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黄俭
把握坚持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
——兼谈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
■田青黄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为重要内容的更为强大的综合国力。如何培养建设强大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使他们在构建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觉有效地坚持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是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新课题。
(一)非遗校园传承是开展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坚持德育为先”中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提出:“要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让学生逐步明白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详细的“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中提出“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构建核心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化发展和课改等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强烈的需要。
(二)“非遗”校园传承是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客观需要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在道路、理论、制度之后提出第四个自信,就是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根基,是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深入推进“非遗”校园传承的必要性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的核心。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社会理想、治国理念、忧患意识、和平思想、处世之道、治理思想和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担当意识、牺牲精神、创新思想、公德意识和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青少年教育是坚持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的关键。青少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传承文化血脉、塑造民族之魂的希望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认识到祖国的繁荣是最大的光荣,国家的衰落是最大的耻辱,才能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三)“非遗”校园传承是创新青少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题中之意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近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共有三个方面的六大素养(如图所示),包含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一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与我国治学、修身、济世的文化传统相呼应,显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核心素养以及培育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素养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其中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批判质疑;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都可以从学习、赏析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中直接汲取,而理性思维、勇于探究;信息意识;自我管理;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和技术运用等基本要点也可以在习得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方面六大素养
深入推进非遗校园传承的可能性体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必将深刻影响包括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在内的中国教育未来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将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和激励学生明确发展方向达成奋斗目标,改变“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将成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一)坚持面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本原则
“非遗”校园传承要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一问题的最终答案。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弘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遗”校园传承要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下制定课程标准,构建学科素养体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传统文化学习和实践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教育,通过课程开发、社团活动、品牌建设、机制创新,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学习、认识、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充实了教育内容,将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遗校园传承促进学校围绕“教好、教会、学好、学会”的中心目标,以全面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基层学校为重点,推进区域间均衡发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非遗”校园传承要有利于打造学校发展特色。对核心素养的解读是多元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也应该是多元的,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宽泛、多种学科交叉以及充满严谨知识性的内容、艺术美的形式、精神上的激励价值等特点,是学校构建核心素养很好的发力点。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学校德育、美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提高理论深度。在实践上,不仅对于教师和学生个人成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非遗”课程的开发,“非遗”活动的开展,学校在传承文化中育人,在育人中凸显民族文化的特色,使“非遗”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品牌名片。
(二)开发面向核心素养的丰富课程资源
构建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学校,主要载体是课程。非遗传承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需要多角度开发。目前我国已有38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4批(第五批尚处于申报审批阶段),1372个项目。包括在十项内容之中,但目前开展的传承项目相对集中,涉猎面较窄,对应核心素养中能力内容的多,对应品格内容的少。应该结合学校所在地区,所开课程、自身特色和学生需要进行扩容。从非遗项目名录角度探索,在适合学校开展传承教育工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究中如何科学地、合理地通过不断地总结、研究、发现、提炼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与技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从“非遗”传承人角度探索,邀请艺术大家和民间艺人走进学校,运用自己深厚的艺术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结合自身经历对学生产生品格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指导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工作的开展,也是很好的选择。
(三)尝试面核心素养的灵活课程模式
国本课程校本化是“非遗”校园传承走向标准化的一种尝试,符合构建核心素养中教师自主设计的精神。“非遗”校园传承在国本课程校本化开发和实施方面探索,尝试主题式跨学科教学的多学科教学模式;在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探索,紧密结合地方特色项目和学校办学特色,开发注重基本的通识课程和体验为主的活动课程;在研究性学习组织和实施方面探索,通过学生围绕某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走访、调查等研究性活动,使知识、技能,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在校本教材、慕课等教学平台的利用方面探索,创设校本课程的同时,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也可以开展在线学习,还可以艺术再现与创作为载体,巩固内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四)探索面向核心素养的有效课程实施
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尝试更为灵活有效的课程方案、授课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设计。在“非遗”校园传承的多重策略上探索,在顶层设计上尝试将“非遗”校园传承与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具体实施上尝试创新多种“非遗”校园传承课堂教学策略;在“非遗”校园传承的多种手段上探索,将“非遗”校园传承,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发并整合课程资源,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持续提供多元、立体、多层面的教育形式和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创新教学方法,倡导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学校工作相结合;在国本必修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探索,利用学科教学主渠道和教材主阵地,挖掘“非遗”资源开展传承,使“非遗”传承和学科教学相辅相成。
(五)开展面向核心素养的多元课程评价
活动课程化是“非遗”校园传承多元评价的有益探索,符合构建核心素养中学生自主体验的精神。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探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为青少年创设体验空间,在活动中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在体验中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的价值观,在对话与行动中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与发展的实践能力,实现非遗课程最基本的三维目标,实施过程性评价,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不断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社团和专业团队活动中探索,学生社团活动在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过程中,对作品精益求精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学校把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活动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此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联通各学科“非遗”内容,在做中学,活学活用,实施发展性评价,改变社会上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素质教育的现状;从国际理解教育角度探索,通过人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国际社会和谐发展意识、尊重历史文化意识、不同文化互相尊重与学习意识的培养,向青年学生传递由“非遗”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实施形成性评价,无疑有助于优秀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
(一)“非遗”校园传承要尽快与核心素养全面对接
当下,教育的宗旨已经从“双基”过渡到“三维目标”,正在朝“核心素养”阶段迈进,因此,非物质文化校园传承要通过丰富人文积淀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通过修炼人文情怀,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要崇尚真知,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同时,要理性思维,树立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勇于探究,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要学会感悟鉴赏,培育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学会善于创意表达,创造美、拓展美、升华美。这一点在一些以口头艺术传承的项目体现较为明显,今后,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各种项目中有所推广和体现。
(二)“非遗”校园传承要尽快进一步明确标准和导向
应该加强“非遗”国际、国内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则流程等的教育,接轨的同时,传承工作还会获得众多资源,开阔更多思路。今后的研究与实践,应该考虑制定类似课程标准的文件,规范和推动“非遗”校园传承的行为,这便于“非遗”校园传承的长期、可持续开展,也符合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下重组结构、重在课堂、重视评价的改革方向。
核心素养在文化自信导向上的集中体现就是国家认同。“非遗”是加大与不同国家、种族,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有效手段,应该尽早开发相关项目。同时,“非遗”可以对青年一代起到文化化人的重要作用,香港、台湾地区的街头政治事件,都反映出政治经济复杂局面背后对年轻人文化浸濡、国家认同的缺失,内地也应该重视,从而使青少年尽早完善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
(三)“非遗”校园传承要尽快走出校园走向世界
核心素养强调实践能力,它的构建不能局限于课堂和学校。“非遗”校园传承中要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与传承人面对面,口耳相传还是很重要的,不能只让孩子们照猫画虎、闭门造车;加强交流、协调,开发互访等项目,让“非遗”项目在全国、在学生中间动起来,让传承人在各地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中流动起来,会有更好的效果和意想不到的创新;利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思维,通过官媒、自媒推广传承“非遗”,使网络平台成为展示馆、资源库、宣传台、学习站、抢救室和交流区;非遗保护另一途径是生产性保护,无论传统的原汁原味产品,还是新兴的文化创意产品,学生都应该参与其中,与校园传承结合,提供体力支援和贡献智力支持。
目前,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都在研讨和开发核心素养框架,这是一个世界级的话题,也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世界级名录,各国也都有,在跨文化交流时,应该兼顾世界热点,创意中国标准,从而弘扬中国文化,比如围绕珠算、灯谜、民族歌舞和传统技艺开展赛会等“引入项目”,邀请各国学生来中国参赛、分享、赛会后与中国学生交流,旅游感受中国文化。再延伸进入“输出项目”阶段,把成形的活动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出去,让国外学生不出家门感受正宗中华文化。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Z],巴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三十二届会议,2003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Z],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
[5]《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
[6]《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
[7]《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
[8]《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2014年。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2016年。
[10]新华网《学习进行时》,《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2016年。
[11]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年。
[12]王秀彦《非遗进校园是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J],文化遗产区域保护与活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生论坛,2013年。
[13]乔晓光《青年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点》,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4]何燕燕《非物质文化校园传承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版。
[15]沈建民《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栋栋《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年版。
[17]林志明《对非遗校园传承的探索与思考》,《新课程》2012年第9期。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批准号DLA110302)]
田青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黄俭 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 刘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