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雅县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及脱贫措施探究

2016-02-11 07:27:51鲁书勋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务队贫困人口贫困户

鲁书勋

(中共沙雅县委党校新疆沙雅842200)

沙雅县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及脱贫措施探究

鲁书勋

(中共沙雅县委党校新疆沙雅842200)

[内容提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沙雅县委贯彻落实中央脱贫的精神,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为沙雅县农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村民致贫原因及其如何制定相应的脱贫措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真正扶得起、扶得正、脱了贫、不返贫。

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脱贫措施探究

一、沙雅县农村贫困人口致贫原因

从个人因素来看:一是因病、残致贫现象较普遍。根据走访摸底的情况来看,因病致贫情况分为因病返贫和非因病返贫两种。因病返贫这种类型的村民在患病前家庭生活过的十分宽裕,家庭成员生病后每年医疗费用耗费了大部分的家庭收入,生活慢慢过的比较拮据。另外因近亲结婚等原因造成如:精神、智力、肢体、听力等方面存在先天缺陷,从一出生就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另外一部分因残致贫的人是后天残疾,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因病、交通事故、年老体衰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残疾。二是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较多。贫困人员文化素质都很低,不具备从传统农业种植者向现代农业种植者转变的基础条件,也缺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技术和文化知识,因此,文化技术成为这些贫困人员今后能否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三是婚育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优生优育和婚姻观念,由于受传统文化理念和习俗的影响,多子多福的思想仍然盘踞在部分村民头脑中,尤其是贫困户中,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存在小孩过多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情况。四是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贫困人员文化素质低下,决定了其自身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文化阶段,这种小农意识主要表现在消极无为、安于现状、懒散懈怠、好逸恶劳等,不追求更好,只求温饱。在贫困村民中,只有2.5%的村民思想比较开放,上进意识比较强,对今后的生活有自己的规划;大部分人的观念都比较保守,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生产劳动的模式都比较落后。

从客观因素来看:一是受新疆总体社会维稳形势的影响,一方面,社会资本到基层农村投资的很少,地方财政资金相当一部分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对基层扶贫资金投入有限。二是村委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贫困村民的帮扶教育和帮扶措施及引导社会帮扶力量方面不到位。三是沙雅县土地盐碱化总体上比较严重,土地盐碱化造成农作物的缺苗、减产甚至死亡,加大了村民的种植成本,部分田地甚至保障不了成本的回收,从而导致部分村民贫困加剧。

二、沙雅县贫困人口脱贫措施

(一)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双管齐下。一是针对全县农村贫困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针对没有相应劳动技能的情况,各村每月组织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2次以上集中思想教育,每月至少4次走访入户了解贫困户思想动态,并进行相关扶贫政策的解读,让贫困户树立自主脱贫的意识。二是积极开展电焊工、砌筑工、面点师等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女性选择理发、刺绣专业,男性电焊、室内装修,使他们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二)通过土地“两清两审”解决无地少地贫困户的生活用地。由县相关领导牵头,村“两委”召开土地清理协调动员会,并组织专人对村域内的机动土地进行登记核查,重新分配、整合,调节解决无地少地贫困户的生活用地,真正让贫困户通过过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三)深入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将帮扶责任分解到个人,做到每户都有具体负责人,每户都有具体的帮扶措施,每户都能得到有效扶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村干部、种养植大户的联帮带作用,有针对性进行“一对一”帮扶。

(四)积极组织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有外出务工意向的贫困户(富余劳动力)组织转移就业,通过县劳保所、村场“两委”、帮扶责任人等为其提供就业信息,促进贫困人口迅速就业。

(五)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劳动竞赛”、互助拾花、互助建房等活动,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生产的农产品由合作社与相关企业签订合同,进行统一包装、销售。

(六)组建服务队。通过组建各种形式的服务队,如田间管理服务队、拾花工服务队、安居富民服务队、木工、室内装修工服务队、妇女巧手服务队、青年铁艺服务队、自主创业队、外地务工服务队、本地务工服务队等,让农民结合自身掌握实际的本领,参与自身房屋、庭院、村庄的建设,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为农民创收致富提供保障。

(七)社会保障政策兜底脱贫。由民政、残联等部门统一兜底实现脱贫。全县兜底脱贫对象包括:社会保障兜底已享受农村低保户的部分人、需纳入低保的60岁以上的老人、重病患者、未成年人(学生)、残疾人员、需要教育救助的大学生等。

(八)发展庭院经济。发动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发展庭院经济,在现有养殖牛、羊、鸡、鸭、鹅的基础上,有计划帮助贫困户不断增加养殖规模,发展养殖业;同时发挥庭前屋后优势,贫困户每户建蔬菜棚一个,院子种植果树不少于10棵,增加村民庭院收入。

(九)实施“三位一体”帮扶。住村干部出谋划策、村两委班子主导,贫困户村民作为主体,综合各方力量来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为贫困户盖安居富民房、增加耕地、帮助贫困户就业、为贫困户申请政府补贴脱贫计划生育金、为贫困户办理四老人员补贴等方式实现脱贫。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的目的。

(十)根据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责任书。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签订帮扶责任书,根据帮扶责任书落实帮扶措施,并建立帮扶台账,每月帮扶责任人至少到贫困户家进行3次走访,了解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中的情况,为贫困户提供帮助,并作好监督工作及走访记录。

(十一)取消或降低土地承包费。将贫困户的原有土地承包费由原来的140元/年降至80元/年,新分配给贫困户的土地第一年免交土地承包费,计划2017年-2022年土地承包费均按70元/年收缴,减少贫困户的成本投入,增加收益。

(十二)对贫困户进行耕种物资帮扶。年底棉花亩产300公斤以上、玉米和小麦400公斤以上的农户再给农户奖励种子和化肥,棉花亩产250-300公斤、玉米和小麦300公斤的原帮扶的化肥、地膜当做奖励送给户主,棉花、玉米和小麦亩产250公斤以下户主将退还新分配的土地及帮扶单位所购买帮扶物资的费用,并将户主列为重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

(十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样经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种植棉花,受产量偏低、棉花价格走低、生产成本走高等诸多因素影响,村民收入持续减少。通过村“两委”班子成员交流,征求贫困户意见建议,综合考虑本村实际地理、土壤、人文环境,实施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庭院经济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何瑞霞]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6287.2016.04.24

D261

A

1674-6287(2016)04-0086-02

2016-07-18

鲁书勋(1974~)男,中共新疆沙雅县委党校讲师,河南邓州人。研究方向: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服务队贫困人口贫困户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雷锋(2022年2期)2022-04-12 00:08:12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58
『贫困户』过年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54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6
隐形贫困人口
领导文萃(2019年5期)2019-03-19 12:01:10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
中国火炬(2015年3期)2015-07-31 17:39:19