地所在村。

3.横向比对。在完成规模户信息卡的整理比对后,结合本乡镇范围内农业经营单位名录,与规模户信息卡进行比对,将实际上是由单位经营但误填了规模经营户信息卡的经营户进行剔除。

(三)村级农普工作组的职责

1.完善底册。以乡镇下发的规模户资料为基础,通过村干部碰头会,村民代表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对规模户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形成规模户信息底册。

2.建档立卡。在整理好规模户信息底册后,通过“以人找地”和“以地找人”这两条工作主线,从人、地两方面出发,多头并进,防止信息遗漏,具体来说就是先按居住地原则,对居住在本村居范围内的住户进行摸排,对有使用耕地的住户登记信息,建立规模户信息卡;再按经营地原则,对本村耕地的经营情况逐一进行调查,筛选出承包人未住在本村居的耕地情况,并及时联系承包人,了解各类信息,建立规模户信息卡。

3.信息更新。登记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召开规模户代表、村民代表等座谈会,对登记内容进行进一步核实,特别对在本村居经营但未居住在本村居及春夏农产品收获后已离开本村居的规模户,要利用清查摸底前的半年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信息联系机制,及时跟进更新各类信息,最终确保在正式入户登记时,把握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六、规模户信息卡片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一)解决规模户占比高的难题,架构普查数据框架。据初步统计,在温岭市16个镇(街道)中,规模户土地承包数量占总耕地面积的80%及以上,箬横镇、新河镇、滨海镇更是达到90%以上,且作物种植呈现多元化。

通过规模户信息卡片的填写,初步掌握全村规模户数量和实际种植情况,上报给乡镇办,在乡镇办核实后,集中上报市办。可以说,统准统全规模户,就掌握了本次普查的大部分耕地使用信息,基本架构起全市普查数据的框架,剩下的普通农户,都以耕种自己承包地为主,在普查中并无难度。

(二)解决规模户跨普查区用地的难题,界定普查归属地。越来越多跨普查区种植情况的出现,引申出一个新的问题:普查对象识别和普查业务的协调。按照普查方案,本次普查对在多个普查区经营农业的农户,实行居住地优先登记原则。但由于规模户种植的跨地域,对一个普通的普查员来说,可能会更注重于对象在本普查区的农业经营情况,对其他区域的农业经营情况,一个是不大了解,二是难以核实。再加上普查对象,很有可能将实际经营情况当作自身隐私,造成个别规模户漏报、瞒报,造成大量的播种面积和土地流转状况的遗漏。

通过规模户信息卡片的建立,可较好地解决普查归属地界定问题。例如A村村民张三在A村有承包耕地50亩,在本乡镇B村又承包了耕地100亩,这就需要A、B两村进行协调。如张三全家都居住在A村,那就在A村登记为规模户,经营面积包括B村,在B村只需按地找人进行清查摸底;如其家庭成员分住两地的,就要分别在A、B两村进行清查摸底和普查登记,这样可以很好地在清查摸底前就协调好各规模户的登记归属地,既提高了数据质量,又减轻了清查摸底和普查登记的工作压力。

(三)解决规模户的季节性和流动性,把握普查数据生命线。由于产业结构和成本控制形成的规模户季节性和流动性直接导致的“一地多种”,给农业普查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这样的种植模式,给农业普查带来的两大难题:一是同一片耕地出现了多个不同的规模户,而且都是被调查对象;二是所种植的作物出现跨年收割的情况。那么按照普查方案,12月31日普查标准时点,很可能上半年的种植户已经流失,找不到人,更无法统计耕种情况,对于跨年收割作物,一部分是年底的产值,另一部分需要普查的则是年初收割的产值,容易导致被调查户出现混淆、遗忘,从而直接影响普查的数据准确性。

规模户信息卡片的建立在解决季节性和流动性上,可发挥较大的作用。一是解决通过短期土地流转的规模户登记难问题,起到很好的“备忘”作用。在五月份村级普查小组成立后,村文书马上可以着手进行卡片的登记工作,首先对去年冬种下去,今年上半年收割的规模户进行摸排,即使人员已经流失,由于间隔时间短,也可以从承包户口中得知详细信息,或者电话联系对方,获取需要的资料,避免到下半年清查摸底时因间隔时间长,出现的无法联系或者规模户信息遗忘的情况;再对六月份以后播种收割农作物的规模户,村文书、普查员只需要按时进户做好卡片填写,最后将两者合并,基本解决了规模户的底册建立,信息卡在其中起到很好的备忘作用。二是不需要考虑登记地归属问题,起到很好的“排重”作用。村文书、普查员只需对本辖区内,凡产值在10万元以上的大户,都需要填写规模户信息卡,一方面避免了部分基层人员因为概念混淆而导致的重登、漏登现象。在信息卡片填写完成上报到乡镇办后,由乡镇办对规模户信息进行比对,再确定普查登记归属地,集中反馈给村居,进一步明确登记对象,对整个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起到关键作用。

(责任编辑:施越霞)

猜你喜欢
普查员温岭市普查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对人口普查登记阶段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思考
游戏
致兔子
穿靴子的蜘蛛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他是最美关工人——记浙江省温岭市关工委副主任俞明德
学习调查要“四会”
3个女儿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