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领导干部积极作为的对策探析

2016-02-12 06:21陈晓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官员领导干部

陈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激励领导干部积极作为的对策探析

陈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在深化改革、政府转型、经济新常态时期,领导干部中有些人出现了一种“为官不为”的病态现象,“为官不为”的主要表现有不会为、不需为、不作为等。本文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剖析了反腐高压下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破解困境的相应措施,以期对改变这些领导干部“不作为”现状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官员;不作为;需求层次理论;动力因素

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老虎”、“苍蝇”被打。与此同时,在官场内部逐渐出现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的不良风气,他们纷纷采取保守工作态度,以一种不作为的方式进行自保,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了体制内部工作气氛死气沉沉,缺乏生机和活力,政府部门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不利于全面深化改革,不利于社会建设和发展,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反腐高压下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危害

(一)对于政府部门自身而言,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导致政府部门工作运行体系的低效率,公信力下降

1.领导干部“不作为”降低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官员在反腐高压下无所作为、懒作为、怕作为,工作人员都会上行下效,使得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事务没人处理,对于百姓的要求视而不见,整个体制内由于缺乏领导干部的工作部署与安排,相互之间遇事推诿,逃避责任,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导致整个政府运转的低效率。

2.领导干部不作为影响整个工作氛围,营造了一种消极的办公文化。领导干部不作为的表现就是消极怠工,无所事事,整日关心的是自身的安全问题,根本就没有把自身的工作职责放在心上,更别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这种现象不仅使官员脱离了我党的核心任务,也忽视了人民的切身利益。

3.领导干部不作为不利于领导干部自身的长远发展。这种不作为现象不仅危及政府部门,同时对领导干部自身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在反腐态势下,如果领导干部选择“明哲保身”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未来,这种消极保守的做法不但不会规避风险,反而还会适得其反。对自身政途不会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因为自己的怕作为而失去发展的大好机会。

4.领导干部不作为会削弱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政府行政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切实为人民谋福利。政府作为公共物品和公共福利的提供者,如果领导干部选择不作为,那么谁来承担公共物品的提供,谁来扩大公共福利?领导干部如果不合理定位,不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人民的利益和安全就没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对民众的利益需求选择视而不见,容易使民众求助无门,长此以往,公众必然会对政府失去信心,会质疑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对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一些领导干部“不作为”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1.领导干部“不作为”会降低国家的治理能力,弱化国家的服务功能。官员“不作为”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失职,从另一个角度讲是腐败。领导干部掌握着一定权力,官员在反腐时期选择“不作为”来“自保”,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是一种毫无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做法,领导干部没有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福利,这就是一种权力的滥用。必然会导致政府项目搁置、资源配置低效率、政府部门运转失效,会降低整个国家治理能力,弱化国家的服务功能。

2.领导干部“不作为”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污染整个社会风气。官员“不作为”就意味着官员没有选择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而是将自身利益摆在首位,这时候官员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能使自己在反腐的高压下明哲保身,而不是GDP的增长,社会福利的增加。因此由于领导干部自身定位不准,对自身的职责和使命缺乏清醒的认识,不作为现象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损失。同时,官场上的消极低沉气氛也会扩散蔓延到整个社会,污染整个社会的风气。

综上所述,官员“不作为”不仅仅是官员自身个人选择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对国家、政府、社会、领导干部个人、公众都是有害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而且必须深入剖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及时消除这种不良现象。

二、激励领导干部积极作为的对策

(一)提高领导干部工资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

1.激励性的福利补贴应该照常发放。虽然在反腐倡廉时期,要严格践行“八项规定”,但政府部门不能“一刀切”,直接取消福利补贴,部分激励性的福利补贴应该照常发放,何谓激励性的福利补贴?就是指那些能保持领导干部工作热情、增加领导干部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满足官员基本生理需求的福利补贴,例如节假日发放的补贴、电话费补贴、交通费补贴,领导干部表现好发放的奖金、带薪休假等都属于激励性的福利补贴。发放这些激励性的福利补贴既可以让领导干部感到组织对自身的关心和认同,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可以使领导干部毫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为人民谋福利。

2.适当提高领导干部的工资额度。《清代地方政府》里面就曾有这种做法:“高薪吸才”,州县官的四类辅助人员中幕友工资最高,州县官为了获得素质和能力较高的幕友,都开出很高的薪资来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如今,我们暂且不提“高薪养廉”,最起码高薪能吸才、激才。提高了工资额度,领导干部有了很好的物质保障,工作积极性会增加。

(二)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提高职业安全感

领导干部职业安全感下降造成的后果是领导干部“不作为”,而造成领导干部职业安全感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反腐行为界定不清,另一方面是由于领导干部自身的认知出现偏差,因此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职业安全感,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双管齐下。

1.政府要清楚界定腐败行为。政府必须严格规范反腐程序,明确界定腐败行为,消除不腐不廉的灰色空间,使任何行为都在阳光下运行。“制度模糊”会造成很多问题,会在具体实施中产生争议和冲突,《公共事物治理之道》中就明确指出在制定规则时必须明确“禁止”行为、“要求”行为、“允许”行为。因此,政府只有清晰地界定了腐败行为,有了明确的行为规范,清楚地告知领导干部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他们才不会担心被暗查,“被政治”,他们也能知道怎样作为不会“触电”。唯有如此,领导干部就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作为。

2.领导干部应转变观念、端正认识。反腐是为了打击腐败,肃清官场气氛,创设一个廉洁、公正、切实为人民办事的政治环境。在反腐高压下,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端正认识,清楚反腐的政策目的,不要再终日惶恐,担惊受怕。俗话说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斜”,越是在特殊时期,领导干部越要明白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在党采取措施增强权威的同时领导干部也要积极作为,努力赢得公众的信任。

(三)改善工作环境,满足社交需求

社会网络理论指出个体行为受群体影响和制约。因此,为了满足领导干部的社交需求,激励他们积极作为,必须改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1.定期开展工作交流论坛,增进群体感情。为了更好的贯彻“八项规定”,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可以改变增进感情、相互交流的方式和途径。从仅仅只是吃喝玩乐的聚餐变为具有指导和改进意义的工作交流会,这样不仅可以相互之间联络感情,增进彼此的了解,还可以使部门之间配合更默契。通过营造一种相对轻松欢快的工作氛围,满足官员的社交需求,促使官员积极作为。

2.发挥激励作用,促进群体相互竞争。适当的竞争是有利的,通过健全奖惩制度,发挥激励的作用,促进部门间的良性竞争。一旦有了强有力的激励,同时又涉及到群体利益,为了群体的荣誉,个体的表现往往都会比较积极。部门间的相互竞争可以促进整个体制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可以一改往日群体消极沉闷的气氛,使每个人都有动力去努力工作。这种通过群体影响个体行为的做法是十分有效的。

(四)通过领导和群众互动,扭转公众认知,提高社会认可度

1.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促进官民互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必须严格落实到行动中去。要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政治过程,领导干部也要及时回应,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取民意,积极采纳民众的意见,切实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要让领导干部自觉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真正从内心萌发为人民服务的念头。因此,提高社会认可度,满足领导干部的尊重需求是激励领导干部作为的外在驱动力。

2.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落实问责制度。通过加大监督,落实问责制度是以一种负激励的方式来促使领导干部积极作为。一方面,一旦落实问责制度,领导干部必须踏踏实实的工作,否则就会被问责,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形成党政部门、上级、行政监督机构、公众、舆论全方位监督体系,可以让领导干部的权力在阳关下运行。通过这种途径将领导干部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公众面前。

(五)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领导干部自我实现的能力

领导干部在反腐高压下自我定位不够清晰,自我实现能力不足,使得自我实现需求得不到满足,难免会产生沮丧心理,导致作为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转型、经济新常态、反腐倡廉的新时期,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和教育,消除领导干部的“高原反应”,提高他们自我实现的能力。

1.开展学术型讲座,加强领导干部对新要求的认识。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针对新时期党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进行讲座,使领导干部了解在新时期自身应该有何种定位,领导干部在清楚地认清努力的方向,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廉洁合法的途径积极作为,努力响应中央反腐倡廉的号召。

2.进行情景模拟,提高领导干部执行能力。情景模拟是企业培训员工的方式之一,政府部门可以借鉴企业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使官员进行角色扮演,让领导干部了解不同情境下不同的道德选择,让领导干部有深刻的印象,提高执行能力.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在反腐高压下,通过完善自身,提高自身自我实现能力,去积极作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1]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翟同祖.清代地方政府[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黄仁宇.十六世纪中国明代之财政与税收[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王卓怡.不敢干、不愿干还是不会干[J].特别策划,2015(6).

[5]任中平,陈娅.反腐高压下官员“不作为”困局的破解思路[J].领导科学,2014.

[6]叶敏.稳定焦虑、风险转嫁与官员不作为——基于“社会中的国家”视角的透视[J].浙江社会科学,2015(4).

[7]万小艳.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6(01):13.

[8]张志明,谢峰,蔡志强,等.全面从严治党条件下地方党委如何善于作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01):32-36.

[9]何素成.治理“为官不为”需对症下药[J].中国行政管理,2016(01):12.

[10]苏忠林.基于行政责任理论视角的“为官不为”现象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6(01):13-14.

[11]刘重春.“为官不为”成因及治理:基于等报酬原理[J].中国行政管理,2016(01):14.

(责编:许淑贤)

D630.3

A

1008-8431(2016)05-0013-03

2016-05-12

陈晓(1993-),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官员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官员晒书榜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