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

2016-02-11 19:25
中共党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党史哲学

曲 青 山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

曲 青 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深化党史研究、全面做好党史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渐次展开: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先后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着力筑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推进思想上层建筑不断完善,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这四个必须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长远性问题。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深刻阐明了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前途的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讲话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指导性,通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芒,凝结着我们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践的丰富智慧,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行动指南,对于推动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党史研究室是党中央的党史研究机构和工作部门,党史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党史工作队伍是思想理论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党史研究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化党史研究、全面做好党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根本指导和基本遵循,也为我们打开了工作思路,开阔了视野,拓展了路径,提供了新方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全国各级党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珍惜难得机遇,认清职责使命,进一步坚定对党的历史伟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做好党史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和根本遵循,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个灵魂,深入钻研党的科学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党史研究和党史工作的各个方面,切实解决好真懂真信、为什么人、怎么用的问题,切实保证党史研究和党史工作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对党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不断深化党史研究的同时,全面做好各项党史工作,充分发挥党史工作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作用、对党和国家决策的资政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应有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旁征博引,融通中外、鞭辟入里,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具体的、集中的体现。初步学习领会,我认为讲话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

第一,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光荣使命。讲话从世界和我国发展的大历史中,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强调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讲话用两个“取决于”、两个“不可能”和两个“不可替代”,进一步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讲话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作用、形势任务,认清肩负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旗帜鲜明地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讲话科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强调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讲话要求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讲话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讲话鲜明指出,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这些重要论述,突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解决的宗旨问题,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

第四,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讲话明确要求,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讲话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二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讲话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三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作出的一次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鲜明特征,明确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提供了衡量检验成效的标准。

第五,明确了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讲话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讲话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不断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指明了方向,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保证。

第六,部署了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和构筑综合发展体系等重要任务。讲话要求,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讲话强调,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领导干部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七,倡导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端正的良好学风。讲话强调,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这些重要论述,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大本大源上回答了新形势下需要不需要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朝什么目标来努力等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我们党领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光辉历程中必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发挥党史工作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应有作用

对党史工作来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以讲话精神为指导谋划和推进党史工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

(一)坚持党史姓党根本原则,毫不动摇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要求,党史工作必须坚持党史姓党的根本原则,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史工作。这是做好党史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史工作者的首要政治本色和政治品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遵循党的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精神,严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和重要会议精神,严格遵守党章党规,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和反对歪曲党史国史和丑化党的领袖人物、抹黑革命英雄的错误倾向、错误言行,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营造清新明朗的党史舆论环境。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力度,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要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需求,加大党史宣传教育的力度,创新方式方法和手段途径,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应用党史,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提供优良服务。要以立时代之潮头的勇气、通古今之变化的志向,发挥党史工作的优势,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加大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原创性、时代性的成果,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上升为理论,为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把党史工作同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规律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为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提供有益借鉴。

(三)按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部署要求,加强党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我们在努力构建党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过程中,也要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党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的新方法,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合理摆布和推进党史研究和党史工作,努力构建健全的党史学科体系。要统筹处理和推进党的三个历史时期和党的“三史”的研究,突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研究,即时跟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即时跟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发展,进一步明确党史学术研究的总体布局,构建包括党史通史、专门史、大事记、编年史等在内的研究领域,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规范有效的学术管理机制,努力构建系统的党史学术体系。要努力以新鲜活泼的语言风格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向国内和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打造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和新表述,赢得发言权,努力构建有深远影响力的话语体系。

(四)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优良学风,积极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要求,我们要传承好党史部门长期形成的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板凳要坐十年冷”,以弘道的精神,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锲而不舍的恒心,摒弃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拿出精品力作。要始终牢记我们是党的党史研究机构和工作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认真记载党的历史,深入研究党的历史,使我们拿出的每一份历史资料、每一个研究结论、每一份论证意见都立得起、靠得住,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评价体系和学术奖惩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党史工作者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党、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心思凝聚在党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党史研究和著述上,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向党、国家和人民奉献优异的成绩。

(五)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的党史工作队伍

总书记强调,要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要求,我们要积极努力,力争把党史研究纳入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把党史的科研人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环境、条件和体制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结构合理、富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党史工作队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干部工作相关制度规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加大对干部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加强科研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人才培养规划,以项目带动干部队伍建设,逐步缓解党史干部青黄不接的矛盾,为党史工作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六)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深化党史研究、推动党史工作的目标方向

总书记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总书记指出的问题和状况,也是党史工作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党史工作的状况。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党史研究的精品力作尚感缺乏;党史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党史领域在学风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不少成果和论著主要是在党史学界交流,没有广泛宣传开去,对社会影响不大,因而未能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他特别指出,党史教材和党史读物的质量和数量,与我们党的伟大历史还不够相称,与成千上万共产党人付出的牺牲和作出的贡献还不够相称,与党在人民中的崇高威望还不够相称。应该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以来,我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下了很大的气力,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的工作离党的要求,离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精品力作尚感缺乏的问题,研究成果“自我欣赏”的问题,三个“不够相称”的问题,都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直面我们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目标和方向,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倍努力地工作,不断在解决影响党史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党史部门的理论学习“既是政治学习,又是业务学习”的要求,把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关于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几次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章党规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进行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的学习,深刻把握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切实以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和根本遵循,不断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力量。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赵 鹏)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党史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一次学党史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