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

2016-02-11 18:17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念科学

□ 雷 云



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

□ 雷 云

发展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红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和破解的一个主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此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最后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新历史条件下把它推向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理念则是它在现实中的体现和运用,它们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中最核心的东西。科学发展观与五大发展理念联结在一起,创新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 五大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归结到一点,就是科学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制定《建议》的指导思想之一,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新历史条件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又进入一个新境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又实现一个新飞跃。

一、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化和不断提升的过程

发展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始终的一条红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回答和破解的一个主题。回顾历史,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本质到二级本质的逐渐深化和不断提升的过程。大体上说,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整个1980年代

在这个阶段,总结二十年“左”倾教训,全党全民对发展产生了极其强烈的紧迫感,甚至把它提到关系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高度。其主要原因:

一是1957年以后长期“左”的错误,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把一个好端端的中国弄得遍体鳞伤,现代化建设目标被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所取代,生产力发展不起来,人民生活普遍贫困,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们“穷怕了”,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发生怀疑。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就说过:“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总是要表现它的优越性嘛。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二十八年只搞了二千三百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P277)同年9月进而指出:“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1](P384)惟其如此,他认为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这是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怎么比较?是比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是最大的阶级斗争;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这些论述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民的思想,开始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据此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以后,他又多次强调经济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

二是由于阶级斗争特别是“文革”的折腾,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邓小平说,林彪、“四人帮”的干扰,使我们经济停滞了十年多一点的时间,而这十一二年正是世界科技蓬勃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世界经济和科技的进步,不是按年来计算,甚至于不是按月来计算,而是按天来计算。这种差距一般是在二三十年左右,有些领域是五十年。他认为人们都说中国是个大国,其实只有两点大,一是人口多 ,二是地方大 。就发展水平来说,是个小国,顶多也是个中小国家,连中等国家都算不上。“要承认自己落后,特别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承认落后就有希望。”[1](P227)他还提出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下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其实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1987年4月邓小平会见捷克总理时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2](P225)同年10月在会见匈牙利客人时又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2](P255)邓小平讲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想讲而不敢讲的大实话,党内外人士既为之震惊又深表赞同,对于发展的紧迫性达成了高度共识。

与此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个目标是到80年代末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个目标是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90年3月即国内政治风波过后不久,他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现在特别要注意经济发展速度滑坡的问题,我担心滑坡。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现在人民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

在邓小平重要论述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实行全方位改革开放,我们从1980年起真正干起来了。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1984-1988年:农村改革带来许多新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7%,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主要还是偏重量的增长,追求发展速度,但票子发多了,物价波动太大了,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尤其是长期以来比例失调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结构性矛盾突出,对民生问题关注不够,少数人迅速暴富,出现两极分化苗头,发展观存在不够科学的现象。

(二)第二个阶段:从1990年代到2007年十七大

在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新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党中央及时总结国际国内经验教训提出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一是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作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并指出发展应是讲效益讲质量、稳定的协调的发展,实际已含有科学发展之意。谈话发表后全国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发展高潮,从1992-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但许多地方出现理解上的片面性,狂热追求GDP,而把效益、质量、稳定、协调抛在一边了。于是一系列新矛盾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显出来。邓小平对此深感担忧,在1993年9月同弟弟邓垦谈话时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没有四个坚持,究竟会是个什么局面?还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1](PP1363-1364)在这里,科学发展观几乎已呼之欲出了。

二是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首次有针对性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3](P465)胡锦涛在全会上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3](P483)其后,他在不同场合又多次予以重申。2007年十七大报告,系统阐发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这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报告列举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八个方面阶段性特征,要求全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行正确分析,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报告还就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深刻阐述,指出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至此,科学发展观已形成为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理论。以后的实践愈加证明它的正确性,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重大论断,并据此把它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但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未能完全贯彻落实,早已指出的矛盾和问题在许多地方和领域继续存在,最突出的是盲目追求发展速度,以GDP论英雄,贫富差距悬殊并有日益发展之势。于是2012年11月十八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进而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而载入党章。

三是“借鉴外国发展经验”,是自觉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问题。早在198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反思二战以来在战后重建、谋求发展方面的曲折历程,已开始意识到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并不等于社会全面进步,发展如果以牺牲生态和环境等为代价,就会导致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正是总结这一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教训,促使许多国家以新的视角关注发展问题。1986年联合国的《发展权利宣言》、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1995年在丹麦举行的社会发展首脑大会的文件,皆反映了发展要以人为中心,要全面协调,要可持续,并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奉行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在发展问题上的总趋势和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联系我们自己,那时的认识还未达到这个程度,我们对发展的关注度还是停留在它的紧迫性上而不是科学性上。面对这些外国发展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和认真借鉴,无疑是后来正式提出科学发展、形成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第三个阶段:从十八大以后到十八届五中全会

在这个阶段,审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

一是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二是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习近平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强调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显然,它对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更有效地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具有重大和深刻的影响。

三是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它属于民主政治建设范畴,要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它在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也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确定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四是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主要指导思想仍然是科学发展观。全会公报提出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十三五”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

可见在十八大以来这个阶段中,特别是经过三次中央全会,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成熟,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二、五大发展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科学发展观推向新的境界

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科学发展观就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这个“总钥匙”,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说的都是发展,目的都是更好更快地发展,一句话,可以归结为发展。它们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都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密不可分。

(一)创新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建议》的最大亮点和突出贡献,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需要动力,动力有诸多方面,其中包括创新。强调创新,就是首先要着力解决动力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在地要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过去党中央一再强调的。五中全会则把它提到新的高度,认为现在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化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三五”时期,要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特别是要坚决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大论断,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十三五”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而实现这“双中高”,从根本上说还得靠科技创新。与此同时,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移;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深化科技等相关领域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建议》还提出要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包括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空间、网络经济空间、蓝色经济空间等。所有这些,都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协调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是指发展的整体性,经济要发展,各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的均衡性,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发展的持久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协调的要义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这就要求根据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五中全会《建议》按科学发展观的这一精神把协调发展突出出来,是因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等矛盾仍很尖锐。这些既会引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将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要紧扣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把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作为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对此,《建议》提出了四个方面协调发展:一是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二是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这是从当前实际出发解决区域、城乡、两个文明、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新思路,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绿色”是十八大以来出场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绿色发展”是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实质是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要求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统筹五大建设,合逻辑地包含绿色发展的意蕴。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严格遵循。当下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据此,“十三五”时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度有序利用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节约和高度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这些举措,把《建议》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任务切实落到实处。

(四)开放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兼顾,必然要求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开放发展,指的是要更妥善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着力解决内外联动问题。三十多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已大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但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为此必须在已有基础上自觉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根据《建议》精神,在“十三五”时期一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二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三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四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五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并且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共同繁荣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

(五)共享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共享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更直接、最现实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把办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承认和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治国理政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决定的。人们的一个普遍感受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以来,尽管党和政府就此付出巨大努力,但实际上从发展中得益最多的还是少数阶层的人群,“共享”问题并未真正解决。五中全会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就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重要举措,亮点颇多。其中最具新意最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至少有三点:一是实现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4年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此标准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若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通过采取过硬和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要减贫1000万人,5年合计5000万人,另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则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从而使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二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十三五”时期,要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逐年加快提高,使之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三是调整人口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幼托等公共服务水平。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上述五大发展理念,综合起来可称为新的发展理念。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其中共享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最终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归根到底是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最终目标。五大发展理念是《建议》基本精神之集大成者,比较完整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核,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继承并使之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三、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永恒性,当然较为抽象。发展理念则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目标、方向、思路、着力点等战略策略的设计,是一张宏伟蓝图,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把握和运用,具有特殊性和灵活性、可变性,所以较为具体。科学发展观回答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作为一个集合体的五大发展理念主要是从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角度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回答,是在新常态下对科学发展观的展开和深化,不仅坚持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尤为显示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延伸和进一步贯彻落实

理论是实践经验的反映和总结。它来自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容,从而出现新的形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可宝贵的理论品格。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4](P669)“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4](P681)列宁根据这一精神,多次提出和诠释过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对这个问题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但列宁的这一提法是抓住问题实质的最根本的回答。他指出:“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5](PP160-161)他还说过:“既然马克思主义具有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那么在俄国也同在其他国家一样,不同的历史时期时而特别突出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方面,时而特别突出马克思主义的那一方面,那就不足为奇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时候可以忽视马克思主义的某一方面;这只是说,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并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而取决于总的历史条件。”[5](P299)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特别是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发生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我国也深受其影响。如今虽然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但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我国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在国内,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经过多年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后,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这一切,都可以看做是“社会生活条件的剧烈的变化”。发展应当根据实践的新变化而有新的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反映了这种变化。在进入新常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这一总的历史背景下把它们“特别突出”起来,是顺理成章、逻辑使然,既抓住了制约发展的症结,又开出了解决发展问题的良方,完全符合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和五大发展理念涉及了马克思主义中最核心的东西

列宁曾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指出,“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6](P343)那么什么是辩证法?用恩格斯的话来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7](P484)用列宁自己的话来说,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8](P334)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根本的理论基础”。[8](P341)“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做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8](P185)若再往深处思考和探究,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发展的科学学说,正如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的:“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9](P255)科学发展观涉及的,正是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根本的理论基础,正是马克思的以发展为核心的全部理论,属于最深最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范畴。作为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集中体现和正确运用的五大发展理念,当然也属于这一范畴。可见,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看,深刻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也就深刻把握了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准确理解了五大发展理念,也就准确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质和真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迈入新境界的重要标志,是对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杜洪梅)

D616

A

1243(2016)01-0009-007

作者:雷云,原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浙江省委讲师团团长、原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兼主席,主要研究方向:马列、科社、党建。邮编:31002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念科学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科学拔牙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