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君,李正华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2.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10000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术界围绕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这一中心议题展开广泛讨论,发表了诸多论文。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以推动学术界理论界进一步研究。
韩庆祥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新提法,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担当,根本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用“治国理政新思想”来概括和表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比较合适,因为这种表述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更规范,更符合实际和实践走向,更易于国际社会对话交流,还可以把过去人们所注重且强调的“民族复兴”“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囊括进来[2]。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核心、精髓是“四个全面”。许耀桐认为“四个全面”作为习式治国理政的宏大战略体系,其“全面”二字,绝非可有可无的修饰,而是把它们上升到全新的更高的维度,具有新颖的创意和深刻的意蕴,“全面”就是全覆盖、立体化,不遗缝隙、不留死角,这极大地拓展了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深度与广度[3]。辛向阳认为,“四个全面”之所以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核心,是因为这一战略布局始终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事关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层次问题来解决;不仅谋划了中国近期的发展方向,而且谋划了中国的远景目标和路线图[4]。但也有研究者提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主和法治,二者不可分割[5]。
严书翰认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它的主要内容、逻辑结构和内在联系。因此,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它的基本内涵应该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以概括[6]。
唐洲雁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主题,应从十个方面来理解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基本内涵,分别是奋斗目标、实现路径、发展阶段、战略布局、总体布局、发展理念、保障条件、外部条件、领导力量、科学方法论。此外,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具有创新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也将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围绕“治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展开论述。辛向阳认为,国家治理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命题,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要求。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配置和基本要求。第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以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来架构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第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最终是要建立一个有着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
韩庆祥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有四大基础,分别是“历史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基础和政治基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升华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历史基础,对世情党情国情进行科学判断和全面深化总结党史国史经验教训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时代基础和现实基础,对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合、提升和飞跃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政治基础[8]。唐宁、肖寒也持类似的观点,只是表述略有不同,他们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深厚根基,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借鉴,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和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复杂形势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9]。
唐洲雁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实践依据有两点。首先是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历史方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接力奋斗,实现全面小康,完成第一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历史机遇,及时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完成第二个“100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史使命是带领人民努力实现“三个跨越转变”:一是从实现全面小康到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跨越转变,二是从实现第一个“100年”目标到实现第二个“100年”目标的跨越转变,三是从过去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跨越转变。其次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面临的现实挑战。国际上,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引领这个时代的潮流。只有通过合作、共赢,才能促进和平发展。国内仍然处在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为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扩展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7]。
孙景民将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学理渊源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第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形式内容学说;第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10]。
井琪认为“四个全面”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实践的科学总结。首先,十八大精神是“四个全面”的理论源;其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议题,将党的战略部署从“一个全面”扩展到“三个全面”;最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从严治党的新常态[11]。
卢秀玲、王哲认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党治国理政经验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不断总结小康社会建设经验定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系统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和理论经验明确的改革新阶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审慎概括中国法治建设正面经验及反面教训做出的重要决策,全面从严治党是党自觉总结自身建设经验下的坚定决心[12]。
王临霞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根本指导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智慧来源是中国优秀传统哲学,经典借鉴是有机的过程哲学;生成性发展是建设性后现代的生态哲学[13]。
研究者普遍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
韩庆祥最初将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总结为十个重要方面: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自信思想,关于实现中国梦思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关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思想,关于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想,关于依法治国思想,关于文化软实力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关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特点的伟大斗争思想,关于分析解决问题的哲学方法论[14]。后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思考,将其概括为九个方面:历史阶段是整体转型升级,时代课题是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与怎样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哲学思维是战略辩证法,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担当,根本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思路是破解难题、构建秩序、唱响中国,战略布局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品格是问题意识、弥补短板、敢于担当、刚性执行、精准发力[15]。
辛向阳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其科学性体现在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有一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线,有一个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还有系统科学的方法论;其严密的逻辑性体现在坚持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民群众的人民逻辑,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逻辑、科学规律逻辑和科学技术逻辑的科学逻辑[4]。
徐光春认为应从九个方面理解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内在逻辑:一是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二是实现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起了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三是强调正确认识“两个三十年”,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扫除思想障碍。四是关于市场作用的重要论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五是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的制定实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战略支撑。六是对“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予了新的引领。七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科学部署,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更大动力。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总体方略。九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保证[16]。
王钰鑫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他起初按照“条式”概括的方式概括为“九论”:目标论、道路论、方略论、理念论、治理论、依据论、保障论、本质论、认识论[17],后又进一步抽象为八个方面。一是目标论:治国理政的现实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远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国理政的必然归宿与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二是主题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逻辑起点;三是布局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管党治党大业的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部署,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也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和未来中国发展的要求和衔接,从实践层面抓住突出问题,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问题,带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实现战略突破;四是发展论:五大发展理念既集中阐述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也从发展规律的高度回答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应当坚持的发展理念的重大问题,把我们党关于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了全新的境界,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的行动指针;五是依据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但外部具体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总体于我国有利,内部条件突出表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观点的形成和提出;六是方法论,站稳人民立场和秉持马克思主义正确观点和科学方法;七是本质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治国理政思想最本质的特征;八是规律论,继续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并存、竞争与合作关系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18]。
梅荣政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一个根本点和一条主线,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2)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3)为现阶段的任务奋斗不能脱离党的最高理想。三是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拓展和深化了党的基本路线;(2)体现了小康社会制度样态的构想;(3)每个战略布局都有新阐述新思想新观点。四是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19]。
吴传毅把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基本框架归纳为“四个一”:一条主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目标是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一个中心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个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此外他认为还有“四个保障”:政治保障即密切党群关系和惩治腐败,法治保障即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思想保障即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国际环境保障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
谢迪斌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主要体现为四点:一是生产力提高与生产关系调整统合的经济发展新思想:(1)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要途径;(2)提出并实践五大发展理念。二是执政为民与权力监督并重的政治实践新思想:(1)坚守人民在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的主体地位;(2)把从严治党作为政治实践的重要前提;(3)把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实践的根本原则。三是改善民生与多元共享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模式:(1)强调社会治理的基础在于改善民生;(2)提出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目标是构建全面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同构共生的文化建设新方略:(1)提出并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强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3)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21]。
王清涛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科学体系的内部可分为三个层次:公平正义是价值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方法论层,“四个全面”是战略举措层。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2]。
孙景民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科学体系可以概括为“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历史任务、核心本质、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支撑、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关系、领导核心、根本目的和根本保证等几个方面”[10]。
陶文昭认为“四个全面”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是“整体”,“四个全面”是“部分”;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是“全面”,“四个全面”是“重点”。“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小系统;“四个全面”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一个大的系统;治国理政思想是一个更大的系统。从“四个全面”的小系统到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大系统之间相互联系,一环套一环[23]。
秦正为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治国理政的发展战略,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规范战略,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4]。
莫纪宏认为“四个全面”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精髓,其制度支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的“纲”,法治不“张”,则发展、改革和治党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提供了总体原则;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两者只是价值侧重点不同,在制度建设上是相互交融的[25]。
田宪臣把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必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26]。
还有研究者分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间的关系。认为这是不同层次的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两者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统一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区别在于层次不同,内在关系有别。“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处于治国理政的宏观层次上,四者之间存在着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区别,不是简单的并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层次上,五者之间是平等并列、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又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也是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的战略举措[27]。
韩庆祥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具有六个方面的鲜明特点:一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二是具有“问题意识”和“担当精神”;三是全面深化改革为解决矛盾、难题、问题提供制度设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四是在凝聚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科学谋划改革;五是围绕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调整机制进行治国理政;六是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28]。他还总结了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哲学方法论:历史思维重逻辑和必然,辩证思维重本质和规律,战略思维重全局和长远,创新思维重大势和变革,底线思维重主动和应对[29]。
田心铭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上进入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显著特征的新阶段,制度建设上进入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主要历史任务的后半程,理论建设上进入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0]。
毛卫平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新境界体现在三个方面:中国梦是中国人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恪守底线是治国理政者的底线思维,以和实生物的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1]。
宇文利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总体特色是制度治理,是全面制度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现出的理论品质是整体性、系统性和一致性,坚守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性,具有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执信与笃行的价值坚定性,还有源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还原指导实践的理论指导性[32]。
陶文昭认为重视历史思维的运用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一大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历史思维的突出表现是历史血脉论、历史财富论和历史借鉴论,并将历史思维运用到阐发中国梦、中国道路、国家治理、核心价值观、和平发展等重大战略思想中[33]。
严书翰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第一,探索和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第二,提出并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三,贯彻以人为本的民生理念和加强民生建设[6]。
周利生和王耀鸿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从历史逻辑上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从理论逻辑上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表达和具体形态,所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继续,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点和重要成果[34]。
辛向阳认为要从两个方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光辉;二是对世情国情党情“变与不变”的系统论述[4]。
陶文昭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对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五大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35]。曹亚芳专门研究了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创新思维,认为创新思维的逻辑前提有:(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发展观,(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3)中国共产党人发展社会主义的特殊使命;创新思维的基本实践方式有:(1)持续学习的实践方式,(2)全面改革的实践方式;创新思维的基本原则有:(1)“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2)广泛吸纳世界文明成果与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是:(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凸显中国因素,(2)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3)敏锐把握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36]。
孙景民认为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为中国共产党从更高层次认识社会主义,开辟一条发展更好、人民享受成果更多、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它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规律思想起点依据学说、思想形式内容学说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诠释[10]。
另外,还有研究者从其他角度分析了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如关琳、许佃兵用文本计量的方法研究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的索引和注释,以词频统计为基础,提炼该书的理论思想要点[37]。梁柱从实践的角度指出治国理政的两大关键问题是“干部”[38]和“总结经验”[9]。孙根红从对外传播的角度对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进行研究后认为,要实现中国对外传播的战略转型,必须破除当前流行的唐吉诃德式、自娱自乐式、零和博弈式、政治口号式和旁征博引式等五种传播方式,倡导林语堂式(经典散文)、埃德加·斯诺式(中国故事)和戴秉国式(辩论式)等三种有效传播方式[40]。周明海论述了海外学者、媒体人以及智库人士对“四个全面”的见解[41]。
需要进一步提炼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概念。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新成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使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法,韩庆祥教授从概念上对“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分析,认为“新思想”这个概念更具有概括性、涵概性、包容性、通透性,所以用“治国理政新思想”比较合适。究竟怎样概括更科学合理,还需要学术界进一步讨论和提炼。
需要深入分析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实践依据和思想渊源。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依据和深厚的思想渊源,它们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但学术界对这两大方面的分析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比较粗浅。既要吸取过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也要及时总结新历史条件下的新经验新特点。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不仅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营养,所以应该深入剖析究竟在哪些方面继承了过去的实践和思想,而又在哪些方面发展了过去的实践和思想,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
需要进一步理清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逻辑结构。“四个全面”是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核心和精髓,这在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但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不仅仅是“四个全面”,还包括其他内容,不仅要分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部逻辑关系,还要与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其他内容相关联,要把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来把握。目前学术界的分析还比较笼统,有待进一步精炼。
此外,学术界还需要站在新的高度上更全面系统地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发展脉络,而不仅仅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脉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党的治国理政新思想也呈现出许多新特色新特征,也需要学术界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韩庆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主题[J].中共党史研究,2015(6):9-10.
[2]韩庆祥.如何概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成果——使用“治国理政新思想”表述的根据和意义[J].人民论坛,2016(3):72-73.
[3]徐耀桐.“四个全面”——习式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J].人民论坛,2015(7):53-53.
[4]辛向阳.全面把握与正确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6(3):5-9.
[5]葛洪泽.民主与法治是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J].红旗文稿,2015(11):10-13.
[6]严书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6):59-66.
[7]唐洲雁.实现“由大到强”历史跨越的思想指针——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J].东岳论丛,2016(5):51-54.
[8]韩庆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四大基础[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5-9.
[9]唐宁,肖寒.习近平治国理政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渊源[J].学术论坛,2015(10):47-49.
[10]孙景民.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探析[J].人民论坛,2014(32):194-198.
[11]井琪.“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38-39.
[12]卢秀玲,王哲.“四个全面”战略: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继承与发展[J].人民论坛,2016(8):49-51.
[13]王临霞.探赜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运思[J].领导科学,2015(11):11-13.
[14]韩庆祥.全面深入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十个重要方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6):24-28.
[15]韩庆祥.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4-14.
[16]徐光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实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体会[J].求是,2015(9):8-11.
[17]王钰鑫.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意蕴[J].青海社会科学,2016(3):11-17.
[18]王钰鑫.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6(6):12-17.
[19]梅荣政.学习研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创新理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6):43-47.
[20]吴传毅.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框架与核心思想[J].求索,2014(9):4-8.
[21]谢迪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J].社会主义研究,2016(3):1-8.
[22]王清涛.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3):78-83.
[23]陶文昭.“四个全面”理论创新的大格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9):48-49.
[24]秦正为.“四个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全新战略布局[J].青海社会科学,2015(2):19-21.
[25]莫纪宏.“四个全面”: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5.
[26]田宪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内容[J].学习论坛,2015(11):47-50.
[27]荣开明.“四个全面”治国理政总方略三题[J].学习论坛,2015(11):10-12.
[28]韩庆祥.新班子治国理政六个鲜明特点[J].人民论坛,2014(18):52-55.
[29]韩庆祥.治国理政需方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方法论[J].求是,2015(3):17-20.
[30]田心铭.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23-29.
[31]毛卫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境界[J].人民论坛,2016(3):40-41.
[32]宇文利.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品质[J].人民论坛,2015(6):23-25.
[33]陶文昭.治国理政的历史思维[J].科学社会主义,2015(3):72-76.
[34]周利生,王耀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J].广西社会科学,2016(6):3-5.
[35]陶文昭.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J].理论探索,2015(4):5-10.
[36]曹亚芳.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创新思维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6(3):16-22.
[37]关琳,许佃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本计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5):10-16.
[38]梁柱.干部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关键问题[J].红旗文稿,2016(4):4-7.
[39]梁柱.治国理政要善于在总结经验中前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2):58-64.
[40]孔根红.关于对外传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理念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70-74.
[41]周明海.海外视野中的中共治国理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J].探索,2015(4):5-10.
[42]宇文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治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总体特色[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62-67.
[43]苏振武.习近平治国理政哲学智慧的思想渊源与运用管窥[J].青海社会科学,2016(3):4-8.
[44]李洪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N].光明日报,2015-10-26.
[45]韩庆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J].理论视野,2015(4):7-9.
[46]韩庆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基本思路的哲学梳理[J].人民论坛,2013(21):36-42.
[47]韩庆祥.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思路[J].求是,2014(1):62-62.
[48]韩庆祥,储峰.理论界如何看待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J].理论视野,2016(1):68-73.
[49]韩庆祥,张健.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简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脉络与方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2):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