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泉佃
朋友是个热心肠。春节前夕,携家带口,要到日本过年。走前,一一问大伙,需要带点什么?大伙以为是客套,皆言:大老远的,买啥呀?快乐就好。
节后,朋友回来了,给了每人一个小礼包,说是见者有份。打开一看,连猜带蒙,“读懂”了几个日文,感冒药、救心丹各一盒。大伙连夸朋友热心、细心、用心。
几片感冒药,几粒救心丹,就如此轻易笼络了人心?非也!
湖北省政协委员、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王学海在今年湖北省两会上说:国人到日本买感冒药,是中国制药企业的耻辱。
可见,托人从日本买感冒药的,大有人在。
如今,走出国门,就像到邻里串门似的,十分方便。以前伴手礼,无非糖果、饼干之类的,现在则是花钱买健康,小毛病,从国外带药,大毛病,更是千方百计从国外买药。尽管专家不断警告说,国外药品,不是万能的,不能随便购买、服用;但说归说,民众并不买账。
王学海说,这是中国制药企业的耻辱。可惜,他并沒有具体分析民众为什么“舍近求远”,具体分析国内药企弊端所在。
前不久,国务院召开常务会,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也痛心疾首地说,再也不能让国民到国外买感冒药、创可贴了。
在这次常务会上,也涉及到当下国内药企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起来,大抵如下:
首先,挖空心思涨价。许多国内药品厂家,不是将精力放在新产品研发上,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而是新瓶装旧酒,在包装上耍花招,紧盯患者腰包不放。
话说去年药价放开后,药企可谓弹冠相庆,肆意涨价,天怒人怨,国家有关部门忍无可忍,只好开出罚单。
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又对重庆青阳、重庆大同、江苏世贸天阶、上海信谊联合、商丘华杰五家公司达成并实施别嘌醇片垄断协议案作出处罚,合计罚款399.54万元。
似乎是为了平民愤,国家发改委强调说,这是反垄断调查新年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并说,虽然药品现在已基本由市场定价,但是并不代表着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控制价格甚至市场,更不代表着监管部门对药价放任不管。
别嘌醇片价格两年涨四倍。此次被发改委开具罚单的5家公司,都是生产或销售别嘌醇片的企业。别嘌醇片,看似难懂,其实就是一种治疗痛风的常用药,既是基本药物,也是低价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就是这么一种基本药物,却被这几家药企攻守同盟、欺行霸市、垄断控制,导致别嘌醇片市场销售均价从2012年的5.8元/瓶,到2015年1月23.8元/瓶,而且,还有上涨趋势。
其次,挖空心思排外。国外很多具有领先药效的产品,被以各种理由拒之门外,而没有纳入到国内医保目录中。据说,一个国外领先药效的产品,人家国外已使用多年,但要进入国门,五年八年,算是快的了,十年二十年,也是常有的事。
一个很荒唐的理由是,中国人基因不同,得经过漫长的临床试验,方可放心。
而其实,说到底,更多是为了保护所谓国内药企。
如果国内药企争气的话,倒也无可挑剔,遗憾的是,不少国内药企,却是将仿制当作一条赚钱的捷径,以此坐收渔利。
如此,民众如果因特别的医疗需要,也就不管基因不基因的,而是将“急病投医”放在首位了。
再有,就是质量的问题了。药企是良心企业,一旦陷进钱眼去,必然忽视质量管理。如今,国内一些知名感冒药的品质,一直广受诟病,已是不争事实。如是,民众有机会出国出境,买点常用药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药品定价权交给市场主体,本应是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从新政实施之初,很多消费者就心存疑虑:一旦政府松绑了药品定价,低价药会不会大涨?
多家媒体报道,去年来,确实有很多与病患人群密切相关的药物在大幅涨价。如地高辛片从原来的1瓶6.7元暴涨到68元,纤维蛋白原调高150%左右,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免)调高70%左右,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上涨近两倍,甲氨蝶呤片上涨3倍多……感冒上火之类的小毛病,买一次药动辄两三百元。消费者对此深感无奈。
药品是特殊的消费品,它的价格违法让人格外痛恨,质量存在瑕疵让人格外担忧。国家发改委说,他们今后对于药品价格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还将不断加大。
可是,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是否就一罚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