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第三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讨会”综述

2016-02-12 00:12方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方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上海201204)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第三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讨会”综述

方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上海201204)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为深入研究这一课题,今年8月27日,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联合主办第三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讨会”。研讨会以“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主题。来自中央编译局、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周仲飞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燕爽,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季正聚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君如发表主旨演讲。围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一、如何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与会专家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贡献。

季正聚研究员指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该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深刻和深远回答的科学理论,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十八大以来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宗权教授认为,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在历史层面,“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民族与国家建构、政治曲折探索、全面经济建设三个历史阶段高度统一。在理论层面,“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互动而统一于中国进入世界历史的生成逻辑,通过确立“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和实现经济高度发达而统一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目标逻辑,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而统一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主体逻辑。

广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钟瑞添教授认为,习近平民生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其基本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理论,直接来源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习近平民生思想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其主要创见表现在:与中国梦的实现相联系,是团结全民族共赴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基础;与现实发展战略相结合,无论是“四个全面”还是“五大发展理念”,最后都落实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民生梦上;用全面发展辩证的方法,统筹和规划当代中国的民生建设;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不让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刘芳教授认为,共享发展理念表现为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突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基本体现,更加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和真理性。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沈斐认为,绿色发展理念是对资本逻辑的超越。生态危机是资本逻辑和资本价值观的产物。资本逻辑、资本价值观以及与之关联的生态危机,只有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否定才能克服。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发展的本质是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改变相一致;实现“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的统一,是绿色发展的归宿。绿色发展理念体现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客观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这“两个和谐”相统一思想的新贡献。

还有专家介绍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凤才教授指出,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围绕十大热点问题: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下同)的编辑出版研究,MEGA2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关于《资本论》从重新阅读到重新诠释,马克思形象的重新塑造,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与卢森堡、凯恩斯与马克思的关系,阶级理论与阶级问题,新自由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批判与替代性选择,新帝国主义与国际秩序的深度分析,现实社会主义的批判,关于新社会主义的大胆构想。其研究有四个特点:一是立足于MEGA2,对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进行反思、批判、创新,这是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主题,目的是为了重新发现马克思;二是跨学科、专题性、多元化、国际化、开放性;三是以广义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反思历史,阐释现实、预测未来;四是缺乏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和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概念,形成了不同的派别。研究可分为四个路向:一是文献学路向,主要是马克思学家,侧重于学术性;二是意识形态路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者,侧重于信仰;三是政治经济学路向,主要是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者,侧重于现实问题;四是政治伦理学路向,侧重于思想。

二、为什么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与会专家认为,之所以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发展还存在不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马拥军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面临着真理性失落的问题,原因在于:时代发生了变化,研究没有跟上;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同意识形态相混淆;存在学术官僚化现象,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被遮蔽。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主编曹泳鑫研究员指出,马克思主义研究主体范围越来越小,出现项目化、职业化、利益化等现象。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教授认为,对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的本质规定仍然被追问,认为其要么是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工具,要么是科学理论,是因为在传入中国、在中国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曾经主要是作为革命斗争工具和意识形态功能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由此遮蔽掩盖了其科学真理的本质。而实际上,恰恰是因为其背后科学真理的本质规定,支撑了其作为革命斗争工具和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书俊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较大问题,出现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现象,以不严肃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还不够;存在以实用主义的、功利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现象。

另外,国内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副主任林进平研究员认为,当前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多是搬运工的工作,有时还搬漏甚至搬错。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很多是按照兴趣偏好和利益诉求进行,其研究一般是来源于其所在的社会。如果对其理论研究不考虑具体情境,将其结论直接用于中国,这非常危险。而国内学者由于缺乏对经典作家思想比较到位的研究,没有赖以支撑的资源,在接受国外理论时,只是作为一个听者,而无法进行对话,更难谈得上评价。另外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般都有现实关怀,但由于对现实社会涉事未深,社会实践经验不足,使其很难对现实社会有比较到位的思考,也很难进行理论创新。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视野经常过窄,只知道马克思主义,而不知道国外理论的发展状况。

王凤才指出,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七个问题:一是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相关的学术活动非常热闹,但缺乏稳定的群众基础,在热闹背后显露出焦虑心态和急躁情绪。二是文献学研究逐渐成为马克思研究的热点,但又陷入有热度无信仰的危险境地。三是过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伦理学、美学维度,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四是过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理论深度有所弱化。五是研究视野过于宽泛,马克思思潮与左翼思潮研究边界不明,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六是研究队伍有些老化,后继人才亟需补充。七是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经济状况不佳,社会政治地位堪优。

三、怎样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与会专家认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总结历史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同时要吸收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验。

一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于洪君认为,研究当代世界和社会主义问题,离不开对历史过程的回顾,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光明认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历史、批判地重新考察马克思、恩格斯以来的全部世界历史,包括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从大量经验事实中提取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未曾预料到的,但事实上仍然决定着从马克思、恩格斯去世后,直到今天仍支配整个社会历史包括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规律。马拥军认为,必须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重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现实,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坚持问题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重点。济南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包心鉴教授认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着力点应以研究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聚焦点应瞄准社会主义建设后半程的历史任务,即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国家治理层面建构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课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研究重大问题。如:如何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道义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深刻的理论魅力和实践品格?如何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层面进一步深化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如何把经济发展的“市场逻辑”与共产党执政的“政治逻辑”有机地统一起来,确保我国市场化改革正确方向和社会公平正义?等等。周书俊认为,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进行再探讨,使其符合时代、人民的要求;要探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逻辑。

三是立足经典著作,深入研究文本。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在经典著作中。必须在研究和考据马克思主义文本上下功夫,才能够真正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马拥军认为,找回失落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性,首先必须有科学态度,认真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方法论;要用科学的态度建立马克思主义教学体系,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王凤才指出,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结合MEGA2阅读马克思的方式以及重新发现马克思、诠释马克思、塑造马克思的激情努力值得借鉴;他们强烈的现实关怀、有针对性的历史反思、深刻的理论探索、广阔的国际视野,对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要防止从过去过分强调精简文本、传统观念到过分强调MEGA2新观点。

四是坚持研究无禁区,教学宣传有纪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又是意识形态,具有政治性。马拥军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特定的科学研究联系在一起。而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失落的原因,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同意识形态相混淆,同时研究又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研究无禁区,教学宣传有纪律。张光明认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首先要真诚,真正进入研究的领域,超出暂时的政策需要和政治需要,独立地、批判性地思考以往的一切历史过程,并从中重新发现规律。

五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周书俊认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只有吸收中国传统的营养,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才能够发展,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的重要结合点。上海社会科学院胡健研究员认为,社会主义是不断创新的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要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跳出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的窠臼,树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强国。

六是开阔视野,多维度研究马克思主义。曹泳鑫认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决定于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加强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理论系统应当反思,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研究本身这一问题的研究。王凤才认为,对马克思思想要进行跨学科、整体系、多维度、全方位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借鉴西方学者从政治伦理维度的研究。胡健认为,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需要用发展眼光来认识,不能把经典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封闭的体系,而是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代变迁,以包容的态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理论和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甚至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某些积极的因素。

四、其他相关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新成果,是引领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务委员、科研部主任刘靖北教授认为,回顾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来源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基础。从传统到现代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1世纪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进步潮流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表现在中国方案上,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在党的建设上的一些经验;等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阐释和开拓上,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中国道路以及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理论,在人类文明成果中找到了破解中国社会发展难题的科学真理。二是在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拓上,使科学社会主义有了现代化的新话语。三是在对社会主义制度成长性的认识上,使科学社会主义进入了与时俱进和制度创新的新时期。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汪青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六大规律进行分析。一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指导所体现的既继承又创新的时代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具有逻辑性。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依据所体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石具有客观性。三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任务所体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辩证法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具有民族性。四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路线所体现的探求事物规律的认识论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务实性。五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布局体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历史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实践性。六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力量所体现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人民性。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艳玲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是从半边缘到中心的一种尝试和努力,是对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被动回应。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是中国主动、理性回应全球化的历史。从全球化角度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经济全球化要求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文化全球化要求代表中国文化的先进发展方向,政治全球化要求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是世界范围内发展出现困境、全球化出现困境的理论突围。如果把中国梦放在全球化中,可以看出,伴随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是天朝梦碎、救国梦起,伴随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是救国梦圆、强国梦兴,伴随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是复兴梦渐行渐近。这一历史,是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回应,从自然发展到自觉建构的复杂历程。

由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无法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运用也产生了影响,这体现在党的建设中。华东师范大学郝宇青教授认为,当前区域化党建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建设淡化,出现娱乐化倾向。二是存在利益驱动现象,如上海某中心城区在开展区域化党建过程中,非常愿意和有钱的单位一起,而不愿意和穷单位共建。三是项目制的问题,往往强调项目制的管理,以项目推动区域化党建,每个项目都有经费。而项目的设立或完成,并不完全是依据其质量。

李君如指出,近几年来,中国的自然生态恶化令人担忧,政治生态恶化更令人担忧。政治生态是执政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软环境,具体包括四层含义:第一,政治生态是相对自然生态、经济秩序而言的政治状态、政治风气和政治环境;第二,政治生态不仅是官员的生存状态和从政环境,也是党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的软环境;第三,政治生态作为社会政治风气和环境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第四,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行为面临的文化的、心理的压力,是一种以无形的方式左右政治行为的潜规则。政治生态恶化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制度的解构过程。由于存在着“三个淡化”的现象,即党的政治规矩被淡化,潜规则取代了党的政治规矩;党的道德准则被淡化,追逐利益原则取代了道德准则;党的纪律被淡化,姑息迁就取代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这“三个淡化”和政治生态恶化互为原因也互为结果。

李君如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这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反腐败斗争中提出的一个全新课题。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反腐倡廉互为条件、互为目的。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政治生态,首先要抓党风。在党内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要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要加强党内法规建设,严格执法执纪;还要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守住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而且,这些首先要从高级领导干部抓起。其次要抓家风,特别是要把管好干部的家属和亲属纳入党风建设,把党员干部家风和党风建设结合起来。再次要抓民风。要在全社会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建设,树立守法崇德的正气,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

[责任编辑 郭彦英]

D61

A

1674-0955(2016)06-0131-06

2016-09-19

方涛(1985-),男,江西九江人,政治学博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政治与公共管理教研分部专职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研究人员。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