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社会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对“六五”普法的回顾及对新一轮普法工作的思考

2016-02-11 16:06吉林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司法 2016年7期
关键词:普法宣传教育法治

吉林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进一步提升社会普法工作的实效性
——对“六五”普法的回顾及对新一轮普法工作的思考

吉林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社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和《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先后在4月7日和17日,通过新华社等中央各大主要媒体及各新媒体,向全社会作了同步的、声势浩大的集中宣传解读,吹响了深入开展新一轮法治宣传教育的号角。

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中央相关文件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有效发挥法治宣传教育机构的职能作用,如何有效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等,已经成为各级普法机构亟需破解的新课题和着力完成的新使命。从“六五”普法开始,吉林省就立足实际、探索并实践法治宣传教育的新方式和新载体,对如何提高新一轮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了理性思考和谋划。

一、在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中的探索和实践

“六五”普法以来,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放到服务全省工作大局之中谋划,把国家对普法依法治理的新部署新要求融入到服务全省中心工作之中创新和推动,坚持从调研中找规律、找方法、找途径,从指导上抓落实、抓经验、抓成效,全省“六五”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机制建设,增强工作合力。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扎实做好普法这一推进法治吉林建设的基础工程,既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也要依靠各地各部门的同心协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还要依靠科学管用的工作机制。在高标准启动全省“六五”普法工作以后,把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放在首位,研究制定了《吉林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分工方案》,明确了各牵头部门、参与部门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理顺了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同时,积极完善全省普法经费保障机制,将各地、各部门落实普法经费情况,列入全省“六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和收官验收的督导项目。到2013年末,省级普法经费增加到160万元,各地的普法经费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顺利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从抓好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入手,会同省委组织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吉林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后,适应新形势新需要,与省文化厅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成立省图书馆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工作方案》,在省图书馆长白山讲坛定期开设法治大讲堂,使群众与普法讲师团成员面对面听法、询法成为常态;还与省文明办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正式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全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之中。吉林市、松原市等地也都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谁执法谁普法”等工作机制,落实普法任务,自上至下形成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抓“菜单式”普法,提升普法实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按需普法,是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多年的普法实践证实,在兼顾覆盖面的同时,更要找准法治宣传教育的切入点,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六五”普法之初,通过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先期探索实践,把“菜单式”普法方式作为深化“法律六进”的新载体,区分不同领域、不同普法对象需要,在全省广泛开展“点法律菜单、送法律套餐”活动。“六五”普法期间,在省市县三个层面组建“六五”普法讲师团,根据群众“点单”,深入机关、学校、乡村、社区、企业、单位开展“菜单式”普法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形式灵活多样。根据机关干部“点单”,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在首个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治宣传日,为省直机关干部作宪法专题讲座。吉林市先后举办党政机关法治讲座340多场,开展6次以案释法专题活动,1000余名领导干部观摩了法院行政审判活动,为全民学法作出表率。青少年普法教育方式丰富多彩。在全省开展“法律伴我成长”等主题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全省99.44%的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根据学生“点单”,辉南县把普法宣传内容编写成儿歌童谣、手语操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法治习惯。2012年9月17日,吉林省第一所纳入国民义务教育体系的长春市亚新学校,在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成立,拓宽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农民和居民普法教育有声有色。在农村培养“法律明白人”22万余人,广泛开展了“法律明白人”普法小分队活动。建立乡镇法制辅导站1413个,设立行政村法律图书角9365个、法制宣传栏11348个。白山市结合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编辑发放《白山市“六五”普法“案例式”图文说法画册》等普法书籍;公主岭市区分不同普法对象开展了“律师上菜、局长上菜、常设宴席”的“菜单式”普法,建立了群众点菜QQ群,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三)抓法治文化建设,引领法治风尚。夯实法治宣传教育这个基础,离不开法治文化对群众持之以恒地熏陶和培育。2012年,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共同制定下发《关于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的总体定位、方法路径和组织领导加以明确,引领推动全省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示范基地”遍地开花。在全省组织开展“法治文化示范基地”评选活动,推动各地把法治文化基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加快了全省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辽源市创建青少年平安教育基地等普法教育基地,每年近10万余名学生和群众参观体验。长春市朝阳区、长岭、敦化等地把法律元素融入到山水景观之中,建设了法治文化广场或主题公园,营造了“出门有法、抬头见法、说理用法、办事循法”的法治文化氛围。“法治文化在身边”主题活动形式新颖。依托吉林特有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长白山文化、满族文化、朝鲜族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通过“二人转”、松花石刻等文化形式,演法治、唱法治、写法治,推动了法治文化产品的创作和推广。白城市组建“六五”普法法治文化宣传团,四平市铁西区组织干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法治文化节目,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法治的魅力。法治文化传播方式灵活多样。坚持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推动报刊、广播、电视、手机报和普法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开展法治宣传。2015年,吉林司法行政微博被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专家评审委员会评为“吉林省司法系统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奖”。设计普法卡通形象吉吉和林林,制作成法治公益广告,在吉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在群众聚集的欧亚卖场和长春市文化广场等处的LED屏幕上滚动播出。2015年7月,筹备成立了全国首家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全省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步入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新阶段。

(四)以“四级联治联创”活动夯实法治吉林根基。开展“四级联治联创”活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创新。在“五五”普法中期探索并推广了“三级联治联创”经验后,按照国家区域法治创建要求,进一步拓展其外延和内涵,把开展法治城市创建纳入法治吉林建设的基础工程,进一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推动了法治吉林建设健康发展。巩固推广“四级联治联创”模式。在坚持市(州)、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联治”的基础上,开展争创“民主法治示范村”“模范法治乡(镇)”、先进法治县(市、区)、先进法治城市的“四级联治联创”活动,形成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创建格局。目前,全省9个市(州)、60个县(市、区)全部开展了区域法治创建活动。其中,吉林市、辽源市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城市,长春市双阳区等11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已创建法治农家院5607个,“民主法治示范村”5260个,占全省村总数的56.2%,其中有61个行政村达到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960个,占全省社区总数的65.7%。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把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事业单位的重要内容,增强企事业单位诚信、守法的理念。组建248个法律服务团,在全省组织开展“五大工程”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法律服务活动,重点服务民营企业2502个,建立26469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联系点,深入企业调研,开展针对性法律服务,促进了民营经济依法规范发展。

在回顾总结过去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同时,仍有一些新老问题困扰着普法的创新发展。一是少数党政领导干部对中央和省委相关精神学习领会不深,对深化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在贯彻落实上学用不一致、说做两层皮。二是个别部门和社会组织对社会普法缺乏主动性,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参与、支持的力度不大,对普法工作常常应附了事。三是部分普法机构的创新意识不强,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发挥不力,检查督导结果运用缺乏刚性力度,奖优惩劣效果不明显。四是一些普法制度和工作机制定而不用,成为摆设和空架子。一些地区和部门的普法经费保障水平停滞不前,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普法新需要;对社会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政策资金支持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需要在贯彻实施新一轮普法规划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对贯彻落实新一轮普法规划的思考及谋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六五”普法总结和“七五”普法规划实施的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只有直面过去在认识、机制和实效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开展普法工作,才能实实在在地抓好新一轮普法规划的贯彻实施工作。

(一)提高认识,在不断增强社会普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要求。在新一轮普法工作中,应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继续深入宣传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的重要论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局中,更加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法治宣传教育的战略地位、基本定位、科学内涵、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全民普法的责任感、使命感。广泛宣传解读“七五”普法规划。举办覆盖面广的普法机构培训班,教育引导广大普法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对新一轮普法工作的定位,充分认识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重大意义,掌握“七五”普法规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面向全社会做好“七五”普法规划的宣传启动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应加强国家四部委《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等相关制度的集中学习和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深刻认识领会这些制度出台的目的和举措,抓住重点,不折不扣推动这些重要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普法给法治环境建设带来的新变化,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二)突出重点,在努力提高社会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领导干部在法治建设中的表率表现,直接关系法治权威的树立、法治秩序的形成、法治实践的成效。新一轮普法首先应抓好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和模范守法。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上,发挥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作用,参考借鉴白山市的“法条速递”经验,区分不同领导干部的职务和职责,有侧重地帮助领导干部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领会法的价值、法的原理和法治精神,牢固树立不碰法律红线、不越法律底线的法治观念。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用法上,注重发挥法律顾问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行政决策风险作用,将合法性审查真正贯穿于依法决策的各个环节,杜绝法律顾问工作滞后等问题,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理念。在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核上,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通过领导干部年终述法、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测试等方式,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法治精神的理解程度,对法律授予的权力边界、权力行使的程序和原则的认知程度。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教育,夯实未来法治社会基础。区分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状况,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法治教育一体化,有序开展生产生活规则、公民意识和基本法治知识教育,强化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把尊法守法作为学生行为准则的重要内容,通过模拟小法庭等法治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公序良俗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推广辽源市把法治教育基地创办成4A级景区经验做法,丰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把社区和乡村作为重要普法领域,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加强对各执法司法部门和社会组织普法工作的指导协调检查,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普法小分队、法律参事、大学生志愿者等法治宣传队伍作用,贴近群众开展“菜单式”普法活动,满足群众法律需要。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引导群众积极自觉依法参与基层自治和法治实践活动。加大对基层法治文化阵地、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推动公益性法治宣传教育综合阵地、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活动中心、普法培训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生活需要。

(三)善于创新,在丰富社会普法的方式方法和载体阵地上下功夫。新的形势任务下,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和载体阵地创新。必须把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更加注重弘扬法治精神,更加注重宣传实效的理念,创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方式方法上,要更加注重通过引导公民参与法治实践活动,提升法治素养;更加注重通过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好法治宣传教育的“时度效”,继续以“菜单式”普法深化“法律六进”主题活动,及时根据群众需求,整合普法资源,科学搭配“法律营养”,努力做到按需普法。在载体阵地上,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作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主渠道,统筹推进全媒体公益普法活动。进一步落实媒体普法责任,把开辟法治频道、法治专栏、播出法治公益节目,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把实现视频互联作为创新媒体宣教渠道的重头,推动法治类视频节目同步实现电视直播、网络同播、客户端点播。要强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运用,加强各级政府网站、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及各级普法网站互联互通建设,实现普法资源共享。同时,要积极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在公共活动场所和公众服务窗口广泛覆盖。

(四)理顺机制,在健全完善社会普法的相关工作制度上下功夫。健全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是顺利实施“七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把社会普法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真正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要落实领导小组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形势,研究破解难题,推动各项法治宣传教育制度落到实处。要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明确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等在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媒体公益普法等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细化量化各项工作指标,推动各项普法举措落到实处。健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机制。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案释法制度以及法治宣传教育协调协作机制,落实好各部门、行业及社会单位“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活动。推动各执法机关树立执法先普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就是最好的普法理念,让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等法治实践过程呈现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活动中。完善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和责任倒查追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随意执法、任性执法等问题,降低执法司法成本,树立法治权威,推动全社会形成敬法尊法守法护法的社会氛围。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激励机制,调动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科学考核评估机制,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科学客观地评估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以及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素养,科学客观评价各地、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在年度财政预算中的拨付标准和使用原则,确保按时足额到位、工作经费专款专用。

(责任编辑 赵海鸥)

猜你喜欢
普法宣传教育法治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普法
普法
普法
宣传教育 先行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