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维卿
2016年,《体育研究与教育》30岁了。人常说三十而立。发刊三十年,对于《体育研究与教育》——一份体育类学术专业期刊而言,代表着她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探索趋入正途;代表着她形成了自己的期刊风格,拥有了自己的学术品位,更代表着她可以站在一个值得纪念的新的历史基点上,总结过去,继往开来。
从1986年到2016年,三十年间,《体育研究与教育》从创刊时的《临汾师专学报》(临汾师范专科学校创办,1989年临汾师范专科学校与山西师大体育系合并,成立山西师大体育学院,《临汾师专学报》亦并入新校)到1991年更名为《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再到1999年《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先后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成为山西省唯一的一份公开发行的高校体育学报,又到2011年8月,《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更名为《体育研究与教育》。三十年间,《体育研究与教育》如同厚积而薄发的谦谦君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特别是在更名以来的几年时间里,优质稿件源源不断,订阅数量持续增长。目前月平均订阅量超过2600份,成为在我国体育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关心与了解《体育研究与教育》的朋友都知道,《体育研究与教育》是由山西师范大学(综合性师范院校)主办的一份体育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与全国诸多由专业体育院校主办的体育学术理论期刊相比,不论在专业支持、还是区位环境上,《体育研究与教育》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针对这样的情况,《体育研究与教育》的编辑同仁从办刊伊始就提出:要在充分了解专业学术期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定位,依托地方特色跻身于全国学术期刊之林。多年来,充分发挥了“小阵地、大舞台”的作用,即:一所地方院校办的一份“小”刊物,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起繁荣体育科学文化和学术的“大”角色。面对学术期刊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自身担负的使命,始终秉承“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注重特色,鼓励创新”的办刊理念,始终坚持“立足山西,服务全国”的办刊方向,不断优化期刊栏目,努力凸显办刊特色。
作为与《体育研究与教育》相守15年的专职编辑,我亲眼见证并亲身经历了刊物的蜕变,深知她的破茧成蝶饱含了上级主管单位领导和学校各级领导的的关心支持,倾注了历任主编、编委的智慧与睿见、也浸润着编辑同仁付诸的心血和汗水。值此《体育研究与教育》发刊三十周年之际,谨从我工作中的一个小的侧面——一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栏目的策划案,记录并呈现作为《体育研究与教育》办刊人的经历与体验。
常言说,千人千面,刊物亦是如此。由于各家学术期刊对稿件的甄选标准不同,喜好各异,造成在选稿、用稿、发稿时体现出不同的学术偏好和侧重。久而久之会为特定的研究群体关注、认同进而追捧,继而形成良性互动。在刊物而言表现为专业化、专栏化,通俗理解就是栏目的特色化。
《体育研究与教育》作为一份体育类理论学术期刊,其专业性不言自明,但如何从诸多体育学术刊物中脱颖而出,努力彰显刊物的学术个性,不断放大刊物的办刊特色,是编辑部同仁始终在思考并践行的。在我看来,这份特色抛开外在的装帧设计、编排印刷,更重要的是对刊物内在风骨的塑造。这点从策划打造特色栏目即可窥见一斑。
秉着本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注重特色,鼓励创新”的办刊方针,在客观分析现实办刊环境、业界生态的基础上,结合我刊地域特点,我认为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栏目作为特色栏目重点打造,有一定的挖潜优势。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立足之根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其在今天展现出更大的文化魅力是体育学界始终关注的,也是我刊始终在思考的问题。据此,编辑同仁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栏目先后组织策划了以“技击与技艺:武术的当代价值”“传统体育文化漫谈”为主题的探讨,邀请相关专家、核心作者撰写“命题”文章。从中国知网下载、引用情况统计看,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又与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共同策划了“河东体育文化研究”选题。由于编辑与作者前期的充分沟通与交流,也催生了一系列有关河东体育文化的优质稿件。不仅为本刊开拓了稿源,也帮助作者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视野。今后,我刊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栏目应继续关注政策走向,持续策划有影响、有特色的亮点选题。
《体育研究与教育》地处山西,植根于底蕴深厚的三晋文化土壤。山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十分丰富:太谷、晋中等地流传的形意拳威名远播;忻州“挠羊”历史悠久;晋南河东地区至今仍在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项目不胜枚举。这些都成为刊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本刊据此地利优势,应充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积极组稿,继续刊发有主题的系列文章,以扩大影响。
2010年策划的“挠羊赛”选题,邀约了忻州学院的专家学者、山西省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古老项目的历史渊源、传承现状及当代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忻州学院潘慧生先生(历史学教授)的《民间传统体育与乡村社会生活——以忻州、定襄、原平摔跤挠羊赛为例》一文考据详细,论证严谨,同时语言风趣幽默,文章的可读性强,本刊刊出后得到人大报刊资料等文摘类刊物转载,文章的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放大,为作者和刊物都带来很好的社会反响。我认为,此专题在今后应继续挖潜,如考虑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联合,共同策划“三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选题等;与山西农业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作,加大对形意拳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主题的史料整理刊发。类似这样的“主题”策划,与本刊“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栏目而言,更利于突出地方特色,呈现地域文化风采。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栏目通过不断的策划与发展,已形成比较固定的发文配置,即:武术类研究成果+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乡土特色体育项目传承与发展等的刊发结构。所刊载文章的学术质量得到了广大作者、业界同仁的肯定。由于我刊的精准定位,目前与山西各高校、相关研究院所仍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基本形成了核心的作者队伍,来稿量充沛,高质量稿件数量基本能够满足栏目刊发的需求。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利用参加学术会议、专题研讨活动的机会,“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与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周边省市区的体育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界动态,利用QQ、微信等手段,加强与“重点作者”“潜力作者”的交流与沟通,开拓优质稿源,保持栏目的持续走强。
以上策划案仅是我编辑工作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相信做类似的方案策划在所有编辑同仁工作中也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然而,编辑工作就是由这一个个微小的部分组成的,也正是这一个个微小的组成,筑建起了我国壮丽澎湃的体育学术研究事业。值《体育研究与教育》创刊三十周年之际,作为责任编辑,我为我能为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一块小小的铺路石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三十年,111期,1500余万字……回顾我在《体育研究与教育》走过的15年编辑岁月,我想说:爱你如是,始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