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军 唐 健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断代史考察与反思
——从第二国际到1938年教科书体系的形成
徐 军 唐 健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回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从第二国际到斯大林教科书体系形成的这段思想史进程,有两个基本的思想史事实是不容质疑的: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创建者,但是这一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停留在“原生态”阶段,淹没在大量思想文本之中,需要挖掘、整理和辨识;二是苏联马克思主义者最终在1930年代中后期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的系统化建构工作,其最终标志是斯大林在1938年完成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两个基本前提下,我们的当代考察工作必须首先从1938年以前基本原理的发展历程和斯大林哲学教科书体系进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断代史;第二国际;教科书体系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理论探索,并在1845年前后在反复考量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发展与哲学思想理论成果基础上,实现了哲学史上的理论革命;他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以及《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的哲学经济学复杂语境中阶段性地阐发了具有独特思想风格的实践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哲学唯物论。进入到19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结合其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一方面系统阐发了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将他对历史辩证法的认识提高到了更高的水平。而伴随马恩理论创建工作过程始终的是,在不断与现实重大问题、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思考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与各种社会思潮和工人运动内部的错误思潮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始终维护和捍卫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科学性和革命性。需要指出的一点是,马恩本人的确没有从根本上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系统化阐述、规范化论证的工作,这一重大的理论工作和实践指向也没能最终在第二国际理论家们那里完成,尽管第二国际理论家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直接理论关系是不容质疑的。但回顾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列宁和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这段思想史过程,还是有这样两个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讨和澄清: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科书体系的历史发展阶段、理论框架体系的当代反思和基本价值分析;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当代创新发展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前者展开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20世纪40年代第一次完成,[1]这一断代性的思想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艰辛的思想历程,从他们的思想所受到的影响情况看,先后受到过黑格尔哲学、青年黑格尔派“主体性”哲学、费尔巴哈人学唯物主义哲学等诸多流派和思想家的复杂影响。从其哲学理论创建的基本成果看,在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一般哲学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历史辩证法的方法和理论观点等。在这一时期需要指出的是,除辩证法个别范畴得到探讨外辩证法的一般理论形态是基本上没有得到探讨的,还有就是认识论的一般原理是游离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之外的。正是最后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缺失,才使他们关注到了19世纪60年代德国工人哲学家约瑟夫·狄慈根在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特别是认识论等研究成果的重大价值,尽管这一理论研究自身还存在着一些较大的问题,但狄慈根哲学的出现毕竟从一个侧面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系统化工作中还存在的某些缺憾,也从一定意义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二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马克思在关注俄国等东方国家革命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情况下,借助当时人类学研究的成果,通过部分具体化地研究东方社会和原始部落的历史情境,开始着力在人类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东方国家革命等唯物史观的重大问题进行新的探索;恩格斯也在这方面完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一文,探索社会发展中的相关问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187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杜林哲学、巴枯宁主义、蒲鲁东主义以及国际工人运动重大实践问题的困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及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等一系列文献中,在批判论敌的过程中自觉的、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重大的基本的问题,比较重要的理论总结性的成果包括:在系统阐述哲学基本问题基础上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探索了哲学唯物论的物质观、时空观和认识论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较为系统地探讨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反复强调和重申了唯物史观中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主体能动性”以及意识形态各要素及独立性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平行四边形法则”;阐述了作为方法论指南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价值等重大问题;从唯物史观出发研究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价值等。无疑,恩格斯晚年的这些理论工作无论是在捍卫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也为第二国际以后马克思主义者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提供了基本依据。而当代西方学者特别是恩格斯学的学者对恩格斯的批评和指责,人为的制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学术对立,其主要矛头都是针对1870年代特别是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的理论工作展开的,是我们必须予以认真对待和深入批判的。
第三阶段,第二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时期。恩格斯逝世后,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落在了以考茨基为主要理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身上。一方面,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以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来领导第二国际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特别是在拉法格、梅林那里出现了“经济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第二国际理论家在普及、传播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也确实作出了重要贡献。比如,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整理和出版方面,考茨基、梅林、拉法格等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考茨基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梅林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等著作在工人阶级中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方面,一战以前的考茨基、梅林、拉法格、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国际内部的各种思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特别是与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进行了较为彻底的理论论战。但是,在系统化整理和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方面,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理论中心主要集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方面,而实证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他们的影响使得他们不仅没有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反而在这一重大理论内容产生了诸多错误的理解指向,有的理解和认识甚至是根本错误的,这也就从总体上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也使他们历史性地错失了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天优势和时代机遇。
第四阶段,与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作斗争的时期。曾经是第二国际重要理论家之一、恩格斯生前指定的遗嘱继承人的伯恩格斯,在1899年抛出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引发了第二国际内部的理论争论。然而,第二国际内部这场关于马克思主义“正统”的争论,既没有带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实际进展,更没有带来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相反,第二国际出现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分化。理论上,以普列汉诺夫特别是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了独立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道路,特别是列宁在1908年前后不仅深刻地批判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修正主义”和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危机”,更在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等方面逐渐开始了创造性的理论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第二国际已经对各国工人党失去了领导力,法国、意大利相继出现了工人党领袖加入资产阶级政府的“背叛”行为,加剧了第二国际分裂的步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彻底走向衰落,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第五阶段,列宁为首的苏俄马克思主义者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阶段。在残酷的斗争面前,第二国际理论家只能疲于应付不断出现的全新的实践问题,在20世纪初期已经基本丧失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也正是在与马克思主义阵营中修正主义者和西方社会中出现的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马克思主义者事实上接过了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重任。经过实践上的长期、周密的组织准备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在1920年代初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国家哲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在苏联的首次形成,既是苏联党和政府主动推动的结果,又是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核心内容加以建设的重要成果。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苏联国内不仅成立了红色教授学院、共产主义学院哲学研究所等重要研究机构,还通过《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布尔什维克》等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组织培养相关理论骨干和在高等院校中首次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进入到1930年代,苏联共产党委托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编辑撰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进一步加速了哲学原理体系化的过程。从表面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形成似乎与苏联共产党的参与指导有关,但如果从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发展的历史看,这一原理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学术发展成果的系统化总结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19世纪中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实践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基础上的,是建立在第二国际理论家长期探索特别是普列汉诺夫、列宁以及苏俄马克思主义者艰辛探索和理论创新基础上的,更是各国工人运动及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现实需求使然,有着理论的历史语境和实践发展的必然性,对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及20世纪各国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都发挥了无可估量的重大作用,这也是至今我们仍然要高度关注这一重大思想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般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它是对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过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创新发展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的系统化、规范化整理后形成的学术化的理论体系的统称,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硬核,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直接理论体现。但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思想创立者并未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所以,围绕着如何组织和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从第二国际开始一直到1938年斯大林完成《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的构成问题始终是各种论战、交锋和实践运动中挥之不去的核心问题之一。正如德国学者库诺夫曾指出的,不同的人为了理论论战、宣传普及或指导实践等目的,随意到马恩的著作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说或观点,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理论依据的随意性破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整体性,目的的特定性损害了理论自身的科学性,使用过程中的“简单化、口号式”形式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象,这些曾经发生在第二国际个别理论家和领导人身上的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也从正面说明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重大价值。从思想史的角度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体系,我们将不涉及1938年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后续发展历史,而主要针对断代史视野中在1930年代中期产生特别由斯大林创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第一个历史性系统化形态,也就是《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理论框架进行考量、分析和评价。主要谈以下四点:
第一,基本框架构成。1938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教程》的第四章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文本的产生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是斯大林将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者编辑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成果编入了苏联共产党党史教程,这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以“党的文本形式固定下来”。[2]从内容体系上看,这一文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两个大的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四个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特征(含部分关于认识论和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两大部分;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主要包括物质生产方式决定论(地理环境论、人口论)、生产发展的特点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社会形态理论等内容。从组成部分看,在斯大林哲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板块结构构成,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斯大林教科书体系”的最初蓝本。
第二,理论框架的基本特点和价值。我们怎样评价斯大林在1938年撰写完成的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呢?从基本特点和价值上看,有这样三点值得关注:一是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两大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原则,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同时二者之间的理论关系是不均衡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3]也就是著名的“推广论”;二是原理编写的总体风格体现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形式,易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宣传、传播和普及;三是比较注重联系苏联当时党和国家革命、建设的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四是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党和国家革命者、领导人和理论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重大社会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理论框架的缺陷和不足。当然,斯大林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基本模式无论从现在看来,还是与当时苏联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探索形态相比都比较的简单,特别是在理论方面比较粗糙,存在着缺陷、问题和不足。比较突出的有这样四点:一是“推广论”的提法是否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史事实有出入,直到当代这一问题仍然有很多学者在是否坚持这一定位原则上争执不下;二是把辩证法的特征等同于辩证法体系本身,这种理论论述原则是不符合辩证法理论自身性质和内容特点的;三是社会历史观部分的论述过于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社会主体包括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样的重大基本问题,甚至都没有明确地论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样的基本原理;四是没有论述实践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观点等等。
第四,原理体系的比较性分析。事实上,从1930年代当时苏联哲学界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米丁编写《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1932年、1934年)两本著作的写作情况看,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斯大林哲学教科书蓝本的重大缺陷。该书从内容体系上是这样安排的:[4]
《辩证法唯物论》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 马列主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第二章 唯物论和唯心论
第三章 辩证法唯物论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诸法则
第五章 哲学中两条阵线的斗争
第六章 辩证法唯物论发展中的列宁阶段
《历史唯物论》部分共九章和两个附录
第一章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
第二章 社会经济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
第四章 阶级和国家论
第五章 为社会斗争之最高阶段的劳工专政、
第六章 意识形态论
第七章 战斗的无神论
第八章 社会变革论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附录一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附录二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唯物论、辩证法、哲学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方面都基本上得到了较为清楚的论述,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一问题在米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中是得到清晰反映的;同时,认识论部分的论述中,米丁对“真理问题”特别是“实践标准”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苏联哲学界对斯大林哲学教科书体系本身的反思一直到195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比较重要的理论版本有亚历山大洛夫和康斯坦丁诺夫分别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康斯坦丁诺夫在1958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译本是1959年出版)出版后,在前苏联和我国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一版本中,以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苏联哲学工作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四个部分,将辩证唯物主义划分为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总体上看,从斯大林开始到1950年代之后苏联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构建,从学术维度看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较为粗糙到较为科学规范的发展过程,也为我们重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发展的历史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
当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发展的总体进程看,1938年以后,由于复杂因素的影响,教科书体系的名称发生了一些变动,从原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逐渐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内容构成上也有一些变化,但该体系的“二分法”和“推广论”原则始终得以保留。而在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总体上采用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前提下,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认识和研究上差异较大,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出现了重大偏离,比如南斯拉夫实践派、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学派等流派,他们与苏联教科书哲学存在着重大差异;由于该论题本身极为复杂,只能留到其他文中再行探讨,这里只能点到为止。
[1]笔者注:众所周知,20世纪40年代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在1930年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虽然,其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理论观点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毕竟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因此,我们只能从断代史的角度把1938年哲学原理体系的完成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第一次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完成。
[2]李尚德.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47.
[3]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党史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16.
[4]张国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124.
(责任编辑:木 杉)
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历史性建构考察”(13CZX003)阶段性成果。
2016-10-08
徐军(1977-),男,河北泊头人。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唐健(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南京政治学院训练部研究生参谋。
A8
A
1672-1071(2016)06-0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